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的嫡孫出生,對於整個林家來說,絕對是一件大喜事,所以第二天一早,大管家就按排各路人馬,除了去大奶奶的孃家忠順王府報喜,還有其他的一些親戚或者姻親那邊報喜。
雖然已經到了春天,不過京城這邊這個時候,氣溫還是很低的,因爲怕剛出生的小嬰兒受涼,林睿和妻子商量了一下,決定洗三就不大辦了,只請自家幾個比較親近的親戚,到孩子滿月的時候孩子大了一些,肯定比剛出生幾天的嬰兒更健康,到時再將滿月禮大辦,這樣大人和孩子都少受罪。
管家林遠指揮着府中的小廝丫鬟,爲了小少爺的滿月禮,將整個林府灑掃清洗一番,以便迎接客人地到來。
大奶奶李靜雅雖然滿月了,不過爲了以後的身子,也不方便由她親自招待來客,還是請的出嫁的姑奶奶黛玉回來幫着招待客人。
林黛玉現在有一兒一女,不過考慮到兒子的年紀才兩歲多,正是調皮的時候,今天並沒有帶過來,特意將他送到婆婆身邊了,只帶了女兒回孃家。
林黛玉因爲今天要幫着張羅,招待客人,所以一早就回了孃家。黛玉的大女兒明珠雖然自家也有一個小弟弟,不過對於小舅舅家的弟弟還是很好奇的,上次洗三的時候她有一點發熱,就沒有帶她過來,今天過來,還是第一次見這個小表弟。
因爲明珠一直說要看看小表弟,兩母女進了林府以後,黛玉牽着女兒明珠的手就直接進了潤澤院。還沒進了屋子,大奶奶就帶着人迎了出來,黛玉一見到,忙快走幾步上前,“弟妹你怎麼出來了,雖然滿月了,不過還是注意一點的好。”
“姐姐,這一個月可憋壞了,這是因爲你來了,嬤嬤才讓我出來走幾步,怎麼只有明珠過來,瑞哥兒呢?”
明珠看着小舅媽幾句的功夫已經走到她們面前了,忙福身行禮,“明珠見過舅媽,舅媽,表弟在哪,我想去看看小表弟,我還給小表弟準備了禮物。”
“這小丫頭已經唸叨幾天了,說要來看錶弟,還將她自己收着的一些玩具翻出來,說要帶給軒哥兒。”
“表弟還小呢,在屋子裡,不過現在正睡着呢。”
幾個人邊說,邊走進了屋子,明珠一進屋子,就讓丫鬟帶着去了軒哥兒旁邊。看到小表弟果然睡着了,趴在小牀的邊上,看着裡面睡得正香的表弟,比自家弟弟小了很多,不由好奇的用手摸了摸他白嫩的小臉蛋。
小明珠正在看着,林黛玉走了進來,“明珠,娘現在有事,你是留在表弟這裡,還是跟着娘一起出去?”
明珠擡頭看了看自己孃親,又看看軒哥兒,“我要和表弟玩,等會再去找孃親。”
“那你在這裡乖乖地,別吵着表弟,聽舅媽的話,”又對旁邊跟着一起進來的李靜雅說,“那我就將明珠留在這裡,弟妹讓人看着點,別讓明珠這丫頭吵到軒哥兒。你今天才剛剛滿月,還是多注意一□子,現在時間還早呢,去歇着吧,有什麼事我拿不定注意的再來讓人告訴你。”
“那就多麻煩大姐了!”
“一家人應該的,今天來客多,你趁現在去歇着點,等會就沒時間了。”
等到黛玉走了以後,方嬤嬤好說歹說又勸着李靜雅躺下了,因爲今天一早李靜雅就起來了,將自己徹底沐浴清洗了一遍,這樣折騰了一番,現在確實有點累了,躺在牀上不一會也迷糊了。
感覺好像有人走來,一下睜開了眼睛,就看到琳堂姐帶着人走了進來,忙坐了起來,“琳姐姐,失禮了,”又責怪地看了看旁邊的小丫鬟,“你們怎麼回事,琳堂姐進來也不知道通報一聲?”並示意旁邊的小丫鬟侍候自己穿衣。
琳郡主按着李靜雅又靠了回去,“你別怪她們,是我不讓她們通報的,別忙了,我又不是外人,雖然滿月了,還是要多注意身子。”琳郡主在一旁坐下,有些感嘆地說,“這次生了個哥兒,可算是放下心來了,也讓那些人看看。”
李靜雅聽了琳郡主的話,也有些感慨,這幾年自己確實因爲生子承受了不少的壓力,就是公公和夫君一直沒有說過,自己也不好過。
李琳和李靜雅兩人關係比較好,常有來往,相互說話也就隨便了些,“還是你好,就是懷孕了,也沒婆婆給你房裡塞一些侍妾通房的來礙眼,當年我剛確定懷孕,本來郡馬就已經有了一個跟着一起長大的通房丫鬟,還有一個表妹,婆婆還將自己房裡侍候的大丫鬟塞過來。反正都有一個表妹、一個通房,再多加一個我是無所謂了,着急的也不是我,現在郡馬府裡已經有三個通房再加一個表妹,天天熱鬧着呢!”
“就這樣你也不管管?對了,上次你說的那個什麼表妹懷孕了,現在怎麼樣?”李靜雅也不好多說其他,便問起其它。
李琳不由冷笑,“早就沒了,她也算本事,五年懷了三胎,可惜一個沒生下來,當年第一胎是我親自找人動手的,後來這兩個我都沒理其他人着急了。現在那幾個可是鬥得你死你活的,你也知道以前婆婆還想將那些侍妾通房放到我的郡主府,當年幸虧是被我推了。
你看現在我自己有自己的府邸的,又有郡主的俸祿,手上也握着大把的嫁妝,現在又有兩個兒子,看開了後,不知道多自在,至於郡馬,愛來不來!這一兩年陸府那邊的侍妾多了,我對他也就那樣了,他反而在郡馬府住得多,你說這人是不是就是賤?!”
李靜雅看着現在的堂姐,想到當年自己成親的時候,堂姐那時看着是一臉的憔悴,現在雖然生了兩個孩子,反而膚色白晳,臉色紅潤,整個人也變得開朗了很多。
去年自己有一次去陸家參加宴席,看到了陸郡馬當年擡進門的表妹侍妾,當時她好險沒認出來,還是琳堂姐說起,她才注意到這個看着和琳堂姐年紀相差無幾的,面容頗憔悴的女人就是當年那個嬌俏漂亮、小家碧玉的小表妹。不過也難怪,小產傷身,又要跟着其他的幾個侍妾通房爭來鬥去,不過這個表妹也算本事五年懷了三胎,就是運氣不乍地,一個沒生下來。
“琳姐姐現在是越過越漂亮了,那個什麼表妹比你小了四五歲吧,看着好像比你還老,你現在想開就好,以前看着你那樣,我都跟着急。”
當今的兄弟或者叔伯家的郡主、縣主多是嫁到侯爵勳貴之家,婆家在京城的且還是普通官員之家,只有她和李琳,也難怪兩人的關係比較近,現在看到李琳生活的好了,也替她高興。
“我是不如你美滿,上沒有婆婆,就是你懷孕了堂妹夫都沒有找人侍候,不過我也比很多女人出嫁後過得自在,不用在婆婆面前立規矩,我自己當家,手上又有錢,現在兒子也有了,還有什麼看不開的?!郡馬愛找多少找多少,只要他有錢養着,我現在也不去管那麼多。”
“就算沒分家,但郡馬手上的錢也是你們夫妻的吧,你就真的讓他那樣?”
李琳突然靠近李靜雅,有些賊賊地笑了,又有些不宵的說道,“他手上纔有多少私房錢,你是不知道,當年那個表妹剛進郡馬的院的時候,婆婆爲了下我面子,對着她很是不錯。這個表妹嘴甜又會作小服低,長得漂亮又是新上手的,郡馬可不是當作寶嗎。
那段時間爲了哄這個表妹高興,買了不少衣料首飾送給她。一般稍能看得上眼的首飾怎麼也要十幾兩銀子,稍好些的幾十兩,上百兩這都很平常,再好的幾百兩上千兩、幾千兩的也不新鮮。郡馬和我成親以後,他的私房全都交給我了,因爲男人花錢都比較大手,除了那些別人送的筆墨硯臺,玉佩掛件等的,所有的私房,包括那些過年別人打賞的金銀錁子,一共也不過一千多兩,他這樣經常買禮物送人,花的是誰的錢?
郡馬他是從來不會管這些錢的,平日裡花錢都是跟着的小廝付帳,剛成親的時候,我是想着夫妻一體,所以我經常用嫁妝補貼他,後來看他這樣,我可不想再做傻事。我就跟郡馬說,那個表妹不同一般的侍妾,現在又在陸府管着他的院子,他的私房也就交給表妹管着,雖然他推遲了,不過後來我還是讓那個表妹接手了他的私房。
那表妹管私房不到半年的功夫,郡馬身邊的小廝就來到我這裡,古董店的掌櫃過來收錢,一共五百五十兩,方姨娘那邊沒錢,所以讓我這邊拿錢出來,我直接說郡馬的私房錢誰在管,這個錢就找誰,我纔不理那麼多。後來那個表妹方姨娘親自求到我的郡主府,門我都沒讓她進。後來我打聽過,這個錢還是我婆婆私下拿出來的,我那婆婆後來找機會敲打我,說什麼男人在外面,都是要臉面的,不能這麼下他面子什麼,就差明着說要我拿嫁妝補貼他兒子,不過我沒理,她要真的敢這麼說,我讓全京城都來看他們的陸家笑話。”
李靜雅還是第一次聽到琳郡主說起這件事,她雖然一直都沒爲錢發過愁,不過他還是知道的,就算他們這樣的人家,一般月錢能有二十兩都不算少了,但這些大家的公子哥,交際都很多,喝酒吃飯都是去一些比較高檔的酒樓,再加上買點東西,光靠月錢根本不夠。她哥哥在成親以前,都是王妃經常拿自己的私房貼補的,王府裡的其他庶出兄弟姐妹,就看各自的生母了,帶着嫁妝進來或者比較得寵,能得些賞賜還好,沒有的只能日子過得緊巴巴地。
“私房交到那個表妹手上,你婆婆那邊肯定要補貼一些吧?”
“我公公的官職和林閣老沒法比,整個陸家又一向人丁興盛,陸家可不像你們府上,只有堂妹夫兄弟一個,一個姐姐還早早就出嫁了。郡馬不說庶出兄弟,就是嫡出的兄弟也還有兩個呢,貼補多了其他二房也有意見,再說了,她願意補貼也是她的事,我手裡的嫁妝也不少,每年莊子店鋪的出息有近一萬,我又不差錢,何必看着婆婆的那點私房錢眼紅。
我嫁進陸家也有些年了,雖然陸家看着好看,但家底也就那些,整個陸家一年的出息我打聽過,也就一萬多點,碰到年景不好,連這個數都沒有,就是以後公公婆婆去了,能分到我們這一房的也有限。反正我也不指望那邊過活,但我自己的嫁妝他們也別想。現在我對郡馬也沒多大期望,剛成親的時候捐了一個五品的同知,後來我父王幫忙,將他轉到了從六品的實職,可是這都多少年了,才升到從五品,不是我貶他,他的能力也就那樣,就這從五品還是別人看在我父王和公公的面子上纔有的。”
李靜雅聽着有些好笑,“堂姐夫沒有麼差吧?他現在從五品,照年紀來說,也算過得去了,堂姐夫怎麼說也是一個大男人,你這樣,他聽了也不會高興。”
李琳瞟了堂妹一眼,“你不用這麼小心翼翼講他,這麼多年就升了兩品,和一些寒門子弟比他是不差,但他是什麼背景,和那些寒門子弟靠自己能一樣嗎。他怎麼樣我是看透了,不過你放心,我也在就在你這裡隨便一些,不管怎麼樣,他也是我兒子的父親,這些面子我還是要留的,這些話,我在我母妃面前都很少講,也就在這你這裡說說罷了。
我也算看明白了,郡馬是被婆婆當年嬌慣太過,養成了眼高手低的性子,以後祺哥兒、祥哥兒我可不想養成這樣。祺哥兒現在三歲多了,滿四歲後我就準備給他正經地請個啓蒙先生,不說像堂妹夫這樣中個探花,最少也得讓他參加科舉,考個功名回來。今天早早的過來,我也是想和你說這件事,妹夫是探花郎,認識的讀書人多,我想麻煩一下妹夫,給祺哥兒請個先生,不過也不着急,祺哥兒還有半年才滿四歲,可以慢慢地找。”
“這不是什麼大事,不過我記得陸家好像有家學吧,你這樣你公公和郡馬那邊會不會不高興?”
“爲了祺哥兒的事,我特意去了解一下家學的情況,從我嫁進陸家這麼多年,家學就出兩個秀才,一個舉人還是倒數的,這三個人還都是附學的,不是正經的陸家人。我母妃那邊有一個表弟,當年和妹夫都是在國子監讀書,說當年妹夫特別能吃苦。林閣老當年也快有四十歲了的時候纔有妹夫的吧,肯定嬌慣的不行,不過就是再嬌慣,還是能狠下心教養,所以你看現在……,其實也不說郡馬這樣,你我兩家的孃家兄弟少嗎,又有幾個人能吃得了那個苦?!”
李靜雅嫁進林家多年,自然也多少知道一些林睿小時候的事,還真像琳堂姐所說,像他們這些出身富貴的大家公子,因爲一出生就什麼都有了,家中子弟真正上進的真沒多少。
還是那些讀書人家,對子女的管教更嚴格,看看林家的幾個親戚就知道了,姚家、許家這兩家的兄弟都參加了科舉,賈家早年也算勳貴之家,現在敗了,不過現在也開始走科舉之條路了,有兩個已經有秀才的功名,也準備參加今年的鄉試,如果能考中舉人,以後也能慢慢恢復一些。
“我哥從前年開始有了一個正經的差事,人都成穩了不少,燁堂弟到了年紀的話肯定也能這樣。”
“我就盼着弟弟以後能和烽堂哥一樣就行了。”
兩個正說着話,就聽到隔壁林軒的哭聲,李靜雅感覺時間也差不多,便讓人侍候着穿衣,準備去看看。剛梳妝妥當,就有小丫鬟進來通報說,王妃帶着世子夫人來了,李靜雅和李琳兩人,忙一起迎了出去。
林黛玉這邊,和林家的、幾個姨娘確認了宴席上的一些瑣事後,陸續也就有女客來到了。雖然說大辦,但林海父子二人一向對大肆請客收禮興趣不大,所以今天來的客人主要是林家的親戚,大奶奶孃家那邊的人,加再上林海、林睿兩人的先生、同年好友等,不過就是這樣也有近三十桌了。至於那些沒有接到請柬,派了管事上門送禮的,林家全部拒收了。
作者有話要說:紅樓這篇很快就完結了,到時就會主更《瑾瑜,他從大宋走來》,多謝大家一直以來地支持,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