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帶兵出征的是南詔大將軍段陽河,他的副將也是非常出名的,就是吐蕃的二王子妄葉,這個妄葉天生就是爲戰爭而生的,他對於權力到不是很熱衷,主動對於熱血哪個科室熱衷的一塌糊塗,據說,他從軍以來不知道殺死了多少人,甚至還真的拿別人的腦袋當尿壺呢?
當然主將段陽河也不是一般的人物,他是南詔武帝的次子婆羅王的後人,在南詔也是權傾一時的人物,而且此人通曉兵法,若不是此人一直駐紮在南詔及大康的邊境,恐怕南詔早就被王忠嗣帶人給剿滅了。
這次主動邀站的就是段陽河,他通過消息得知了大康內部的情況,便漸漸的往蜀中內部滲入自己的勢力了,由於董彥光的迫害,使得一些熱血軍人離開了自己的崗位,或者投靠了周圍的國家,比如周博,他原是劍南節度使服下的驍果校尉,奈何,因爲當初得罪了董彥光的小舅子,王忠嗣在的時候,這位大帥壓着,董彥光不敢發怒,現在董彥光己任了劍南節度使,自然是開始發難了。
爲了保住自己的性命,他不得不暗夜帶着自己的部曲投靠了南詔人,爲此還專門爲南詔人打開了幾個州郡的大門呢?這也是聯軍爲何那麼快拿下蜀都的原因,毫不誇張的說,現在的蜀中基本上都落在聯軍的手中,蜀中百萬百姓受着異族人的統治,不過,這些對周博來說好像是沒有設麼?他現在最想要做的就是殺死董彥光這個老賊,以報自己的滅門之仇。
坐在董彥光的原有的議事廳裡面,段陽河心裡有一種自豪的感覺啊,多少年了,多少年了,他都沒有打過勝仗啊,多少年了,都沒有踏入大康一步啊,現在好了,他一下子進拿下了大半個蜀中,這簡直是奇功一件啊,這讓他在世人的眼中的也要•••••••••••••••••••“大將軍,據探馬來報,董彥光收攏了殘兵居住在宜賓地區,末將建議我們應該趁勝追擊,一鼓作氣拿下整個蜀中地區了,有了富庶的蜀中地區,我們纔有勢力跟大康進行爭鬥。”
周博朝坐在主位上的大將軍段陽河進言道。
段陽河並沒有說話,而是看向身旁的吐蕃二王子妄葉,這次出兵主要是他們南詔出了五萬軍馬、吐蕃四萬軍馬,這個主將的位置才落到了段陽河的頭上的,段陽河自然是對吐蕃王子尊重了,若是因爲意見不合的,導致聯軍失敗的話,他們誰也承擔不了這個責任。
“一鼓作氣,幹嘛要一鼓作氣啊,我們應該等等,據本王所知蜀中地形比較崎嶇,不易於行軍,我們兩國的軍馬習慣於行走這樣的山路,正好給我們創造了機會,只要我們把漢人的援軍給斷掉了,他們的皇帝自動回議和的。”
妄葉捋着自己的鬍鬚說道。
這些話語自然是不是他能夠想到的,這些都是他幕僚討論了一夜總結出來的結果,就算是他們此刻能夠拿下董彥光的軍馬,倒是漢人的軍馬壓境,他們還是一籌莫展,還不如此刻準備一下將來伏擊漢人的援軍呢?只要消滅了漢人的援軍,相信不久的將來,他們的皇帝肯定會來議和的,他們目的不是要土地,而是要人及錢糧的。
“不可,二王子,漢人想來狡詐,若是我們這麼做的話,極有可能給他們有機可趁啊,所謂哀兵必勝啊,董彥光丟失了蜀都,自知難逃一死,若是他能夠帶着大軍奪回蜀中的話,自然處罰就不中了,估計此刻的他正在集結軍馬想要奪回蜀中吧。”
南詔國一名武將阻止道。
漢人想來狡詐,這句話說通了在做許多人的心思啊,特別是南詔國的將領們,對此可謂是深有體會啊,當年的王忠嗣一邊派人跟他們議和,一邊親帥大軍偷襲了他們的城池,結果使得他們不得不在談判上低頭,爲此多賠償了不少錢財及女人啊。
“狡詐?漢人是狡詐,但是隻要我們小心謹慎,他們佔不到什麼便宜的,再說了漢人的將
軍裡面大部分都死了或者被皇帝給殺了,其他人不足爲懼啊,倒是滇南的楊延昭不可小視啊,不知道南詔國主有沒有派人進行抵禦啊?”
吐蕃一名貴族將軍黏着鬍鬚分析道。
楊延昭的威名還是有的,他們這次敢傾兵入侵大康自然是做了一番功夫的,對於大康的將領倒是有一番瞭解的。
“這點放心吧,我南詔國師親提十萬軍馬助手寒鐵關,就是當年的大康五虎也未必能夠突破此關啊,不過,我們算來算去還是算嘍一人啊,”
段陽河捋着鬍鬚。口中說道,眼中倒是閃爍着精光,讓人一看便是精明之人啊。
“莫非大將軍說的是去年單騎救主的那個少年?想來大將軍,是多慮了,他當時僅憑着自己的武勇就下來額大康的皇帝,其他的並沒有什麼?再者大康帶兵的將軍可是講究資歷額3,他一個矛頭孩子自然是不可能單獨領軍出戰的。“段陽河的心腹出來解釋道。
“嗯,大將軍多慮了,以屬下來看,我們一邊派人去進行埋伏,一邊派人對董彥光進行圍剿,末將不才,願意帶領兩萬軍馬,取董彥光的向上人頭,以報大將軍提攜之恩。“周博進言道。
此時的周博在南詔國倒是混的風生水起啊,已經封侯了,而且還是三品的大將軍了,這在大康可是很難做到的,他沒有俞慕名那種本事,一飛沖天啊,只能在下面打拼啊,運氣好一點的話,遇到一位明主,極有可能封侯拜相的,遇不好的話,就像董彥光這樣的人,基本上只有在下面勞累的苦命了。
“我看也可以,這樣吧,我吐蕃出一萬、南詔出一萬,再加上週將軍的本部人馬,對付董彥光的軍馬還是綽綽有餘的,其餘的軍馬正好埋伏在援軍過來的道路上,爭取一擊而生,不知道大將軍意下如何啊?“妄葉出言道。
段陽河思考一會贊成了這個建議了,反爭現在也沒有什麼號的辦法?目前這個計策還是可行的。
就這樣聯軍兵分兩路開始進軍了。一邊進宮董彥光,一邊對大康隨時增援的軍馬進行伏擊。
~~~~~~~~~~~~~~~~~~~~~~~~~~~~~~~~~~~~~~~~~~~~~~~~~~~~~~~~~~~~~~~~~~~~~~~~~~~~~~~~~~~~~~~~~~~~~~~~~~~~~~~~~~~~~~~~~~~~~~~~~~~~~~~~~~~~~~~~~~~~~~~~~~滎陽郡王自然是哭哭滴滴的見到了皇帝,當下把今日發生的事情說了一遍嗎,自然是隱瞞了一些東西,在他的描述之下,俞慕名簡直是一個紈絝子弟,對皇家簡直••••••••••••奈何,他卻是沒有看到皇帝的臉色,此時的皇帝臉色都發紫了,若是皇帝不知道他們這些皇室在幹什麼的,還真的相信了滎陽郡王的話語。
“夠了,夠了,簡直是欺人太甚啊,還把朕放在眼裡嗎?”
面對着姬昌的大發雷霆,姬備等人趕緊跪地求饒,自然附帶着對俞慕名的不滿了。
“混賬東西,你們一個個仗着自己祖輩的名分,到處吃喝玩樂,看到一個個••••••••••••••••••••••••••••••••••••••”
滎陽郡王,他們現在心裡彷徨了,這是什麼事情啊?他們本來是告別人的狀,哪曉得,竟然變成這個樣子啊。
“來人給我通知宗政寺,把這個幾個不知死活的東西給我關進宗政寺大牢。”
滎陽郡王他們幾個求饒,皇帝自然是不會管這些事情的,他手頭上的瑣事實在是太多了,馬上就要元宵了,他還要跟君民同樂呢?
“來人,傳朕的口諭,賞賜涼國公黃金一百兩、布錦十批,希望他以後再接再厲,遇到這樣的紈絝子弟就該這麼教訓。不要管是誰?就算是親王也要•••••
••••••••••••••••••••••••••••••••”
俞慕名自然是不知道他所做的一切竟然還被皇帝給褒獎了,他此刻正在俞府中忙着喪事呢?秦國公俞達成不行了。他作爲府中的執事人,自然是撐起了大梁。
“那個誰,喪服準備好了沒有啊?”
俞慕名找到管事詢問道。
“準備好了,公爺,基本上都準備的差不多了,是不是要爲老太爺穿壽衣啊?”
管事小心的說道。
“嗯,找幾個伶俐的丫鬟,本公親自爲秦國公穿壽衣。”
病榻上的秦國公俞達成此時也是進氣少出氣多了,他看着俞慕名走進來了,想要起來說話,奈何,一句話都是說不出來。
“老太爺,你放心吧,有我在,絕對不會讓秦國公沒落下去的。”
俞達成點點頭,隨後脖子一歪,一代戰將、大康少有的戰神俞達成撒手西歸了。
“讓人通知宮裡面,其他府邸也要通知一聲,再者,就是全府戴孝••••••••••••••••••••••••••••••••••••••••”
俞慕名一邊爲俞達成穿衣服,一邊讓人去通知其他人,秦國公病逝了。
“什麼?“皇帝怎麼沒有想到,上午還詢問了秦國公的病情,下午秦國公就病逝了。
“陛下,我家公爺病逝了,老太君也跟着去了。“昭和殿裡面秦國公府邸的管家哭訴道。
天啓帝一個屁股坐在龍椅上,幸好身後的內侍動作快,否則皇帝極有可能會被摔壞身體的。
緩了一會,天啓帝姬昌緩緩的道,“讓人通知百官,朕要親自去祭奠秦國公,還有讓秦國公夫婦陪葬昭陵••••••••••••••••••••••••••••••••••••“京城人聞到秦國公夫婦病逝的消息,許多人都是淚流滿面,他們敬重的是秦國公的風骨,敬重的是秦國公俞家,俞家一門可謂是全部是忠烈啊,俞家七代每一個孬種。再者••••••••••••••••••••••••••••••••••••••••••••••俞府這邊開始打起靈棚,外面便開始有人來拜祭了。俞慕名自然是讓人去迎接了,他作爲俞府中的主事人,自然是要親自帶着人佈置房中的事情。
“公爺,陛下帶領百官拜祭老公爺。”
正當俞慕名安置工作的時候,俞府中下人進來稟報道。
“開大門,隨我去迎接陛下。”
當然出去的都是男子,女子自然是要留下守着靈棚的。
“臣,俞慕名帶俞府上下恭迎陛下。”
“恭迎陛下。“••••••••••••••••••••••••••••••••••••••••••••••••••••••••••••••••••••••••••“恭迎陛下。““免禮,朕聽聞秦國公及老太君病逝,甚感心裡疼痛啊,朕•••••••••••••••••••••••“說着,皇帝不用別人攙扶直奔靈堂而去了。
皇帝都來拜祭秦國公了,其他人自然不敢不來了,就是連病重的江夏郡王,都讓自己的孫子把自己給擡着來拜祭俞達成夫婦。
一時之間,俞府可謂是門前車馬入流水一般啊,那些致仕的大佬們也紛紛過來拜祭俞達成,雖然他們有時候證有矛盾,有時候還•••但是,這卻阻止不了他們對這位國公、大將軍的尊重。
害怕秦國公府邸的人忙不過來,俞慕名的那幾個便宜的丈人家裡面都紛紛派過來不少人過來幫忙。
一日不到的時間,洛京周圍的人都知道秦國公俞達成病逝的消息,他們紛紛在自己的家裡面爲秦國公豎起了長生牌,有些人還親自去了洛京對這位大將軍、大英雄進行祭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