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省親

晚間,賈璉去了北靜王府赴宴,果然是北靜王因爲水泥廠一事,多方打探並許之重利,但到底還是讓賈璉推諉過去了。

然而,既然已有北靜王開了口,那想來京都消息靈通的其它豪門大鱷,也是有快要出手了的,誰讓賈璉如今也算是名聲在外,生財有道。

好在如今年關將至,距離正月十五元春省親之日已經不遠了。

於是賈璉只得對外稱病,每日在家安坐不再外出應酬。

王熙鳳見賈璉只每日在家廝混,十分不解,問道:“我們璉二爺這又是怎麼了,別是那日在牟尼院女姑子吃了癟,這就賭氣稱病,也不出去風流快活了。”

原來王熙鳳只知道賈璉那日親自去了牟尼院,請一個叫妙玉的女道士,還聽說這女道士是帶髮修行,而且還生的顏色極好,所以就吃起了醋來。

賈璉也不想與她解釋自己假病的原因,當下把王熙鳳一樓,道:“我的鳳兒這是又吃醋了,我說今早起來哪裡來的這麼大的醋味,原來是鳳兒這醋罈子打翻了的緣故。”

一旁的平兒聽了,忍不住‘噗嗤’笑了一聲。

“呸~”王熙鳳先白了平兒一眼,然後纔對賈璉繼續說道:“你個死沒良心的,有我與平兒守着你還嫌不夠,那邊還掛這一個林丫頭,還是這樣還是慾求不滿,如今倒是連女姑子都要勾搭起來,竟還倒打一耙說我吃醋,要不要我讓讓位置,給你後面那些人騰騰地方?”

面對王熙鳳撒潑,賈璉只能好語相求:“鳳兒這是說的哪裡話,我能守着你與平兒就是上天最大的眷顧了,只想與你們白頭偕老,廝守一世,騰地方這些有的沒的以後再不許說了。”

王熙鳳到底還是被賈璉那一句:白頭偕老,廝守一世所打動,但終還是最後唸叨了一句:“說的好聽,那林妹妹一事又如何說?”

賈璉頓時只得尷尬的回答:“那,那是意外,意外。”

就當王熙鳳準備繼續口伐賈璉之時,當下又有人回,省親別墅等着糊東西的紗綾,請王熙鳳去開樓揀紗綾。

剛交代完這樣,又有人來回,請王熙鳳開庫,收擺金銀器皿。

王熙鳳見有正事要做,只得暫時放過了賈璉,先忙自己的去了。

然而賈璉同樣沒有能閒下來,各處監管都交清賬目;各處古董文玩,皆已陳設齊備;採辦鳥雀的,自仙鶴、孔雀以及鹿、兔、雞、鵝等類,悉已買全,交於園中各處像景飼養等等,都要賈璉調度。

連同上次賈赦賈政指出的不妥之處,也一一修改完畢,賈璉又請了賈母賈赦賈政等進園,色色斟酌,點綴妥當,再無一些遺漏不當之處了。

於是賈政這才寫了奏本請旨省親。

皇帝當朝准奏:次年正月十五上元之日,恩准賈妃省親。

賈政領了此恩旨,賈府上下益發晝夜不閒,只恐還差漏了什麼,年也不曾好生過的。

賈璉也藉着府中事多,外面的拜年應酬全部推了,只說事後再補過,想來大家都知道賈府皇妃回府省親一事,多半也是不會挑理的。

同時賈璉今年還收到了三春,薛寶釵,林黛玉的新年禮物,或是文房四寶,或是自己縫製的一個小飾物,總是一份心意。

於是賈璉同樣親自挑選了幾樣波斯國過來的飾品,異域風情果然得到了大家的喜愛。

就這樣很快就到了正月十五日,寧榮兩府自賈母起有爵者,皆按品服大妝。

賈璉陪着賈赦賈政等在西街門外,賈母等女眷等在榮府大門外。

從皇宮至榮國府,街頭巷口俱系圍幙擋嚴,更有大量的禁衛護衛值守。

戌時過後,在無數太監宮女儀仗的擁護中,八個太監擡着一頂金頂金黃繡鳳版輿,緩緩行來。賈赦賈政帶領着賈氏族人在西街門外跪迎。

元春並沒有下轎,只有太監宣了免禮,賈赦賈政帶領族人退至一旁,元春的儀仗就緩緩而過。

儀仗又到了榮國府外,賈母等連忙跪迎。

這次元春雖然還是沒有下轎,但是馬上就有太監把賈母等人扶起。

之後在榮國府內,大家有見過了一次禮,然後果然就是衆人陪元春遊園。

而賈璉與賈赦賈政立於外院,時刻命着丫鬟去裡面探聽着消息,唯恐有不周之處。

這元春果然如原著中一般,對着賈寶玉格外親切,聽聞園中大多數題匾俱是出於賈寶玉之手筆,頓時格外高興。

一路上細細看了,登樓步閣,涉水緣山,百般眺覽徘徊。一處處鋪陳不一,一樁樁點綴新奇。元春極加獎贊,又勸:“以後不可太奢,此皆過分之極。”

然後果然把‘蓼汀花漵’只留‘花漵’二字,‘天仙寶境’四字又命換‘省親別墅’四字,‘有鳳來儀’賜名曰‘瀟湘館’,‘紅香綠玉’改作‘怡紅快綠’賜名曰‘怡紅院’,‘蘅芷清芬’賜名曰‘蘅蕪苑’,‘杏簾在望’賜名曰‘浣葛山莊’,東面飛樓曰‘綴錦閣’,西面斜樓曰‘含芳閣’;更有‘蓼風軒’,‘藕香榭’,‘紫菱洲’,‘荇葉渚’等名,此時就不一一表述,最後正樓曰‘大觀樓’。

侍座太監聽了飛傳與賈政。賈政聽了,即忙移換。

游完了園,大家又至賈母正室,元春這時欲行家禮,賈母等俱跪止不迭。

元春含着淚一手攙賈母,一手攙王夫人,又與一旁的邢夫人、李紈、王熙鳳、迎、探、惜三姊妹等說了幾句家常,然後又召見了薛姨媽,薛寶釵和林黛玉。

這時,又有賈政至簾外問安,元春這才得以與自己的生父說了幾句話。

元春與賈政說完話之後,果然就接着召見了賈寶玉,令賈璉意外的是,這次元春連他也一併召見了。

賈璉賈寶玉跟着小太監與國禮拜見了元春之後,賈璉這才親眼看見了自己的這個堂姐。

只見元春生的果然是端莊秀麗,雍容華貴,舉止投足皆是儀態萬千。

這時元春已經溺愛的同賈寶玉說完了話,轉而對賈璉說道:“我雖在深宮之中,但也聽聞璉兄弟之名,蜂窩煤方便了千家萬戶,那御皁更是得到過聖上的稱讚!不僅如此,原以爲璉兄弟不喜讀書,只愛奇物創造,但沒成想,又有‘倩女幽魂’一書大揚璉兄弟怡香公子之名。”

賈璉回答:“多謝娘娘誇讚,璉愧不敢當,年少時也諸多胡作非爲,如今也只不過是慢慢改過自新,不敢污了我榮國府威名。

元春聽了點了點頭,繼續說道:“你能如此想,自然是極好的,以後我賈氏一族發揚光大就要靠你們兄弟了。”

賈璉回答:“是,璉必然會盡心竭力,不敢有負娘娘的期望。”

回答完畢,賈璉以爲暫時沒自己什麼事劜,正要退到一邊,卻只聽元春又突然說了一句:“最後還有一事,來時聖上讓我問你一句話:你自己斂財無數,又與了北靜王等人一條發財秘方,可有沒有東西給他這個姐夫?”

賈璉聽了一愣,他根本想不到皇帝會這樣直接,而且還戲稱自己的姐夫,由此可見當今皇帝的處境多麼艱難,竟然到了不恥下問的地步了。

原本賈璉還想着自己如何藉着元春省親的機會,把水泥的秘方獻給皇帝作爲進身之階,如今有了元春親口轉達了皇帝的詢問,那自然就是更好不過了。

只見賈璉先從懷裡掏出了一本奏疏,說道:“璉惶恐,早有一些想法想要獻給皇上,但又恐打擾了皇上日理萬機,如今聖上下問,璉正有一秘方想要獻給皇上,還親孃娘代爲轉呈。”

元春看見賈璉竟然事先就有了準備,頓時大喜過望,因爲她是知道自己丈夫的處境的,同時也知道自己這個堂弟如今今非昔比,胸中似有奇方無數,因此也對賈璉期望很高。

於是元春親自接過了奏疏,也不翻看就直接放入了衣袖之中,然後問道:“璉兄弟果然先知先覺,只是這奏疏裡可寫的完善否?”

賈璉回答:“弟早有此心,顧奏疏不敢有漏,請娘娘放心就是。”

元春聽了點頭微笑,轉向諸姊妹笑道:“我素乏捷才,且不長於吟詠,妹輩素所深知。今夜聊以塞責,不負斯景而已。異日少暇,必補撰《大觀園記》並《省親頌》等文,以記今日之事。幾位妹妹與璉兄弟亦各題一匾一詩,隨才之長短,亦暫吟成,不可因我微才所縛。且喜寶玉竟知題詠,是我意外之想。此中‘瀟湘館’,蘅蕪苑’二處,我所極愛,次之‘怡紅院’、‘浣葛山莊’,此四大處,必得別有章句題詠方妙。前所題之聯雖佳,如今再各賦五言律一首,使我當面試過,方不負我自幼教授之苦心。”

大家聽了,都歡喜的答應了下來,只有賈寶玉因爲要獨作四首,更是快快下去構思了。

之後如原著那般,大家都很快坐好了詩,只是賈寶玉在薛寶釵的幫助下坐好了第三首,最後一首卻因爲現在賈璉的出現,林黛玉自然是沒有興趣再幫他做了,最後只能又胡亂做了一首充數。

賈璉想着:還是要把‘浣葛山莊’改爲‘稻香村’纔有大觀園的原汁原味,好在自己恰恰還記得原本是林黛玉作的那首杏簾在望。

於是提筆寫道:杏簾在望——杏簾招客飲,在望有山莊。菱荇鵝兒水,桑榆燕子樑。一畦春韭綠,十里稻花香。盛世無飢餒,何須耕織忙。

不久之後,待全部題寫完成交了上去,元春看畢,頓時喜之不盡,說道:“果然都進益了!”又指了賈璉的‘杏簾在望’,薛寶釵的‘凝暉鍾瑞’,林黛玉的‘世外仙源’爲前三。

笑道:“終是璉兄弟才思敏捷,薛林二妹之作與衆不同,非愚姊妹可同列者。”

最後果然將‘浣葛山莊’又改爲了‘稻香村’,然後依次給了賞。

作完了詩,全家老小又看了戲,時間很快就到了丑時,執事太監請駕回宮。

於是元春再次打賞,從賈母至奴僕丫鬟俱有,最後揮淚而別。

第十八章 誤會第七十九章 史門雙侯第二百一十五章 亂平第一百八十六章 踊躍第一百七十五章 機鋒第一百七十六章 安慰第七十一章 難料第七十一章 難料第三十二章 琴簫和鳴第八十八章 吃蟹第二十八章 下揚州第一百二十九章 小姨子的心思第一百三十三章 奇術第一百二十六章 叔侄第197章 賞桂第六十五章 佩鳳,攜鸞1第一百六十一章 攆人第九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第九十八章 屋裡人風波4第八十章 釀酒第六十五章 佩鳳,攜鸞1第一百四十一章 夜遊第七章 第一桶金第一百九十二章 班師第一百八十八章 大捷第二十八章 下揚州第五十四章 入職2第一百一十章 血戰第一百六十九章 崇拜第五十六章 入職3第八十七章 大殺器第九十二章 芙蓉仙子1第一章 賈連賈璉第一百七十五章 機鋒第四十九章 面聖1第一百零九章 萬事俱備第一百七十六章 安慰第一百九十四章 身份第一百二十五章 高調第一百零六章 青唐城第二百一十三章 交鋒第九十九章 出京前第220章 主喜第五十九章 文武虛實全五品第一百章 歡愉第八十三章 醉酒第七章 第一桶金第一百六十二章 先知第九十九章 出京前第一百五十四章 聯詩第一百三十三章 奇術第一百八十一章 逆第一百八十三章 談資第九十一章 執念第五十二章 家常第一百七十七章 熟人第一百一十四章 直搗黃龍第五十五章 訓弟第八十二章 私宴第五章 摔玉第一百六十三章 舊事第十七章 葬禮第十一章 看望第六十二章 融入第二十六章 有客來訪第一百一十二章 爭先第三十章 遺言第九十二章 芙蓉仙子1第五十四章 入職2第七十三章 古卷第一百四十九章 四君子第一百八十七章 誘戰第一百七十六章 安慰第一百九十八章 笛蕭第十四章 暗箭第二百零四章 人命案第一百三十一章 碰撞第四十二章 開新書第四十四章 修建大觀園第八十四章 君子如玉第一百二十章 要人第一百六十三章 舊事第二十三章 怡香公子1第一百七十二章 咆哮第八十二章 私宴第一百章 歡愉第五十六章 入職3第九十八章 屋裡人風波4第八十二章 私宴第二百一十三章 交鋒第七十四章 你近來可好第五十六章 入職3第一百七十二章 咆哮第二百一十一章 叛亂第九十一章 執念第一百四十章 詩文第一百五十三章 燒烤第一百六十一章 攆人第九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第二百一十二章 京都亂
第十八章 誤會第七十九章 史門雙侯第二百一十五章 亂平第一百八十六章 踊躍第一百七十五章 機鋒第一百七十六章 安慰第七十一章 難料第七十一章 難料第三十二章 琴簫和鳴第八十八章 吃蟹第二十八章 下揚州第一百二十九章 小姨子的心思第一百三十三章 奇術第一百二十六章 叔侄第197章 賞桂第六十五章 佩鳳,攜鸞1第一百六十一章 攆人第九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第九十八章 屋裡人風波4第八十章 釀酒第六十五章 佩鳳,攜鸞1第一百四十一章 夜遊第七章 第一桶金第一百九十二章 班師第一百八十八章 大捷第二十八章 下揚州第五十四章 入職2第一百一十章 血戰第一百六十九章 崇拜第五十六章 入職3第八十七章 大殺器第九十二章 芙蓉仙子1第一章 賈連賈璉第一百七十五章 機鋒第四十九章 面聖1第一百零九章 萬事俱備第一百七十六章 安慰第一百九十四章 身份第一百二十五章 高調第一百零六章 青唐城第二百一十三章 交鋒第九十九章 出京前第220章 主喜第五十九章 文武虛實全五品第一百章 歡愉第八十三章 醉酒第七章 第一桶金第一百六十二章 先知第九十九章 出京前第一百五十四章 聯詩第一百三十三章 奇術第一百八十一章 逆第一百八十三章 談資第九十一章 執念第五十二章 家常第一百七十七章 熟人第一百一十四章 直搗黃龍第五十五章 訓弟第八十二章 私宴第五章 摔玉第一百六十三章 舊事第十七章 葬禮第十一章 看望第六十二章 融入第二十六章 有客來訪第一百一十二章 爭先第三十章 遺言第九十二章 芙蓉仙子1第五十四章 入職2第七十三章 古卷第一百四十九章 四君子第一百八十七章 誘戰第一百七十六章 安慰第一百九十八章 笛蕭第十四章 暗箭第二百零四章 人命案第一百三十一章 碰撞第四十二章 開新書第四十四章 修建大觀園第八十四章 君子如玉第一百二十章 要人第一百六十三章 舊事第二十三章 怡香公子1第一百七十二章 咆哮第八十二章 私宴第一百章 歡愉第五十六章 入職3第九十八章 屋裡人風波4第八十二章 私宴第二百一十三章 交鋒第七十四章 你近來可好第五十六章 入職3第一百七十二章 咆哮第二百一十一章 叛亂第九十一章 執念第一百四十章 詩文第一百五十三章 燒烤第一百六十一章 攆人第九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第二百一十二章 京都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