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勸農(上)

海船方面比較簡單,登州水師那裡在趙禳的暗示下,三艘海鶻船光榮退役,登州水師都指揮使新近納了一房小妾。

不過這海鶻船的確很破舊,需要大修和改造兩個月纔可以再次使用,而且海鶻船運載量不大。畢竟是戰艦,加上北宋海防政策是近海防禦,所以海鶻船裝載量不大。除此之外還返修兩艘三百料的海船。

只是情況卻和趙禳預料的有不少出入,甭看兩個月後有五艘海船,實際五艘海船不過是能夠容納一百一十三人以及七天食物和淡水。至於貨物方面,也就是能夠容納一千斤茶葉和二十箱陶瓷、二百匹絹、布、絲綢而已!

“這是怎麼回事情啊?怎麼就裝載這麼點東西啊?甭說去曰本了,就算去高麗也是很勉強的!可是下面的工匠偷工減料了?”趙禳說到這裡,目露兇光的。

回答趙禳的不是錢彥遠,而是胡夫臣的兒子胡克己,他也是沂州大戶和趙禳合作的代表。“王爺,這事情草民已經調查過了,不是登州水師的工匠偷工減料,實在是登州水師太過破敗不堪了!常年沒有和曰本、高麗通使,最近的一次大戰還得追溯到大唐的白江口海戰時候。承平數百年,又無商貿,只能夠如此了!”

“本王在汴梁的聽聞不少藩商都購買大宋海船的,莫非都是這一種嗎?”趙禳問出自己的疑惑。

胡克己說道:“王爺此言正是,草民當初遊歷福建的時候也見此情況,只是造船技術好的,只是明州、泉州、福州等地,南北差距太大了!王爺倒是可以在明州購買海船,只是等建造好,再送來,最快也怕要明年六月了!”

近一年半?趙禳那裡有這個時間啊!他要是弄不出一番成績出來,他在青州怕是連一個年頭都待不了。

“船小一點就小一點吧!畢竟是第一次,至於明州那裡……算了,還是靠登州的造船廠吧,給錢他們繼續打造海船,質量不行就靠數量撐上去!”趙禳咬牙說道。

胡克己自知自己的位置,雖然心中有一些不大認同,但還是明智的沒有選擇反駁,沉默的點下頭,便退下去。

處理了這事情後,趙禳就得去“勸農”,所謂的勸農在古代就是皇帝到田地那裡耕作,以身作則,勸說百姓好好耕作。不過到了現在,已經不用這種形式的勸農了。你想想剛剛大荒,經歷過飢餓的人,他們還不知恥而後勇,發奮耕作嗎?

趙禳要做的就是到田野間檢閱田地的情況,隨同的官員不多,也就勾當獄訟差事周欽和益都縣知縣外加猛將王珪,護衛兵馬除了五個衙役外,也就二十名鐵甲都士兵。

到了田野間,周欽和益都縣知縣都傻了眼,這真的是大宋長沙王嗎?

趙禳往車裡面出來,身上的官服已經換了,身上穿着一套和田間老農一樣的短打麻布衣,腳上是一雙草鞋。走到田邊,把草鞋脫了,徑自走向一老農。

剛剛開始老農還頗爲拘謹,別看趙禳一身老農裝備,但那隨從,還有縣太爺的恭敬,這一切都說明了趙禳的身份不簡單。

只是不過片刻,老農就和趙禳談笑風生起來。周欽和益都縣知縣忍不住走上去傾聽,發現趙禳的話很樸素,但都讓人有一種恍然大悟或者一針見血的感覺。

就好比是在耕作上,趙禳認爲不應該一味的耕種水稻。水稻固然好吃,但產量不夠,而且要求精耕。也就是同樣一個人,如果種水稻,他只能夠照顧十來畝水稻,如果種旱稻則不然,可以照顧三十畝。

爲此哪怕趙禳有些問題很白癡,但依舊沒有降低趙禳在老農心中的地位。

走了一圈後,趙禳回到益都縣衙門的時候已經渾身是汗水和泥漿,趙禳也不想梳洗了,就這樣坐到原本益都縣知縣的座位上,知縣和周欽分左右坐下。

“今天本王巡視了一圈,種子雖然有些短缺,但因爲不少都是佃戶,那些大戶在這事情上倒是盡心盡力,就是利息太過黑心了!黑心的居然有一斗種子到去年,居然要用三石糧還!足足三倍利!你這個當知縣的怎麼一點反應也沒有啊?”趙禳越說到後面就越氣惱,手指敲的那梨木辦公桌“砰砰”響的。

一畝尋常田地畝產不過是兩石,而一斗種子大概可以用於耕作三畝地,也就是說這轉手一借就獲利一半。也怪不得後來王安石要搞那個什麼青苗法了,更是惹得天下天怒人怨,實在是搶錢太多了!

知縣在這事情上倒是頗爲硬氣。“王爺這歷來都是如此的,大戶們這價錢很公道了!總比讓農戶連種子也沒有強啊!而且農戶都沒有意見,王爺你何必如此多心呢?”

趙禳氣的恨不得給這知縣一巴掌,不過知縣的話也叫趙禳清醒過來。現在大戶的勢力還是很大,自己就算是想搞青苗法也不可能,君不見當初王安石的青苗法就是下面的官員陽奉陰違,導致天怒人怨的嗎?

難道他趙禳比王安石還牛逼嗎?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培養出一批有能力的下層官吏,要不然最後都會在大戶的障礙下,變成亂民的惡政。

深呼吸一口氣,趙禳說道:“話雖如此,但百姓到底剛剛經歷了大旱,手中無餘糧,如此高利率,怕是會竭澤而漁!”

聽了這話,知縣反而點下頭,恢復之前的恭敬神色,道:“王爺所言甚是!”

距離了這事情,趙禳也沒有心思留在益都縣衙門了,他算是看出來,這知縣是大戶擁護者。怕其本身就是益都縣的大戶,或者和益都縣的大戶有錯綜複雜的關係。

ps:昨天斷更皆因木木發燒了,燒的人渾渾沌沌的,渾身沒有力氣,一天都趴在牀上。今天還燒,不過沒有那麼厲害了,就一更,請見諒……

第268章 突襲(中)第161章 範諷吃癟第148章 跳躍的火焰(4)第194章 商號、造船廠第137章 抵青州第98章 囚中對(中)第112章 楊素臨戰第279章 三川口大戰第89章 不共戴天第86章 王王聯手(下)第303章 彈劾如雲第278章 安化定第268章 突襲(下)第302章 尹洙(下)第166章 回京與留青第273章第191章 市馬第239章 入宜州第21章 威逼利誘第311章 窩裡橫第211章 範諷獄第311章 窩裡橫第185章 走私第236章 廣西事(下)第41章 舞弊第258章 斷案(上)第3章 歷史似乎有些不一樣第81章 生母(續)第245章 言論之威(下)第69章 賭詩第241章 稱王第71章 詠雪第175章 泰山行(下)第266章 古鬆第109章 宰相圍攻第40章 蘿蔔加大棒第258章 斷案(下)第64章 湖心亭巧遇第296章 驅虎吞狼第297章 一唱一和第231章 風波不止第222章 西宮寒(上)第152章 跳躍的火焰(8)第301章 秦鳳路(下)第15章 會稽郡王府第110章 打壓第273章第203章 王蒙正(下)第175章 泰山行(下)第12章 處罰第292章 金明湖第176章 亡羊補牢第300章 史吉第205章 踏春(3)第205章 踏春(8)第245章 言論之威(下)第169章 四大儒第280章 衛王回京第201章 母子相見第297章 一唱一和第236章 入桂第260章 鬧劇第420章 千秋茶肆(下)第212章 權臣第268章 突襲(上)第299章 初到京兆府第36章 全城熱武第88章 棋錯一着第222章 西宮寒(上)第125章 練膽第264章第292章 金明湖第96章 公孫(下)第309章第188章 黑手第420章 千秋茶肆(下)第135章 優勝劣汰第289章 晁宗愨(上)第297章 一唱一和第172章 獄訟第267章 南營換將第245章 言論之威(下)第312章 武延山(中)第289章 晁宗愨(上)第276章 突火槍構思第204章 少年不勝春風(上)第147章 跳躍的火焰(3)第420章 千秋茶肆(上)第34章 老狐狸與小狐狸第236章 廣西事(中)第205章 踏春(1)第131章 攻城戰(3)第231章 風波不止第238章 募兵第93章 薦才第81章 生母(續)第289章 晁宗愨(下)第73章 今夜後,天下誰人不識君?第207章 辣魚湯第274章
第268章 突襲(中)第161章 範諷吃癟第148章 跳躍的火焰(4)第194章 商號、造船廠第137章 抵青州第98章 囚中對(中)第112章 楊素臨戰第279章 三川口大戰第89章 不共戴天第86章 王王聯手(下)第303章 彈劾如雲第278章 安化定第268章 突襲(下)第302章 尹洙(下)第166章 回京與留青第273章第191章 市馬第239章 入宜州第21章 威逼利誘第311章 窩裡橫第211章 範諷獄第311章 窩裡橫第185章 走私第236章 廣西事(下)第41章 舞弊第258章 斷案(上)第3章 歷史似乎有些不一樣第81章 生母(續)第245章 言論之威(下)第69章 賭詩第241章 稱王第71章 詠雪第175章 泰山行(下)第266章 古鬆第109章 宰相圍攻第40章 蘿蔔加大棒第258章 斷案(下)第64章 湖心亭巧遇第296章 驅虎吞狼第297章 一唱一和第231章 風波不止第222章 西宮寒(上)第152章 跳躍的火焰(8)第301章 秦鳳路(下)第15章 會稽郡王府第110章 打壓第273章第203章 王蒙正(下)第175章 泰山行(下)第12章 處罰第292章 金明湖第176章 亡羊補牢第300章 史吉第205章 踏春(3)第205章 踏春(8)第245章 言論之威(下)第169章 四大儒第280章 衛王回京第201章 母子相見第297章 一唱一和第236章 入桂第260章 鬧劇第420章 千秋茶肆(下)第212章 權臣第268章 突襲(上)第299章 初到京兆府第36章 全城熱武第88章 棋錯一着第222章 西宮寒(上)第125章 練膽第264章第292章 金明湖第96章 公孫(下)第309章第188章 黑手第420章 千秋茶肆(下)第135章 優勝劣汰第289章 晁宗愨(上)第297章 一唱一和第172章 獄訟第267章 南營換將第245章 言論之威(下)第312章 武延山(中)第289章 晁宗愨(上)第276章 突火槍構思第204章 少年不勝春風(上)第147章 跳躍的火焰(3)第420章 千秋茶肆(上)第34章 老狐狸與小狐狸第236章 廣西事(中)第205章 踏春(1)第131章 攻城戰(3)第231章 風波不止第238章 募兵第93章 薦才第81章 生母(續)第289章 晁宗愨(下)第73章 今夜後,天下誰人不識君?第207章 辣魚湯第27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