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主祭 (求收藏,求推薦)

賈琮對大乾的格局,瞭解的並不透徹。

只知道在他出生那年,貞元帝劉諄,也就是現今的太上皇,忽然傳位於三子劉尚,便是現在的崇康帝。

而他最疼愛的皇子,原本炙手可熱的大將軍王劉成,卻黯然隱退。

也是在那一年,榮國公賈代善久病終逝。

至於隱退深宮近十年的太上皇,爲何會忽然想起給榮國公賈源過百年冥壽,內中到底蘊含着怎樣的深意,以目前有限的所知,賈琮分析不出。

而且,這和他也沒甚相干的關係。

但是,賈琮知道,他久候的東風,終於到了。

……

巳時末刻,未到午時,賈家進宮的大部人馬,就匆匆折返回來了。

看時間,他們多半是沒有在宮裡領宴。

榮寧二府的近支子弟,全都齊齊排在寧國正門前恭候。

連賈寶玉都不例外……

只是賈寶玉此刻的臉色,着實不大好看。

顯然,他也得知了些“內幕”消息。

眼見賈赦、賈政、賈珍、賈璉並賈蓉一行人面色肅穆隱隱焦急的在正門前下馬,候在門前的一衆賈家子弟也趕緊行禮。

賈琮落在人羣最後,本來一身挺“顯眼”的衣裳,卻因爲個子還小,並落在最後,一時間竟沒人發覺。

賈珍等人急忙吩咐了兩句,叮囑賈家衆子弟不要惹事後,又匆匆護持着賈母等人的八擡大轎入內操持。

過了午時二刻,宮裡宮宴剛剛結束,長安西城賢德坊,公侯街賈家榮寧二府前,就開始出現了車水馬龍。

來往送禮之人,個個皆來自當朝顯貴家族。

且多是軍中權貴將門。

和賈赦大壽那日不同,當時多是都中各大府第遣管家之流持名帖送禮。

而今日,卻多是各府第世子之流,親自登門。

若非今日除夕,各家也要祭祖,怕是連各家家主都要親自登門。

不過,只各家嫡子世子之流,就已經足夠令人側目了。

如今大乾能勞動這等陣勢的家族,的確還有。

畢竟,在開國功勳四王八公之後,太上皇在位時期,朝廷南征北戰,又冊立了諸多勳貴,這些人,通稱爲貞元功臣。

其中,榮國公賈代善曾是其中特殊的一員。

不過和賈家並諸多開國功臣不同的是,貞元功臣們或許吸取了開國功臣一脈的教訓,多培養出一個好的承襲人。

所以至今,他們這一脈依舊多爲勳貴爵位,掌控大乾兵權,頗有權勢。

這些人家若是廣發“英雄帖”,也能有這般大的動靜。

但通常而言,有這樣實力的家族,反而不會這樣大張旗鼓。

他們只會斂起自己的羽翼,低調的做官做事,以免引起忌憚。

也只有賈家這般的家族,如今無人在軍中領軍,又有太上皇親自開了金口,纔敢這樣大肆操辦。

但令人想不到的是,今日除卻四王八公等開國功臣府第外,連諸多貞元功臣,如開國公府李家、鄭國公府齊家、宣國公府趙家、成國公府蔡家、宋國公府劉家、及信國公府王家六大國公府,另有諸如中山侯、延安侯、吉安侯、江夏侯、淮安侯等侯伯府第,都派了族中子弟前來。

而連賈琮這種對大乾政局只知道一鱗半爪的人都聽說過,開國功臣一脈,與貞元功臣一脈,不睦。

除了新舊更替間的天然矛盾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儘管貞元功臣皆被冊立在貞元朝,可他們多是跟隨曾經的大將軍王劉成,建功立業,封公拜候的。

文武雙全,在戰場上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劉成,少年時便領軍,驚才豔豔,戎馬十年,立下戰功無數。

原本,幾乎就是內定的皇儲。

貞元功臣一脈,多緊跟其後,同聲共氣。

可一夜風變後,劉成卻落了個黯然隱退的局面,這讓諸多貞元功臣心中極其不滿。

與此同時,開國功臣一脈,卻是堅定的“保皇黨”,與太上皇一路。

且又常以真正的貴族身份自居,俯視一羣在沙場上賣命拼殺搏富貴的“爆發戶”。

兩脈關係,也就可想而知了。

誰也沒想到,今日貞元功臣一脈,也會上門。

一直在寧國正門前負責迎客的賈璉、賈蓉,在看到六七個面色肅煞的年輕人翻身下馬後,本就已經笑的僵硬的臉上,終於笑不出了。

目光隱隱提防忌憚。

新舊兩朝勳貴雖然極少來往,可終歸還是認識的。

這幾人的“威名”,賈璉賈蓉哪裡不知?

他們尋常都是在九邊軍中打熬資歷的,可每回回京,都中長安必定掀起一場“腥風血雨”。

因爲他們貞元一脈內部也不素淨,常常彼此間打個頭破血流。

是真的往死裡打!

偏生各家大人都不管……

見幾個兇威最著的衙內到來,賈璉賈蓉心裡紛紛納悶,也有些發顫:

這些人,該不會是來砸場子的吧?

正在兩人不知該如何迎客時,爲首一二十多歲的年輕人抱拳對賈璉沉聲道:“世兄,在下奉家父之命,前來爲老公爺賀百年華誕。”

賈璉自然認得此人,名喚李虎,是神京都中最負盛名的大衙內之一。

其父李樑,爵拜開國公,是大乾如今尚存的六大國公之一。

領軍機閣首席大臣!

李虎爲開國公世子,雖年不過二十,卻已經整整戍邊五年。

再有兩年,日後保底承襲便是二等伯。

再有五年,日後保底承襲便是一等伯。

若是再立下功勳,公候可期。

相比於日落西山的開國功臣一脈,貞元功臣這一脈,當真強悍之極。

似看出賈璉、賈蓉的憂慮和忌憚,李虎特意解釋道:“世兄,家父言:老國公勳業有光昭日月,至今黎庶念榮寧。

家父都是聽着老國公的英雄故事長大,並以爲榜樣,才從戎投軍。

今日正逢老國公百年大壽,特命我等前來祝賀。”

如此,賈璉再無疑慮,滿臉堆笑道:“世兄實在太客氣了,裡面請,裡面請!”

並令賈蓉親自迎李虎一等衙內入內。

待迎進了諸多公候子弟後,熱鬧非凡的公侯街上忽然安靜了下來。

賈璉不知所以,放眼望去,卻見街角盡頭,一架牛車緩緩駛來。

一路上,不知多少王公府邸的車馬騾轎,紛紛避讓……

……

禮樂陣陣,香菸繚繞。

賈氏宗祠,位於寧國府西側,一圈黑油柵欄內,入門處便可見五間高大門樓。

上懸一匾,書“賈氏宗祠”四個大字。

旁書“衍聖公孔繼宗書”。

進入院中白石甬路,兩邊皆是蒼松翠柏。

月臺上設着青綠古銅鼎彝等器,抱廈前上懸一九龍金匾,寫道:“星輝輔弼”。

五間正殿前懸一鬧龍填青匾寫道是:“慎終追遠”。

殿內香燭輝煌,錦幛繡幕。

只見賈府人分昭穆排班立定:

賈敬主祭,賈赦陪祭,賈珍獻爵,賈璉、賈琮獻帛。

賈寶玉捧香,賈菖賈菱展拜毯守焚池。

青衣樂奏,三獻爵拜。

興畢焚帛,奠酒禮畢。

然而,氣氛卻愈發肅穆。

連賈敬這樣一心想做神仙的人,都不得不彎下直奔“仙界”的腰,對一個衣着面相都很古樸的老人行禮道:“有勞世翁了。”

在一屋子衣着光鮮,大富大貴的貴人中,這個老者身着麻衣素服,頭戴璞巾,算得上是一股清流。

但滿殿貴人,卻無人敢輕視此人。

真正說起來,這位老者纔是真正的世代清貴。

早在幾千年前,他家就開始承襲公候爵位,世襲罔替。

山東,孔家。

這家大概是中華上下幾千年來,唯一的世家。

而此麻衣素服的老者,便是當代衍聖公,孔傳禎!

此老乃當世文壇巨擘,尤爲德高望重,縱然天家亦敬佩三分。

這回他進京來,本是爲了天下蒙童教化之事。

大乾開國百年,日漸繁盛,丁口愈廣,然各地蒙學學舍卻沒見增長。

孔傳禎此次進京,便是找禮部來“化緣”的……

正逢榮國公賈源百年華壽,念及兩家淵源,孔傳禎才親自前來,主持冥壽。

整座大殿內,肅穆莊重,迴盪起這位長者古拙的聲音:

“蓋天下之豪雄,鑄江山如金湯。

肝腦塗地兆姓賴保育之恩,功名貫天百代仰蒸嘗之盛。

……”

……

第五百六十九章 王家的覬覦第一百八十六章 秘卷第七百六十八章 居安思危第六百九十章 談笑釋兵權第六百五十一章 悲與不悲第一百六十八章 更動人第三百六十一章 請林姑娘去白園做客第五十八章 今日可在?第一百一十一章 一曲相思詞第六百九十六章 敲打第七百六十二章 驚變第五百三十二章 驚天大案第二百零五章 微妙第七百零六章 太夫人教的好啊第一百一十一章 一曲相思詞第三百一十章 三哥哥不是好人第六百三十八章 早已看破的寶釵……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案第七十九章 未必是好人第一百三十九章 事發(三)第四百零五章 大軍壓來第三百五十四章 嬌憨香菱第七百五十三章 難容第八十四章 客至 (求首訂啊!!)第五百五十六章 圓滿第六百九十章 談笑釋兵權第五百三十七章 冠冕堂皇第四百六十章 掃墓第二百一十五章 胡說第三百零七章 愛護第十一章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求收藏,求推薦)第四百四十六章 死而瞑目第七百零二章 配享太廟第二百六十五章 賢王第七百四十五章 太子了不得啊!第四百八十五章 香山會議第四百五十章 飛梭,開海第六百三十四章 還京第五十六章 酸澀第七百五十二章 求見第十四章 艱難 (求收藏,求推薦)第一百二十三章 擔憂第二百一十四章 規勸第一百七十七章 巧遇第四百八十五章 香山會議第二百六十四章 因公而來第七百四十七章 善良第二百三十二章 二王第二百零九章 白虎堂第七百六十八章 居安思危第五百三十五章 泰極丕來第四十六章 贈禮第一百五十六章 挑唆第二百四十四章 將歸第四十五章 密辛第四百九十七章 三從之義第五百零九章 兵不厭詐第四百二十六章 事不可爲第七百五十三章 難容第十八章 流言 (求收藏,求推薦)第三百四十七章 薄情第一百二十三章 擔憂第六百九十七章 兩處悲歡第四百四十八章 成交第三百六十章 要沉住氣第四百七十五章 奸計!第五百八十七章 天作之合第六百零五章 直白第五百六十四章 衆生相(第二更!)第二百三十章 愚蠢第七百二十章 盛會第五百五十章 媵妾第五百零六章 同室操戈第二百七十章 急召第四百三十章 背後插刀第一百九十五章 大忌諱第三百七十六章 心碎的薛蟠第十六章 激將(求收藏,求推薦)第六百三十章 顧命輔政之臣第四百七十章 亂象第五百二十三章 吾兒有大帝之姿第六十三章 國子監名額第一百五十二章 夜宴第七百三十七章 用人不疑第六百六十三章 內宅事第七百三十七章 用人不疑第五百五十七章 莫名第二百二十一章 中秋 (三)第三百八十章 很好呢第三十四章 同讀第五百五十八章 豎子第四百八十六章 禮第一百六十九章 質問第三百七十章 掌嘴。第四十六章 贈禮第五百一十七章 牲品第一百章 驚天醜聞第七百六十章 國運永祚第一百四十九章 憋火!(爲彼年頹雷盟主賀!!)第六百四十五章 母女
第五百六十九章 王家的覬覦第一百八十六章 秘卷第七百六十八章 居安思危第六百九十章 談笑釋兵權第六百五十一章 悲與不悲第一百六十八章 更動人第三百六十一章 請林姑娘去白園做客第五十八章 今日可在?第一百一十一章 一曲相思詞第六百九十六章 敲打第七百六十二章 驚變第五百三十二章 驚天大案第二百零五章 微妙第七百零六章 太夫人教的好啊第一百一十一章 一曲相思詞第三百一十章 三哥哥不是好人第六百三十八章 早已看破的寶釵……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案第七十九章 未必是好人第一百三十九章 事發(三)第四百零五章 大軍壓來第三百五十四章 嬌憨香菱第七百五十三章 難容第八十四章 客至 (求首訂啊!!)第五百五十六章 圓滿第六百九十章 談笑釋兵權第五百三十七章 冠冕堂皇第四百六十章 掃墓第二百一十五章 胡說第三百零七章 愛護第十一章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求收藏,求推薦)第四百四十六章 死而瞑目第七百零二章 配享太廟第二百六十五章 賢王第七百四十五章 太子了不得啊!第四百八十五章 香山會議第四百五十章 飛梭,開海第六百三十四章 還京第五十六章 酸澀第七百五十二章 求見第十四章 艱難 (求收藏,求推薦)第一百二十三章 擔憂第二百一十四章 規勸第一百七十七章 巧遇第四百八十五章 香山會議第二百六十四章 因公而來第七百四十七章 善良第二百三十二章 二王第二百零九章 白虎堂第七百六十八章 居安思危第五百三十五章 泰極丕來第四十六章 贈禮第一百五十六章 挑唆第二百四十四章 將歸第四十五章 密辛第四百九十七章 三從之義第五百零九章 兵不厭詐第四百二十六章 事不可爲第七百五十三章 難容第十八章 流言 (求收藏,求推薦)第三百四十七章 薄情第一百二十三章 擔憂第六百九十七章 兩處悲歡第四百四十八章 成交第三百六十章 要沉住氣第四百七十五章 奸計!第五百八十七章 天作之合第六百零五章 直白第五百六十四章 衆生相(第二更!)第二百三十章 愚蠢第七百二十章 盛會第五百五十章 媵妾第五百零六章 同室操戈第二百七十章 急召第四百三十章 背後插刀第一百九十五章 大忌諱第三百七十六章 心碎的薛蟠第十六章 激將(求收藏,求推薦)第六百三十章 顧命輔政之臣第四百七十章 亂象第五百二十三章 吾兒有大帝之姿第六十三章 國子監名額第一百五十二章 夜宴第七百三十七章 用人不疑第六百六十三章 內宅事第七百三十七章 用人不疑第五百五十七章 莫名第二百二十一章 中秋 (三)第三百八十章 很好呢第三十四章 同讀第五百五十八章 豎子第四百八十六章 禮第一百六十九章 質問第三百七十章 掌嘴。第四十六章 贈禮第五百一十七章 牲品第一百章 驚天醜聞第七百六十章 國運永祚第一百四十九章 憋火!(爲彼年頹雷盟主賀!!)第六百四十五章 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