第三十章 帝舜大禹 治理洪水

舜,有虞氏,自都君,出生於諸馮(今山東諸城),而因爲他生來雙眼雙瞳,故名重華。

舜從小受到生父和後母、後母所生之子象的迫害,屢經磨難,但他心有仁善,對他們始終和善相對,孝敬父母,愛護弟弟,深得百姓們的讚譽。

後來被西方教的彌勒收入門下,悉心教導,品行越發的出衆,美名也逐漸被共主堯得知,二人相見之後,堯看重舜的品格能力,最後傳位給了他,人族對此舉盡皆認同,歡欣鼓舞的同時,也讓西方教在人族開始嶄露頭角。

舜繼位之後,選賢任能,巡守四方,整頓禮制,減輕刑法,再次統一度量衡;

他要求人族“行厚德,遠佞人”,“直而溫,寬而慄,剛而毋虐,簡而毋傲”,孝敬父母,和睦鄰里。在其治理下,政教大行,八方賓服,四海鹹頌其功。

然時至今日,水患依舊不平,於是舜任用頗通水事的鯀總管此事。

鯀也不負衆望,跋山涉水,披荊斬棘,歷時九年解決了人族部落裡存在的水患,救萬民與水火之中。

本來一切都朝好的方向發展,但就在鯀要大功告成,徹底解決水患的時候,不知爲何之前治理攔截好的大水,憑空再起波濤,沖垮了鯀築起來的堤壩,令滾滾洪水猶如怒龍般橫衝直撞,淹沒了一處處村落,人族死傷慘重。

舜得知此事焦急萬分,派人打探洪水爆發緣由,但無論如何探查也不知道是何原因,最後只能將結果歸罪於鯀,說他治水不利。

鯀此時也是茫然不知所錯,他能肯定自己的方法沒問題,但現在洪水確實爆發了,而且死傷了衆多的同胞,他自己心裡也是傷心不已。

舜請教了自己的師父彌勒,治水的問題到底出在哪裡,而彌勒倒是也感應到了洪水爆發時溢出的一絲妖氣,但事後就再也尋之不到了。

這一絲異常,彌勒並沒有告訴舜,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則,他只想安心教導這一任共主,別的沒把握的事他並不想多問。

舜沒有在自己那師傅得到答案,便回到駐地召集羣臣商量治水之法,他是賢明之君,自然知道此事並不怪鯀,於是便沒問他得罪,但事情出來了總要給人族一個交代,於是便讓鯀在羽山閉門思過。

對於帝舜的懲罰,鯀沒有放在心上,他知道閉門思過實在算不得懲罰,舜仁厚,他也就默默的來到羽山,思考自己的治水之法有何錯漏之處。

但每每一想到衆多人族可能是因爲自己的原因,從而丟掉了性命,鯀便心痛難當,日積月累之下,他的身體便越來越差,沒到兩年,鯀便因此憂鬱而死。

遠在逍遙島的楊易,睜開了久閉的雙眼,他看向人族羽山的方向,搖了搖頭,然後喚來了自己的四弟子碧霄和五弟子瓊霄,看到她們大羅金仙頂峰的修爲笑了笑,然後出聲說道:

“碧霄、瓊霄,爲師給你們個任務,完成了之後,你們也能突破到準聖修爲了!”

“真的?什麼任務啊師傅!”瓊霄高興的問道,她的性子還是依舊跳脫改不了,碧霄倒是沉穩不少,只是靜靜的聽着。

“人族治水英雄鯀死於羽山了,他心頭一口悶氣不散,再過些時日便會孕育出一個孩童,這個孩童會繼承鯀的遺願,治理人族大水,你們二人過去輔佐與他,到時功德圓滿,你二人也可順勢招出自己的善屍成就準聖。”

“鯀?弟子倒是聽十二相他們提起過這個人,說他治水能力出衆,不過不知道爲什麼最後卻失敗了。”碧霄在一旁疑惑的說道。

“嗯,你有心了。此事怪不得鯀,乃是個別妖族作祟,這個你們不用擔心,到時候爲師自會派你們師弟過去解決,你們只要好好教導鯀的孩子便可。”楊易說道。

“是,弟子二人這邊過去!”碧霄、瓊霄答道,然後便告退出門去往人族了。

話說鯀死了之後,羽山因爲人跡罕至,一直沒人知道這裡的情況,以至於碧霄她們來到這裡的時候,鯀的屍身還是安靜的躺在羽山的一處山洞之內。

碧霄她們看着鯀三年過去了還是沒有腐爛的肉身,嘆了口氣,然後走到近前,果然發現了在鯀的肚子裡有一道濃郁的生機,她們剖開鯀的對子,一個小小的嬰兒便出現了二人的眼前,不哭不鬧的,睜着眼睛看着她們。

“好可愛啊!”瓊霄高興的說道。

碧霄笑了下,用法力捲起嬰兒,然後就地設立了一處墓地,將鯀安葬在了裡面,隨後便和瓊霄一起,帶着小嬰兒在此地隱居起來。

春去秋來,寒來暑往,轉眼間便過去了二十年時間,當初的小嬰兒也長成了一個壯碩的青年,名字叫做禹。

禹生來不凡,聰明伶俐,碧霄二人教給他的知識,他很快便能運用自如,尤其在治理水土方面的能力最爲出衆。

現在人族之地還是水患不休,碧霄二人將他的身世告訴他之後,他便立志要完成自己父親的遺願,肅清水患,爲父親正名。

於是在大禹二十歲成年的時候,碧霄二人便放他下山,去往人族都城了。

人族都城,帝舜的行宮之中,此時的舜已經是滿頭白髮了,自從懲罰了治水不利的鯀到現在,過去二十多年的時間。

這段時間裡,人族的發展一直都很穩定,除了水患不斷,其他倒沒什麼問題。

爲了能解決洪水的問題,帝舜和大臣們商量了許久,也沒能拿出什麼具體的章程,年年都治,年年都很失望,帝舜都幾乎要放棄此事了。

也就在此時,侍衛傳話過來,有逍遙島的門人前來拜見,說他可以解決水患,這讓帝舜大喜不已,逍遙島在人族就是一塊活招牌,沒有他們解決不了的事情。

前有天皇伏羲、地皇神農,之後又有文祖倉頡、十二地支,接着還有人族的貨幣和度量衡,這些都和逍遙島門人有關係,他們給人族做出的貢獻實在太大,加上又是聖師的門徒,這讓帝舜一聽到來人說是逍遙島的人,就莫名的對解決水患有了信心。

他以前倒也想過去拜訪逍遙島的,但人族事物繁多,讓下人去又顯得不夠尊重,所以想等有時間了就自己過去一趟,誰知就一直拖到了現在也沒能如願。

此時他趕忙出門迎接,將大禹領到了自己的行宮之內,一道禮貌寒暄之後,舜便直接開口問了自己最關心的事情。

“大禹啊,我也不瞞你,洪水連綿不休,我人族處境艱難,不知你有和方法解決此事。”

大禹沒有青年人的浮躁,他很是沉穩的對帝舜行了一禮之後,說出了四個字。

“堵不如疏!”

“堵不如疏?”帝舜聽了之後,在腦海裡思索一番,雖說還沒能完全明白意思,但已經覺得此法可行。

他有些迫不及待,實在是每耽擱一時便可能就有人族因此受損,於是他站起身來,絲毫不在意自己的身份,對着大禹深深一禮,然後說道:

“還請逍遙島高徒立刻出手,爲我人族排憂解難。”

“共主不必如此客氣,禹也是人族之人,先父還受到共主的照顧,對於水患我定然全力以赴!”大禹看到帝舜如此做派,趕忙起身回禮說道。

“尊父何人?”帝舜起身後問道。

“家父鯀!”

“竟然是他,不想鯀已然故去。”舜有些失神的說道,他沒想到大禹的父親居然是之前的治水之人,而且已經去世了。

“家父因爲治水不利鬱鬱而終,所以禹此次定要補全父親的遺願!”

“鯀的事是我之前處置不當,還望大禹不要怪罪!”舜再次施了一禮。

“共主不要爲此傷神,事已至此,唯有禹治理好水患,才能讓家父含笑九泉。”大禹認真的說道。

“好,我會吩咐下去,讓你總理治水一事,舜先代人族預祝大禹治水功成!”

“一定!”大禹說完,便在帝舜的安排下開始了治理水患之事。

他繼承了自己父親鯀的治水理念,又推陳出新,帶上從碧霄、瓊霄之處得到的開山斧,遇山開山,奔走不停,水患在他的治理下慢慢見到了成效。

另一邊,在淮水之處有一靈猴,乃混世四猴中的赤尻馬猴。

混世四猴各有本領,楊易的弟子六耳獼猴,善聆聽,能查理,知前後,萬物皆明,命位屬風;

後世的孫悟空爲爲靈明石猴,通變化,是天時,知地利,移星換斗,命位屬火;

封神時期出現的通臂猿猴,拿日月,縮千山,辨休昝,乾坤摩弄,命位屬地;

而淮水這裡的赤尻馬猴,曉陰陽,會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命位屬水;

人族之所以洪災不斷便是他的原因,只有肆虐的洪水纔是他修煉的良機,所以他纔不管人族的死活,每當水患將平,他便會出來興風作浪,上次鯀治水不利也是他的手筆。

此次人族再次治水,他看出了大禹的能耐,所以再次出關,準備故技重施讓大禹一事無成。

可這次他算撞上了鐵板,就在他剛準備有所行動的時候,逍遙島的楊易便把自己的弟子六耳獼猴明理叫到了跟前。

第三十八章 三人捨身 天降功德第一零一章 羲和報仇 伐樹吳剛第三十四章 諸事已了 後事安排第三十三章 求見道祖 欲建天庭第六章 盤古留念 混沌秘密第三十七章 周天星斗 都天神煞第八十八章 人族脫劫 休養生息第三十二章 九鼎出世 人族圓滿第九十六章 妖布周天 巫起神煞第十六章 突破太乙 離開青丘第三章 伏羲轉世 有女華胥第二章 逍遙鍾出 探索混沌第十八章 斬殺青蛟 龍族通緝第五章 三霄公明 收入門下第二十七章 收徒六耳 再遊洪荒第四十五章 妖皇趕至 救下鯤鵬第六章 八卦出世 再訪地府第九十一章 準提算計 十日橫空第十七章 三戰青蛟 不堪一擊第二十三章 恩怨兩清 大羅大能第十三章 收取靈根 再戰青蛟第十五章 百草經成 軒轅蚩尤第二十五章 東海講道 洪荒局勢第四十五章 妖皇趕至 救下鯤鵬第一零九章 巫妖終戰 各剩三人第三十五章 天庭建立 巫族宣誓第四章 大戰不斷 始知天道第十一章 再次遊歷 靈寶現世第二十四章 長老招攬 千鈞一髮第五十六章 天降功德 衆人提升第八十二章 常曦下屆 化名嫦娥第五十九章 人族出世 女媧成聖第九十九章 大戰結束 巫妖回山第十二章 離開崑崙 公明雲霄第十章 辨識百草 女娃出生第二十一章 洪荒局勢 一隻黑手第四十二章 相約五莊 道祖合道第三十章 攻破大陣 東王公隕第九十一章 準提算計 十日橫空第二十七章 收徒六耳 再遊洪荒第十二章 漸起爭端 對決太乙第三十章 衆人分別 周山尋寶第一章 時過境遷 講道傳法第四十三章 終得黑蓮 修復洪荒第二十二章 東王公出 帝俊計謀第四十一章 鴻蒙紫氣 定立聖位第四章 天驕齊出 大幕拉開第十九章 相請巫族 玄女到來第二十一章 鴻鈞一講 開創新法第八十章 三清分家 各尋道場第二十章 五人跟腳 楊易潛修第十七章 震驚洪荒 蚩尤作亂第十九章 相請巫族 玄女到來第三十一章 六耳突破 大禹繼位第十章 辨識百草 女娃出生第二章 洪荒勢力 刀法小成第四十一章 鴻蒙紫氣 定立聖位第三十一章 收服蓬萊 新的開始第一零一章 羲和報仇 伐樹吳剛第三十一章 六耳突破 大禹繼位第十九章 相請巫族 玄女到來第二章 洪荒勢力 刀法小成第八十三章 妖族發現 人族劫難第六十五章 講道結束 修羅出世第二十三章 玄陰大陣 闡教吃虧第八十六章 殺戮再起 鎮元護人第一零二章 楊易籌謀 再見鴻鈞第一章 時過境遷 講道傳法第二章 洪荒勢力 刀法小成第二十三章 恩怨兩清 大羅大能第七章 教導徒弟 金烏入世第十六章 神農證道 紅雲成聖第一一零章 巫妖終戰 共工撞山第七章 紅雲轉世 神農誕生第一零七章 巫妖終戰 紛紛自爆第一零一章 羲和報仇 伐樹吳剛第五十一章 女媧做媒 羲和常曦第九十四章 巫妖退兵 明白真相第二十三章 玄陰大陣 闡教吃虧第七十七章 洪荒有缺 后土補之第十三章 東海龍宮 龍王贈寶第一章 重返混沌 盤古開天第十二章 漸起爭端 對決太乙第四章 大戰不斷 始知天道第二十八章 軒轅治世 證道人皇第七十九章 陰曹地府 巫族後路第三十四章 諸事已了 後事安排第五章 悟功創法 出山歷劫第二十章 明爭暗鬥 雲霄下山第三十四章 講道傳法 三族紛爭第七十章 衆聖收徒 楊易出遊第三十章 衆人分別 周山尋寶第一百章 衆生反應 后羿尋人第一百章 衆生反應 后羿尋人第十九章 相請巫族 玄女到來第一零五章 巫妖終戰 屠巫劍出第六十二章 悟功創法 教化人族第六十二章 悟功創法 教化人族第五十八章 指點女媧 人族將出第六十九章 鯤鵬嫉恨 洪荒現狀
第三十八章 三人捨身 天降功德第一零一章 羲和報仇 伐樹吳剛第三十四章 諸事已了 後事安排第三十三章 求見道祖 欲建天庭第六章 盤古留念 混沌秘密第三十七章 周天星斗 都天神煞第八十八章 人族脫劫 休養生息第三十二章 九鼎出世 人族圓滿第九十六章 妖布周天 巫起神煞第十六章 突破太乙 離開青丘第三章 伏羲轉世 有女華胥第二章 逍遙鍾出 探索混沌第十八章 斬殺青蛟 龍族通緝第五章 三霄公明 收入門下第二十七章 收徒六耳 再遊洪荒第四十五章 妖皇趕至 救下鯤鵬第六章 八卦出世 再訪地府第九十一章 準提算計 十日橫空第十七章 三戰青蛟 不堪一擊第二十三章 恩怨兩清 大羅大能第十三章 收取靈根 再戰青蛟第十五章 百草經成 軒轅蚩尤第二十五章 東海講道 洪荒局勢第四十五章 妖皇趕至 救下鯤鵬第一零九章 巫妖終戰 各剩三人第三十五章 天庭建立 巫族宣誓第四章 大戰不斷 始知天道第十一章 再次遊歷 靈寶現世第二十四章 長老招攬 千鈞一髮第五十六章 天降功德 衆人提升第八十二章 常曦下屆 化名嫦娥第五十九章 人族出世 女媧成聖第九十九章 大戰結束 巫妖回山第十二章 離開崑崙 公明雲霄第十章 辨識百草 女娃出生第二十一章 洪荒局勢 一隻黑手第四十二章 相約五莊 道祖合道第三十章 攻破大陣 東王公隕第九十一章 準提算計 十日橫空第二十七章 收徒六耳 再遊洪荒第十二章 漸起爭端 對決太乙第三十章 衆人分別 周山尋寶第一章 時過境遷 講道傳法第四十三章 終得黑蓮 修復洪荒第二十二章 東王公出 帝俊計謀第四十一章 鴻蒙紫氣 定立聖位第四章 天驕齊出 大幕拉開第十九章 相請巫族 玄女到來第二十一章 鴻鈞一講 開創新法第八十章 三清分家 各尋道場第二十章 五人跟腳 楊易潛修第十七章 震驚洪荒 蚩尤作亂第十九章 相請巫族 玄女到來第三十一章 六耳突破 大禹繼位第十章 辨識百草 女娃出生第二章 洪荒勢力 刀法小成第四十一章 鴻蒙紫氣 定立聖位第三十一章 收服蓬萊 新的開始第一零一章 羲和報仇 伐樹吳剛第三十一章 六耳突破 大禹繼位第十九章 相請巫族 玄女到來第二章 洪荒勢力 刀法小成第八十三章 妖族發現 人族劫難第六十五章 講道結束 修羅出世第二十三章 玄陰大陣 闡教吃虧第八十六章 殺戮再起 鎮元護人第一零二章 楊易籌謀 再見鴻鈞第一章 時過境遷 講道傳法第二章 洪荒勢力 刀法小成第二十三章 恩怨兩清 大羅大能第七章 教導徒弟 金烏入世第十六章 神農證道 紅雲成聖第一一零章 巫妖終戰 共工撞山第七章 紅雲轉世 神農誕生第一零七章 巫妖終戰 紛紛自爆第一零一章 羲和報仇 伐樹吳剛第五十一章 女媧做媒 羲和常曦第九十四章 巫妖退兵 明白真相第二十三章 玄陰大陣 闡教吃虧第七十七章 洪荒有缺 后土補之第十三章 東海龍宮 龍王贈寶第一章 重返混沌 盤古開天第十二章 漸起爭端 對決太乙第四章 大戰不斷 始知天道第二十八章 軒轅治世 證道人皇第七十九章 陰曹地府 巫族後路第三十四章 諸事已了 後事安排第五章 悟功創法 出山歷劫第二十章 明爭暗鬥 雲霄下山第三十四章 講道傳法 三族紛爭第七十章 衆聖收徒 楊易出遊第三十章 衆人分別 周山尋寶第一百章 衆生反應 后羿尋人第一百章 衆生反應 后羿尋人第十九章 相請巫族 玄女到來第一零五章 巫妖終戰 屠巫劍出第六十二章 悟功創法 教化人族第六十二章 悟功創法 教化人族第五十八章 指點女媧 人族將出第六十九章 鯤鵬嫉恨 洪荒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