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9 章 長談

賈珂聽了大喜說道:“我原先還一直擔心來一個不認識的縣令,對我多方監視掣肘,沒想到是先生來此。如此我無憂也。”

賈珂接着又問:“先生來此刻已經有了住處?如沒有安排好,就在我這守備府居住可好?”

範康馬上推辭,“主公這萬萬不可?”

“爲什麼不可?”

範康解釋道:“現在我表面上的身份是朝廷派來的縣令,如果住到守備府中,讓他人知道了,對主公的大業更有妨礙。”

他的意思賈珂一聽也明白過來,剛纔是他太興奮了。完全沒有考慮後果,縣令是文官,到這開平鎮其中的一個目的就是監視賈珂這個守備,如果範康住到守備府中,這不是告訴所有人範康是他賈珂的人。到時候恐怕範康這個縣令也就不能當了,朝廷一定會派其他人前來擔任縣令來監視賈珂。

賈珂感慨的說道:“沒想到官兒越做越大,反而身不由己起來。”

範康笑着就對賈珂說:“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雖說現在天下太平。但是朝廷對領兵大將的監視,卻沒有放鬆。將軍現在雖然只是個守備,但是卻統領着一萬人馬,已經超過許多指揮使,要說實際的,宣府鎮五分之一的人馬全集中到了這裡。朝廷自然要派人監視的,我想除了我之外,在這八千人中,還有許多朝廷的耳目。”

賈珂點點頭同意他的看法,然後又問他:“你看明年韃靼人還會來入侵嗎?”

“肯定會的,今年韃靼人入侵,朝廷完全沒有抵擋之力,除了大人兩次擊退韃靼人取得大勝,其他的邊關都被韃靼人攻破,北方大地除了京城,都受到了韃靼人的蹂躪。”

賈珂聽他這麼說,不由得眉頭緊皺,滿面陰雲。

範康看着賈珂陰沉的臉,繼續說道:“今年這一次還只是韃靼人的試探,現在韃靼人已經看破了朝廷的軟弱,我想明年的入侵規模一定會超過今年。”

賈珂看着範康說:“那先生以爲我該如何?”

範康滿臉自信的說道:“邊關衆將我以都看透,到時恐怕無法抵擋韃靼人的進攻。主公到時只要上表出擊,行圍魏救趙之策。到時韃靼人內部空虛,主公必獲大勝。到時候主公必定加官進爵,按照朝廷諸公的想法,必定要把宣府鎮一拆爲二,主公到時候就可以憑藉軍功在朝中上下打點,以若冠之齡單獨領一鎮,爲節度使也不是難事。”

賈珂問道:“你怎麼知道韃靼人不進攻開平鎮?”

範康臉上露出了好笑的表情,對賈珂說:“主公,這是在考效我嗎?韃靼人南下是爲了搶錢,搶人的,不是爲了送死的。今年主公大展神威,就連韃靼人的大汗都折戟而歸。明年他們必定不敢從這裡入侵,最多是派出少部分部隊監視主公而已。主公何必擔憂。”

賈珂大喜,聽了範康的話,對於下一年的安排他就有了把握。同時對範康的才學也是敬佩起來,看來自己還是小看了古人,他們的智慧一點也不比現代人差,許多能人甚至超過了現代。

賈珂興奮的對範康說了一句當年劉備對諸葛亮說的話:“我得先生如魚得水,猶如久旱逢甘露。先生在上,請受我一拜。”

說完便起身向範康鞠躬致謝,範康趕緊站起來,側身躲過賈珂這一拜。連連擺手,面色惶恐的說道:“我爲主公出謀劃策,乃是盡人臣的本分。怎麼敢送主公如此大禮?”

賈珂見範康推辭也就順勢起來,二人人再次落坐,賈珂手指敲的圖案,仔細想了一下下一年的計劃。然後再一次對範康說:“即然如此,我就該多多訓練騎兵,在明年時隨我出塞,到時候這防禦之事就拜託先生了。”

範康恭敬的回答道:“主公放心,但有我在一日,必不讓開平鎮有失。”

“即然先生有這個信心,我也就放心了,那麼接下來就是對這些新來士兵的訓練了。不知道先生有什麼高見?”賈珂像範康詢問。

範康搖搖頭說道:“我雖然懂得一些兵法韜略,給練兵也是有一些心得。但是在昨天來時見了主公手所練兵馬,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在練兵這方面主公已經沒有什麼可以向別人請教的了。”

賈珂哈哈一笑,用手指着範康說:“我還以爲你是老實人,沒想到你會拍馬屁。”

範康卻嚴肅的說:“非是我恭維主公,實在是主公這些兵練得太好了。如果把這一萬人全部變成這樣的精銳,主公在我朝便可自保無恙,如果有這樣十萬人,主公就能縱橫天下。”

賈珂第一次沒有在笑,而是冷靜的思考一下,然後有些不確定的問道:“難道我朝的兵馬,已經衰弱到這種程度?沒有和我訓練的士兵,相似的部隊?”

範康肯定得告訴他,“沒有,別說是相似的,就是差一兩級的都沒有。”

範康說完之後,又黯然的搖搖頭,“如果還有像主公這樣的精銳,韃靼人怎麼敢南侵。朝廷現在只不過是個泥足巨人罷了,全憑着以前的威望,在震懾四方。”

賈珂聽了他的話心中不禁有些高興,雖然站在同時漢人的立場上,這對整個民族是個災難。但是如果僅從他的角度來考慮,這何嘗不是他的機會。

接下來一整天,賈珂誰也沒見,就是和範康長談,從開平鎮聊起,然後一直聊到宣府鎮,最後是整個天下。範康天下局勢洞若觀火,爲賈珂把朝中局勢,南北雙方的矛盾,文臣和武將之間的矛盾,地主和平民之間的矛盾。都講了一遍,讓賈珂整個朝天上下,有了一個清醒的認識。

在的朝廷局勢和地球時空漢景帝時比較相似,韃靼人日益強大,甚至已經征服了西域,上一任可汗的時候,忌憚朝廷的強大,還有所收斂,但是新可汗,年輕氣盛,雄心勃勃。今年這一次入侵就是他的試探,而朝廷這時候,天下承平日久。軍隊的戰力下降十分嚴重。

所以在這一次對抗韃靼人的戰鬥中,被一擊即潰,要不是賈珂大放異彩,一個千戶所之力就可以擋住了韃靼大汗幾萬騎兵,恐怕朝廷就要顏面盡失。

這還不是最重要的,現在朝廷上南北之爭已經十分的激烈,由於南方富庶,人文薈萃。所以每一次會試都是南方人佔到了三分之二都多,這引起了北方人的極度不滿,北方人認爲,他們爲南方人擋住了韃靼人的不停的進攻,他們才能夠安居樂業。但在當官的時候卻沒有北方人什麼事,是極度不公平的。如此在朝廷上形成了兩派,雙方你來我往,鬥爭十分激烈。

幸虧當今皇上在政治上十分老練,一直在平衡在南北雙方的力量,這纔沒有引出什麼大的亂子來。

不過如果當今皇帝駕崩,新皇能否駕馭住這兩股力量,就不好說了。如果一個不好,就會像明朝末年一樣,皇帝幾乎被架空。

第 719 章 和約第 22 章 誓言第 144 章 定計第 242 章 節制諸軍第 399 章 共富貴第 530 章 生日第 313 章 名單第 10 章 訴說第 7 章 上學第 359 章 對策2第 613 章 驚夢第 616 章 善後第 145 章 大戰第 196 章 秦可卿第 12 章 驚疑第 661 章 成事第 411 章 商議第 64 章 實缺第 302 章 賈府對策第 274 章 突襲2第 162 章 謹慎第 58 章 驅邪第 439 章 欲出行第 675 章 走門路第 511 章 死因第 623 章第 428 章 強買第 17 章 舞戟第 48 章 臘月第 362 章 病重第 113 章 栽贓第 320 章 朝爭第 567 章 隨侯珠第 766 章 賈珠病逝第 138 章 來去匆匆第 263 章 成婚第 560 章 備戰第 256 章 曹莽第 573 章 相持(求訂閱)第 265 章 敬茶第 60 章 秀才第 564 章 聚將第 564 章 聚將第 757 章 瘟疫第 461 章 揚州知府第 717 章 傳言第 425 章 傳話第 598 章 回宮第 760 章 寶玉第 357 章 算計第 505 章 總理衙門第 194 章 漸變第 280 章 懷孕第 447 章 留情第 753 章 突圍第 309 章 黛玉入京第 515 章 相求第 391 章 大勢第 355 章 稅賦第 352 章 省親2第 503 章 投靠第 606 章 籌謀第 352 章 省親2第 326 章 京營第 84 章 破敵第 675 章 走門路第 725 章 託孤第 725 章 託孤第 126 章 管家第 718 章 救兵第 649 章 密謀第 274 章 突襲2第 11 章 盤問第 383 章 交惡第 322 章 兵圍乾清門第 464 章 相告第 399 章 共富貴第 486 章 密旨第 106 章 偷城第 283 章 病重第 213 章 初戰第 189 章 押送第 275 章 對壘第 48 章 臘月第 52 章 清水與墨汁第 169 章 漁翁第 595 章 善後第 116 章 遊擊2第 723 章 安排第 640 章 俘虜第 703 躲藏第 751 章 戰而勝之第 638 章 撤軍第 440 章 商議第 84 章 破敵第 200 章 接任第 515 章 相求第 368 章 發作第 746 章 送行第 339 章 猜忌
第 719 章 和約第 22 章 誓言第 144 章 定計第 242 章 節制諸軍第 399 章 共富貴第 530 章 生日第 313 章 名單第 10 章 訴說第 7 章 上學第 359 章 對策2第 613 章 驚夢第 616 章 善後第 145 章 大戰第 196 章 秦可卿第 12 章 驚疑第 661 章 成事第 411 章 商議第 64 章 實缺第 302 章 賈府對策第 274 章 突襲2第 162 章 謹慎第 58 章 驅邪第 439 章 欲出行第 675 章 走門路第 511 章 死因第 623 章第 428 章 強買第 17 章 舞戟第 48 章 臘月第 362 章 病重第 113 章 栽贓第 320 章 朝爭第 567 章 隨侯珠第 766 章 賈珠病逝第 138 章 來去匆匆第 263 章 成婚第 560 章 備戰第 256 章 曹莽第 573 章 相持(求訂閱)第 265 章 敬茶第 60 章 秀才第 564 章 聚將第 564 章 聚將第 757 章 瘟疫第 461 章 揚州知府第 717 章 傳言第 425 章 傳話第 598 章 回宮第 760 章 寶玉第 357 章 算計第 505 章 總理衙門第 194 章 漸變第 280 章 懷孕第 447 章 留情第 753 章 突圍第 309 章 黛玉入京第 515 章 相求第 391 章 大勢第 355 章 稅賦第 352 章 省親2第 503 章 投靠第 606 章 籌謀第 352 章 省親2第 326 章 京營第 84 章 破敵第 675 章 走門路第 725 章 託孤第 725 章 託孤第 126 章 管家第 718 章 救兵第 649 章 密謀第 274 章 突襲2第 11 章 盤問第 383 章 交惡第 322 章 兵圍乾清門第 464 章 相告第 399 章 共富貴第 486 章 密旨第 106 章 偷城第 283 章 病重第 213 章 初戰第 189 章 押送第 275 章 對壘第 48 章 臘月第 52 章 清水與墨汁第 169 章 漁翁第 595 章 善後第 116 章 遊擊2第 723 章 安排第 640 章 俘虜第 703 躲藏第 751 章 戰而勝之第 638 章 撤軍第 440 章 商議第 84 章 破敵第 200 章 接任第 515 章 相求第 368 章 發作第 746 章 送行第 339 章 猜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