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6章 盛鼎元年,萬象更新!(大結局)

時光匆匆,歲月如歌。

在之後的幾月當中,雲南的東平郡王,以及廣西巡撫等官員,同樣上了賀表,慶賀衛王登基禪讓成爲皇帝。

之後就是諸省下方的府縣主官的賀表陸陸續續遞送至通政司。

地方都司、邊關帶兵的將領,也都紛紛上疏向新皇表起忠心。

遠至遼東總督,南至粵海水師,都向神京遞送了賀表和奏疏。

幹德八年,五月,賈珩在軍機大臣的陪同下,檢閱京營諸團營,聚衆將暢飲,細數諸將往日之功,賞賜酒肉,由是軍心大悅。

幹德八年,七月,神京至北平鐵路通車,上幸北平府,接見邊將,東平郡王世子穆勝提前兩月自日本返回,與上暢談日朝局勢,君臣商談甚歡,是夜抵足而眠。

幹德八年,九月,日本明正天皇叛亂,爲駐日夏軍不幸擒殺於亂軍之中,日本天皇缺位,後光明天皇興子送其子奔赴日本,繼任天皇。

而這一日,正是幹德八年的除夕佳節,家家戶戶已經開始除舊佈新,張貼對聯,準備迎接新的一年,或者說大夏新朝的一年。

幹德八年的尾巴過去,大夏即將進入盛鼎元年,至此掀開了新朝的篇章。

整個大漢諸省也在這半年多的時間裡,改換服制、旗幟,公文往來也重新按大夏之制,慢慢抹去陳漢的痕跡。

或者說,經過幹德年間近半年的衛王輔政,對大漢的官員和百姓而言,無非是國號改換爲夏,其他也沒有太多改變,幾乎一切如常。

賈珩也更多是秉持着不折騰的理念,在這段時間除卻追封了一些早年歿於王事的大漢官員,不停加恩之外,就是改革了一些官制,比如將原總理事務衙門的幕僚官員,充塞至六部和南書房。

另外,就是慎重調整了地方督撫人選,並未有任何動作。

主打一個平穩過渡,罷一切不急之務,讓天下之人從心理上適應新朝新天子。

當然,在幹德年間,賈珩輔政期間的那些政務都在穩步推進,全國基建都在熱火朝天地進行,神州大地繼續發生着滄桑鉅變。

而這一日,正是幹德八年的除夕,家家戶戶已經開始除舊佈新,張貼對聯,準備迎接新的一年,或者說大夏新朝的一年。

幹德八年的尾巴過去,大夏即將進入盛鼎元年,至此掀開了新朝的篇章。

這一日,除夕夜——

自傍晚之後,天穹上帶着幾許陰沉,雪花紛紛揚揚,落在遠處鱗次櫛比的街巷上,可見天地之間,一片銀裝素裹。

巍峨、壯麗的宮門樓之上,賈珩立身在黃色傘蓋之下,眺望着遠處的雪夜燈火,心頭涌起一股對往事的感慨。

這會兒,錦衣都督、忠寧侯曲朗近前,向着賈珩抱拳道:“陛下,錦衣府衛已經調換而畢。”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幹德八年十月,賈珩授意內閣,詔封了一批早年的潛邸舊臣,既是酬功,也是進一步延攬人心,拱衛皇權。

如鎮守西寧的西寧總兵龐師立由一等威遠侯,直接升授三等涼國公,鎮守河南的瞿光,則直接封爲一等河南侯。

董遷因與帝親厚、忠謹侍上,再次晉爵,封爵三等呂國公,仍掌五城兵馬司,管領神京治安。

外人雖然羨慕,或者知道以董遷功勞未必相稱,封一等侯足矣,但有句話叫做,功勞不如苦勞。

都知道這是今上的舊臣,與蔡權的蔡國公有異曲同工之妙,似有加恩之意。

帝王不僅要任人唯賢,同樣要任人唯親,或者說既親又賢,否則沒有一個親疏遠近,也就沒有人擁護了。

安南侯葉真則封爲吳國公,某種程度上算是對當年配合賈珩接管江南大營的酬勞。

在文官方面,林如海封爲韓國公,趙翼封爲鄂國公,柳政爲宋國公。

但以上爵位皆不承襲子孫,死後即罷。

這其實基本是仿唐代故事,給文官也封爵,或者說通過加恩之策,使人人加官進爵,延攬人心,拱衛皇權。

至於曲朗也被封爲三等忠寧侯,錦衣都督,算是重掌錦衣。

賈珩道:“除夕之夜,又逢大雪,關中之地凡有雪災,着地方錦衣探事來報,不可怠忽。”

曲朗面色一肅,拱手稱是。

賈珩立身在巍峨城牆的門樓之上,俯瞰整個神京城四下燃放的煙火,心頭涌起一股難以言說的欣然。

那是一種唯我獨尊,登臨萬方的大歡喜,大自在。

如果在洪荒小說當中,嗯,那就是成聖。

距離他來此界也有十五年過去,他也成爲一國之君,等明天之後,就正式進入大夏的執政時代。

而他也將成爲這座古老帝國的主人,帶領華夏民族這艘大船揚帆啓航。

這會兒,身旁就已然傳來陣陣腳步聲,賈珩沒有回頭,就知道應該是陳瀟。

旋即,賈珩轉眸望去,可見陳瀟外罩雪裘大氅,內着一襲硃紅海棠刺繡的衣裙,髮髻精美端美,那張容貌清麗的臉蛋兒,眸光瑩瑩如水。

說話之間,將手中的袍子解下,旋即披在賈珩身上,說道:“這會兒天都涼了,仔細別着涼了,明天還要大朝見文武百官呢。”

賈珩點了點頭,敘說了一句,道:“明年就是盛鼎元年了,大夏自此而始,也自此而終。”

在他掌舵之下的大夏,能否一路揚帆起航,未爲可知。

陳瀟翠麗柳眉之下,清冽瑩瑩的眸光當中,帶着幾許讚歎之意,說道:“將來能成爲一代聖皇大帝,名垂青史。”

賈珩想起後世那個受盡欺辱的古老國度,心頭涌起一股強烈的使命感,溫聲道:“畢餘生之力,使華夏之旗幟插遍四海八荒!”

他以大夏爲國號,而夏是家天下的開端,而也應該成爲這片古老土地上的最後一個王朝。

待時機成熟之時,後世子孫推行君主立憲之制,將來讓整個四海八荒遍佈國人的足跡,再也不用受蠻夷凌辱之苦。

這就是他來此界的最大意義。

或許這就是紅樓一夢。

陳瀟近前,輕輕拉過賈珩的手,一雙熠熠妙目當中似是涌動着別樣的溫情,說道:“這會兒天冷,咱們回宮吧。”

賈珩輕輕“嗯”了一聲,也不再多說其他。

曲朗與一衆錦衣府官將,護送着帝后兩人進入廳堂之中。

而身後,宮人也準備了五顏六色的煙花,就在宮牆四周放了起來,神京城中,百萬軍民共度除夕,家家戶戶歡聲笑語不停。

“噼裡啪啦…”

卻聽煙火“嗖嗖”而響,繼而是噼裡啪啦,在明淨夜空綻放開來,流光溢彩,美輪美奐。

卻見商鋪鱗次櫛比的街道之上,忽而傳來一陣歌謠。

“世人都曉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

卻見茫茫無垠的雪地之上,一僧一道衣衫單薄,踏雪而行,迅速接近宮城。

雖是衣衫單薄,但卻不見瑟瑟發抖的寒冷之象。

而賈珩剛剛與陳瀟下得城樓,聞聽此言,心頭不由爲之一驚,脫口而出道:“好了歌?”

說話之間,轉過剛毅、沉靜的面容過來,目光如炬地循聲而望,正見那燈火璀璨之地,一個跛足道人和一個僧人,正自笑意吟吟地看向自己。

賈珩心頭一動,喚過一旁的曲朗,吩咐道:“將這兩人帶過來。”

恰在這時,把守宮門的禁衛之士正要上前驅趕僧道兩人,卻聽得宮城城門樓傳來中氣十足的聲音。

“聖上宣兩位大師至城樓一敘。”

正是忠寧侯曲朗的聲音,帶着一股不容抗拒。

賈珩此刻劍眉之下,清冽如虹的眸子可見精芒閃爍,看向那在錦衣府衛護衛下的一僧一道。

其實,他也有些好奇,這方世界是否真的有神仙。

不過他穿越這種事都有了,定然是有些玄學的。

但見那僧道笑意盈盈,似緩實疾地快步而來。

“見到聖上,爲何不下跪?”曲朗呵斥了一聲,聲色俱厲。

賈珩擺了擺手,道:“化外之人,無需加之以世俗之禮。”

這會兒,那一僧一道笑意吟吟地看向那龍袍青年,只是目光深處其實藏着一些忌憚。

“不錯,不錯。”那僧人面上笑意不減,說道。

賈珩也不管兩人說什麼不錯,問道:“兩位大師,是從何而來?”

那僧人語言有些雲山霧罩,道:“從來處來。”

道人臉上不見那癲態,卻是意味深長地看向賈珩,說道:“從陛下之處來。”

賈珩心頭一凜,默然片刻,說道:“兩位可知朕從何處來?”

僧人笑眯眯說道:“佛曰,不可說。”

道人打了個稽首,說道:“陛下乃天縱奇才,自三千大世界中而來,如是不知,貧道更是不知了。”

“世上難道當真有神仙?”賈珩忽而開口說道。

他一直好奇,難道他真是穿越過來的?

“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吶。”胖僧人啞然而笑,低聲說道。

道人也手捻頜下鬍鬚,搖頭失笑,開口唸道:“世人都曉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世人只曉神仙好,只有嬌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

說到此處,目光凝視着遠處的坤寧宮方向。

陳瀟在一旁聽得心神涌起一股恐慌來,呵斥道:“你們兩人,莫要在此妖言惑衆!”

賈珩笑了笑,道:“朕無求仙訪道之心,漢文帝乃三代以下之賢君,尚且好奇,朕如何好奇不得?”

“世上如有神仙,可要陛下丟下這萬里江山,這嬌妻美妾,這宏圖霸業,陛下可還捨得?”僧人笑眯眯地看向那青年,問道。

陳瀟聞聽此言,芳心深處可謂恐慌更甚。

她還真的擔心,這人別是爲了所謂的長老不老,丟下這大夏江山吧。

賈珩一時語塞,道:“朕不願。”

他的確不願,或者說,現在不願,但將來是否有機會,或許……沒有了。

但也不悔,此生既做了皇帝,就只能棄了仙道。

如果仙道滅情絕性,那也了無滋味可言。

僧人笑了笑,似早有所料,說道:“那世上就沒有神仙。”

而跛足道人又唸叨說道:“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兒孫忘不了,癡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

賈珩聞聽此言,點了點頭,道:“是啊,這世上沒有神仙。”

如果他當初選擇的不是帝王之道,而是仙神之道,那麼這個世界或許就會有神仙,不過紅樓一夢,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副本劇情?

換句話說,他人生的故事走向可能就變了,他也不是今日之他,更無身邊兒之嬌妻美眷,以及如畫江山。

僧人目光帶着欣賞地看向那少年,感慨道:“陛下頗具慧根,倒是可惜了。”

道人手捻頜下鬍鬚,笑了笑,說道:“的確是可惜了。”

說完,兩人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出無盡的感慨,而後,再不多言,翩然離去。

未得賈珩允准,曲朗儘管不憤僧道兩人對上不恭,也並未派錦衣府衛拿捕。

“他們是誰?”見賈珩沉默不語,陳瀟翠麗秀眉之下,清冽瑩瑩的眸子閃爍了下,低聲道。

賈珩長長吐出一口濁氣,眸光幽若深淵,說道:“不得而知。”

或者說是這一方紅樓世界的神明?

當然,此事就很難說,不過,這僧道兩人似乎也對他有所忌憚。

難道他身上有人道龍氣護體?

嗯,這又不是《仙朝紀元》的運朝世界。

陳瀟道:“不說這些了,等會兒,後宮要在御花園一同看煙火。”

“現在又不是上元佳節,這個時候放煙花作甚。”賈珩笑了笑,輕聲說道。

這終究不是後世,不然他也可以弄個新年全國直播講話。

“湘雲和寶琴提議的。”陳瀟聲音輕柔幾許,溫聲說道:“我想着宮裡是冷清了一些,不如讓大家熱鬧熱鬧。”

賈珩點了點頭,敘說道:“那就回宮吧。”

此刻,宮苑的後宮當中,那題着一面“望月樓”三字匾額的八角閣樓之上,湘雲和寶琴幾人扶着漢白玉欄杆,眺望着遠處浩渺的夜空,一張張嬌媚的臉蛋兒雖然多了幾許歲月的痕跡,但童真和爛漫不減分毫。

湘雲那張恍若海棠花的臉蛋兒上笑意甜美,說道:“這宮裡怎麼還沒有外面熱鬧呢。”

探春笑了笑,道:“這不是怕走了水,要不是永安宮那邊兒得了允准,也不可能這般熱鬧。”

湘雲語氣幽幽,說道:“進了宮,竟是還不如在外間呢。”

迎春笑着打趣了一句,說道:“雲妹妹也是當孃親的人了,怎麼還和小姑娘一樣?”

許是有了孩子以後,迎春臉上的呆板之氣去了許多,而那張腮若凝荔的臉蛋兒上,可見笑容也多了許多。

湘雲笑了笑,說道:“當個小姑娘也沒有什麼不好啊。”

這會兒,甄蘭和甄溪兩人在女官的簇擁下,進入閣樓,語笑嫣然道:“雲妹妹,三妹妹。”

探春臉上笑意有些不自然,打着招呼道:“蘭姐姐,溪兒妹妹。”

其實,對於甄蘭和甄溪兩人雙雙成爲皇貴妃,探春心頭還是有些意見的。

其實,賈珩在定蘭溪兩人名分時,曾經考慮過,主要還是甄蘭和甄溪先前就是側妃,而且某種程度上也是“補償”甄晴和甄雪。

一衆宮女和內監正在準備着煙火,隨着火摺子點燃而起。

“噼裡啪啦~”

但見煙花絢爛,五顏六色,在整個浩渺星空當中,綻放無端,可謂絢麗難言。

“聖上來了。”就在這時,一個女官進入閣樓,對着在場的衆女官開口說道。

卻見那青年皇者在一衆內監的簇擁下,浩浩蕩蕩地來到近前。

“臣妾見過聖上。”湘雲和寶琴兩人快步近前,向着賈珩行了一禮。

賈珩面色詫異了下,問道:“就你們幾個嗎?”

探春柔聲道:“已經打發人去請了其他幾宮娘娘了。”

賈珩點了點頭,笑了笑道:“隨朕一同看看。”

說話之間,在內監和女官的簇擁下,進入望月樓的閣樓之中。

如今他後宮衆多,將來說不得就是文王百子,然後在全球大搞分封之制。

而就在這時,卻見釵黛、蘭溪、元春、惜春從外間而來,鶯鶯燕燕,丰容盛鬋,歡聲笑語不斷。

“臣妾見過聖上。”諸金釵行至賈珩近前,向着那身穿龍袍的青年行了一禮。

賈珩凝眸看着一張張嬌媚如春花的笑靨,秀眉之下,那雙清冽如虹的眸光閃爍了下,低聲說道:“諸位愛妃平身。”

“謝聖上,聖上萬歲萬歲萬萬歲。”在場諸金釵紛紛起得身來,向着賈珩行禮說道。

賈珩道:“都坐吧,等會兒,一起用晚膳,觀賞煙火。”

說話之間,一衆釵裙環襖皆是落座下來,一張張或明媚、或端莊、或溫婉、或清麗的臉蛋兒在燈火映照下,明豔不可方物。

賈珩凝眸看向一旁的陳瀟,溫聲說道:“瀟瀟,去讓人請咸寧、嬋月她們過來。”

陳瀟道:“已經打發人去請了。”

賈珩點了點頭,也不多說其他,與諸金釵在欄杆之側,眺望着遠處的燈火晚宴。

過了一會兒,就見外間一個面白無鬚的年輕內監快步而來,低聲說道:“陛下,皇后娘娘來了。”

而後,就可見咸寧公主、李嬋月、宋妍三人已經從外間而來,身後一羣衣衫明麗的女官。

“先生,小賈先生。”咸寧公主和李嬋月近前,向着那龍袍青年行了一禮。

賈珩道:“咸寧,嬋月過來了,一同觀賞煙火吧。”

咸寧公主輕輕應了一聲,拉過嬋月和宋妍的纖纖素手,來到几案之畔,落座下來。

而後,宮廷之中的諸金釵,皆聚之一堂,觀賞煙火。

湘雲伸手招呼了一聲,說道:“珩哥哥,你快看啊。”

湘雲性情天真爛漫,縱然是進宮之後,仍然保留着在閨閣之中對賈珩的稱呼。

賈珩道:“我過去看看。”

此刻,擡頭仰望天空之時,墨色天穹之上,五顏六色的璀璨煙火密佈了整個夜空,映襯着遠處的皚皚白雪,明媚難言。

賈珩擡頭望着天穹,也有些怔怔失神,過了今晚,就是三十歲了。

回眸看向周圍一張張明媚如花的笑靨,心神當中不由涌起一股難以言說的滿足。

不知爲何突然想起了先前的一僧一道,心頭忽而涌起一股豁達。

仙道不足貴,江山美人,皇圖霸業,纔是他此生所求!

而周圍金釵們的歡聲笑語陣陣,天穹煙火漫天,似乎在這一刻,畫面漸漸定格。

“擺駕延福宮。”這會兒,見衆人都在觀看着煙火,賈珩下了城門樓,對內監小聲敘說道。

延福宮正是端容貴妃所在的地方,因爲咸寧公主入宮之後,許是爲了自家母妃睹物思人,就讓端容貴妃換了居住之地。

……

……

就這樣,漫長的一夜已經徹底過去,待第二天燈火漸漸亮起,大夏的文武羣臣列隊在安順門前,向着拱形宮門徐徐而進。

大夏,盛鼎元年,正月初一

糾儀御史立身在殿門前廊檐的玉階上,眸光逡巡漢白玉廣場黑壓壓的一羣大夏官員。

今日無疑是一場大朝,上朝列隊的官員衆多,加起來有幾百人,但卻安靜如水,落針可聞。

“聖上有命,宣文武百官進殿!”內監那略有幾許尖銳的聲音,一下子劃破了殿外晨曦的寧靜。

“鐺鐺鐺……”

伴隨着金缶次第敲打銅鐘的聲音響起,大夏朝的文武羣臣,邁着整齊的步伐,向着含元殿快步行去。

須臾,伴隨着黑壓壓的一大片羣臣,在這一刻跪將下來,空曠、莊嚴的殿中在這一刻,傳來文武百官的見禮之聲。

“臣等見過聖上,聖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恰在這時,東方天穹可見一輪火紅大日噴薄而出,萬丈光芒一階一階照耀而來,落在琉璃瓦上的皚皚積雪之上,而殿外的文武羣臣萬歲之音,震天動地。

“諸卿平身。”

一道宛如金石激越的聲音,從殿中傳來,落在羣臣心頭。

律回春暉漸,萬象始更新。

大夏盛鼎元年,來了!

<全書正文完>

正文到這裡就結束了,後面大約是十來章後記,在之後陸陸續續會寫出來,主要交代大夏朝的文治武功和主角的一衆後宮諸子奪嫡的情況。

衷心感謝大家三年來的一路陪伴!完本感言和祝大家元旦快樂的單章,稍後會寫。

第1606章 鳳姐:帶上那封信,等會兒我念給你聽(求月票!)第1609章 成都府破了第299章 晴雯:我想學一門樂器第1535章 陳瀟:如今,的確是捨我其誰!第246章 來日方長第1283章 賈珩:只能靜待戰機第563章 崇平帝:子鈺未雨綢繆,有的放矢…第13章 關於《紅樓夢》中都城問題第1211章 賈珩:都是一家人,魏王妃不必客氣第825章 賈珩:權勢,還是權勢……第384章 太上皇:後生可畏第73章 汝既甘貧賤,我願共富貴第704章 賈珩:都幫着攆人了,還裝呢?第1582章 甄晴:簡直豈有此理!第1394章 陳瀟:有時候,她都爲他着急……第793章 寶釵:只是這…終究是別人家的請假條第239章 彼時……橋歸橋,路歸路!第205章 鳳姐:這是……二爺的頭髮?第1677章 江南亂起第1484章 魏王:大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第253章 似又……有些捨不得第719章 賈珩:許是漸入佳境……第1253章 賈珩:此爲聖上家事,非臣下可妄議第1261章 賈珩:就說本官知道了。(求月票!第534章 賈珩:……容易授人以柄第363章 爵位太低,以致女強男弱……第1194章 宋皇后:萬一再珠胎暗結,天爺第906章 賈珩:甄晴這是找上門兒了?第703章 黛玉:敵不動,我不動……第1095章 軍心浮動,即行劫營!第1542章 寶釵:親王之爵?王爺他要成親王了第50章 丫鬟第1549章 賈珩:盛世之基奠定,天子生前已然第443章 賈珩:大姐姐,什麼委屈?委屈什麼第389章 晉爵一等男!第765章 晴雯:哼,這可是穿在裡面的!第266章 寶釵:說不得……心裡正自冷笑呢第978章 寶釵:是我不配。第1386章 宋皇后:就不知是饞她的身子……(求月票!)第461章 崇平帝:當處以大辟之刑……第1491章 甄晴:那魏王會不會狗急跳牆?第1255章 賈珩:如何打不得爾等?第1230章 寶玉:搶走他的林妹妹還不說(求月第85章 賈府奔走第1667章 新政十條第402章 不祥之人第961章 太上皇:蒼天佑漢第1345章 平兒:奶奶也真是的不怕將狼引來?第315章 寶釵:還能怨着人家不成?第1208章 宋皇后:一切都是爲了然兒第1310章 李紈:鳳丫頭,你莫要以己度人第1649章 王夫人:到時候給大丫頭封個側妃?第915章 沈邡:而方堯春尤其可恨!第1092章 崇平帝:時至今日,青海蒙古大體平修改完畢第211章 京營調兵第36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小丈夫不可一日第1652章 宋皇后:這甄氏好不知羞!第1107章 豪格:此人,我豪格必殺之!第1277章 賈珩:如何不記得?一日不敢或忘。第853章 賈母:一等侯……(求月票!)第346章 漢宮秋月,梅花三弄第343章 且避他讓他,過幾年,再去看他第1422章 陳瀟:此戰過去,可定大漢百年中興第1054章 南安郡王:南安一脈,難道自他而絕第329章 真到那時,肯定保大第680章 賈珩:……沒見先前都已經對他陰陽第1490章 晉陽長公主:真是讓你享盡了豔福。第115章 榮慶堂中第809章 臣等爲聖上賀,爲大漢賀!第605章 賈珩:……再與妹妹剪燭西窗,共話第1341章 甄晴:豈不是人倫慘劇?第888章 賈珩:倒也不必如此第776章 宋皇后:臣妾爲陛下賀!第984章 賈珩:也沒有多大吧第140章 分銀第1697章 至此,藏地收復!第1035章 賈珩:天子這是有多恨?第1328章 賈珩:這真有些猜不出來了第36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小丈夫不可一日第698章 賈珩:珠大嫂這些年,一個人也不容第575章 夜幕下的開封城第705章 甄晴:賈子鈺,可知本宮今日之貴乎第1601章 高鋮:看那賈珩小兒如何應對!第432章 眼不見爲淨第796章 寶釵:這都是珩大哥教她的?第1046章 咸寧:她的道行還差着十萬八千里呢第1063章 崇平帝:南安等人還活着?第1080章 至此,湟源克復!第893章 鳳姐:珩兄弟,噹噹我是什麼人了?第211章 京營調兵第202章 給尤氏的兩條路第1459章 秦可卿:芙兒唸叨你呢。第435章 晉商之謀第776章 宋皇后:臣妾爲陛下賀!第1724章 新朝新氣象第561章 王霸之業可期……第802章 甄晴:就你壓的住!第220章 賈母:珩哥兒,這是你雲妹妹
第1606章 鳳姐:帶上那封信,等會兒我念給你聽(求月票!)第1609章 成都府破了第299章 晴雯:我想學一門樂器第1535章 陳瀟:如今,的確是捨我其誰!第246章 來日方長第1283章 賈珩:只能靜待戰機第563章 崇平帝:子鈺未雨綢繆,有的放矢…第13章 關於《紅樓夢》中都城問題第1211章 賈珩:都是一家人,魏王妃不必客氣第825章 賈珩:權勢,還是權勢……第384章 太上皇:後生可畏第73章 汝既甘貧賤,我願共富貴第704章 賈珩:都幫着攆人了,還裝呢?第1582章 甄晴:簡直豈有此理!第1394章 陳瀟:有時候,她都爲他着急……第793章 寶釵:只是這…終究是別人家的請假條第239章 彼時……橋歸橋,路歸路!第205章 鳳姐:這是……二爺的頭髮?第1677章 江南亂起第1484章 魏王:大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第253章 似又……有些捨不得第719章 賈珩:許是漸入佳境……第1253章 賈珩:此爲聖上家事,非臣下可妄議第1261章 賈珩:就說本官知道了。(求月票!第534章 賈珩:……容易授人以柄第363章 爵位太低,以致女強男弱……第1194章 宋皇后:萬一再珠胎暗結,天爺第906章 賈珩:甄晴這是找上門兒了?第703章 黛玉:敵不動,我不動……第1095章 軍心浮動,即行劫營!第1542章 寶釵:親王之爵?王爺他要成親王了第50章 丫鬟第1549章 賈珩:盛世之基奠定,天子生前已然第443章 賈珩:大姐姐,什麼委屈?委屈什麼第389章 晉爵一等男!第765章 晴雯:哼,這可是穿在裡面的!第266章 寶釵:說不得……心裡正自冷笑呢第978章 寶釵:是我不配。第1386章 宋皇后:就不知是饞她的身子……(求月票!)第461章 崇平帝:當處以大辟之刑……第1491章 甄晴:那魏王會不會狗急跳牆?第1255章 賈珩:如何打不得爾等?第1230章 寶玉:搶走他的林妹妹還不說(求月第85章 賈府奔走第1667章 新政十條第402章 不祥之人第961章 太上皇:蒼天佑漢第1345章 平兒:奶奶也真是的不怕將狼引來?第315章 寶釵:還能怨着人家不成?第1208章 宋皇后:一切都是爲了然兒第1310章 李紈:鳳丫頭,你莫要以己度人第1649章 王夫人:到時候給大丫頭封個側妃?第915章 沈邡:而方堯春尤其可恨!第1092章 崇平帝:時至今日,青海蒙古大體平修改完畢第211章 京營調兵第36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小丈夫不可一日第1652章 宋皇后:這甄氏好不知羞!第1107章 豪格:此人,我豪格必殺之!第1277章 賈珩:如何不記得?一日不敢或忘。第853章 賈母:一等侯……(求月票!)第346章 漢宮秋月,梅花三弄第343章 且避他讓他,過幾年,再去看他第1422章 陳瀟:此戰過去,可定大漢百年中興第1054章 南安郡王:南安一脈,難道自他而絕第329章 真到那時,肯定保大第680章 賈珩:……沒見先前都已經對他陰陽第1490章 晉陽長公主:真是讓你享盡了豔福。第115章 榮慶堂中第809章 臣等爲聖上賀,爲大漢賀!第605章 賈珩:……再與妹妹剪燭西窗,共話第1341章 甄晴:豈不是人倫慘劇?第888章 賈珩:倒也不必如此第776章 宋皇后:臣妾爲陛下賀!第984章 賈珩:也沒有多大吧第140章 分銀第1697章 至此,藏地收復!第1035章 賈珩:天子這是有多恨?第1328章 賈珩:這真有些猜不出來了第36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小丈夫不可一日第698章 賈珩:珠大嫂這些年,一個人也不容第575章 夜幕下的開封城第705章 甄晴:賈子鈺,可知本宮今日之貴乎第1601章 高鋮:看那賈珩小兒如何應對!第432章 眼不見爲淨第796章 寶釵:這都是珩大哥教她的?第1046章 咸寧:她的道行還差着十萬八千里呢第1063章 崇平帝:南安等人還活着?第1080章 至此,湟源克復!第893章 鳳姐:珩兄弟,噹噹我是什麼人了?第211章 京營調兵第202章 給尤氏的兩條路第1459章 秦可卿:芙兒唸叨你呢。第435章 晉商之謀第776章 宋皇后:臣妾爲陛下賀!第1724章 新朝新氣象第561章 王霸之業可期……第802章 甄晴:就你壓的住!第220章 賈母:珩哥兒,這是你雲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