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說禪道兩段公案論悟性

46. 說禪道,兩段公案論悟性

兩人進來,喊了一聲爸,說:“這兩位肯定是你老所說的貴客,今天早晨,你就要我們上集市去買肉和菜,還叫我們打酒,想必是招待二位,兩位貴客,你們先聊着,我們去做飯。”

“不要忙。”莫閒急忙說。

“讓他們忙去,只是便飯,再說,農家之中,也不能弄出山珍海味。”一凡居士笑道。

“不好意思,讓你們忙了。”莫閒說。

“居士,你能前知,怎麼學的?”謝草兒好奇的問道。

“那不算什麼,我也沒有學,就是一心念經,平時就如我剛纔所說而已。”一凡居士笑道。

“師妹,你不知道,我看過一本書,是儒家的,書上說,至誠之道,可以前知,大概一心念誦佛經,心思歸一,這符合至誠之道。”莫閒開口了,他發現謝草兒太過於注重神通法術。

謝草兒肩頭上的白色松鼠吱吱的叫了兩聲,好像贊同莫閒所言。

“那麼,居士是在什麼地方得法的?”謝草兒顯然還沒有死心,莫閒在心中搖搖頭,自己已將神通講起她聽,她還是沒有理解,到底書讀少了。

“我從小在普濟寺做了一個小和尚,並未受具足戒,不過小時候一件事對我影響較大,大概就是這件事,才使我開悟了。”

“什麼事?”

一凡居士開始講他的故事:

那是一個關於饅頭的故事,這天早上,一凡小和尚發現師父得到了6個饅頭,大師兄也得到了6個饅頭,只有他自己得到了4個饅頭。

一凡覺得太不公平了。師父得6個饅頭,他沒意見,可大師兄也得6個饅頭,不是跟師父平起平坐了嗎?不行,不行!

於是一凡找到師父,也要6個饅頭。師父說:“你能吃下6個饅頭嗎?”

一凡大聲說:“能!我要6個饅頭!”

師父看了看小一凡,把自己的饅頭拿了兩個給小一凡。

不久,小一凡就將6個饅頭吃完了,他吃得太飽了。

小一凡拍着肚子高興地對師父說:“師父,你看,6個饅頭我都吃下去了。我能吃6個饅頭,以後每天早上我都像大師兄一樣要6個饅頭!”

師父微笑着看小一凡,說:“你是吃下去了6個饅頭,但明天你要不要6個饅頭,還是等會兒再說吧!”

過了一會,小一凡覺得肚子脹,也口渴,然後就去喝了半碗水。接着,小一凡的肚子比剛纔更脹了,而且有點兒發痛。

小一凡開始難受起來,根本沒法像平時那樣挑水掃地念經。

這時,師父對小一凡說:“平時你吃4個饅頭,今天你卻吃了6個饅頭,你多得到了兩個,可是你卻並沒有享受到這兩個饅頭的好處,相反,它們給你帶來了痛苦。得到不一定就是享受。不要把眼光盯着別人,不要與人比,不貪,不求,自然知足,自然常樂。”

小一凡點點頭,捂着肚子,說:“師父,以後,我還是吃4個饅頭!”

“這件事給了我很大啓發,後來我還俗了,在家修行,我覺得自己在什麼地方都一樣,知足常樂,不知不覺中,我就有了前知的能力,但我視之如平常。”一凡居士說。

莫閒心中一動,想起一事,說:“居士,你是禪宗?”

“呵呵,普濟寺是一座禪宗寺院。”一凡笑笑。

“難怪。”莫閒恍然大悟。

而謝草兒卻糊塗了,她不解地問道:“師兄,居士說他是禪宗居士,你好像明白了什麼,是怎麼一回事?”

“禪宗是一個特別的佛教宗派,其和尚形成千差萬別的修行方法,注重心性,有見性成佛之說,悟通了,衆生是佛,如果不悟,佛是衆生,講究在生活中悟道,並不要求一定靜坐,此宗不注重神通,更講究智慧,神通不敵業力,而智慧卻能破除愚昧。”莫閒說道,其實他只懂個皮毛,還得益於他在藏經樓中的半年多。

“師兄,你懂得真多。”

莫閒搖搖頭說:“懂得多隻是知識,並不一定會代表智慧,一燈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破萬年愚,我懂得多,恐怕會有所知障。”

“什麼是所知障?”謝草兒又問道。

一凡居士笑了:“所知障就是被自己原來的知識學問矇蔽,產生先入爲主的觀念,從而失去一顆公正的心,人生在世,各種知見難免,很難避免所知障,執着於所證之法而障蔽其真如根本智。修行之人,往往因執着外相而走入岐途,就如打坐,本是一種手段,但僧人們往往忘卻這一點,爲打坐而打坐,失去了它的本意,修行就變成一場空。”

“居士高見。”莫閒讚道。

“修行爲了什麼,是爲了自身的超脫,這是修行的根本,力量並不會帶來超脫,只有智慧,執迷於打坐,如似‘磨磚作鏡’”

“磨磚作鏡?這裡面有什麼故事?”莫閒問道,他讀《道德經》,上面說,“智慧出,有大僞”,而佛家居然以智慧爲重,是不是有誤解,也許這兩家的智慧不是一個意思,莫閒猜對了,佛家說大智慧,不是人的小聰明,而《道德經》上所言智慧,不過是人的小聰明。

人信書,是因爲書籍傳承了人類的知識,但不能迷信書,如果迷信書,就是佛家所說的“所知障”。

“磨磚作鏡是禪宗的公案,故事是這樣的。”一凡說出了一件公案:

道一禪師十二歲時拜懷讓禪師爲師,落髮出家。

一天,懷讓禪師看道一整天呆呆地坐在那裡參禪,於是便見機施教,問:“你整天在這裡坐禪,圖個什麼?”

道一說:“我想成佛。”

懷讓禪師拿起一塊磚,在道一附近的石頭上磨了起來。

道一被這種噪音吵得不能入靜,就問:“師父,您磨磚作什麼呀?”

懷讓禪師:“我磨磚作鏡子啊。”

道一:“磨磚怎麼能作鏡子呢?”

懷讓禪師:“磨磚不能作鏡子,那麼你呆呆地坐在那裡又怎麼能成佛呢?”

道一:“那要怎麼樣才能成佛呢?”

懷讓禪師:“這道理就好比有人駕車,如果車子不走了,你是打車呢?還是打牛!”

道一沉默,沒有回答。

懷讓禪師又說:“你是學坐禪,還是學做佛?如果學坐禪,禪並不在於坐臥。如果是學做佛,可是諸佛無形無相卻能現一切相,並不只是禪定之相。諸法性空本無可住,於無住法不應該有取捨之心。你想通過坐禪成佛,這實際上是在殺佛。如果你執着於禪定之相,你不可能通達實相之理。”

道一禪師聽完懷讓禪師這段開示,猶如醍醐灌頂,於是從禪座上下來,頂禮懷讓禪師,並問禪師:“怎樣用心才能符合無相三昧?”(注:三昧是定的意思。)

懷讓禪師答道:“你發心要學習心地法門,如同播下種子;我今爲你宣說修行法要,如同天降甘霖。你因爲有內外因緣和合,所以應當見道!”

道一禪師又問:“道既然非色又無相,如何才能看見?”

懷讓禪師答道:“心地法眼才能見道,而不適用肉眼。無相三昧也是如此,應該用法眼去修習!”

道一禪師又道:“道有成有壞嗎?”

懷讓禪師答道:“如果用成住壞空等生滅心去見道,認爲道也存在成住壞空,所見之道並非真正之道,因爲道不生不滅且超越生滅二邊。聽吾偈曰:

心地含諸種,

遇澤悉皆萌。

三昧華無相,

何壞復何成!”

道一禪師聽完懷讓禪師這番開示,當下心開意解,見到自己本來面目。

一凡居士說了這個公案,微笑看着兩人,莫閒似有所悟,謝草兒也隱隱似悟着什麼:“師兄,難到禪宗修行就是這樣嗎?”

“大概就是這樣,言語道斷,道是心靈一瞬間的昇華。”莫閒說道,他覺得似有所得,但卻抓不住。

“我們修道,靜坐練氣,不是沒有用了?”一瞬間,她信心動搖了。

“不是這樣,這裡講的是道體,像道一禪師這樣悟性,千萬人中難得一人,我們是愚人,但不是不能悟道,我們下的功夫,道的種子會慢慢萌牙,正如一凡居士所說,我們不能沉迷於力量,而要不斷尋其根本,終有一天,我們會恍然大悟。”莫閒見她情況有些不妙,開導道。

謝草兒長出了一口氣:“縱他有千般好,我只管修我的道,正如師兄所說,我是一個愚人,不必理會什麼大道,只管做去。”

“姑娘好悟性!”一凡居士猛然讚道,謝草兒剛纔聽了這個公案,頭都大了,見莫閒這麼一說,她乾脆不予理會,管他什麼禪與道,就按師傅傳授去修行。

道不遠人,她這樣想,誰說她不符合道,道無所不在,謝草兒的心態調整過來,恰恰符合了道,一凡才說她好悟性,不過,她是無意間符合道,自己並沒有意識到,而莫閒不要看他口中千言,他只能算口頭禪。

“開飯囉!”兒媳將菜往上端。

180 訪惠岸相托有事見雙龍60 無奈出死中求活悄然動63 風火輪衆生之音態度異33 道佛辨詳解支林話二禪8 陰魔窺智全克敵野僧阻92 鬥河伯符詔封神臨水上一117 靜思量功成製作起於細81 頭面神顛倒陰陽卻爲何53 戰鬼車桃夭拜師白猿道15 遇鬼修一氣擒拿手建功114 大陣成守株待兔狐妖入143 瘟癀煙真火卻敵煉瘟癀3 白澤圖演世界現鎮壓慄廣173 金烏符采摘桑葚擂臺事29 遇明王捭闔之間意圖藏192 雲光幛混煉法寶取毒物45 野豬精清涼寺內吞智雲164 臨行前殷勤吩咐賴第依46 靈藥現禁光破碎食妖蟲83 誤會起相遇交手誤終解155 審衆人人各不同千般面上59 出幻境又入虎穴難未滿69 執中煉體機緣到混沌初現內心忘145 金丹分紅玉蝦網起爭執119 仙人已去傳奇在大道於人終不負56 夢中警黃庭內人開諸竅48 肅然敬求道羣智輕生死157 六僧道合力戰提婆達多86 定觀經收徒二人走天涯36 懷素城邊築高壇代天封神補符籙86 業力出相談疑心論緣由45 道義辨世間唯有珍惜在144 六魂幡殺僧末路太陽火72 化身現莫閒尋根天生寶4 化神劫請教師尊渡劫波三87 務光隕落天地動崇文暗算破綻露128 雲煙弓增強化身靠寶物54 大道無常人不識南海之島施妙法45 譏諷語實戰觸動林黯然10 終渡劫真水真火送蠡玉135 地支盤爭鋒惡鬥火海中50 約會處明言不入情愛路112 爲報復無名火起動刀兵142 敗神魔今日一劍破萬法8 陰魔窺智全克敵野僧阻40 爲防背叛分明暗直達神庭污血獄37 史書在舊日魔皇今始明136 同於火五火鍛身幻於火106 明火行符文初成歸心宮162 顯化身大言世界幻術破58 洞府事邀請道友海上會121 去冰宮老者阻路莫閒險102 性命修對比道佛起明悟170 獻丹藥投其所好爲說情142 伏矢幻收復天雲世外人40 大德者生機一線陰雷出98 鎮元出手逐塗玄莫閒願身入地仙45 十二劍成二途取遠赴青丘人妖鬥144 劫難過意欲收徒先考驗22 入山寨一言不合刀槍動19 心不捨人去屋空歸來語4 化神劫請教師尊渡劫波三62 誅大黿錢江岸邊潮信人105 一敵二道心不畏艱難中57 恩威並用收妖物點化無情作童子113 梅半仙不動聲色搬是非88 過去身白虹失陷綠如出103 烈焰陣燃脂頭陀不歸火50 約會處明言不入情愛路59 衆人起巨鯨歌引高手出79 叛裡叛三人身隕收淨瓶145 幽冥燈金身合體悟前由1 飛昇仙界道侶失小院卻是隨心幻92 白虹歸白猿祭煉大日珠103 殺鉇狼莫閒定計破僵局27 入酒洞象天法地無憑成176 擂臺上一招克敵煉體強54 禁制破又遇臺階符紋現76 昆化丘洞天之中謁逍遙137 相較量莫閒收伏諸雲鶴76 道不同人心鬼蜮終白費35 道宮之中委任命述說太乙金仙事51 青丘不甘爲棋子塗玄偏要成惡人106 棲靈峰中體大道劫難已成在眼前144 六魂幡殺僧末路太陽火33 道佛辨詳解支林話二禪67 觀天之道執天行烈焰陣起人不信11 明王現地水火風一珠成145 過去經溯源尋蹤定兇手68 混沌毒焰火靈逞威靈蛇盞43 臺階路異獸雕像白澤圖61 傳法事竹林妙法人難知36 心思深大地合一欲拔山20 補元丹混入妖洞巡山去37 笑談中陰神四境光明現109 心二意妖聖三山非一心62 三玄陣中任來往下169 陣圖修官員走後論煉丹107 白澤圖惡鬥兩妖顯神通71 見恩師幾番風波思得失
180 訪惠岸相托有事見雙龍60 無奈出死中求活悄然動63 風火輪衆生之音態度異33 道佛辨詳解支林話二禪8 陰魔窺智全克敵野僧阻92 鬥河伯符詔封神臨水上一117 靜思量功成製作起於細81 頭面神顛倒陰陽卻爲何53 戰鬼車桃夭拜師白猿道15 遇鬼修一氣擒拿手建功114 大陣成守株待兔狐妖入143 瘟癀煙真火卻敵煉瘟癀3 白澤圖演世界現鎮壓慄廣173 金烏符采摘桑葚擂臺事29 遇明王捭闔之間意圖藏192 雲光幛混煉法寶取毒物45 野豬精清涼寺內吞智雲164 臨行前殷勤吩咐賴第依46 靈藥現禁光破碎食妖蟲83 誤會起相遇交手誤終解155 審衆人人各不同千般面上59 出幻境又入虎穴難未滿69 執中煉體機緣到混沌初現內心忘145 金丹分紅玉蝦網起爭執119 仙人已去傳奇在大道於人終不負56 夢中警黃庭內人開諸竅48 肅然敬求道羣智輕生死157 六僧道合力戰提婆達多86 定觀經收徒二人走天涯36 懷素城邊築高壇代天封神補符籙86 業力出相談疑心論緣由45 道義辨世間唯有珍惜在144 六魂幡殺僧末路太陽火72 化身現莫閒尋根天生寶4 化神劫請教師尊渡劫波三87 務光隕落天地動崇文暗算破綻露128 雲煙弓增強化身靠寶物54 大道無常人不識南海之島施妙法45 譏諷語實戰觸動林黯然10 終渡劫真水真火送蠡玉135 地支盤爭鋒惡鬥火海中50 約會處明言不入情愛路112 爲報復無名火起動刀兵142 敗神魔今日一劍破萬法8 陰魔窺智全克敵野僧阻40 爲防背叛分明暗直達神庭污血獄37 史書在舊日魔皇今始明136 同於火五火鍛身幻於火106 明火行符文初成歸心宮162 顯化身大言世界幻術破58 洞府事邀請道友海上會121 去冰宮老者阻路莫閒險102 性命修對比道佛起明悟170 獻丹藥投其所好爲說情142 伏矢幻收復天雲世外人40 大德者生機一線陰雷出98 鎮元出手逐塗玄莫閒願身入地仙45 十二劍成二途取遠赴青丘人妖鬥144 劫難過意欲收徒先考驗22 入山寨一言不合刀槍動19 心不捨人去屋空歸來語4 化神劫請教師尊渡劫波三62 誅大黿錢江岸邊潮信人105 一敵二道心不畏艱難中57 恩威並用收妖物點化無情作童子113 梅半仙不動聲色搬是非88 過去身白虹失陷綠如出103 烈焰陣燃脂頭陀不歸火50 約會處明言不入情愛路59 衆人起巨鯨歌引高手出79 叛裡叛三人身隕收淨瓶145 幽冥燈金身合體悟前由1 飛昇仙界道侶失小院卻是隨心幻92 白虹歸白猿祭煉大日珠103 殺鉇狼莫閒定計破僵局27 入酒洞象天法地無憑成176 擂臺上一招克敵煉體強54 禁制破又遇臺階符紋現76 昆化丘洞天之中謁逍遙137 相較量莫閒收伏諸雲鶴76 道不同人心鬼蜮終白費35 道宮之中委任命述說太乙金仙事51 青丘不甘爲棋子塗玄偏要成惡人106 棲靈峰中體大道劫難已成在眼前144 六魂幡殺僧末路太陽火33 道佛辨詳解支林話二禪67 觀天之道執天行烈焰陣起人不信11 明王現地水火風一珠成145 過去經溯源尋蹤定兇手68 混沌毒焰火靈逞威靈蛇盞43 臺階路異獸雕像白澤圖61 傳法事竹林妙法人難知36 心思深大地合一欲拔山20 補元丹混入妖洞巡山去37 笑談中陰神四境光明現109 心二意妖聖三山非一心62 三玄陣中任來往下169 陣圖修官員走後論煉丹107 白澤圖惡鬥兩妖顯神通71 見恩師幾番風波思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