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2章 陳復禮的機會

徐少傑帶着一肚子的火離開了歐陽雲濤的辦公室。這樣跳火坑的事情,沒有誰願意做,但徐少傑沒有辦法,只能是硬着頭皮接受,而且,徐少傑還要考慮到,就是爭取到了大病救助的項目,也要考慮到謝志偉的態度,謝志偉既然能夠推卸責任,也就會想到,徐少傑爭取到了項目,他的面子往哪裡放。

時間緊迫,歐陽雲濤和龍劍烽都提出來了要求,要徐少傑馬上到北京去,至於人大會和政協會籌備的相關事宜,還有其他的工作會,兩位領導都說了,安排其他的省委領導,多操心。歐陽雲濤沒有說到幹部調整的事情,看來是等着徐少傑爭取項目之後,纔會商議幹部調整的事情,這也是給徐少傑的安慰。

回到辦公室,徐少傑只能是忍住不愉快,他迅速撥通了高衛的電話,還沒有等到徐少傑開口,高衛就說話了。

“徐哥,該不會是我說準了吧,是不是你要到發改委來爭取項目了。”

“老弟,你說準了,就是這樣的情況,包括一切的情況,你全部都說準了。”

徐少傑沒有點名謝志偉,但是,在電話裡面,已經暗示了高衛預計是準確的,謝志偉完全推卸了責任,這件事情,遲早是要暴露的,省發改委和省衛生廳的負責人回到省裡之後,歐陽雲濤和龍劍烽是一定會提到項目爭取失利的事情,到時候,可能會有熱鬧看,而不願意牽涉進去的徐少傑,到時候也可能會沾惹上麻煩。

“徐哥啊,你怎麼不推辭啊,這領導安排任務,也要考慮實際情況啊,早幹什麼去了,現在事情弄砸了,還沒有調查清楚原因,就急匆匆的要你來解決問題,這樣做可不行啊,再說了,現在爭取的難度這麼大,你來了,不知道要花費多少的精力,唉,我也慘了。”

“老弟,你以爲我願意啊,這是任務,我不能夠推辭的,下級服從上級啊。”

“得了,你們的那個謝副省長,是什麼態度啊,既然推卸了責任,總該有說法吧,哦,工作就這麼失誤了,什麼事情沒有,別到時候你爭取到項目了,他又在背後說風涼話,如今這年頭,什麼事情都有可能發生的,你別到時候,兩頭都不得好啊。”

高衛和徐少傑之間的交談,確實是很隨便的,一來高衛的性格使然,二來徐少傑和高衛,相互脾氣相投,惺惺相惜,高衛長期在中樞部門工作,看透了很多的事情,雖然年紀不大,卻能夠說準很多的事情。

“我知道,可現在不是說這些事情的時候,反正我是到發改委來爭取大病救助項目了,我也沒有其他的辦法,只能是來找你了。”

“唉,我也早知道是這樣的結局了,這件事情確實有些難辦,首先就留下了不好的印象,直接找分管領導,恐怕是走不通了,如果是一般的項目,我還可以從中間運作一下,就是審批了也沒有多大的事情,可大病救助項目,實在是有些敏感,加之是中央領導表態的項目,我如果直接審批了,肯定會引發一系列的麻煩,對隴南省今後爭取項目也是不利的,還是需要想其他的辦法啊。”

徐少傑沉默了,關係有的時候,就是這麼重要,一些明明可以辦的事情,因爲關係沒有處理好,就是給拖下來了,一些可辦可不辦的事情,因爲關係到位了,很快就給辦理了。

“對了,徐哥,還有一件事情,隴南省教育項目,暫時也壓住了,教育項目和大病救助項目,是中央領導表態的兩個項目,我們審批一個、不審批一個,必須要有明確的說法,所以,下一步,在明確不審批大病救助項目的基礎上,領導要給中央做出來相應的彙報的。”

“我知道了,明天或者是後天,我就會來找你了,唉,麻煩事啊。”

徐少傑放下電話之後,感覺到心煩意亂,一般情況下,高衛是不會說含糊話的,可這次也明確說了,大病救助項目,有着很大的麻煩,這就說明,謝志偉已經給發改委的相關領導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已經將事情徹底辦砸了,歐陽雲濤和龍劍烽都不知道實際情況,以爲項目還有着很大的希望。這個時候,徐少傑禁不住鄙視謝志偉了,自己擺架子去辦事情,辦不好事情,就推到了下屬的身上,這樣的領導,其素質可見一般。

“徐書記,川康市委副秘書長、政研室主任陳復禮請示給您彙報工作。”

徐少傑的心情不好,張曉軍進來彙報的時候,徐少傑想起了馬先軍先前的彙報,正想着推辭,因爲心情不好,徐少傑也是有些埋怨白長林的,估計是給肖瓚軒等人都打了電話了,不知道白長林在處理這件事情上面,爲什麼會這樣的單純。

看見徐少傑沒有說話,張曉軍正準備離開辦公室,徐少傑的意思已經很明確了。

“小張,請陳復禮同志半個小時以後,到辦公室來吧。”

張曉軍點點頭,沒有說話,直接走出了辦公室。

徐少傑之所以改變主意,是突然想到了大病救助項目的事情,中央領導到隴南省視察工作,表態的兩個項目,教育項目和大病救助項目,最終的落實地方,都有川康市,陳復禮如今在川康市工作,自己正好徵詢一下陳復禮的意見,藉機也考覈一下陳復禮,再說了,陳復禮在省委黨校學習,有着不少的空閒時間,這個時候來拜訪,也是正常情況,換位思考,自己也會做出來這樣的選擇。

陳復禮進入辦公室,依舊是跟着張曉軍的身後。

徐少傑注意觀察了一下陳復禮,發現陳復禮顯得很是沉穩。

“徐書記,您好,我是川康市的陳復禮,現在市委辦公室工作。”

沒有等到張曉軍介紹,陳復禮就做了自我介紹,徐少傑不認識陳復禮,在省委黨校開學典禮上面講話的時候,也不可能注意到陳復禮。

“陳復禮同志,請坐吧。”

陳復禮在沙發上坐下了,徐少傑沒有站起來,只是在辦公桌後面揮揮手,示意陳復禮坐下。陳復禮坐下的時候,腰挺得很直,眼神裡面透露出來的是平淡和從容。等到張曉軍離開辦公室之後,陳復禮主動開口說話了。

“徐書記,今天我來拜訪您,主要是想着談一談自身的感受,您在省委黨校開學典禮上面的講話,給了我很大的震動。。。”

陳復禮侃侃而談,說到了工作上、生活上的認識,甚至在一定的程度上,對自身的工作進行了一些反思。這些都沒有引發徐少傑的注意,徐少傑對陳復禮的態度特別關注,在彙報的過程中,陳復禮顯得很平靜,有一種寵辱不驚的神態,嘴裡說的是自己的認識,包括自身的一些經歷,但彙報的語氣,彷彿是站在一邊的旁觀者,對走過的足跡進行冷靜的分析,從中間找到利弊。陳復禮的這種態度,讓徐少傑看到了在官場上拼搏多年、飽經滄桑的官員形象,陳復禮能夠如此冷靜的對待自身的經歷,從容面對過失,不怨天尤人,這樣的態度,徐少傑是很讚賞的。有一首歌唱得好,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陳復禮這樣的態度是裝不出來的。

陳復禮彙報完畢以後,雙眼直視了徐少傑一下,迅即收回了目光。

“陳復禮同志,你和白長林同志有着什麼樣的關係啊?”

陳復禮愣了一下,徐少傑沒有對他說出來的諸多感受做一絲的評價,卻問到了白長林,陳復禮沒有想到,先前想着來見徐少傑的時候,陳復禮是做了很多的準備的,包括自己彙報之後,徐少傑會提出來哪些問題,自己應該怎麼樣來回答,想不到徐少傑沒有按照固定的套路提出來問題。

“徐書記,我和白長林同志沒有特殊的關係,在政研室工作的時候,寫過一些文章,都是有關執政理念的認識,白長林同志表示讚賞,一來二去的有了一些書信和電話聯繫,說起來我在理論素養方面,遠遠不如白長林同志。”

徐少傑點點頭,不管陳復禮是什麼樣的心思,能夠做到實話實說,就不簡單了。短短時間的交談,徐少傑對陳復禮的印象還是不錯的,遠遠強於馬先軍。

“哦,是這樣啊,你在縣裡擔任過主要領導,後來到了政研室,專門從事政策法規的研究,應該說,實踐經驗和理論經驗,都是比較豐富的,川康市是隴南省經濟條件最差的地方,也是我們都知道的最爲貧困的地方,依照你的認識,川康市今後應該想到什麼樣的辦法來擺脫貧困啊。”

徐少傑提出來的這個題目很大,如果說川康市的市委書記和市長來回答,肯定是長篇大論,說到努力的方向,說到面臨的困難,現在,徐少傑將這個問題拋給了陳復禮,就是想看看,陳復禮的基本認識。

在工作過程中,幹部對一個地方經濟發展的思路,一般都是兩個點,一個點是認爲辦法比困難多,掌握本地的優勢,也充分認識到不足,能夠開拓性的想到一些工作思路,不管本地經濟發展速度的快慢,都有着理性的認識,態度是積極的,另一個點就是認爲困難比辦法多,充分放大本地的缺陷,以此來證明,自己的工作是盡力了,受限於自然和人文條件,總體的態度是悲觀的。這兩種認識,在實際的工作中,不能夠一概而論好壞,前者有自信,能夠努力工作,但也容易出現好大喜功的錯誤,後者悲觀,謹慎,在工作中間表現出來保守,不會輕易的折騰,幹部中間存在這兩種基本認識是正常的,如何揚長避短的使用幹部,就是上位者必須要思考的問題了。

“徐書記,川康市的條件很困難,我參加工作,就在川康市,在鄉鎮工作過,縣裡幹過,在市直單位也工作過,掌握了一些情況,川康市自身的條件有限,如果說沒有外來的支持,依靠着川康市本身的力量,走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道路,發展的空間是有限的,這樣的現實情況,市委市政府必須要有高度的認識,儘量採取走出去、引進來的辦法,發展川康市,可現在面臨的實際困難是,川康市招商引資的環境實在不好,外地企業不願意進入川康市,不管是軟環境還是硬環境,川康市和隴南省其餘的市州,都沒有可比性,這樣的條件下,川康市僅僅依靠優惠政策,是難以引進資金和企業的。”

“我個人的認爲,川康市在目前的條件下,還是需要依靠省委省政府以及中央的支持,包括政策和資金上面的支持,而且是輸血方式的支持,通過一段時間的奮鬥,改變川康市的一些環境,讓外地的企業敢於也願意到川康市投資。目前,川康市正在開發旅遊業,川康市屬於山區,山大人稀,有着很好的自然環境,如果能夠在旅遊業方面取得一些突破,也不失爲一條發展的好路子。”

“呵呵,看來,你對川康市的情況還是很熟悉啊,川康市的財政,屬於吃飯財政,也不能說是川康市,整個隴南省的財政,都屬於吃飯財政,除開中央轉移支付的資金,地方承擔的幹部職工工資的支出,也是不小的,這些年以來,川康市長期都需要省財政予以一定程度的補貼,才能夠維持幹部職工的工資,就不要說開展其餘的建設了。你能夠很理性的分析到其中的問題,還是很不錯的。”

“徐書記,這不僅僅是我個人的認識,川康市委市政府也認識到了,不過,川康市這些年以來,能夠爭取到的項目和資金還是太少了。”

“嗯,這個情況我是知道的,對此,你有什麼建議嗎?”

“我有一些個人看法,不是很成熟,川康市以前爭取項目和資金的時候,喜歡打悲情牌,大量的說明川康市的困難,這種情況下,爭取項目,有一定的成效,但是難以爭取到大的項目,因爲自身沒有配套資金,爭取到的資金,大部分也是被挪作他用了,形成了惡性循環,一次兩次的悲情牌,能夠起到一些作用的,但時間長了,上級就要考慮了,給予的那些項目和資金到哪裡去了,爲什麼總是不能夠產生效果,基於此,我個人認爲,在申請項目的時候,實話實說,展現川康市的優勢和缺陷,找準需求,盡力爭取到最大的支持。”

第171章 沙隆縣的老大第540章 不妙的大會第94章 優勢第398章 暗線第790章 吃癟(2)第611章 精準的分析第390章 路在何方第711章 演講(1)第308章 忙亂(3)763章 老幹部慰問工作2第808章 有事不怕事第570章 必須處理好的關係第749章 啓明縣的規矩(1)第790章 吃癟(2)第580章 命案(4)第5章 義氣第226章 劉宏的思路第514章 心思不可琢磨(3)第162章 縣人大的常委會第329章 餘懷祥的憤怒第903章 牽一髮動全身(2)第368章 齊心協力第563章 水泥廠的爭奪風波(5)第457章 工作中的心機第912章 出國考察第35章 相關準備第12章 張紹才的豪爽和顏玉環的心細第200章 不一樣的春節(2)第129章 英雄救美?(1)第187章 清洗的前奏第219章 風雲突變(1)第388章 淮安市班子配備的建議第438章 抓現行(1)第431章 陳目標的喜悅第108章 丁原書記的秘書第403章 審計風暴(5)第403章 審計風暴(5)第854章 幹部調整第669章 宣傳的誤區(3)第369章 省委調整的變化第634章 確定秘書第80章 見證腐敗(1)第770章 徐少傑的脾氣(2)第237章 局勢的改變第393章 談話第122章 人代會上的講話第401章 審計風暴(3)第682章 帽子太大了第592章 可恨之人的可憐之處(2)第696章 僞造的報紙(1)第602章 崩潰(2)第579章 命案(3)第446章 真正的風暴(1)第451章 大調整第46章 再遇唐婉柔第189章 提前的調整(2)第656章 多管齊下第214章 再見徐老第811章 山雨欲來(3)第642章 經濟工作會第662章 出乎預料第539章 導火線第870章 盧雲峰的來意(1)第831章 見微知着(2)第772章 徐少傑的脾氣(4)第827章 龍劍烽的動作(3)第68章 火龍村的血案(2)風中的失落一些感悟第72章 該忍就要忍第405章 娛樂城之行(2)第698章 故伎重演(1)第472章 郎世福的意見風中的失落一些感悟第538章 幹部作風第136章 直截了當第896章 隴南省省委書記(3)第709章 塵埃落定(2)第857章 預料中的不同意見(2)第668章 宣傳的誤區(2)第472章 郎世福的意見第562章 水泥廠的爭奪風波(4)第163章 不算是衣錦還鄉第879章 不一樣的意見第142章 李明的彙報第660章 關注點第268章 陳目標的精闢理論第887章 當斷則斷第359章 奇怪的舉報信第459章 傳聞和影響第633章 第一次的分歧第321章 辦法第564章 水泥廠的爭奪風波(6)第612章 市長的人選第541章 隨時第828章 遲來的視察(1)第177章 應對的辦法第647章 爲了大局第354章 抗洪搶險(1)第389章 馬蜂窩第60章 整頓村務
第171章 沙隆縣的老大第540章 不妙的大會第94章 優勢第398章 暗線第790章 吃癟(2)第611章 精準的分析第390章 路在何方第711章 演講(1)第308章 忙亂(3)763章 老幹部慰問工作2第808章 有事不怕事第570章 必須處理好的關係第749章 啓明縣的規矩(1)第790章 吃癟(2)第580章 命案(4)第5章 義氣第226章 劉宏的思路第514章 心思不可琢磨(3)第162章 縣人大的常委會第329章 餘懷祥的憤怒第903章 牽一髮動全身(2)第368章 齊心協力第563章 水泥廠的爭奪風波(5)第457章 工作中的心機第912章 出國考察第35章 相關準備第12章 張紹才的豪爽和顏玉環的心細第200章 不一樣的春節(2)第129章 英雄救美?(1)第187章 清洗的前奏第219章 風雲突變(1)第388章 淮安市班子配備的建議第438章 抓現行(1)第431章 陳目標的喜悅第108章 丁原書記的秘書第403章 審計風暴(5)第403章 審計風暴(5)第854章 幹部調整第669章 宣傳的誤區(3)第369章 省委調整的變化第634章 確定秘書第80章 見證腐敗(1)第770章 徐少傑的脾氣(2)第237章 局勢的改變第393章 談話第122章 人代會上的講話第401章 審計風暴(3)第682章 帽子太大了第592章 可恨之人的可憐之處(2)第696章 僞造的報紙(1)第602章 崩潰(2)第579章 命案(3)第446章 真正的風暴(1)第451章 大調整第46章 再遇唐婉柔第189章 提前的調整(2)第656章 多管齊下第214章 再見徐老第811章 山雨欲來(3)第642章 經濟工作會第662章 出乎預料第539章 導火線第870章 盧雲峰的來意(1)第831章 見微知着(2)第772章 徐少傑的脾氣(4)第827章 龍劍烽的動作(3)第68章 火龍村的血案(2)風中的失落一些感悟第72章 該忍就要忍第405章 娛樂城之行(2)第698章 故伎重演(1)第472章 郎世福的意見風中的失落一些感悟第538章 幹部作風第136章 直截了當第896章 隴南省省委書記(3)第709章 塵埃落定(2)第857章 預料中的不同意見(2)第668章 宣傳的誤區(2)第472章 郎世福的意見第562章 水泥廠的爭奪風波(4)第163章 不算是衣錦還鄉第879章 不一樣的意見第142章 李明的彙報第660章 關注點第268章 陳目標的精闢理論第887章 當斷則斷第359章 奇怪的舉報信第459章 傳聞和影響第633章 第一次的分歧第321章 辦法第564章 水泥廠的爭奪風波(6)第612章 市長的人選第541章 隨時第828章 遲來的視察(1)第177章 應對的辦法第647章 爲了大局第354章 抗洪搶險(1)第389章 馬蜂窩第60章 整頓村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