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 睿宗的大手筆

入閣!”睿宗非常輕鬆的下令。

兩個內侍合執一幅與真人高下的畫像過來,正是郭虔瓘的畫像。畫像與真人一般高下,神態衣着栩栩如生,郭虔瓘大喜,問道:“如此神妙之筆,出自誰手?”

睿宗看着陳晚榮笑道:“這,你就問你的監軍了。”

心情太好,連皇帝也要賣關子。

陳晚榮不等郭虔瓘問話,給他解釋道:“是吳道子畫的。”

“吳道子?”郭虔瓘雖然很久沒有回長安,對長安的事情還是很有了解,知道吳道子是當今唐朝第一畫師。自己的畫像居然是出自吳道子之手,心中這份喜悅就非筆墨所能形容了。

吳道子的名頭非常響亮,尤其是在王侯大臣中的名頭更響亮。因爲吳道子的畫作賣得很貴,不是富商就是豪門纔買得起。凡是得到吳道子畫作之人,無不是喜悅難禁,視爲珍寶。

“吳道子?”大臣們也是驚呼出聲。

在議定畫影凌煙這事後,睿宗就想找一個了不得的大畫師來畫,陳晚榮就給睿宗推薦了吳道子。這是榮幸的事兒,吳道子二話沒說,欣然同意,畫了這畫像。

“太象了!太傳神了!”望着畫中的自己,郭虔瓘高興得一張嘴又張大了。

這點評實在是太中肯了,羣臣無不是豔慕不已,巴不得請吳道子給自己畫一幅。

兩個內侍走在頭裡。睿宗執着郭虔瓘地手跟上。他們後面是太平公主。再後面纔是李隆基。接下來是一衆重臣。陳晚榮六品官實在是太小了。排在老後。

進入閣內。陳晚榮掃視一眼。與上次看到地完全不同。上次。陳晚榮看到是唐太宗時期地二十四功臣。現在這屋裡畫像不多。更不是那二十四位功臣。不由得很是奇怪。

就在這時。睿宗笑呵呵地聲音響起:“凌煙閣最上面掛着地是太宗皇上地二十四功臣。這裡是歷代地功臣。郭卿。你地畫像就放在這裡吧。緊挨着蘇定方。”

唐朝滅國數十。真正有名地滅國統帥只有兩個。一個是李靖。另一個就是蘇定方了。李靖就不說了。蘇定方在唐高宗時期率軍西征。破滅西突厥。當然。李靖夜襲陰山時。蘇定方率領數百前哨。建功極偉。正是在這一仗。蘇定方嶄露頭角。傑出地軍事才幹爲人現。最後成長爲滅國名帥。

把郭虔瓘地畫像放在蘇定方旁邊。睿宗地意思非常明白了。那是在讚揚郭虔瓘與李靖、蘇定方齊名。是唐朝地三大滅國名帥之一!

這是最高地讚揚。郭虔瓘受寵若驚。眼裡噙着眼淚道:“皇上。臣受之不起!”

“就這裡!就這裡!”睿宗拍板了,兩個內侍把畫像放了下來。

“這裡是太宗皇上以後的名帥,你們好好看看吧。”睿宗對李隆基道:“三郎,晚榮沒來過,你給說說。”

沒來過這裡的人何其多,睿宗爲何獨提陳晚榮?那是恩寵唄。真正論功的話,陳晚榮的作用決對不比郭虔瓘小,要是沒有陳晚榮,就沒有火炮,沒有火炮就不可能有吐蕃的大捷,就不可能有睿宗的大功業。

陳晚榮的作用很大,只是,論功的話他就有所不及了,睿宗深明此點,這纔要李隆基給陳晚榮解說,特示恩寵。

李隆基應一聲,在羣臣的豔慕中開始給陳晚榮講解起來:“這是李道宗,這是裴行儉……”一個個如雷貫耳的名字,讓陳晚榮驚訝不置。

他們所在的凌煙閣雖不是唐太宗時的凌煙閣,畢竟還是功臣閣,唐太宗以後的著名統帥都在這裡。每一個進入這裡的人,都有着讓人嚮往的功勞。

李道宗參加過滅東突厥之戰,利可汗敗走靈州西北的沙鉢羅部,想投靠吐谷渾,李道宗率軍追趕,逼迫蘇尼失交出利可汗,纔有利可汗被俘一事。後來,李道宗又隨李靖大破吐谷渾,戰功赫赫。

裴行儉打得後突厥束手,戰功顯赫。

聽着李隆基講敘他們的英雄事蹟,陳晚榮心裡感慨萬端:“能建立不世功勳,畫影凌煙,方不愧男兒漢!”

李隆基來到一位目若銅睛,身材高大的畫像前,停了下來,衝程曉天一招手道:“程曉天,你過來。這是你爺爺,你給陳晚榮說說。”

程曉天應一聲,向他的爺爺程務挺的畫像鞠個躬,這纔給陳晚榮講說起名將程務挺的事蹟。

程務挺本是唐太宗時期的將領程名振的兒子,勇武善戰,跟隨裴行儉北征後突厥,立下大功。後來奉邊守北地,他在北方的幾年間,後突厥不敢犯邊。

武則天爲了掃除異己,派人殺了程務挺。程務挺被殺的消息傳到後突厥,後突厥宰牛殺羊,大相慶賀,比過大年還要高興。

更讓人想不到的是,後突厥人居然敬佩程務挺,給他立了廟宇,四時供俸不絕。每當後突厥要打仗了,出征之前都要去祭告他,求得他的保佑。

聽完程曉天講說,陳晚榮大是感慨,擊掌讚道:“能得到敵人的欽佩,四時供俸不絕,程將軍雖死猶生!這纔是一個男子漢應該做的事!”

中國歷史上的名將很多,得到敵人欽佩,並修廟宇祭祀的卻少得可憐,程務挺就是其中之一,堪稱一奇。

贊他的爺爺,就是在贊他自己,程曉天高興得臉上泛紅光,一個勁的道:“監軍過獎了!監軍過獎了!”

李隆基輕嘆一聲,再無其他言語。

陳晚榮明白他爲何嘆息,那是說“要是武則天不殺程務挺,後突厥安得如此猖獗?”

凌煙閣難得開放一次,絕大多數大臣是第一次來凌煙閣,無不是倍感榮幸,很是珍惜這機會,看得特別仔細。

時間差不多了,睿宗這才下旨,要所有人趕去含元殿。

含元殿比宣政殿大,今天的人多,不在那裡升朝也不行了。

今天的喜事太多,羣臣知道睿宗肯定還有事情宣佈,風風火火的趕到含元殿。果然,今天的含元殿與以往大不相同,佈置得喜氣洋洋不說,還放了不少錦墩,看來睿宗今天不打算讓他們受苦挨站,是要他們坐着說話。

睿宗走到寶座前,掃視一眼羣臣道:“今天,大家都高興,就不要站着了,坐吧!”坐在寶座上。

“謝皇上!”謝過恩,羣臣這才坐下來。

“今天,將士們歸來,朕心裡高興,你們高不高興?”睿宗明知故問。

“高興!”

“高興好!晚上,朕再賜宴於你們,與你們同樂!”睿宗的話鋒一轉:“現在,就來議議其他的事情。吐蕃大捷很是振奮人心,朕是數度高興,今兒都不知道是第幾回樂呵了!”

“哈哈!”羣臣大笑聲響起。

睿宗不動聲色,問道:“你們都說說,爲何朝廷這一次沒有把吐蕃給滅了?經過這一仗,吐蕃沒有滅,離滅亡不遠了。不過,畢竟沒有滅,只是要死不活。這原因何在?敝開了說,不要藏着掖着。”

象這種大喜事,除了特別緊急的事情不會處理,睿宗居然突如其來的叩問吐蕃不滅的原委,出乎所有人的意外,就連太子李隆基的臉上都閃過一絲訝異。

羣臣驚訝不置,張大了嘴巴說不出來話。

陳晚榮心念一動“睿宗有所圖謀?”

“小妹,你說說看!”在羣臣的驚訝中,睿宗居然直接點名要太平公主說話,這可是極少有的事情,羣臣訝異一下子變成了詫異。

太平公主很是意見,不由得一愕,愣了一下這才道:“皇兄,小妹以爲主要是時令不對,大軍通過石堡城的時間晚了些。要是早上三兩個月,就有足夠的時間滅掉吐蕃。”

吐蕃地勢險要,氣候與內地不同,一到了大雪封山的日子,糧草運不上去,這是大軍不得不撤退的原因,她說的就是這事。

睿宗不置可否,目光落在李隆基身上,羣臣不由得一振,心想睿宗是要李隆基言了。然而,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睿宗的目光移開了,落在姚崇身上,問道:“姚卿,你說說看。”

姚崇在朝中的名望很高,政才卓越,聽聽他的說話比起聽太子的言差不多,羣臣凝神靜聽,生怕錯過一個字。

姚崇應一聲道:“皇上,臣以爲這次大唐不能滅吐蕃,原委不是在於時令節氣,而是在於大唐內部。積弊甚重,斜封官當道,政令不暢,豪強橫行,法令不行,若是無此種種弊端,大唐這次完全可以滅掉吐蕃。”

這是喜慶的時候,他居然說出這麼多的問題,這是不識時務,羣臣暗中爲姚崇捏把汗,萬一睿宗怒,那後果不堪設想。

睿宗還是不置可否,問道:“小妹,你以爲姚卿的話有沒有道理?”

太平公主也摸不透睿宗的心思了,只得小心的道:“皇兄,小妹以爲姚崇的話有些有道理,有些沒道理。”

這快刀切豆腐,兩面光,無論睿宗作何評判,她都處於有利位子。可是,睿宗依然不放過她,點頭道:“小妹,說詳細點。”

“斜封官當道,這是實情。豪強橫行,法令不行,太過危言聳聽了!”太平公主不得不應對。

睿宗不再問她,而是問道:“三郎,你以爲呢?”

李隆基應聲而言:“父皇,兒臣以爲姚崇所言極是。兒臣以爲,朝中積弊遠非如此,還有很多,只是眼下來不及做。”

蕭至忠知道這是打壓李隆基的好機會,馬上接過話頭道:“太子,今天是喜慶的時候,還是不要說這些的好。”

這話表面上聽起來是在勸告,實際上是在提醒睿宗,李隆基太不識時務了,在喜慶時候說這些讓人掃興的話。

太平公主的人明白他的用意,齊聲附和。

睿宗站起身,掃視羣臣。羣臣知道他有話要說,這次不說則已,一說就是定乾坤的事情。若是他贊成李隆基的話,那麼李隆基的地位就更形穩固。若是他不贊成,那麼李隆基今天不識時務,麻煩會很大。是以,羣臣無不是繃着一顆心。

“今天把你們召到這裡來,而不是接着慶賀,就是要你們說說這些事情,找找毛病,這叫安不忘危!”睿宗一錘定音。

太平公主的臉色一變,旋即恢復正常。擁護太子的臣子大是振奮。

睿宗接着道:“朕看三郎,姚崇說的很有道理!依朕看,大唐的積弊遠遠不止這點,還有很多。大唐爲何有如此之多的積弊呢?這責任誰來負?”

前面一個問題,羣

道說法,後面一個問題誰也不敢接口。

唐太宗留下的江山寧靜,邊境也沒有什麼戰事,可以說歌舞昇平,到了現在,內有積弊,外多強敵,這和武則天有很大的關係。

武則天是一個不錯的君主,她也推動了歷史的展,在開疆拓土方面也有建樹。不過,女人當皇帝面臨的阻力大得讓人難以想象,爲了達到目的,武則天是無所不用其極,殺戮、嚴刑峻法是她最有力的兩把利器。

她所做的事情,有很多不能曝光,只能暗中進行,這就不能守法,先例一開,律法就壞了。最嚴重的影響是武則天樹立了一個榜樣,不少人想追隨她的足跡,做女皇,安樂公主、韋后,還有眼前的太平公主都是這類人。

這些女人爲了做女皇,撒嬌、構織冤獄、暗殺,無所不用其極。安樂公主自恃中宗寵愛,勾着中宗的脖子撒嬌,要中宗立她爲皇太女。中宗被逼不過,就說你要想當女皇,等你母后當上女皇再說。

這是一句玩笑話,根本當不得真。讓人想不到的是,安樂公主把這話向韋后說了,母女二人從此生出當女皇之心,母女勾結,這纔有毒殺中宗一事。

中宗在說出這話時,絕對想不到讓他寵愛的女兒和讓他感動無已的“患難妻子”會同流合污,要了他的性命。

這個女人鬧騰一陣,那個女人興風作雨一番,時間長了,唐太宗留下的清平世界就不再清平了,變成了積弊甚重的爛攤子。原本十幾二十年沒有戰爭的邊境上戰亂頻繁,原本暢行無阻的政令因爲斜封官的出現而行不通了,原本安靜的長安居然有豪強當街搶劫民女之事。

一切都變了,一切都亂了套!

這責任誰負得起?誰敢負這責任?

沒有!

就是起勇於認錯的唐太宗於地下,他也不見得敢承擔這責任。

讓所有人意外的是,睿宗卻道:“這責任,朕來負!”

語驚四座!所有人的眼睛一下子瞪大了,吃驚的打量着睿宗,現他臉色嚴肅,絕對不是說笑。更讓他們吃驚的還在後頭,睿宗從懷裡取出一道聖旨,遞給內侍道:“念!”

“遵旨!”內侍接在手裡,扯起尖細的嗓子念道:“罪……罪……罪……”額頭上的冷汗象水一樣滲出來,落在衣襟上,瞬間就沾溼了一大片。

內侍卟嗵一聲跪在地上:“皇上,不可呀!”

“罪什麼罪?”所有人心裡都有這個疑惑,想早點解開這個迷團,偏偏內侍跪在地上,顫顫兢兢,嚇得臉色都變了。

“不就念一道詔書麼,你念過的詔書難道還少了?”羣臣心裡不滿的嘀咕起來。

“有何不可?做得就說得!”睿宗臉色平靜,語氣也不嚴厲,卻說出一個讓人不敢有絲毫置疑的字:“念!”

內侍應一聲,顫顫兢兢的爬起來,雙手抖,艱難的捧起聖旨,念道:“罪己詔!”

驚恐還沒有過去,聲音兀自顫。

“罪己詔?”所有人齊聲驚呼出來,刷的一下驚得站了起來,眼珠都快掉在地上,直愣愣的看着睿宗,彷彿不認識他一般。

就是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也是驚得蹭的一下就站了起來。

皇帝高高在上,威行天下,要的就是威,若是罪己,還能有威麼?爲了維護皇權,有些皇帝不惜拿臣子做替罪羊,死不認錯。

要皇帝是說一聲“我錯了”,都是千難萬難,難於登天!

災異之後的罪己詔,不過是一種姿態,根本就不作數。

這種政令上的失誤,白紙黑字寫下來,說自己錯了,這樣的事情,在漫漫數千年中國歷史上有沒有帝王做過?

有!

那是漢武帝!普遍認爲漢武帝的《輪臺詔》就是一道罪己詔。

漢武帝擊破匈奴,解除北方威脅,這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件大事,後人受益無窮。不過,西漢的代價也很大,國庫消耗一空,天下戶口減半,已經到了國窮民弊的時候。由於無法忍受,有些地方已經爆了農民暴動。

在這種艱難的國情之下,再加上當時匈奴已經快完蛋了,漢武帝決定改弦易轍,暫息刀兵,還天下安定,與民休息。這一策略最終在《輪臺詔》中得到體現,也是從這一道詔書開始,漢武帝時期的大規模征戰也就停止了。

漢昭帝、漢宣帝時,仍然是漢武帝這一策略的延續。經過數十年的還民休息,到了漢宣帝時,國力恢復,漢宣帝決定重修武帝故事,征伐四夷,纔有趙充國擊西羌,對青藏高原用兵一事。

漢武帝的《輪臺詔》非常有名,也是用“棄輪臺”的方式說出來的,並沒有直言“罪己”二字。睿宗卻是直言“罪己”,這在皇權至上的年代,是一件驚天之事!

所有人的臉上寫着驚訝、詫異、不信的神色,還有不知所措!

陳晚榮對皇權至上沒有什麼概念,震驚程度比起別人小得多,率先反應過來:“睿宗這不過是個鋪墊,他的大圖謀馬上就要揭曉了!會是什麼圖謀呢?”

第6章 仗劍書生第205 大有收穫第33章 萬事俱備第21章 驚喜交集第20章 夢想成真(下)第109章 死亡陷阱第148 哥舒翰做先鋒第171 有條尾巴第1章 赤貧之家第5章 遠眺長安第179 睿宗的密旨第184 炮兵新戰法第119章 好事喜事第11章 一言定策第140 創造奇蹟第94章 大快人心第39章 長安的怪現象第10章 曙光初現(三)第74章 迷翻老媽第26章 發家計劃(中)第2章 搞個發明第6章 仗劍書生第11章 絕世劍舞第77章 施展妙手第25章 名利累人第18章 爲之絕倒第140 創造奇蹟第7章 任命統帥第178 李隆基的遠謀第96章 邊關告急第40章 結寨陰山第133 哥舒翰的計謀第108 新月教主第55章 滿足所有要求第25章 怛羅斯之戰(中)第50章 名匠雲集第185 這才叫炮兵第27章 天大的難題第12章 唐樣大刀(中)第18章 爲之絕倒第14章 少年奇志(下)第54章 全民教育第6章 仗劍書生第41章 大唐賢相第223 提前到來的盛世第157 決戰來臨第203 機會當前第219 越陷越深第2章 巧妙運籌第111章 做好準備第6章 仗劍書生第51章 受命第50章 擴大生產第104 大恩人第175 晉爵加封第78章 金仙公主第20章 夢想成真(中)第34章 師徒重逢第4章 一舉成名第182 科技新政第110 危機四伏第102 意想不到第26章 擴大生產第24章 成功運籌第4章 推銷藝術(下)第235 特殊使命第34章 狡猾的默啜第71章 你得保密第37章 翩翩佳公子第20章 絕世好刀第77章 施展妙手第167 無邊的歡騰,無盡的喜悅第25章 血喉寶馬第44章 一勝一敗第37章 翩翩佳公子第56章 奔赴西域第52章 先輩遺蹟第5章 東宮之行第148 哥舒翰做先鋒第202 衣錦榮歸第114 上當了第54章 殺人利器第79章 吐蕃兇焰第30章 又逢喜事第219 越陷越深第67章 智擒匪徒第22章 金牌產品(二)第74章 公主駕臨第52章 解決問題第20章 夢想成真(下)第16章 真是意外第49章 扭轉局面第125 炮兵發威第23章 喜獲豐收(三)第152 攻佔怒江第5章 東宮之行第121 軍器監的喜事第28章 巧解難題第82章 賊心不死
第6章 仗劍書生第205 大有收穫第33章 萬事俱備第21章 驚喜交集第20章 夢想成真(下)第109章 死亡陷阱第148 哥舒翰做先鋒第171 有條尾巴第1章 赤貧之家第5章 遠眺長安第179 睿宗的密旨第184 炮兵新戰法第119章 好事喜事第11章 一言定策第140 創造奇蹟第94章 大快人心第39章 長安的怪現象第10章 曙光初現(三)第74章 迷翻老媽第26章 發家計劃(中)第2章 搞個發明第6章 仗劍書生第11章 絕世劍舞第77章 施展妙手第25章 名利累人第18章 爲之絕倒第140 創造奇蹟第7章 任命統帥第178 李隆基的遠謀第96章 邊關告急第40章 結寨陰山第133 哥舒翰的計謀第108 新月教主第55章 滿足所有要求第25章 怛羅斯之戰(中)第50章 名匠雲集第185 這才叫炮兵第27章 天大的難題第12章 唐樣大刀(中)第18章 爲之絕倒第14章 少年奇志(下)第54章 全民教育第6章 仗劍書生第41章 大唐賢相第223 提前到來的盛世第157 決戰來臨第203 機會當前第219 越陷越深第2章 巧妙運籌第111章 做好準備第6章 仗劍書生第51章 受命第50章 擴大生產第104 大恩人第175 晉爵加封第78章 金仙公主第20章 夢想成真(中)第34章 師徒重逢第4章 一舉成名第182 科技新政第110 危機四伏第102 意想不到第26章 擴大生產第24章 成功運籌第4章 推銷藝術(下)第235 特殊使命第34章 狡猾的默啜第71章 你得保密第37章 翩翩佳公子第20章 絕世好刀第77章 施展妙手第167 無邊的歡騰,無盡的喜悅第25章 血喉寶馬第44章 一勝一敗第37章 翩翩佳公子第56章 奔赴西域第52章 先輩遺蹟第5章 東宮之行第148 哥舒翰做先鋒第202 衣錦榮歸第114 上當了第54章 殺人利器第79章 吐蕃兇焰第30章 又逢喜事第219 越陷越深第67章 智擒匪徒第22章 金牌產品(二)第74章 公主駕臨第52章 解決問題第20章 夢想成真(下)第16章 真是意外第49章 扭轉局面第125 炮兵發威第23章 喜獲豐收(三)第152 攻佔怒江第5章 東宮之行第121 軍器監的喜事第28章 巧解難題第82章 賊心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