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實際的難題

馬洪波心裡很不是滋味,此刻,他坐在譚常軒的辦公室,譚常軒正在打電話。

徐少傑說到農民工子弟學校的事情,馬洪波已經知道了,一直以來,馬洪波都是分管社會發展這一塊工作的,教育和衛生都是大頭,嚴格說起來,馬洪波更多的是履行了市委副書記的職責,社會發展這一塊,有一些相關的指標,馬洪波平時關心的也多是社會發展的工作,至於紀委的工作,一般情況下,都是紀委副書記主持。

徐少傑過問教育上的事情,是理所當然的,馬洪波氣惱的是,徐少傑爲什麼首先不找到自己,或者說在決策的時候,徵詢一下自己的意見,在做出來了決定之後,來和自己通報情況,這還有什麼用,自己提出來意見也沒有多大的作用了。當然,在這樣的事情上面,馬洪波是不好有什麼直接的反對意見的,畢竟這是政府的工作,馬洪波不可能因爲徐少傑不徵詢自己的意見,而有什麼不滿意的地方。

馬洪波早就感覺到了,徐少傑和譚常軒不是很合拍,兩個主要領導之間,爲什麼會產生隔閡,馬洪波不去追究,只要知道這樣的情況就足夠了,譚常軒是省委副書記、西林市委書記,西林市的工作,當然是譚常軒最後拍板,馬洪波不需要猶豫,跟着譚常軒就行了。

接到譚常軒的電話,馬洪波立刻想到了,可能是有關農民工子弟學校的事情,這樣的事情,不是第一次研究了。因爲牽涉到不少實際的困難,以前多次研究,也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效果,這一次,譚常軒一定是要再次強調其中的困難,只是譚常軒爲什麼不直接找到徐少傑,而找到自己來討論這件事情,馬洪波有些不理解。

要說解決農民工子弟學校的困難,譚常軒也有這樣的想法,但譚常軒的想法,和徐少傑的有着明顯的不同,馬洪波是瞭解其中的奧妙的。

“老馬,關於解決農民工子弟學校的困難問題,你是怎麼考慮的?”

“譚書記,我覺得還是按照市委以前的決定來解決問題,要求漢中區從財政上撥付一定的資金解決,主要是增加學生的人頭經費,至於說學校的擴充,以及農民工子女的入校困難,這裡面的實際困難太多了,市裡暫時無法解決啊。”

譚常軒點點頭,沒有說話,具體情況他是知道的。

“西林市目前有200多萬的流動人口,這些人員中間,農民工佔了70%以上,他們的子女超過了20萬人,就算是適齡讀書的小孩佔到一半,我們也無法解決啊,目前漢中區的三個農民工子弟學校,容納的學生,最多也就是5000人左右。還有,農民工子女入學存在的難題,是全國性的問題,如果我們西林市着手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需要考慮其他地方怎麼看,是不是也跟着我們這樣做,就算是財政上拿出來錢解決,也需要一個過程。”

“老馬,這些問題,我們以前都討論過了,現在,徐省長已經提出來了,看樣子是準備解決這方面的問題了,你是市委分管社會發展的工作的副書記,有什麼具體的建議嗎?”

“譚書記,我認爲,這件事情,還是要慢慢來的。”

譚常軒的臉上沒有什麼表情,顯然對馬洪波的回答不是很滿意。

“老馬,農民工爲西林市的發展做出來了很大的貢獻,現在,他們遇到困難了,我們就要想辦法解決,徐省長不是說過嗎,西林市需要有博大的胸懷,考慮問題的時候,需要從實際情況出發,但跟要開拓性的推進工作。”

馬洪波有些不理解了,譚常軒爲什麼會突然轉變態度。

“好的,譚書記,我和廖市長商議一下,廖市長正在組織教育局的相關人員,按照徐省長的具體要求,拿出解決的方案。”

“嗯,具體的方案,你要把握,看看應該怎麼辦,要結合西林市的實際情況,不要好高騖遠,要踏踏實實,解決問題就做徹底。”

馬洪波離開了譚常軒的辦公室,他實在有些不明白,譚常軒爲什麼會改變態度,可譚常軒的話語裡面,好像有着其他的意思,既然要解決問題,爲什麼考慮到西林市的實際情況,爲什麼提到了好高騖遠的話語。

馬洪波回到辦公室,立刻給廖市長打電話,詢問方案的事情,廖市長在電話裡面回答,方案正在起草和修改的過程中,一會就過來彙報。

在得知了徐少傑在農民工子弟學校辦公的事情以後,譚常軒本來是想着也到學校去看看的,從大面上表示對徐少傑的支持,可仔細思考之後,譚常軒否決了自己的想法。任何的事情做出來,都有利弊的存在,譚常軒如果去學校看了,一方面可以表示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是團結的,另外一個方面,也顯示出來譚常軒自身的氣度,但這樣做,都掩蓋不住一個基本的道理,那就是擡高徐少傑的威望。

這裡面的度是不好把握的,徐少傑上任已經有幾個月時間了,做出來的事情,令譚常軒是很不滿意的,關於西林市城市建設方向的問題,徐少傑在經濟工作會議上,完全改變了過去建設國際化大都市的觀點,而且,發展高精尖的產業,是很多的大城市都提出來的,徐少傑偏偏表示反對,繼續發展勞動力密集型的產業,這些都是根本的方向性的問題,是對以前決策的一種否定。

在從人員方面來說,目前,譚常軒是能夠控制西林市的局勢的,因爲市委這邊,譚常軒有着絕對的優勢,真正跟着徐少傑吶喊的,也就是常務副市長簡正波,至於說其餘的副市長,譚常軒不是很擔心,因爲實際的權力在市委。

譚常軒需要考慮的是權力的分配問題,從目前的情況看,徐少傑可能在動腦筋了,要加強市政府的權力,這在以前是不可能想象的,譚常軒已經瞭解了,徐少傑在基層工作的時候,就有過這樣的做法,如果讓徐少傑在西林市這樣做了,譚常軒不能容忍。

譚常軒的眼光不是在西林市,按照目前的格局來說,只要發展順利,下一步,譚常軒就可以成爲省市的負責人了,徐少傑辦實事,譚常軒不會反對,相反還會支持,但辦實事取得的成果,必須是市委的,說到底是譚常軒的。

所以說,譚常軒現在最爲主要的事情,就是考慮到如何在支持徐少傑做事情的前提下,限制徐少傑的權力。譚常軒一直都認爲,徐少傑到西林市來,就是限制自己的,因爲盧雲峰對自己有一些不同的看法,當初省委並沒有直接提出來西林市的班子組成,而且徐少傑也不是安排到西林市的,中央的意見,譚常軒還是知道一些的,譚常軒認爲,既然自己是西林市委書記,那麼,就要有實實在在的權力,想要做好事情,沒有決策權是不可能的。

徐少傑提出來的解決農民工子女入學的問題,包括一些體制和機制上的創新,譚常軒是同意的,這樣的事情,做出來了,在全國都會有影響的,是好事情,既然是好事情,就要大力的支持,當然,做這樣的事情,需要一步一步來。

想明白了這些,譚常軒撥通了徐少傑的電話。

“徐省長嗎,關於解決農民工子弟學校的事情,我認爲是很好的舉措的,農民工爲西林市城市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現在,我們也應該爲農民工做一些實事了,不過這是一項很大的工作,需要詳細的研究,需要切實可行的方案,我的考慮是,宣傳部門可以提前開展一些宣傳,得到大家的支持,同時將市委市政府的意見詳細說出來,如果我們能夠得到全市人民的支持,這樣的事情,辦起來會順利很多的。”

徐少傑還沒有來得及給譚常軒彙報,在做出了決定之後,徐少傑和馬洪波通報了情況,徐少傑相信,譚常軒一定是瞭解相關情況了,在方案還沒有出來的時候,徐少傑暫時不會給譚常軒彙報,沒有具體的東西,彙報是空對空,這樣的彙報沒有實質的意義。但譚常軒主動打電話做出來指示,徐少傑就不得不考慮了。

“譚書記,因爲方案的草稿還沒有正式出來,所以我一直沒有給譚書記彙報,有關農民工子弟學校的事情,我的考慮是,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也就是說,我們不能侷限於解決三所學校存在的困難,農民工子女的教育問題,牽涉到了農民工的切實利益,很多的農民外出打工,一方面想着改善生活條件,但是最爲主要的,還是想着子女能夠過上好日子,所以,西林市要從根本上解決這樣的問題。”

“嗯,我同意這樣的意見,以前市委研究過農民工面臨的一些問題,包括拖欠工資等問題,我看,就按照你的意見辦理,不過宣傳還是有必要的,你準備一下,我看近期召開市委常委會,專門來研究一下教育上的事情。”

“好的,這也確實需要召開會議進行研究,農民工子女的教育問題,需要我們結合實際情況研究,不僅僅是經費的問題,還有教育資源的分配問題,目前瞭解的情況,在西林市的農民工子女,適齡入學兒童,超過了5萬人,這不是小數目,要考慮到學校的承受能力,時間很緊張啊,學校馬上就要放暑假,能夠在暑假期間做出來決定,進行一些實質性的調整,我們的工作纔算取得了成績的。”

市委召開了常委會,專題研究農民工子女的教育問題。

譚常軒在會上,做出了明確的要求,一定要根本、徹底的解決農民工子女的教育問題,這次的專題會議,就是一種姿態,今後還會召開諸多的專題問題,解決西林市存在的問題。譚常軒此舉的表態,意味着特事特辦的思維已經灌注到西林市委市政府。

譚常軒在會上明確要求,宣傳部門要加大宣傳力度,廣播電視都要有所反映,譚常軒一反常態的做出了嚴格的要求,一方面要反映出來西林市委市政府解決農民工子女面臨的教育困境的現實,讓西林市的羣衆瞭解到真實的情況,農民工是我們的兄弟,兄弟有困難,大家應該伸手幫助,另外一個方面,要反映出來市委市政府解決問題的決心和信心,農民工子女面臨的教育困境,是實際存在的問題,這個問題,西林市存在,全國很多地方都存在,西林市在這方面,要起到帶頭作用,要率先做出來表率。

譚常軒的話語很快見報了。

徐少傑那種《西山日報》和《西林日報》,消息全部在頭版,上面的標題,都是農民工是我們的兄弟。這是譚常軒在常委會上面提出來的觀點,報道寫的的確不錯,對西林市農民工的現狀進行了分析,其中農民工面臨的實際困難,能夠引發大家的共鳴。

徐少傑本來對譚常軒大力支持工作,是非常欣慰的,但是,看了諸多的報道之後,徐少傑只能是苦笑着搖頭了。

徐少傑終於明白了譚常軒的意思,做事情譚常軒沒有意見,但是功勞是譚常軒的,從現在開始,解決農民工子弟教育面臨的困境的工作,已經得到了高度的重視,而且在全國也形成了一定的影響,徐少傑相信可以做好了,但相關的報道上面,幾乎都是西林市委和譚常軒,其餘的見不到宣傳。說白了,這次解決農民工子女教育問題,是譚常軒高瞻遠矚提出來的,市委市政府按照譚常軒提出來的意見建議,大力解決存在的問題。

徐少傑說不出來內心的感受,從這一次的博弈來說,譚常軒取得了完勝,徐少傑在下面的視察,以及安排的所有工作,最終都是按照譚常軒的要求辦理的,實際情況恰恰相反,可徐少傑無法在這樣的事情上面,去和譚常軒爭功勞。

這就是譚常軒聰明的地方,徐少傑感覺到了,譚常軒的確不簡單,懂得審時度勢,懂得利用自身的優勢,徐少傑上任已經幾個月的時間了,感覺到西林市有些一塊鐵板的意思,自己好像找不到着力點,只能是按照市委和譚常軒的安排,做好一切的工作。

依照這樣的態勢下去,今後,市政府和徐少傑想到的任何事情,都會成爲市委的功勞,都是爲譚常軒作嫁衣裳,如果徐少傑和譚常軒的關係融洽,徐少傑不會反對這樣做,偏偏兩人的關係一般,所以,徐少傑必須要多一個心眼。

第575章 意外的招商(2)第644章 農民工子弟學校第1章 父親的囑託第133章 精明的李鶴慶第553章 震怒(2)第528章 追查項目資金?第607章 我們的信心(2)第623章 自得和自律第323章 跑官第797章 張勳的彙報(1)第641章 悔不當初第485章 上任(3)第114章 市委常委會第195章 不一般的嫉妒第251章 挖坑第460章 以牙還牙第528章 追查項目資金?第843章 風波驟起(2)第205章 絕佳機會(1)第188章 提前的調整(1)第688章 推進(1)第367章 必須的技巧第110章 高調與低調第643章 相逢一笑泯恩仇第427章 改制之艱難(1)第810章 山雨欲來(2)第467章 惱人的機構改革第593章 馬愛華的悲劇(1)第90章 小人第384章 侯義兵之死(1)第153章 徐竹心的態度第183章 暗鬥(1)第773章 歐陽雲濤的態度第618章 不害怕不自大第722章 尷尬的聽證會(3)第747章 視察工作(2)第689章 推進(2)第400章 審計風暴(2)第130章 英雄救美?(2)第663章 孟耀飛的軟肋第656章 多管齊下第333章 驚人的秘密第153章 徐竹心的態度第654章 馮桂雅的選擇第85章 邪惡的種子第442章 飛來禍事第864章 歐陽雲濤的心裡話第693章 模棱兩可第258章 匠心獨具第636章 追查到底(1)第334章 鄭鬆的衝動(1)第106章 座談會第720章 尷尬的聽證會(1)第523章 聞風而動第378章 徐竹心的電話第804章 你當我是病貓嗎?(5)第101章 不一樣的抗爭第448章 真正的風暴(3)第43章 我是一隻小小鳥第498章 宣傳的誤區第756章 徐少傑的建議(5)第299章 心腹第824章 該堅持就要堅持風中的失落一些感悟第802章 你當我是病貓嗎?(3)第264章 沙隆縣的最後一件事情第702章 生死較量(3)第306章 忙亂(1)第248章 推心置腹第250章 當爸爸了第38章 社會實踐(3)第188章 提前的調整(1)第779章 中央領導視察(1)第589章 薛明貴的掙扎第28章 初見唐婉柔第870章 盧雲峰的來意(1)第305章 金點子第195章 不一般的嫉妒第756章 徐少傑的建議(5)第767章 大病救助(2)第186章 暗鬥(4)第497章 盧雲凱的辦法第19章 家裡的安排(2)第20章 劉宏的辦法第199章 不一樣的春節(1)第799章 幹部的調整第265章 淮安市市委書記第817章 高層對決(1)第633章 第一次的分歧第313章 兵來將擋 水來土掩第232章 插手工程第495章 德陽市的情況(1)第519章 觀念的統一第225章 黃海濤的機會第570章 必須處理好的關係第877章 考查定調第582章 命案(6)第544章 高衛的真心話第267章 唐婉柔的理論
第575章 意外的招商(2)第644章 農民工子弟學校第1章 父親的囑託第133章 精明的李鶴慶第553章 震怒(2)第528章 追查項目資金?第607章 我們的信心(2)第623章 自得和自律第323章 跑官第797章 張勳的彙報(1)第641章 悔不當初第485章 上任(3)第114章 市委常委會第195章 不一般的嫉妒第251章 挖坑第460章 以牙還牙第528章 追查項目資金?第843章 風波驟起(2)第205章 絕佳機會(1)第188章 提前的調整(1)第688章 推進(1)第367章 必須的技巧第110章 高調與低調第643章 相逢一笑泯恩仇第427章 改制之艱難(1)第810章 山雨欲來(2)第467章 惱人的機構改革第593章 馬愛華的悲劇(1)第90章 小人第384章 侯義兵之死(1)第153章 徐竹心的態度第183章 暗鬥(1)第773章 歐陽雲濤的態度第618章 不害怕不自大第722章 尷尬的聽證會(3)第747章 視察工作(2)第689章 推進(2)第400章 審計風暴(2)第130章 英雄救美?(2)第663章 孟耀飛的軟肋第656章 多管齊下第333章 驚人的秘密第153章 徐竹心的態度第654章 馮桂雅的選擇第85章 邪惡的種子第442章 飛來禍事第864章 歐陽雲濤的心裡話第693章 模棱兩可第258章 匠心獨具第636章 追查到底(1)第334章 鄭鬆的衝動(1)第106章 座談會第720章 尷尬的聽證會(1)第523章 聞風而動第378章 徐竹心的電話第804章 你當我是病貓嗎?(5)第101章 不一樣的抗爭第448章 真正的風暴(3)第43章 我是一隻小小鳥第498章 宣傳的誤區第756章 徐少傑的建議(5)第299章 心腹第824章 該堅持就要堅持風中的失落一些感悟第802章 你當我是病貓嗎?(3)第264章 沙隆縣的最後一件事情第702章 生死較量(3)第306章 忙亂(1)第248章 推心置腹第250章 當爸爸了第38章 社會實踐(3)第188章 提前的調整(1)第779章 中央領導視察(1)第589章 薛明貴的掙扎第28章 初見唐婉柔第870章 盧雲峰的來意(1)第305章 金點子第195章 不一般的嫉妒第756章 徐少傑的建議(5)第767章 大病救助(2)第186章 暗鬥(4)第497章 盧雲凱的辦法第19章 家裡的安排(2)第20章 劉宏的辦法第199章 不一樣的春節(1)第799章 幹部的調整第265章 淮安市市委書記第817章 高層對決(1)第633章 第一次的分歧第313章 兵來將擋 水來土掩第232章 插手工程第495章 德陽市的情況(1)第519章 觀念的統一第225章 黃海濤的機會第570章 必須處理好的關係第877章 考查定調第582章 命案(6)第544章 高衛的真心話第267章 唐婉柔的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