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畫寢晝寢,漂杵仁否

此時不少學生已經停下來,不再讀書,而是看向這一老一小。小贇雖然尊重陳永,但是更愛真理,他撇撇嘴道:“對簡文上的理解,就一定是對的嗎?盡信簡文,而不加以分辨,只是道聽途說便以爲得道,那還不如沒有簡文。老師既然覺得簡文上的話都是可信的,我且問你,武王仁乎?”

陳永一聽這話,更加憤怒,心說一般人誰敢說這話啊,當即回罵道:“當然仁!”

“這是簡文上記載的?”

“自然是。”

“既然仁,爲何《武成》中有會於牧野、流血漂杵一言?既是仁,弔民伐罪,紂王失德,緣何那些人不拱手而降?《成武》中又載,前徒倒戈,以迎王師,既然已經倒戈以迎王師了,武王卻殺得興起以致流血漂杵,又怎麼能說是仁呢?我們雖沒打過仗,也不知殺多少人才能流血漂杵呢?”

小贇伸出兩個手指頭,哼笑道:“既然簡文是不可能錯的,那麼由墨家的辯術,可推出兩點:要麼,武王不仁;要麼,老師得承認儒生的理解未必就是簡文書本上的本意。

“你要是覺得你們理解的一定對,那就是武王不仁;如果你承認歷代大儒理解的有錯,那武王可能還是仁的。老師選一個吧。當然,還有一種可能,那就是儒者認爲的仁,就是殺得血流成河、殺得越多越是仁,先生要非這麼說,那也我沒辦法。你選一個吧。”

聽了小贇的質問,陳永冷汗直流。頃刻之間,他已經將自己所學的一切都在腦海中過了一遍,想要繞開墨家辯術的推理之法回擊這句話,可怎麼也想不出到底應該如何反擊。

仁,是陳永這個儒生信奉的治國之道的基礎,這是一種天人感應之下最重要的道理。

所謂人以行感天,天亦以行應人。統治者只有仁,才能感動上天,上天也會爲此做出反應,四海昇平。

所以當年魯國實行初稅畝的第二年,魯國大旱,蝗蟲肆虐,餓死無數。真正的君子要把這件事當成是喜事、好事。

因爲不仁,纔有蝗災。如果魯王能夠在經受了這次天災後幡然醒悟,復井田之法,這場蝗災的功勞是大於無災的。故君子要深爲喜而僥倖之。

仁基本能解釋所有的歷史,從商湯滅夏到武王伐紂,從大旱蝗災到風塵雨雪。

但仁到底是什麼?陳永難以回答的,只是劉贇問的那句在前徒倒戈之後還殺得流血漂杵,到底是不是仁?如果不是,那麼武王得天下就不能用仁來解釋,整個天人感應的體系也就徹底崩壞了。

劉贇在一旁悄悄看着老師的臉色,知道武王仁不仁這件事此時是不能否定的,因爲這是陳爺爺的信仰問題。而顯然,陳爺爺是位君子,君子可以欺之以方。

之前武王不仁的問題已經徹底激怒了陳永,當他的臉色已經從憤怒的紅變爲激怒的紫時,終於破口斥責道:“小人狡辯!子曰,是故惡夫佞者!對這種小人的狡辯言辭,根本不需要爭辯!”

小贇攤手道:“子還說,可與言而不與言,失人。智者不失人。難道君子是不智的嗎?其實我認爲,武王是仁的,流血漂杵也沒有記錯,只是解書的人解錯了,以至於讓武王承受了不仁之名。”

小贇的話,就像是漆黑夜空中東方亮起的一抹霞光,又像是烏雲遮天時空中劃過的那道閃電,讓陳永瞬間看到了希望。

小贇引誘道:“老師是君子,再有人問及武王與漂杵之事時,你又該怎麼回答?學生倒是能回答,讓老師知道這句話本來是什麼意思。日後若再有人問起,老師也可以回答出仁與漂杵是怎麼回事。”

可是小贇在陳永眼中,終歸是小孩、學生,當不起這個三人行中的師,可如果不問清楚,自己終究心有不甘,擔憂有人藉此生事,再有此問。

此時學堂裡所有學生都已經圍了過來,或是看熱鬧,或是想看看劉贇是不是真的通曉道理,可以將這位老師說服。

衆人相互傳言劉贇要老師向他求教,三人成虎,傳得越來越邪乎,所以一個個都嚇得不輕,心說這怎麼可能?

陳永很憋屈,看着周圍這麼多的學生,那些學生看他的眼神都變了,包括他的親孫子陳徹。明知道小贇在逼他,卻也無可奈何。

他不認同小贇講的大部分東西,但他已經很佩服小贇的才學了,同時他又覺得如果是真正的君子,遇到可以借鑑的學問是應該問的。

就算求教於小贇,那也只是詢問武王與漂杵的問題,而不是說真正信服了他的其餘學說。

但是,他也知道,三人成虎、人言可畏。

這些學生卻不會像他這麼想,到時候學生把此事傳開了,自己這一問便相當於是贊同小贇的全部說法……那宰予就真成畫寢了!

小贇見他還在那猶豫,又接着下了猛藥,叫道:“你不解漂杵之意,墮武王仁名,是爲不仁;明知這個問題可以被解答,卻不去問,是爲不智;知道將來聖王可能因此而被人誤解,卻不試圖弄清楚,是爲無禮;知道自己錯了卻不以爲恥辱,是爲不勇。不仁、不智、不禮、不勇,你有何面目佩玉稱爲君子?”

陳永面色漲紅,心頭學的那些東西一股腦地擠在一起,沒了主意。好半天,他終於向後退了一步,面帶怒色地朝着小贇行了一禮,低聲帶着恨意道:“請教!”

這一禮、這一聲請教,頓時引來了周圍無數的驚呼聲。學生們跟着陳永學習儒學這麼久,這老師向學生請教簡直是曠古罕有之事,一個個的嘴巴里都像是塞了幾個雞蛋!

陳永此時是黃泥巴掉褲襠,怎麼也說不清了。他請教的,根本還是儒學中的問題,而不是別家的那些東西,更不是宰予畫寢這謬論!

這就像是讀書人和流氓吵架,兩人的方式肯定不同,但可怕的是這個流氓不動手反而之乎者也,這就讓讀書人無可奈何了。

小贇也知要適可而止,儘管他已經太過張狂了。他搖頭晃腦地說道:“昔日武王伐紂,歲在鶉火,月在天駟,日在析木之津,辰在斗柄,星在天黿。星與日辰之位皆在北維……王以二月癸亥夜陣未畢而雨。

“大雨傾盆,戰於牧野,於是乃有《大明》中最後一句,肆伐大商,會朝清明。說的便是牧野一戰後,天地放晴。又知太公望深知兵法,武王雖會盟八百諸侯,然暴紂待帶甲之士數萬,武王兵少。以太公望之知兵,必臨河佈陣。臨河佈陣,以河爲側翼,兵少必以此陣。

由此推之,武王臨河佈陣,紂王興兵,太公望親駕駟車衝擊,徒卒倒戈,紂王之甲士屠戮倒戈之卒,血水混雨,沿河而下,這纔有流血漂杵之說。”

陳永暗道:“如他這般說,不但可以解血流漂杵一句,更可證明尚父知兵、紂王殘暴、武王仁德……如此一來,所有的疑惑都解開了。不是血流漂杵記載的不對,而是解書之人說的不對啊……”這是個極好的結果,完全將這句必定會引出許多爭論的詞句用一種讓人接受的方式解釋出來。

衆人聽小贇這麼一說,配合上詩經《大明》一文,牧野的場面竟似逾越了六百年出現在腦海中。

其時五星相聚於西方、幾日內天卻有大雨、衆人皆以爲天命不在周,唯獨武王聖斷。尚父掌兵,沿河佈陣以河護其側翼,尚父以七十之軀親自駕車衝擊,徒卒以紂王暴而武王仁倒戈,不想那紂王之甲士以戈矛刺倒戈之徒卒,血流入清河之中,徒卒爭相逃命,躍入已被血水染紅的清河之中,盾牌飄起,武王唉聲不忍……越想越是入神,忍不住噫的一聲讚了出來,這一瞬間的功夫,之前的那些憤怒全都消失了。

正準備爲解這一句話感謝一句眼前這個怪學生的時候,小贇接下來的一句話卻讓陳永差點一口血噴了出來。

“這便是墨家以聞知而說知的推理之術,若無墨家此術,武王蒙不仁之冤矣!”

陳永本以爲,小贇多少會有點君子之風,所以給他解釋一番流血漂杵與仁的關係後,心懷一絲感謝。可他沒想到,解釋完之後,卻是濃濃的嘲諷:你們的仁,卻要靠墨家的說知之辯術去證明!劉贇這孩子簡直視儒學於無物!

陳永的腦袋裡此時就像是鍋中煮沸的油,落入了幾滴水,炸成一團。按古之君子——伯夷叔齊不食周粟餓死於首陽山上一事來說,就算讓武王背上不仁之名,也不可與墨家妥協。寧可武王不仁,不可用墨家說知之術!

他山之石、可以爲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按這麼理解,又應該借鑑墨家的辯術,豐富自己的理論,師以墨者以制墨。

這完全是兩種截然相反的態度,究竟哪種纔算是君子所爲呢?

陳永不知道那天自己怎麼迷迷糊糊地走出的學堂,再後來,學堂的那些學生就全由小贇教授了。

……

第三章 爺孫暢談論古今,遙憶邂逅白狐兒第九十六章 探險密林,古風驚變第七十一章 不堪往事,韓安相求第一百一十五章 林家姐妹,情愫難言第四十二章 星空獨憂愁,垢面生財道第七十三章 陣道高論,迷霧小陣第一百零六章 疑而不發,四人一聚第四十九章 一怒百人傷,震世術洪荒第六十二章 天命再現,臨終寄言第七十五章 人氣地氣,韓安之請第六十八章 一見信物,摧經廢脈第一百一十五章 林家姐妹,情愫難言第一百三十六章 二人相爭,原是故人第六十八章 一見信物,摧經廢脈第六章 奇服曠世體應畫,光潤玉顏秀可餐第六十三章 如樑受言,初臨韓都第十七章 臨去對訴子身世,勒碑刻銘彰自我第三十六章 略授修士事,迫切築道基第四十一章 欲取還散錢,黃臺居陋巷第一百四十九章 道陣滅妖,武卒漁利第一百二十六章 各方齊聚,泥丸神劍第二十八章 各有三心事,殺機一乍現第一百三十一章 飲酒賦詩,太守府內第一百三十九章 初敵消弭,古風又變第五十七章 脫身未安然,柔情使心暖第二百章 金鳳降世,鳳凰于飛第一百八十六章 明君何身憂,妻子不能留第七十章 心情尚佳,一展廚藝第一百一十七章 一力破防,勢如破竹第一百六十七章 收服兇獸,二變骨龍第十三章 傲慢青年辱古風,王兌古道求闕變第一百六十章 戰前鼓舞,一笑破軍第一百六十章 戰前鼓舞,一笑破軍第一百五十四章 養魂晶棺,初入解陣第七十七章 丁香枯死,韓冉生疑第一百七十章 又起波瀾,十一同行第一百九十章 許代有意,勸王離趙第十一章 滔滔黑水不速客,觀戰更生變強心第一百二十三章 對愁而眠,情深難言第一百六十八章 終出霸道,似夢似真第一百八十六章 明君何身憂,妻子不能留第一百五十六章 是劍是人?奪舍之險第一百四十五章 追兵又至,十三孽猿第一百九十六章 元晶耗盡,一覺驚魂第十章 忽而一夜驚魂夢,尋常小鎮起紛爭第一百六十三章 身世迷離,靈獒煉體第一百五十八章 是福是禍,經脈重生第三十二章 三虎遜一鳳,洪荒世淒涼第一百零五章 巨劍顯威,塵土歸落第一百五十八章 是福是禍,經脈重生第一百三十五章 豪華陣容,一入彌衲第一百二十三章 對愁而眠,情深難言第三章 爺孫暢談論古今,遙憶邂逅白狐兒第一百八十二章 黑雲壓城,甲光向日第一百七十九章 代國往事,肥龍懼犬第十八章 萬古片語散人功,兄弟三人入平谷第五十七章 脫身未安然,柔情使心暖第九十二章 戰定龍騎,一路留疑第一百五十七章 大商貴胄,勇闖“絕情”第五十九章 初到望風城,兵王真不笨第一百八十二章 黑雲壓城,甲光向日第九十九章 深山黑店,遇到戲精第一百九十五章 搶佔酒樓,知其底細第三十八章 本無意青元,成時逢變數第四十四章 飯飽看繁華,驚聞非禮聲第四十九章 一怒百人傷,震世術洪荒第四十九章 一怒百人傷,震世術洪荒第一百七十二章 七殺刀現,喜遇王兌第一百三十九章 初敵消弭,古風又變第一百三十二章 妖人陰謀,彌衲山腳第一百一十三章 蜀郡仇家,出山誅討第八十四章 半道襲殺,力戰難敵第一百五十七章 大商貴胄,勇闖“絕情”第十九章 奪命刀手急逃遁,古風稍論空抱負第一百零八章 孫錢角力,秦東斷魂第十章 忽而一夜驚魂夢,尋常小鎮起紛爭第一百八十四章 福城驚變,轉巷徘徊第一百二十七章 風昰現身,風古一戰(上)第十五章 多情自古傷離別,兩相對望一皓月第七章 風水術萬古道士出,互對質兮涼來歷明第一百章 輕鬆砸店,西出西樵第一百九十章 許代有意,勸王離趙第六十三章 如樑受言,初臨韓都第一百七十九章 代國往事,肥龍懼犬第一百二十章 大鬧武館,誅殺首惡第十四章 兮涼尋得家裡人,男子度己推古風第一百八十五章 邂逅代舒,帳前猶疑第一百六十五章 二變陌刀,兇獸出世第八十一章 枯花回春,此情追憶第五十章 重傷驚入魔,臨去有文章第六十四章 驚於大龍,三人遊城第七章 風水術萬古道士出,互對質兮涼來歷明第一百零三章 人力難敵,絕地無生第六十五章 各懷心事,不羈牛飲第三章 爺孫暢談論古今,遙憶邂逅白狐兒第七十九章 古道折花,兮涼怒火第四十七章 言語動鄰人,受辱實難忍第七十六章 賞花清談,趙王家事第二百章 金鳳降世,鳳凰于飛
第三章 爺孫暢談論古今,遙憶邂逅白狐兒第九十六章 探險密林,古風驚變第七十一章 不堪往事,韓安相求第一百一十五章 林家姐妹,情愫難言第四十二章 星空獨憂愁,垢面生財道第七十三章 陣道高論,迷霧小陣第一百零六章 疑而不發,四人一聚第四十九章 一怒百人傷,震世術洪荒第六十二章 天命再現,臨終寄言第七十五章 人氣地氣,韓安之請第六十八章 一見信物,摧經廢脈第一百一十五章 林家姐妹,情愫難言第一百三十六章 二人相爭,原是故人第六十八章 一見信物,摧經廢脈第六章 奇服曠世體應畫,光潤玉顏秀可餐第六十三章 如樑受言,初臨韓都第十七章 臨去對訴子身世,勒碑刻銘彰自我第三十六章 略授修士事,迫切築道基第四十一章 欲取還散錢,黃臺居陋巷第一百四十九章 道陣滅妖,武卒漁利第一百二十六章 各方齊聚,泥丸神劍第二十八章 各有三心事,殺機一乍現第一百三十一章 飲酒賦詩,太守府內第一百三十九章 初敵消弭,古風又變第五十七章 脫身未安然,柔情使心暖第二百章 金鳳降世,鳳凰于飛第一百八十六章 明君何身憂,妻子不能留第七十章 心情尚佳,一展廚藝第一百一十七章 一力破防,勢如破竹第一百六十七章 收服兇獸,二變骨龍第十三章 傲慢青年辱古風,王兌古道求闕變第一百六十章 戰前鼓舞,一笑破軍第一百六十章 戰前鼓舞,一笑破軍第一百五十四章 養魂晶棺,初入解陣第七十七章 丁香枯死,韓冉生疑第一百七十章 又起波瀾,十一同行第一百九十章 許代有意,勸王離趙第十一章 滔滔黑水不速客,觀戰更生變強心第一百二十三章 對愁而眠,情深難言第一百六十八章 終出霸道,似夢似真第一百八十六章 明君何身憂,妻子不能留第一百五十六章 是劍是人?奪舍之險第一百四十五章 追兵又至,十三孽猿第一百九十六章 元晶耗盡,一覺驚魂第十章 忽而一夜驚魂夢,尋常小鎮起紛爭第一百六十三章 身世迷離,靈獒煉體第一百五十八章 是福是禍,經脈重生第三十二章 三虎遜一鳳,洪荒世淒涼第一百零五章 巨劍顯威,塵土歸落第一百五十八章 是福是禍,經脈重生第一百三十五章 豪華陣容,一入彌衲第一百二十三章 對愁而眠,情深難言第三章 爺孫暢談論古今,遙憶邂逅白狐兒第一百八十二章 黑雲壓城,甲光向日第一百七十九章 代國往事,肥龍懼犬第十八章 萬古片語散人功,兄弟三人入平谷第五十七章 脫身未安然,柔情使心暖第九十二章 戰定龍騎,一路留疑第一百五十七章 大商貴胄,勇闖“絕情”第五十九章 初到望風城,兵王真不笨第一百八十二章 黑雲壓城,甲光向日第九十九章 深山黑店,遇到戲精第一百九十五章 搶佔酒樓,知其底細第三十八章 本無意青元,成時逢變數第四十四章 飯飽看繁華,驚聞非禮聲第四十九章 一怒百人傷,震世術洪荒第四十九章 一怒百人傷,震世術洪荒第一百七十二章 七殺刀現,喜遇王兌第一百三十九章 初敵消弭,古風又變第一百三十二章 妖人陰謀,彌衲山腳第一百一十三章 蜀郡仇家,出山誅討第八十四章 半道襲殺,力戰難敵第一百五十七章 大商貴胄,勇闖“絕情”第十九章 奪命刀手急逃遁,古風稍論空抱負第一百零八章 孫錢角力,秦東斷魂第十章 忽而一夜驚魂夢,尋常小鎮起紛爭第一百八十四章 福城驚變,轉巷徘徊第一百二十七章 風昰現身,風古一戰(上)第十五章 多情自古傷離別,兩相對望一皓月第七章 風水術萬古道士出,互對質兮涼來歷明第一百章 輕鬆砸店,西出西樵第一百九十章 許代有意,勸王離趙第六十三章 如樑受言,初臨韓都第一百七十九章 代國往事,肥龍懼犬第一百二十章 大鬧武館,誅殺首惡第十四章 兮涼尋得家裡人,男子度己推古風第一百八十五章 邂逅代舒,帳前猶疑第一百六十五章 二變陌刀,兇獸出世第八十一章 枯花回春,此情追憶第五十章 重傷驚入魔,臨去有文章第六十四章 驚於大龍,三人遊城第七章 風水術萬古道士出,互對質兮涼來歷明第一百零三章 人力難敵,絕地無生第六十五章 各懷心事,不羈牛飲第三章 爺孫暢談論古今,遙憶邂逅白狐兒第七十九章 古道折花,兮涼怒火第四十七章 言語動鄰人,受辱實難忍第七十六章 賞花清談,趙王家事第二百章 金鳳降世,鳳凰于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