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老總理的擔心

徐菲這次來京,倒也不是專程來見蕭宸的,她此番前來,只是職務變動前例行公事一般的在中央黨校進修,這個流程在華夏政壇算是題中應有之義。以徐菲瀟南省委常委的身份,自然是在省部班進修,本次主修的項目,主要有兩個,一是在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新形勢下如何保持***員的本色,二是在工作中面對一些突發事件,應該如何妥善處理。

如果說前者屬於黨校進修所經常講到的項目,那麼“如何處理突發事件”這個課題正式進入省部班,則尚屬首次。原先黨校的進修,也不是沒有這一類的項目,但針對的層面沒有達到省部級這個位置,最開始是縣處級進修的時候講,後來廳局級開始講,終於到了現在,連省部班也開始講了。不得不說,如今華夏經濟形勢雖然金玉其外,但裡頭的敗絮卻的確讓人心憂,此時此刻,最容易出現各種矛盾衝突一朝爆發的情況,作爲高層領導幹部,一方面是要以治本的方式去緩解矛盾衝突,一方面也要做兩手準備,思考面對突發狀況的應對。中央黨校省部班的這一改變,也凸顯了本屆華共領導集體的務實精神。

這一屆中央黨校省部班正式開班後,蕭宸作爲中組部部長,對於本屆省部班“在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新形勢下如何保持***員的本色”這個課題,也很是盡了心力,抽出半天時間親自去中央黨校上了兩節大課。

下午,蕭宸趕回中南海開會,開會地點沒變,依舊是懷仁堂。

朱門灰牆,碧玉琉璃,前門上高懸國徽。

今天的會議內容蕭宸自然是提前得到過通知的,還是討論經濟降溫的問題,上個月cpi同比6.2%的漲幅在政府和大多數社會經濟學者的預期之內,但目前仍然處在較高水平,通脹是否進入下降通道,尚無明顯跡象。控物價穩房價的工作仍然任重而道遠。

控物價、穩房價是今年新一屆政府上臺就確定的政府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然而,行至下半年,“兩手抓”的既定方針效果並不顯著,雖然在政務院常務會議上反覆多次被強調,但食品價格和房價還是出現了不同程度同比上漲。控物價穩房價的實施效果,不僅關乎到宏觀調控任務的完成,更是關乎經濟長期穩定健康發展。

控物價穩房價的工作任重而道遠,不僅要“兩手抓”,兩手更要“硬”。從2003年至今,房地產市場歷經多次調控,而房價卻總是“有驚無險”,房地產調控是對房價的“抓”,但政策的落實沒有“硬”的力度,以致房價在調控前高歌猛進、調控中穩步攀升、調控後報復性反彈。

調控政策由溫和到嚴厲、由局部擴散開,但問題始終存在。已經歷時三年半的房地產調控,走過了一個逐步收緊政策的路程,逐步擴大限購範圍的思路與前年對停止第三套房貸的路徑一致,從熱點城市試點執行,然後擴散開來,避免了大範圍政策落地帶來經濟波動。

然而,限購擴容的聲音傳出近一年零兩個月,只有兩三個不顯眼的三線城市出臺了溫和的限購令,其餘二三線城市則選擇要麼三緘其口,要麼以“限價”換“限購”的方式來規避限購落地帶來的影響。半年前要求各地制定房價控制目標時,多數城市都只是模糊的表示要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長水平相匹配,但是並無具體的控制數字目標或是更多的措施,而今,部分城市爲了繞行“限購”,規定了房價漲幅控制目標,或是高價樓盤暫不能入市的方式來控制房價。

由於調控政策的落地需要結合當地實際情況,而落地具體標準也由地方政府自己掌握。於是,中央出臺的嚴厲的調控政策除在少數城市能得到嚴格落實外,其餘城市的調控政策皆有不同程度的打折。而問責,雖然屢次被強調,但是至今,沒有得到真正貫徹,即便是已經開展問責的土地管理,其問責的責任人也多爲縣級城市的相關人員。

房價過快上漲的勢頭被遏制,但跌宕起伏的住宅成交量,使得房價依舊“堅挺”,甚至還處於緩步上升的通道內,“拐點”出現的時間一再被推延。而樓盤的“假摔”,卻層出不窮,開發商使出多種招數製造噱頭,吸引購房者。加速銷售是房企回籠資金的良策,爲維持發展需要,房企海外高息舉債逐漸增多;國內房地產信託回報率也穩步攀高。而購房者的觀望情緒,依舊濃重。

房價的回落,不是房地產調控的全部目標,但卻是對調控效果最直觀的判斷,政策執行層面的折扣,使得部分城市上半年房價一路看漲。而房地產調控政策又多爲短期行爲,因此,有必要構建調控的長效機制。此外,一系列與穩定房地產市場有關的稅費體系應加快建設完善,保障房建設的資金籌集機制與分配製度的完善,保障範圍的逐步擴大,都要開始着手準備,並逐步實施。這樣,才能在短期調控政策退出後,房地產市場依然平穩運行,避免房價出現大起大落。

當然,無論是房地產調控政策,還是維持房地產市場健康運行的日常政策,最重要的,都是執行層面真正的落實。

任何政策,最後都是要由人來落實的,因此這一問題也牽涉到了中組部和中紀委,今天的會議,就是要在政治局內部討論,中組部和中紀委如何向不願落實中央政策或者對中央政策陽奉陰違者施壓甚至懲戒。

蕭宸比較贊成一個經濟學上的觀點,即房價居高不下,是因爲製造業或者說實業產業的持續低迷。2003年,製造業利潤大幅下滑的原因在於惡性競爭;但從2006年至今,華夏製造業的危機由三方面造成:首先是企業,尤其是中小民營企業的稅費支出不斷增加;其次是連續的方向性錯誤,從2010年至今,連續21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及7次加息,製造業企業的負擔在不斷增加;再次,勞動政策出現錯誤,導致了部分企業和員工的雙輸局面。

在外部環境上,華夏製造業則受到了來自美國的衝擊,美國一方面通過匯率戰,要求人民幣升值;另一方面,通過諸多政策控制進口原材料的價格。數據顯示,從2010年至今,人民幣兌美元在不斷升值,最新已突破6美元關口;同時,鐵礦石、原油、銅等原材料價格相較於2009年和2010年時不斷瘋漲。凡此種種,都導致了房地產行業正成爲華夏最後一個支柱行業。同時,鋼鐵、水泥、多晶硅、汽車等製造行業則面臨着嚴重的產能過剩危機。進一步說,原本從事實業的資金不得不再次流入樓市,並最終造成了現在的一派火熱。

其實這兩者是相關聯的關係,但是由於華夏政府歷來“管得寬”,在這個時候如果搞自由主義經濟,放手不管,那麼房價肯定繼續走高,最終超過臨界點然後崩潰,進而導致整個經濟的總決堤。

但是如果管呢?也得多方面下手,其中治標的手段就是限購、提高貸款利率這些直接手段,治本的辦法則是想辦法將社會遊資從房地產業裡面擠出來,使其回到實業投資上去,而這就需要政府出臺更多的利好政策,促進實業發展。只有投資實業有錢賺了,大家纔不會一門心思專心炒房。

懷仁堂裡,像今天這樣較爲嚴峻的氣氛,這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蕭宸進入政治局的這兩三年裡,懷仁堂裡的氣氛是一次比一次緊張嚴肅,華夏***領導的政府在經濟上出現危機並不是一次兩次,但最終都堅持過來了,前賢不遠,繼任者能否再續輝煌,就看這會議室裡在座的袞袞諸公了。

蕭宸再一次在政治局會議上提出,調整房價是一個系統工程,不能頭疼醫頭腳疼醫腳,必須站在全局的高度,統籌規劃,要給出一攬子工程,從固本培元到消炎止痛,都必須同時進行。

另外,蕭宸指出,當年中央政府跟地方政府“談判”,把賣地的資金留給地方,現在看來是有問題的,這個問題在當時沒有什麼特別的體現,但發展到現在,卻成了一個要命的大問題,不解決這個問題,肯定會出現中央出政策、地方出對策的糟糕局面。

他同時引用前政務院總理洪定邦卸任前說的話:“我(洪定邦)講過房地產的過熱,但是我發現絕大多數同志都還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總是首先來一句話‘總體上都是非常好的’然後說那麼一點點的問題。絕對不是這樣!這種過熱是不得了的,1993年就是房地產的過熱,結果現在的天涯島還是‘遍體鱗傷’。我看外國的報刊,都在講華夏的泡沫經濟已經形成,房地產過熱,風險太大。我們銀行的同志一定要意識到這一點,因爲這些錢都是銀行的……我非常擔心的就是搞‘城鎮化’。現在‘城鎮化’已經跟蓋房子連在一起了,用很便宜的價格把農民的地給剝奪了,讓外國人或房地產商搬進來,又不很好地安置農民,這種搞法是很危險的。這跟中央的政策精神根本不符合,我們曾經多次討論過,就怕這個東西。”

最後,蕭宸回到主題:“所以今天我們說到中組部和中紀委要對地方這些領導幹部加以限制,首先我就覺得,必須在這個問題上給一個準繩,你搞城市規劃沒有問題,但被你拿走的地上原住民,你必須安置好,哪一個地方沒有安置好,中組部和中紀委方面一定要嚴懲!”

第22章 夜色(中)第36章 幫忙第21章 畢業第14章 ‘和’則兩利第15章 內幕(三)第3章 江東紀委(下)第59章 總理要來第134章 陪同考察第26章 軍委副主席第41章 想吃飯?第22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30章 愛心和希望(中)第104章 死亡飛車上第66章 下一步規劃第62章 抗洪搶險(四)第4章 兩個電話第43章 陰霾初散第39章 調研兩瀟第25章 漸露第73章 動手了!(上)第72章 小姨的警告第60章 權不夠用了第23章 銅九鐵十第47章 反國家分裂第90章 想買生產線第141章 忙裡偷閒第104章 死亡飛車上第60章 apec財長會議第45章 新居第46章 啪地一下拍死第6章 經委之行(上)第19章 蕭主任悄悄來第23章 銅九鐵十第75章 新書記第2章 正式上任第70章 考前“熱身”(上)第25章 去金寧第24章 峰迴路轉第44章 華夏企業高峰會第131章 相約帝龍會所第13章 空軍說客第38章 班底聚會(中)第42章 黨代會第19章 花月夜事件(下)第21章 誰監督黨第58章 十七大第15章 內幕(三)第6章 初吻(上)第3章 表哥來了第3章 江東紀委(上)第61章 迷幻嬌娃第3章 非典來臨第39章 調研兩瀟第91章 情聖的說教第18章 中組部三疊浪第23章 蕭主任啊要爭氣第9章 教育,不是產業第101章 美英之行中第7章 人事第18章 彭城大火(下)第85章 臨時常委會(上)第10章 爲林區長辦事第23章 蕭主任啊要爭氣第64章 私人俱樂部第62章 善惡終有報第14章 兩個臭皮匠第58章 十七大第135章 發動機廠建廠第113章 新的動向(下)第70章 影響和危機第34章 總書記(四)第11章 革命老區第62章 抗洪搶險(二)第39章 過年(上)第49章 星城之行(上)第26章 蕭宸的安排第23章 以後買給你第20章 水落可曾石出?第3章 挑選秘書第20 探望(中)第72章 陰雲密佈第106章 再聚第16章 中組部的車第27章 養不教,父之過第7章 更好的辦法(下)第10章 指點第62章 吳城引爭議第126章 初識章市長第32章 天辰汽車(二)第39章 白龍魚服第79章 雙規第154章 省委徐部長邀談第45章 紈絝VS紈絝(一)第20章 再臨祥林第86章 少女心第36章 同一副腔調第113章 新的動向(下)第46章 禁賭風波(下)第28章 資金靠跑
第22章 夜色(中)第36章 幫忙第21章 畢業第14章 ‘和’則兩利第15章 內幕(三)第3章 江東紀委(下)第59章 總理要來第134章 陪同考察第26章 軍委副主席第41章 想吃飯?第22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30章 愛心和希望(中)第104章 死亡飛車上第66章 下一步規劃第62章 抗洪搶險(四)第4章 兩個電話第43章 陰霾初散第39章 調研兩瀟第25章 漸露第73章 動手了!(上)第72章 小姨的警告第60章 權不夠用了第23章 銅九鐵十第47章 反國家分裂第90章 想買生產線第141章 忙裡偷閒第104章 死亡飛車上第60章 apec財長會議第45章 新居第46章 啪地一下拍死第6章 經委之行(上)第19章 蕭主任悄悄來第23章 銅九鐵十第75章 新書記第2章 正式上任第70章 考前“熱身”(上)第25章 去金寧第24章 峰迴路轉第44章 華夏企業高峰會第131章 相約帝龍會所第13章 空軍說客第38章 班底聚會(中)第42章 黨代會第19章 花月夜事件(下)第21章 誰監督黨第58章 十七大第15章 內幕(三)第6章 初吻(上)第3章 表哥來了第3章 江東紀委(上)第61章 迷幻嬌娃第3章 非典來臨第39章 調研兩瀟第91章 情聖的說教第18章 中組部三疊浪第23章 蕭主任啊要爭氣第9章 教育,不是產業第101章 美英之行中第7章 人事第18章 彭城大火(下)第85章 臨時常委會(上)第10章 爲林區長辦事第23章 蕭主任啊要爭氣第64章 私人俱樂部第62章 善惡終有報第14章 兩個臭皮匠第58章 十七大第135章 發動機廠建廠第113章 新的動向(下)第70章 影響和危機第34章 總書記(四)第11章 革命老區第62章 抗洪搶險(二)第39章 過年(上)第49章 星城之行(上)第26章 蕭宸的安排第23章 以後買給你第20章 水落可曾石出?第3章 挑選秘書第20 探望(中)第72章 陰雲密佈第106章 再聚第16章 中組部的車第27章 養不教,父之過第7章 更好的辦法(下)第10章 指點第62章 吳城引爭議第126章 初識章市長第32章 天辰汽車(二)第39章 白龍魚服第79章 雙規第154章 省委徐部長邀談第45章 紈絝VS紈絝(一)第20章 再臨祥林第86章 少女心第36章 同一副腔調第113章 新的動向(下)第46章 禁賭風波(下)第28章 資金靠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