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求婚

江州有一個規模巨大的新城區,在大江的南面,俗稱江南新城。江南新城有大大小小十來個樓盤,其廣告佔領了江州老城區所有繁華地段。侯滄海和熊小梅沒有急着去江南新城,先來到江州人民廣場,在這個老商圈拿到了八個房地產商廣告。

侯滄海將廣告上所有樓盤標出來的價格進行了平均,算出來一個平均價:2002年1月,廣告上標註平均價格爲套內面積每平米1400元。

熊小梅道:“一百平米就要十四萬,這還沒有算裝修,如果算上裝修,有二十萬左右。”

侯滄海還以爲熊小梅賺太貴,道:“價格最低的樓盤是每平米1100元,如果我們買70平米,也就七萬多塊錢。我們的錢夠買。”

熊小梅道:“一食堂能源源不斷創造財富,爲什麼要買價格最低的樓盤。下學期我們伙食團多想點新菜品,吸引更多學生,目標是一學期賺錢十五萬。所以,我們算是有錢人了,就要買最貴樓盤。”

來到江南新城,兩人直奔第一大樓盤江南水岸。這個名字取得很形象,一聽就知道大體方位——江州南岸的樓盤。來到樓盤,一個穿着職業套裙的年輕漂亮的售房小妹迎上來,手裡還有一個托盤,上面兩杯清茶。

熊小梅長期混跡於伙食團,天天和飢餓學生打交道。飢餓學生不講究補議,在窗口說話直來直去,“老闆,打一份炒肉,多舀點。老闆,手不要抖嘛”、“我排在前面,你硬是沒有看到嗎?”、“快點、快點,餓昏了。”這些語言天天充斥在耳邊,讓其忘記了什麼是溫文爾雅。

“先生想看什麼戶型,有沒有意向性選擇?”售房小妹或許才從學校畢業,此時被要求文質彬彬,用起了禮貌用語。

熊小梅道:“我們是第一次來,沒有意向性選擇,你給我們介紹一下。”

站在樓盤模型前,漂亮可人的售房小妹開始介紹房子的好處,從位置、質量到周邊商業環境、學校、醫院,選擇了最有利的信息傳達出來,而將劣勢儘量忽略了。

宣傳品寫得富有詩情畫意:江南水岸位於江州南岸的中心位置,坐享南城中心16萬方濱江國際城,700畝內湖、10萬方購物中心。項目自身配套齊全,自成一體,旨在打造城市精英聚首的居住區。江州南水岸背靠巴山,毗鄰長江,坐擁2公里延線的江景觀。依山傍水,藏風聚氣,悠然享受城中腹地。

宣傳品吹得天花亂墜,讓兩個剛剛有點錢的年輕人砰然心動。

售房小妹帶着兩人去看樣板房。在走到看房通道時,售房小妹還特意讓兩人戴上了安全帽。戴上安全帽表面是爲了這全,實質是一種看房儀式,沒有戴帽子時就是普通看客,戴上安全帽似乎就成爲了半個客戶。侯滄海牽着熊小梅,挺胸擡頭,自信滿滿地通過看房通道,走進樣板房。

售房小妹判斷兩個年輕人應該不屬於大戶型購買者,帶着兩人先看套內60平米的樣板房。60平米住房售價在一千五百元一個平米,如果是一次性購買就可以打折,加上贈送的其他眼花繚亂的打折項目,實際總價約在八萬。

售房小妹爲了拉生意,竭力推銷道:“這套房子真的很划算,戶型不大不小,首付不到三萬,可以個人住房貨款,也可以搞住房公積金貸款。”

熊小梅微微擡起頭,道:“再比較幾套再說,這套小了點。”

接連又看了兩個戶型,熊小梅都不太滿意,第四個戶型是一百二十平米的戶型,贈送一個入戶花園,大陽臺足有十來平米,只算一半面積。站在陽臺上,沿江景色盡收眼底。江風吹來,空氣中帶着清新的江水味道。

這套房子價格中等,每平方米1400元,打完各種折後,共需十六萬元。

房子確實是好房子,只是價格確實貴,不僅將要用完這學期的勞動成果,連下學期的勞動成果也要透支。熊小梅慢慢冷靜下來,將十六萬換算成一份份炒菜,便覺得一口氣花這麼多錢是罪惡。

離開江南水岸,售房小妹充滿熱情地要了兩人的電話號碼。雖然這一次沒有做成生意,但是有了聯繫方式,就可以繼續不斷推銷。望着兩人離去的背影,售房小妹暗自握緊了拳頭,道:“當好銷售,磨練意志,賺取人生第一桶金,成功一定屬於我藍小蒙。”

侯滄海和熊小梅接連看了三個樓盤,到中午二點鐘纔到白公館吃飯。熊小梅以前也到白公館吃過飯,以前去吃飯時純粹是享受美食,如今吃飯時則是以行內人角度看待白公館的菜品和管理行爲。

熊小梅評價道:“這份燒白和一食堂的燒白差不多,這裡七塊錢,一食堂只要四塊。白公館燒白上色不錯,味道其實一般。”

侯滄海道:“一食堂只交管理費用,沒有其他稅費,肯定要便宜。”

熊小梅道:“我不同意你的觀點,承包費這麼高,完全抵得過外面的稅費,平均算下來,外面的稅費有可能還要低一些。春節期間,我們給金正堂拜個年,爭取將費用降下來。後勤方面就是金處長說了算,分管副院長基本不管伙食團的事情。”

吃着肥而不膩的燒白,侯滄海提出一個久在心頭的尖銳問題:“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我們兩人都沒有餐飲行業的從業經驗,沒有任何人脈,拉拉扯扯、磕磕碰碰將伙食團開起來,第一學期就賺了不少錢,爲什麼以前那些人會虧損?”

這是一個不好回答的問題,熊小梅也曾經多次想過。她開玩笑道:“金處長說過,我們素質高,經營能力強。”

侯滄海搖頭道:“肯定不是這個原因。經營伙食團的能力與學歷高低沒有必然聯繫,從成本控制來說,我們不如二食堂和三食堂;從味道來說,大家都差不多;從勤勞來說,每個老闆都是從早到晚守在食堂,大家差不多;我實在想不能爲什麼我們能夠賺錢?上次金正堂說是內鬨,內鬨確實有一些影響,但是不足以讓幾個老闆都虧損。”

熊小梅道:“想不通就不想,下學期我們管理還要跟上。哼,杜玉榮憑什麼就不參加早餐?她拿着大堂經理工資,壓根沒有做大堂經理的事情,養的是閒人、懶人,我以前只認爲國有企業才養閒人和懶人,沒有料到我們這種伙食團也被迫養個杜玉榮。”

侯滄海勸解道:“人都走了,你也不要耿耿於懷。現在我們聊聊樓盤,你覺得哪一個更好。”

熊小梅道:“第一個樓盤最好,特別是一百平米的房子,有入戶花園,還有大陽臺,我真的很喜歡。但是讓我們全用現金,我真的捨不得。那個售房小妹說得對,爲什麼不用住房公積金貸款,付點首付,再貸點公積金,就可以拿下一套好房子。黑河房子太舊了,距離城區又遠,我們遲早要買房子,遲買不如早買。買一般的還不如一次到位買最好的。”

侯滄海同意了辦理公積金的意見,道:“用公積金貸款是好主意。明年開學,這是我辦的第一件事情。”

從白公館出來以後,心情舒暢的夫妻倆人去看了一場電影,電影院播放的是黑客帝國的第二部《重裝上陣》,畫面很炫,就是情節不好理解。熊小梅看得哈欠連天,侯滄海則看得津津有味,直呼過癮。

看完電影,侯滄海和熊小梅來到服裝城,爲父母買新衣服。從大門走進不久就見到熊小梅曾經花費無數心血的小梅服裝店,如今“小梅服裝店”的牌子換成了“韓流來襲﹒貴賓店”的牌子,對面的牌子變成了“韓流來襲﹒時尚店”。兩個店都是精裝修,燈光明亮,韓國歌曲直朝外面撲來,散發着勝利者的氣息。

熊小梅不願意在這個店門前久留,急匆匆地走過,沒有正眼瞧店面。侯滄海知道小梅服裝店失敗是女友心中的痛點,安慰道:“以後我們發財了,重新開一家服裝專賣店,專門賣商檔貨。”

熊小梅握緊拳頭,道:“在哪裡跌倒,就在哪裡爬起來,以後我一定會重新進入服裝行業,打敗韓流來襲。”

爲父母各自買了一件羊毛衫,算是過節的禮物。又在銀行裡取了錢,準備找機會還給小舅舅。熊小梅知道欠債還錢是天經地義的事情,現在要活生生地從九萬五中拿走一大砣,還是讓她極爲心痛。她不會當老賴,可是在取錢這一刻,突然間理解了許多欠錢不還的老賴的心理。還錢,真是如刀割一樣痛。

兩人回到世安廠,剛進家門,迎面就見到母親周永利。

周永利將手指放在脣上,示意輕聲說話。她將兩人帶進臥室,關上房門,道:“水河回來了。她有少量流血,這是流產徵兆。她辭職回家,準備好好養胎。”

侯滄海緊張起來,道:“流血,危險嗎?”

周永利道:“有危險,所以要保胎。世安廠有一個老中醫,保胎很有經驗。你們知道這事就行了,不要多問。”

侯滄海道:“妹妹辭職了,她以後怎麼生活?”

周永利道:“還能怎麼辦,有我們一口飯,也就有妹妹的。”

打過招呼後,侯滄海和熊小梅來到妹妹房間。侯水河半躺在牀上,正在拆下工廠的白色紗質勞保手套,準備用拆下來的線給小孩子織衣服。

熊小梅也是工廠子女,對這種方式很熟悉,道:“水河,你別動,我來。”她從水河身邊拿起一隻紗手套,在袖口那裡找了找,熟練地一挑,挑出了一根線頭,用力一拉,一股紗線便被拽了出來。抽出這根紗線外,她將紗手套夾在兩膝蓋間,靈巧地纏起線團。

侯滄海興致盎然地道:“沒有料到,你還有這一手。”

熊小梅道:“我們這一代工廠子女,誰沒有做過這些事情。”

聊了一會兒,侯滄海獨自來到客廳。走出客廳後,他的笑容消失了。妹妹未婚懷孕,又爲了保胎辭職,以後生活難辦。所幸一食堂經營成功,家裡不差錢,可以給妹妹以經濟支援。

吃過飯後,趁着熊小梅睡午覺之時,侯滄海走到妹妹房間,拿了一千塊錢給妹妹。這一千塊錢不是伙食團的利潤,是他參加省政法委徵文比賽獲獎的獎金。獎金一共兩千元,他原本想要全部交給熊小梅,可是想起上一次吳建軍借錢產生的矛盾,將這筆獎金隱瞞下來,充當小金庫。錢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錢則萬萬不能。男人不能貪財,但是真沒有錢時腰桿實在不硬。

“哥,我有錢。”

“你有是你的,這是我給小外甥的。”

“哥,你們做一食堂賺了錢吧。”

“還不錯,就是把郭加林得罪了。”

“得罪就得罪,不要多想。”

在吃晚飯時,侯滄海陪着父親喝了兩杯酒。兒女們都回來了,儘管家裡還有諸多不順,周永利仍然很高興,破例要了一杯酒喝。喝完酒之後,她的話更多了,反覆叮囑侯滄海和熊小梅在這個春節一定要回家看看,又提出兩人要儘快領取結婚證,長期住在一起,又不領證,不是個事兒。

夜晚上牀後,侯滄海摟着女友,道:“我們回一趟秦州吧。先斬後奏,在上車時給大姐打個電話,讓她給父母說一聲。不管父母是否同意,我們都要回家。而且,我們要理直氣壯地把戶口本拿過來,春節後結婚。”

熊小梅將頭埋在男友胸前,充滿甜蜜和幸福。

在世安廠住了兩天,侯滄海和熊小梅前往秦陽。翻越巴嶽山,穿過蜿蜒的濱江道,長途客車來到秦陽客車站。

下車後,侯滄海順便去以前常去買水果的攤位買了點水果。賣水果老闆還是以前那位中年女子,穿着舊衣服,臉上掛着淡漠表情,等到接過侯滄海遞來的鈔票,中年女子突然說了一句:“好久都沒有看到你來買水果了。”侯滄海道:“我老婆跟我到江州去了。”中年女老闆道:“那你是看老丈人?”

侯滄海點了點頭。

中年女老闆自言自語地道:“江州是個好地方,比破秦州好得多。”

走到樓房時,一陣風來,冷風直接從衣領灌進了身體,讓侯滄海和熊小梅同時打了個哆嗦。侯滄海以前經常跑秦陽,春夏秋冬都經歷過,但是他對冬天吹進衣服的冷風印象最爲深刻,每一次想起秦陽總會有寒風灌進衣領的寒冷感。

來到家門口,房門微開,露出一條小縫,傳出來電視聲音。透過小縫,侯滄海看見了面無表情的熊恆遠和楊中芳。

熊小梅推門而入,叫了一聲:“爸,媽。”

熊恆遠繼續看電視,沒有答應。楊中芳答應了一聲,道:“你們吃晚飯沒有?”

侯滄海原本可以在外面餐館吃飯,爲了緩和家裡的氣氛,有意在準岳父岳母家裡吃飯,道:“我們還沒有吃。”

楊中芳已經知道二妹在開伙食團,生意還不錯,因此對兩人的牴觸情緒就消解了大半,她怕丈夫亂髮脾氣把好不容易登門的女婿又趕走,回頭對熊恆遠道:“你去煮飯,把桶頭那條魚弄來吃了。”

熊恆遠在沙發上悶坐了幾秒,起身,到廚房去做飯。

楊中芳和女兒和準女婿面對面悶頭坐了一分鐘,短短一分鐘,漫長得如有一年。侯滄海首先打破了沉默,道:“楊阿姨,我們今天在這裡過春節。這一段時間我們在做伙食團,平時很忙,沒有時間回來。”

楊中芳道:“你們伙食團生意怎麼樣?”

侯滄海就將伙食團的情況原原本本講了一遍。

楊中芳問道:“伙食團是二妹在管理,肯定很辛苦,是不是?”

侯滄海道:“很辛苦。”

楊中芳道:“你下班後,要去幫一把。她一個姑娘家,頂起費力。”

侯滄海道:“我下班後,哪裡都不去,立刻就到伙食團。”

楊中芳道:“伙食團賺錢沒有?”

侯滄海道:“能賺錢,平均下來,每個月有近兩萬塊錢。”

“賺了點錢,你們不要大手大腳花,多存點錢,以後花錢的時間還多得很。”楊中芳其實從大女兒口中知道了伙食團基本情況,但是問起女婿情況時,仍然頗爲緊張,當聽到“近兩萬塊錢”時,臉上肌肉明顯放鬆下來。

從廚房裡飄出來爆炒豆瓣的香味,過了一會就傳出濃濃的魚香。熊恆遠和楊中芳是國有企業職工,平時在外面吃飯的時間不多,大多會弄幾道拿手家常菜,熊恆遠最拿手的就是家常魚,味美湯鮮,十分地道。侯滄海以前曾住到過家中,對其家中習慣還是很瞭解,熊恆遠雖然沒有說一句話,可是親自下廚煮了家常魚,說明態度是明顯改變了。

“黑河鎮的房子是我們買的,有房產證。楊阿姨,我想和熊小梅結婚,希望你們同意。” 侯滄海不準備繞圈子,直接將最核心的事情講了出來。

熊小梅雙手緊握,指節發白。

(第九十一章)

第四百零九章 女性用品專區第一百七十四章 天柱紋第三十八章 日報告制度第二百二十五章 真相第二百二十九章 人才難得第三百零九章 相片第三百四十一章 風投第一百五十七章 菜鳥當家第一百五十一章 回鄉諸事(三)第一百六十三章 危房改造第三百一十二章 落網第一百四十五章 主任助理第四百一十章 世界是平的第三百零六章 談判第三百二十六章 尋找破局之法第二百八十六章 別緻的新婚第二百八十四章 團隊第四百三十一章 震後餘波第二百五十七章 張小蘭回國第七十章 租房第一百六十章 地塊(二)第三十五章 楊兵將要遠行第四十章 大房子帶來的衝擊第九十五章 生病第一百五十九章 地塊第二十九章 新調動和新手機第十五章 雙喜或將臨門第四百六十五章 磚廠第三百六十七章 李清明的想法第二百三十五章 推進第四百六十六章 一分鐘的惡鬥第二百六十九章 楊敏的三條建議第二百八十一章 山不轉水轉第二百七十八章 海外來客第二百八十七章 改制第三百九十五章 老譚現身第二十六章 雞皮疙瘩第三百九十七章 一波未平第一百九十七章 解除隔離日(二)第七十四章 利益之爭第一百八十三章 孕第一百七十八章 衝突(一)第二章 被父母捉個現形第兩百零三章 醉話一籮兜第三百八十六章 左臂右膀第九十九章 事故第三百一十二章 落網第二百二十一章 家規第四百零四章 各施各計第一百四十八章 理想第四百六十八章 逃脫第二百九十二章 孫藝欣第十八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二百四十七章 另有隱情第三百零四章 請願書第一百七十一章 無路可去第三百四十七章 廢圖紙第一百九十一章 隔離〔三〕第二百三十八章 機遇和風險第三百一十三章 百思不得其解第一百六十五章 蘭花第六十四章 一食堂第一百三十五章 陳文軍到來第四百六十章 交底第一百九十六章 解除隔離日(一)第四百五十一章 天羅地網第一百六十八章 黑鍋第四百一十二章 險惡的大江湖第四百一十七章 土地財政第四百二十八章 老譚的多面性第一百三十一章 走麥城(三)第八十四章 楊尾巴第二百八十二章 滄海銷售模式第一百七十六章 職業榮譽感第四百五十三章 張躍武的反擊第一百零二章 三個苦命人第一百七十六章 職業榮譽感第四百三十一章 震後餘波第二百二十章 採砂場第一百八十七章 開發商和建築商(二)第三百六十八章 海強書記第一百六十八章 黑鍋第一百三十七章 高州飯局第三百五十五章 組織機構變革第二百九十三章 人心第二百八十八章 佈局第兩百零八章 怎麼辦(二)第三百一十二章 落網第七十八章 快刀手第一百八十三章 孕第三百零七章 小困局第三百零四章 請願書第一百八十七章 開發商和建築商(二)第四百一十九章 老闆的風險第二百六十一章 服務到爽第一百四十七章 雙胞胎第五十八章 張小蘭第二百二十五章 真相第四百六十八章 逃脫第一百五十八章 菜鳥當家(二)
第四百零九章 女性用品專區第一百七十四章 天柱紋第三十八章 日報告制度第二百二十五章 真相第二百二十九章 人才難得第三百零九章 相片第三百四十一章 風投第一百五十七章 菜鳥當家第一百五十一章 回鄉諸事(三)第一百六十三章 危房改造第三百一十二章 落網第一百四十五章 主任助理第四百一十章 世界是平的第三百零六章 談判第三百二十六章 尋找破局之法第二百八十六章 別緻的新婚第二百八十四章 團隊第四百三十一章 震後餘波第二百五十七章 張小蘭回國第七十章 租房第一百六十章 地塊(二)第三十五章 楊兵將要遠行第四十章 大房子帶來的衝擊第九十五章 生病第一百五十九章 地塊第二十九章 新調動和新手機第十五章 雙喜或將臨門第四百六十五章 磚廠第三百六十七章 李清明的想法第二百三十五章 推進第四百六十六章 一分鐘的惡鬥第二百六十九章 楊敏的三條建議第二百八十一章 山不轉水轉第二百七十八章 海外來客第二百八十七章 改制第三百九十五章 老譚現身第二十六章 雞皮疙瘩第三百九十七章 一波未平第一百九十七章 解除隔離日(二)第七十四章 利益之爭第一百八十三章 孕第一百七十八章 衝突(一)第二章 被父母捉個現形第兩百零三章 醉話一籮兜第三百八十六章 左臂右膀第九十九章 事故第三百一十二章 落網第二百二十一章 家規第四百零四章 各施各計第一百四十八章 理想第四百六十八章 逃脫第二百九十二章 孫藝欣第十八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二百四十七章 另有隱情第三百零四章 請願書第一百七十一章 無路可去第三百四十七章 廢圖紙第一百九十一章 隔離〔三〕第二百三十八章 機遇和風險第三百一十三章 百思不得其解第一百六十五章 蘭花第六十四章 一食堂第一百三十五章 陳文軍到來第四百六十章 交底第一百九十六章 解除隔離日(一)第四百五十一章 天羅地網第一百六十八章 黑鍋第四百一十二章 險惡的大江湖第四百一十七章 土地財政第四百二十八章 老譚的多面性第一百三十一章 走麥城(三)第八十四章 楊尾巴第二百八十二章 滄海銷售模式第一百七十六章 職業榮譽感第四百五十三章 張躍武的反擊第一百零二章 三個苦命人第一百七十六章 職業榮譽感第四百三十一章 震後餘波第二百二十章 採砂場第一百八十七章 開發商和建築商(二)第三百六十八章 海強書記第一百六十八章 黑鍋第一百三十七章 高州飯局第三百五十五章 組織機構變革第二百九十三章 人心第二百八十八章 佈局第兩百零八章 怎麼辦(二)第三百一十二章 落網第七十八章 快刀手第一百八十三章 孕第三百零七章 小困局第三百零四章 請願書第一百八十七章 開發商和建築商(二)第四百一十九章 老闆的風險第二百六十一章 服務到爽第一百四十七章 雙胞胎第五十八章 張小蘭第二百二十五章 真相第四百六十八章 逃脫第一百五十八章 菜鳥當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