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67 常寧的心思

0467常寧的心思

一輛白色小麪包車,沿着國道向北飛馳。

車上除了常寧、李效侖和孫正邦,還有三個人的秘書和司機,基本上也把十二座的小麪包車坐滿了,常寧讚歎這麪包車坐着也蠻舒服的,李效侖道,這是前年民政部送給革命老區的禮物,全地區一共三輛,全靠前任書記去爭來的,縣裡當寶貝似的,平時都鎖在車庫裡,使用權由縣府辦主任直接掌握。

萬錦縣窮得叮噹響,只有書記縣長各一輛專車,都是二手吉普車,還有五輛舊吉普車和這輛麪包車,由其他常委、付縣長輪着使用,象人大政協,頂多也是一家一輛。

說到車,李效侖指着孫正邦說:“常書記,縣裡最辛苦的是正邦,他是管農業的,一年有一半時間在下面跑,也沒有配專車啊。”

孫正邦靦腆的一笑,“我都習慣了走路,坐上車反而不自在了。”

常寧認真的說道:“萬錦縣地面這麼大,管農業的沒有車可不行,這個問題我記住了。”

縣委書記帶着一名常委和一名付縣長下鄉,有點浩浩蕩蕩,興師動衆,連李效侖也不知道常寧的心思。

其實,下鄉調研是虛,一路察人是真,常寧不惜花半個月奔波,目的還是想看看李效侖和孫正邦,是否是他心目中的可用之人。

車到錦川河邊的錦川大橋,河對面便是萬川縣,掉頭向西,沿着錦川河溯流而上,是一條建在堤壩上的土公路。

因爲不是雨水旺季,幾百米寬的錦川河水位不高,深可見底,一眼望去,水中卵石沉沙清晰可見。

孫正邦介紹說:“常書記,每年四月到八月,大概有一百三十多天,雨量最充沛,錦川河的水位至少比現在要高四到五米,也正是錦川河防汛抗洪的季節,在那些日子。”

常寧問道:“正邦同志,除了錦川河的防汛抗洪,全縣還有哪些災害容易發生?”

“常書記,整個萬錦縣都屬錦川河流域,大大小小的幾百條山谷小溪匯流到錦川河,其中一半的水量通過康樂河,因此,康樂鎮也是抗洪防澇重點,其他鄉鎮剛是泥石流爲害最大……從一九五六年後的三十年的統計,共發生錦川河垮壩七次,康樂鎮受澇進水五次,全縣發生泥石流等其他自然災害一百五十一次,總共有三千三百多人死……”

常寧耐心的聽完,沒有馬上開口。

“還有生產中的災害,萬錦縣是花炮之鄉,全縣亡一共有大大小小的花炮廠兩百多家,幾乎每個鄉鎮都有花炮廠,歷年都是大小事故不斷,我作過統計,二十多年來,有人員傷亡的事故五百多次,共有一千一百三十多人死亡,四千五百餘人傷殘……”

常寧聽了,心裡倒吸一口涼氣,這從小玩到大的鞭炮煙花,原來是用生命和鮮血做的啊。

“正邦同志,那你那個防汛抗洪辦公室和安全生產辦公室要加強了,回去搞個方案,將兩個辦公室合併,人員擴大一倍,費用正式列入縣財政支出,各鄉鎮都要設立專職的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總而言之,最關鍵的,是落實安全生產和防汛抗災的制度化、專業化和專職化。”

孫正邦點着頭說道:“常書記,我在全國有關這方面的內部通訊報道中,拜讀過您的文章。”

“是嗎?我那是紙上談兵啊。”常寧笑了笑,繼續說道,“正邦同志,這個問題我們回去再詳細的討論研究,總之要重視,咱們的老百姓,傷不起啊。”

因爲這次下鄉,常寧沒讓李效侖通知下面,而且具體的線路和停留點,都裝在他心裡,一路上省了不少迎來送往,一直到王家村,才見到大龍鄉的幹部。

這是王仁悟的家鄉。

吃過午飯,常寧站在村頭的渡口邊,久久的凝望着錦川河的對面。

那是寧家莊,老爺子出生的地方。

李效侖以爲常寧要在這裡住一晚上,可他卻沒午休,下令開撥了。

常寧解釋道,咱們做晚輩的,要對歷史和前輩心存敬畏,這錦川河兩岸的兩位老前輩,一生恩怨糾纏不數,連錦川河也說不清道不明,咱一小輩人哪敢駐足窺視呢。

第一個晚上夜宿沙潭鄉,鄉黨委書記叫陳茂雲,讓常寧吃驚的是,不到三十五歲的陳茂雲是京城大學的中文糸本科畢業生,是銅山縣人,上大學前就是沙潭公社黨委委員,八二年大學畢業後主動要求回沙潭工作,這一主動,從鄉長幹到書記,很快的又過了五年。

常寧心裡感嘆,真是藏龍臥虎,誰說萬錦縣沒有人才啊。

倒是鄉長年維青,是本鄉人,五十多歲了,文化不高,直來直去,很快就醉了,被鄉政府的工作人員架了出去。

飯後來到陳茂雲辦公室,電燈忽明忽暗,陳茂雲解釋說,這是附近小水庫發的電,電壓忽高忽低,照明湊合,電視機就不敢開了。

常寧拿出一包錢遞給陳茂雲,“茂雲同志,這是五千元錢,是我個人的,其中兩千給你們鄉政府,另外三千,麻煩你發給全鄉的困難家庭,每戶十元,一共三百戶,但對外不能說是我的錢。”

陳茂雲吃了一驚,不敢接,李效侖笑道:“茂雲,常書記的外公,是香港範氏集團公司的董事長,拿着吧,你不要,就歸我縣委辦了。”

陳茂雲聞言,趕緊接過去塞進抽屜裡,笑道:“謝謝常書記,我都窮怕了,這是假裝客氣呢,這世上有見錢不要的人嗎?”

常寧微笑着,坐到陳茂雲的辦公桌邊,“三位,閒着也是閒着,我要出題目了,你們每個人都思考一下,咱們萬錦縣發展的方向和突破口在哪裡,不要長篇大論,每個人寫三個鍵詞。”

李效侖聽後,掏出隨身的鋼筆和筆記本,想了想後便寫了起來,他是領教了新書記的工作作風的,而且他也看出端倪了,這個娃娃書記不是來下鄉調研,而是來考察人的。

孫正邦和陳茂雲也找來紙筆寫了起來。

幾分鐘後,三張紙條都到了常寧手裡,李效侖寫的是:人才,體制改革,因地制宜;孫正邦寫的是:農業,交通,作風;陳茂雲寫的是:走出去,換思想,抓基礎。

收起三張紙條放進包裡,常寧笑着宣佈:“三位,我要睡覺了,你們請隨便吧。”

下鄉考察調研,或多或少有些作秀的成分,常寧也跳不俗套,何況他以後就不大重視下基層,在他的工作思路中,就是抓好班子建設,其他的工作,就是班子成員們的事,不過走了一路,常寧花去了不少私房錢,除了留給平潭鄉和山嶴村各一萬元,李效侖幫他掌握的錢包空空如也了。

第四站和第八站分別是三興鎮和羅城鎮,李效侖和孫正邦看出來了,常寧對兩個鎮的一二把手都不滿意,一分錢也不留的走了。

從羅城鎮往南,還是在山裡穿行,萬錦縣的山不高,但連綿不斷,似乎沒有盡頭,而且越往南,兩邊的林子越密,路越不好走,逐漸變成了單行道,麪包車一個小時跑不了幾公里。

常寧的興致卻一點不減,拿出新買的照相機交給李州騰,嚓嚓的拍個不停。

孫正邦告訴常寧,這是萬錦縣的原始林區,一共有八百多平方公里,出了原始林區,就進入萬錦縣西南的少數民族聚居區,下一個鄉叫高村鄉,過了高村鄉就是最西邊的平潭鄉。

本來不打算在高村鄉過夜,可這裡有一塊大約六平方公里的山間小平原,引起了常寧的興趣,這十多天一路走來,經過了十多個鄉鎮,這是唯一的能稱得上平原的地方,七千多畝晚稻如碧綠的海洋,鬱鬱蔥蔥,讓常寧頓時感覺似曾相識,彷彿一下子回到了青陽的濱海農場。

高村鄉黨委書記姚從新自豪地說:“常書記,我們這是一塊寶地,年年都是大豐收,它能養活全鄉兩萬人呢。”

鄉長方洪生是個三十出頭的年輕人,和姚從新一樣,都是瑤族,土生土長的本地人,令常寧沒想到的,方洪生是西江農大的本科生,而且是在沒有任何照顧下,憑自己的努力考上的,是高村鄉瑤族人中的第一個大學生。

離開高村鄉,前往平潭鄉的車上,常寧對李效侖和孫正邦說:“效侖,正邦,回去以後馬上找組織部,把方洪生調到縣裡來。”

孫正邦笑說:“老姚捨不得啊,我早就想調方洪生到農業局工作,要了幾次,老姚把我罵得狗血噴頭呢。”

常寧神秘的一笑,“走了方洪生,高村鄉還可以有李洪生張洪生嘛,放心吧,昨晚我跟老姚促膝長談,他同意放人了。”

李效侖道:“常書記,還是您一把手的面子大,老姚可是頭犟驢,我認識他二十多年了,從沒見他服過誰。”

“呵呵,”常寧嘆了口氣後笑道,“爲了一個方洪生,我可是大出血了,老姚獅子大開口,逼着我答應,三年之內,幫他建一座象山嶴村小學那樣的鄉中學,唉,這年頭,窮人不好活,富人也不好過呀。”

笑聲中,麪包車出了山口,孫正邦指着前方說:“常書記,前面就是商部長家鄉,平潭鄉。”

0869 應急處置預案0552 先修理你1021 祖孫談政0873 名堂在票上1047 謀殺九0149 握手言和0475 老鄉見老鄉0635 同盟軍0402 上面談工作0116 統戰的需要0207 未戰先謀1020 您知道哪片雲會下雨嗎0861 市長的秘書和司機0977 賞月品官0817 家事0432 她們都蠻安心0386 隔空對練三0850 故人重逢0033 十萬擔用水0733 二請常寧0195 半個女婿0233 危機處理下0497 初見桑梅瑩1134 老爺子病危0331 形勢分析0279 讓你一步又何妨0947 後院起火0389 千萬別留一手0475 老鄉見老鄉0774 清官難斷家務事0652 小事一樁0913 都是明白人0483 爬高山如履平川1099 要挾下0447 初次見面1026 女人的天下0261 龍門島1012 聯合出擊0896 吳天明發飈1104 聽我的就沒事中1053 追兇五0149 握手言和0536 京城之行四0756 借力造勢0764 李耀先家被竊0794 看誰憋得過誰0819 大男子主義很重要0183 該快的快該慢的慢0058 你爸是個屁0570 你敢跟蹤我0533 京城之行一1135 最後一見0061 零售綠帽子1086 省委來了新領導中1083 收穫上0364 冤家路窄1158 任前談話0543 玩你沒商量0535 京城之行三0012 沒功夫煩惱0840 自己人才是最可怕的1103 聽我的就沒事上0527 欲擒故縱0647 總算站穩了腳跟0904 無記名投票的遊戲0485 協議是這樣簽訂的中0475 老鄉見老鄉1121 大姑和大姑夫上0611 圍魏救趙之兩個黃蓋0582 例行公事1078 運作京城三1107 你是我的棋子中0275 自家婆娘碰不得0901 這個生日好熱鬧0808 包袱0018 談笑煙飛滅0443 組織談話0989 段子0226 一次要命的會議0509 袁思北當家0089 小白臉升官0908 劃清界線1124 暗流涌動0655 蓄謀已久0692 三方交易0841 誰是最高興的人1077 運作京城二0938 常寧賴債0849 和仇興華道別0135 常寧上任記1150 攤牌0031 政敵加情敵0577 案情有變0778 暗流涌動0894 大布局0760 九嶺之行0854 軍人嘴裡的政治1143 方家的挑戰0005 組織部談話0300 邊辦事邊辦人
0869 應急處置預案0552 先修理你1021 祖孫談政0873 名堂在票上1047 謀殺九0149 握手言和0475 老鄉見老鄉0635 同盟軍0402 上面談工作0116 統戰的需要0207 未戰先謀1020 您知道哪片雲會下雨嗎0861 市長的秘書和司機0977 賞月品官0817 家事0432 她們都蠻安心0386 隔空對練三0850 故人重逢0033 十萬擔用水0733 二請常寧0195 半個女婿0233 危機處理下0497 初見桑梅瑩1134 老爺子病危0331 形勢分析0279 讓你一步又何妨0947 後院起火0389 千萬別留一手0475 老鄉見老鄉0774 清官難斷家務事0652 小事一樁0913 都是明白人0483 爬高山如履平川1099 要挾下0447 初次見面1026 女人的天下0261 龍門島1012 聯合出擊0896 吳天明發飈1104 聽我的就沒事中1053 追兇五0149 握手言和0536 京城之行四0756 借力造勢0764 李耀先家被竊0794 看誰憋得過誰0819 大男子主義很重要0183 該快的快該慢的慢0058 你爸是個屁0570 你敢跟蹤我0533 京城之行一1135 最後一見0061 零售綠帽子1086 省委來了新領導中1083 收穫上0364 冤家路窄1158 任前談話0543 玩你沒商量0535 京城之行三0012 沒功夫煩惱0840 自己人才是最可怕的1103 聽我的就沒事上0527 欲擒故縱0647 總算站穩了腳跟0904 無記名投票的遊戲0485 協議是這樣簽訂的中0475 老鄉見老鄉1121 大姑和大姑夫上0611 圍魏救趙之兩個黃蓋0582 例行公事1078 運作京城三1107 你是我的棋子中0275 自家婆娘碰不得0901 這個生日好熱鬧0808 包袱0018 談笑煙飛滅0443 組織談話0989 段子0226 一次要命的會議0509 袁思北當家0089 小白臉升官0908 劃清界線1124 暗流涌動0655 蓄謀已久0692 三方交易0841 誰是最高興的人1077 運作京城二0938 常寧賴債0849 和仇興華道別0135 常寧上任記1150 攤牌0031 政敵加情敵0577 案情有變0778 暗流涌動0894 大布局0760 九嶺之行0854 軍人嘴裡的政治1143 方家的挑戰0005 組織部談話0300 邊辦事邊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