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53 章

孫彥聽到賈珂詢問站出來道:“回主公的話,金陵知府賈雨村送來的奏報,上面是記載的十分清楚。甄家一共有田產300餘萬畝,還有許多投獻的,這一部分也有一兩百萬畝。”

賈珂聽了之後,便沉下臉來。看來這甄家也是好手段,沒有百年的時間就有這麼多財產。

“傳我之命,這些田產全部收歸公有,任何人不得再發賣,命令金陵知府,將這些田產租給少地無地的農民耕種。”

賈珂的這個主意也是從現代太祖那裡學來的。

賈珂沒有太祖那麼大的魄力,也沒有那個膽魄,立刻把地主階級都推翻了,也只能通過這樣慢慢的贖買政策,給農民和下層百姓一個活路,暫時緩解社會的矛盾。

範康聽完之後,在下邊不停的點頭,如果是賈珂按照這個政策執行下去的話,那麼社會的矛盾就會越來越輕,就能把江山多延續一兩百年。

賈珂見到下面的人都點頭,於是接着說道:“還有就是今年的春秋兩稅,你一定不能再出差錯了。去年的時候咱們這位皇上給咱們出的難題,今年你們可不要再給我出難題了。”

賈珂一說完這話,下邊的人都不由得笑起來。

原來在賈珂囚禁了皇上之後,在清點內庫的時候,發現了印有戶部字樣的文銀。

這一下去年那稅銀落水的事情就真相大白了,哪是什麼船翻了銀子全落到運河了,這分明是皇上的一個計謀,把銀子全送到他的內庫了。

孫彥見到賈珂現在還算比較高興,接着又問了一個比較爲難的問題。

“主公,那些投獻的田地該如何是好,是發還原主,還是全部沒收?”

賈珂聽了之後便有些沉默,他在大堂上來回走了幾步,也有些拿不定主意。

“範康,這件事你怎麼看。”

範康聽到賈珂的詢問,沉思了一下,“主公,能夠和甄家搭上關係,並且能夠投獻到他們家的人,都不是一般的普通老百姓,一定都是一些有門有路的,他們這些人都是鄉下的地主,如果把他們都得罪了,以他們在鄉間的能力,恐怕會給朝廷造成一些麻煩,不如這一會就放過他們吧。”

賈珂聽完之後,有些不憤,但是轉念一想,現在要的是平穩過度,而不是讓天下有什麼動盪,而且現在還不是和這些士紳們對着幹的時候。

WWW ▲тт kan ▲Сo

而且賈珂還有一個想法,那就是他自己也是地主階級的一員,沒必要把整個地主階級推到自己的對立面上。

於是賈珂回過身來對孫彥說道:“讓他們把以前的田契拿出來,如果有的話就如數發還,如果沒有就收歸國有。”

賈珂說完這句話突然頓了一下,然後說道:“讓她們在給我補五年的稅收,如果交不上來,那麼土地就沒有必要再給他們了。”

孫彥在下面答應了一聲,這件事情就算是落幕了。

接下來就沒什麼事了,於是大家就散了,各自辦公。

賈珂算是比較輕鬆的,他重新回到了總理衙門的後堂,開始批閱奏摺。

這些奏摺上面都有軍機處批閱的意見,賈珂只要是看着沒什麼大問題,直接就同意了。如果賈珂看着有什麼問題直接駁回去,或者是寫個意見讓他們重擬。

賈珂一直看到了快晚上的時候這才覺得有些累了,下班兒回去休息了。

再說有了賈珂的主意,江南的事情處置的非常的迅速,便是甄家的所有田產全部被收歸國有,那些投獻的土地,很大一部分全部發還了原主,這讓這些地主們鬆了一口氣,同時對朝廷這一回的處置也就沒有什麼怨言了,甚至在許多地方開始給賈珂歌功頌德。雖然是要掏一筆銀子,讓他們有些心疼,但是畢竟根基是保留下來了。

而甄家的那些人,其中他們家的那些主事的人幾乎全部被處斬,剩下的旁枝男丁全部被髮往雲南,而一些女眷也被髮賣。

賈雨村利用這個機會,把甄家的幾個美貌的小姐收入了房中。就連田冶也收了一位美嬌娘。

這事完了之後,田冶便回京交旨,不過他在回來的時候已經物是人非,他去的時候皇帝坐在金鑾殿上,雖然說是權力受到了壓制,但是仍然是天下至尊,而現在只不過是一個傀儡,由着賈珂擺佈。

而賈珂對於田冶也沒有什麼刁難,他通過暗衛已經查到了,甄家對田冶的恩惠,這一回田冶也算是報了恩了,從此之後也就可以安心爲自己辦事,這才原諒了他,讓他繼續在軍機處行走。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間幾個月就過去了,朝廷的會試眼看就到了眼前。

而到了現在賈珂還沒有決定會試的大主考,這讓許多朝臣都急得眼紅了。

要知道會試的主考可不是普通的職位,只要是一場科舉下來就能多一兩百個門生故吏,也算是很大的擴充了實力,所以每一次會試的主考都是各個要員爭奪的關鍵。

其實也不是賈珂不想就這麼快的決定,實在是賈珂一時拿不定主意。

要說按照常理來說,這一次會試的主考畢定是禮部尚書範康了。

但是範康並不是正經的科舉出身,他如果擔任會試的主考,恐怕會讓天下士子非議。

那接下來就應該是軍機處領班大臣孫彥了,但是他畢竟是秦可卿父親,義忠親王留下來的人,自己對他們這一方的侍立到現在還沒有完全放心,怎麼能讓他擔任主考這個職位來擴大自己的勢力呢?

再接下來就是軍機大臣翰林院掌院孟明瞭,但是這個人在最近幾次忤逆賈珂,如果不是看在他年紀大了,還以前以前對自己有些功勞的份上,早就把他處置了,現在哪裡能把這樣的重擔交給他?

最後賈珂思來想去,還是覺得讓自己的人擔任主考放心一些。

於是每兩天,總理衙門就傳出了消息,這一次會試的主考是工部尚書張朝新。

要說賈珂最放心的人還是範康,但是這個張朝新十分的會來事,這段時間不停的往榮國府跑,得了賈政的歡心,賈政在賈珂面前幾次提到這個事兒,賈珂看來張朝新也是自己的人,既然賈政推薦,就讓他當一任主考官。

而這一次會試的副主考,賈珂已經有了人選,那就是自己的開蒙老師李文斌,這位李先生雖然是中了進士,但是由於爲人太過方正,所以和同僚處的不好,現在仍然是在禮部當一個六品的小官兒。

剛開始賈珂回來的時候,曾經多次想要提拔這位老師,但是都被他言辭的拒絕。

而賈珂囚禁皇帝之後,這位老師,卻沒有再拒絕賈珂提拔,這一次賈科任命他爲會試的副主考,他就欣然地答應。

而賈珂因爲這件事情曾經和這位李先生常談過,哪知道李先生對他說了以下的一番話。

“你剛剛當了軍機領班的時候,如果提拔我,天下人就會說你任用私人,也會說我媚上而無德,再說當時你權傾天下和皇上鬧得如此不痛快,我如果投靠了你就要背罵名了。”

“但是現在卻不一樣了,天下大事已定,我現在出山爲你效力,那是投奔明主,以安天下。”

賈珂當時聽了他的話,牙齒都覺得酸了,要說別人以爲這位李先生是個方正的人,但是賈珂和李先生處了一段時間,知道這位李先生表面方正內裡圓滑,要說他忠君爲國,那是胡扯了。

恐怕這是前一段時間自己的形勢不好,他判斷不出到底是誰勝誰負,所以不敢下注,現在自己大局已定已經沒有危險了,他這才跳出來,以自己老師的身份爲自己出力,也算是走了捷徑了。

這件事已宣佈完,張朝新的府邸就被各路人馬圍住了。

各種送禮的層出不窮,把張朝新煩的不得了,於是之後閉門謝客。

要說張朝新也不是不想收禮,只不過這一次是他第一次擔任大主考,而且賈珂剛剛執政在旁邊盯得緊,他還不敢在這件事上有什麼疏忽。

因此這一次,張超新可以算是歷代主考中最爲清廉的,他竟然一分錢也沒有收。

而李文斌這裡,更是沒有人前來送禮,因爲這些舉子們都打聽清楚了,這位李文斌就是一個道德先生,你沒有送禮也許還能考中,你要是給他送禮,他一定會把你貶落的。

這件事不知道怎麼就傳到了外邊,讓許多的士子都感到高興,很多人都在稱讚張朝新的品德,李文斌的氣節,都認爲這一次能夠大展拳腳。也順帶着讓賈珂在士林中的聲望提升了一些,不管怎麼樣,他能選兩個這樣的官員擔任主考,就說明他還是傾向那些貧寒士子的。

在會試的五六天以前,張朝新和李文斌不得不拜訪了賈珂。

原來是每一次的會試都是由皇帝出題的,那但是今年皇帝已經被賈珂囚禁在了皇宮,這個出題人就沒有了,於是張朝新只能來找賈珂。

等在書房中見到賈珂之後,張朝新把前因後果和賈珂說了一遍,這一下可把賈珂給難住了。

而李文斌站在一旁看着賈珂只想笑,如果是別人還不瞭解賈珂,因爲他好歹也讀了一些書,要說出個題目還是可以的,但是李文斌卻知道,這個賈珂原先讀書還算可以,但不知道爲什麼到了後來就越來越不成了。

賈珂擡頭看到李文斌臉上帶着笑就知道他什麼意思了。

“李先生,你是我的老師,就代我出個題吧。”賈珂這是在甩鍋了。

李文斌聽了先是一愣,然後趕緊回絕道:“哪有這個道理,有丞相大人您在,還有主考張大人在,哪有我出題的道理?”

張朝新聽完摸摸鬍子也覺得有些當仁不讓了,畢竟自己也是進士出身,要說資歷比李文斌可要強多了。

第 677 章 菩薩第 203 章 定計第 480 章 榮府安排第 758 章 排解第 356 章 計謀第 477 章 商討第 635 章 首勝第 566 章 番將第 745 章 病入膏肓第 727 章 去世第 57 章 阿芙蓉第 342 章 福禍第 724 章 爭位第 469 章 託付第 169 章 漁翁第 653 章 柬埔寨第 184 章 襲營第 648 章 圍城第 482 章 到營第 772 章 南巡第 299 章 釜底抽薪第 251 章 母女第 752 章 斷後第 500 章 傳信第 330 章 警幻仙姑第 43 章 對話2第 773 章 前奏第 59 章 縣試第 233 章 忠臣第 621 章 加封第 121 章 良妾第 489 章 補救第 61章 寶玉第 328 章 家常第 200 章 接任第 451 章 清虛觀第 14 章 密議第 70 章 抄家與書信第 625 章 銀子第 236 章 安排第 670 章 前奏第 636 章 斷糧第 393 章 虛驚一場第 220 章 相聚第 655 章 國書(求定閱)第 369 章 商幫第 191 章 大朝第 693 章 透露第 631 章 先禮後兵第 645 章 籌糧第 793 章 拔刺第 276 章 不戰而勝第 355 章 稅賦第 198 章 主公第 641 章 兵臨關下第 446 章 化解第 568 章 陣前顯威第 501 章 回京第 721 章 戰略改變第 613 章 驚夢第 326 章 京營第 337 章 盟友第 453 章 金麒麟第 557 章 殿試第 737 章 探春第 1 章 枉死第 762 章 徵高麗(1)第 670 章 前奏第 667 章 勸說第 570 章 鋼鐵對撞第 334 章 表演(祝大家除夕快樂)第 247 章 賞罰第 443 章 交鋒第 585 章 破營第 245 章 處置後患第 104 章 自首第 104 章 自首第 474 章 軍情第 517 章 李德善第 237 章 大軍雲集第 256 章 曹莽第 551 章 催促第 429 章 示威第 116 章 遊擊2第 525 章 勾心鬥角第 619 章 齷齪第 769 章 孟明去世,雨村上位第 259 章 喬遷第 74 章 軍議2第 299 章 釜底抽薪第 149 章 死戰第 204 章 詐城第 655 章 國書(求定閱)第 511 章 死因第 411 章 商議第 736 章 賜婚第 114 章 畏罪自殺第 345 章 權力交接第 10 章 訴說第 350 章 接駕
第 677 章 菩薩第 203 章 定計第 480 章 榮府安排第 758 章 排解第 356 章 計謀第 477 章 商討第 635 章 首勝第 566 章 番將第 745 章 病入膏肓第 727 章 去世第 57 章 阿芙蓉第 342 章 福禍第 724 章 爭位第 469 章 託付第 169 章 漁翁第 653 章 柬埔寨第 184 章 襲營第 648 章 圍城第 482 章 到營第 772 章 南巡第 299 章 釜底抽薪第 251 章 母女第 752 章 斷後第 500 章 傳信第 330 章 警幻仙姑第 43 章 對話2第 773 章 前奏第 59 章 縣試第 233 章 忠臣第 621 章 加封第 121 章 良妾第 489 章 補救第 61章 寶玉第 328 章 家常第 200 章 接任第 451 章 清虛觀第 14 章 密議第 70 章 抄家與書信第 625 章 銀子第 236 章 安排第 670 章 前奏第 636 章 斷糧第 393 章 虛驚一場第 220 章 相聚第 655 章 國書(求定閱)第 369 章 商幫第 191 章 大朝第 693 章 透露第 631 章 先禮後兵第 645 章 籌糧第 793 章 拔刺第 276 章 不戰而勝第 355 章 稅賦第 198 章 主公第 641 章 兵臨關下第 446 章 化解第 568 章 陣前顯威第 501 章 回京第 721 章 戰略改變第 613 章 驚夢第 326 章 京營第 337 章 盟友第 453 章 金麒麟第 557 章 殿試第 737 章 探春第 1 章 枉死第 762 章 徵高麗(1)第 670 章 前奏第 667 章 勸說第 570 章 鋼鐵對撞第 334 章 表演(祝大家除夕快樂)第 247 章 賞罰第 443 章 交鋒第 585 章 破營第 245 章 處置後患第 104 章 自首第 104 章 自首第 474 章 軍情第 517 章 李德善第 237 章 大軍雲集第 256 章 曹莽第 551 章 催促第 429 章 示威第 116 章 遊擊2第 525 章 勾心鬥角第 619 章 齷齪第 769 章 孟明去世,雨村上位第 259 章 喬遷第 74 章 軍議2第 299 章 釜底抽薪第 149 章 死戰第 204 章 詐城第 655 章 國書(求定閱)第 511 章 死因第 411 章 商議第 736 章 賜婚第 114 章 畏罪自殺第 345 章 權力交接第 10 章 訴說第 350 章 接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