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看到太后猛然瞪大了眼,順着她的眼神望過去,就看到自家兒子小猴子一般在樹上靈活的騰挪移動,略微一想就知道了緣由。黛玉笑道:“別看小五平時總是端着一張小大人似的臉,心裡也野着呢,只是比小六要有分寸些。”
太后微微吐出一口氣,“男孩子活潑一點也好。”
沒多久,就有奴才擡了一筐棗子出來,太后問道:“這一筐是哪個摘的?”
那奴才說:“回稟太后,這一筐是四阿哥摘的。”
黛玉就笑道:“看來是小四先佔着點上風。”弘昊畢竟是早幾年就開始修煉內功心法了,雖然武修的路子比道修要窄,不過先走一步還是要佔一些優勢的。更何況武修在前期的武力值是比道修要厲害些的,道修只有在築基之後才後來居上。所以,弘昊領先一步黛玉並不奇怪。
正說着,又有兩個奴才擡了一筐棗子出來,“太后娘娘、側福晉,這是五阿哥摘的。”
太后頓時眉花眼笑,“小五也不錯。”
“小五什麼不錯?”突兀的一個低沉的男聲響起,黛玉急忙起身行禮,“皇阿瑪吉祥。”餘光看去,卻是康熙打頭,胤禛跟在後面走了過來。
“平身吧,不用多禮。皇額娘,剛說什麼小五不錯?”康熙大步走來,在太后身邊坐下了。
太后笑呵呵的道:“十六他們幾個大的和小五他們幾個小的比着看誰摘的棗子最多最快呢,目前領先的是小四,第一個摘滿一筐,小五也不錯,排第二。”
正說着,又有奴才擡了一筐出來。康熙感興趣的問:“這一筐又是哪個的?”
奴才回道:“稟皇上,這一筐是十七阿哥摘的。”
亭子和棗林還是有些距離的,康熙眯了眯眼,看不很清晰,樑九功就拿了一個千里眼出來,康熙接過,下意識的朝弘壽那裡看去,纔看了兩眼就笑罵道:“小六兒這是摘棗子還是吃棗子,朕看吶,要是把他肚子裡吃下去的那些掏出來,估計他那筐也就差不多滿了。”
原來弘壽悠閒的騎在樹丫上,摘到賣相特別好的棗子就在衣服上蹭蹭塞嘴裡去了,賣相稍差的纔會往下面扔。
胤禛嘴角抽了抽,臭小子,就他最不安分。
黛玉掩嘴而笑,招呼着奴才將棗子擡下去,“雪蝶,你挑一些品相好的洗乾淨端出來給皇上和太后嚐嚐,雪鵑,剩下的送到廚房去做點棗泥糕什麼的糕點端上來,安嬤嬤,你一會兒給福晉她們一人送些過去嚐嚐鮮,再給幾位阿哥爺那裡也送上些。”
幾人迅速的行動起來,這時胤禛走了過來,黛玉側首笑道:“爺怎麼過來了,不陪着皇瑪姆和皇阿瑪聊天?”
“小六兒眼尖,看到皇阿瑪過來,非得把人拉過去陪他摘棗子,皇阿瑪也願意陪他鬧,皇瑪姆說是也想看看小五摘棗子,奴才們陪着一起過去了。”胤禛嘴裡罵着,心裡卻是滿意得不行,小五和小六,一個把皇瑪姆吃得死死的,一個把皇阿瑪哄得團團轉,這是胤禛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孝懿仁皇后在世的時候,胤禛還能時常得到康熙的關注,可是自從孝懿仁皇后去世,胤禛在康熙那裡的受關注度就一落千丈。尤其是胤禛的性子又彆扭又不討喜,這麼些年,康熙最多也就誇獎他幾句辦差用心而已,父子之間這樣親密祥和的相處真的是太少了。
而如今,因爲弘昭和弘壽的原因,康熙和胤禛之間也不單單是談論朝政了,康熙時常會問起胤禛弘昭和弘壽的生活、學習情況,父子兩個因爲溝通交流得多了,感情也逐漸加深。
說起來,溝通和交流是人與人之間增進感情的好的橋樑。康熙二十多個兒子,除了少數幾個能入得了他的眼外,其餘的他哪裡有那麼多時間來一個個都關注到?於是也就有了偏愛和忽略。
在很久以前,胤禛也是被忽略的一員,如今卻是截然不同了。
胤禛不由得伸手一拉,將黛玉帶進了懷裡,緊緊的抱住,“玉兒,謝謝你。”
黛玉愣了一下,“爺,你謝我什麼?”黛玉有點懵,怎麼四爺莫名其妙的感謝她?這兩天她好像沒做什麼特別的事呀。
胤禛輕輕的道:“謝謝你給我生了三個可愛的孩子。”
黛玉恍然,繼而失笑,這麼說搞的好像孩子是他一個人似地,腦袋在他肩上蹭了蹭,嘟囔道:“寶寶他們也是我的孩子呀。”
胤禛淡淡的笑開,玉兒她永遠不會知道,他們三個對他來說有着怎樣的意義。
“王爺,側福晉,十三福晉和弘暾阿哥到了。”蘇培盛一進門就看到胤禛和黛玉抱在一起,急忙垂下了頭,垂手輕輕的通稟道。
黛玉有些不好意思的推了胤禛一把,離開他的懷抱,故作無事的理了理衣裳,“爺,咱們去前頭吧。”
胤禛嘴角微微翹起,合着拳頭放在脣角清咳一聲,“走吧。”
兩人走到涼亭那裡,沒有看到人,雪蝶道:“皇上、太后還在林子裡摘棗子呢,方纔十三福晉和弘暾阿哥也加入了進去。”
胤禛和黛玉相視一眼,兩人也朝果林走去。
一走近,就聽得康熙的聲音,一會兒說左邊有一串又大又紅的棗子,一會兒又上上邊有一簇棗子已經熟透了,卻原來是康熙在樹底下指揮着弘壽摘棗子。而太后那邊呢,嘴裡一個勁的嘮叨着讓弘昭小心着點兒。
還真是熱鬧得很呀!黛玉心裡想着,走到太后身邊說:“皇瑪姆,棗泥糕做好了,過去吃些點心休息一下吧。”
太后呵呵笑道:“這出來走動走動啊,還真是餓得快些。皇帝啊,咱們過去嚐嚐林丫頭做得棗泥糕吧。”
弘壽三兩下就溜了下來:“額娘,額娘,小六兒也要吃。”他挺着小胸脯對康熙得意的道:“額娘做棗泥糕的棗子是小六兒摘的!肯定非常好吃!”
弘昭慢悠悠的爬了下來,“你錯了,額娘做的棗泥糕是用我和四哥摘的棗子做的,你的那一筐是後來才摘滿送過去的。”
弘壽眼巴巴的望向黛玉,“額娘,棗泥糕有沒有用我摘的棗子?”
黛玉笑着搖搖頭,“你摘的那一筐還沒送去廚房吧。”
弘壽瞬間就蔫了,弘昭淡淡的道:“誰讓你只顧着吃了。”他怎麼就有了這麼個吃貨弟弟?簡直就是丟他的臉!
黛玉摸摸小兒子的頭,柔聲道:“沒關係,小六兒可以把你摘的棗子洗乾淨請皇瑪法和烏庫媽媽嚐嚐。”
弘壽頓時被治癒了,小腦袋連點兩下,“嗯嗯,就這樣吃也很甜的!”
弘昭致力於打擊笨蛋弟弟這一偉大事業,他努努嘴,“你確定能好吃?你不是把好的都已經吃到肚子裡去了麼?”
弘壽有些不好意思的捂住肚子,嘴裡還是不服輸,“我選的這棵樹是長得最好的,每一顆棗子也都是最好的!”
對於弘壽耍賴皮的行爲弘昭也沒轍了,只能仰天翻了個白眼兒。
他們的鬥嘴卻是逗樂了康熙和太后,兩人笑呵呵的一邊聽着孩子們的鬥嘴,一邊往回走。早有奴才準備好了溫水和香皂,大家淨手之後,各自落座。
弘壽先在框子裡挑了品相好的棗子洗乾淨了端上來,“皇瑪法,烏庫媽媽,你們嚐嚐小六兒摘的棗子。”
康熙笑呵呵的拈起一顆笑道:“小六兒摘的果子肯定好吃。”他將棗子放進嘴裡嚼了嚼,不一會兒吐出一個果核。
弘壽眼巴巴的看着他,“怎麼樣皇瑪法,好吃不?”
康熙笑眯眯的點點頭,“嗯,味道不錯。”
聽到這聲誇獎,弘壽的圓滿了,坐下來拿起桌上的棗泥糕大口大口的咬了起來。胤祿幾個這會兒功夫已經吃了兩三塊兒了,忙碌了大半天,他們還真是餓了,此時吃着棗泥糕,只覺得味道特別的鬆軟可口。
弘昭拿了一塊送到太后嘴邊,“烏庫媽媽,這個棗泥糕鬆軟得很,又好克化,您多吃點兒。”
太后也笑呵呵的接了過去,邊吃邊點頭,“嗯,這個棗泥糕似乎比宮裡做的還要好吃點。”
胤衸吃得嘴巴鼓鼓的說:“小四嫂做的東西最好吃了!”
太后感慨道:“林丫頭是個孝順的,哀家這些年沒少吃林丫頭送的吃食,很合哀家的口味,哀家每次都要多進一些,可想而知是用了心的。”
康熙對黛玉也頗爲滿意,老四後院也就她最是安分守己,又給老四生了三個健康聰慧的兒子,特別是弘昭和弘壽兩個,最得他的心意。對於滿意之人,康熙總是不吝誇獎的,他點頭道:“林佳氏是個好的。”
能得到康熙的一句誇讚,就是那些皇子們也得激動半天,對於阿哥們後院的女人來說,能夠得到康熙的一句誇讚更是無比的重要,這可是給自家爺們兒長臉的事,甚至於整個孃家家族的女孩子在出嫁時都能稍帶着有個好名聲。
這就是古代宗族的特點,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可惜黛玉對這一點沒多大的體會,所以康熙的一句誇獎,她只隨意聽聽也就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