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0章 你當我是病貓嗎?(1)

川康市四大家都在一個大院裡面辦公,辦公樓還是以前地委行署使用的,市政府曾經計劃搬遷出去,但是,因爲財政過於困難,一直都不能如願。院子不大,處於川康市最熱鬧的繁華地帶。所謂的繁華,也是相對而言。

徐少傑是第一次到川康市,他有一種怪怪的感覺,在川康市,看不見什麼高樓大廈,大都是低矮的平房,城市的道路還是可以的,大街上的行人不多,看起來都顯得比較悠閒,走路慢吞吞的,而且行人的臉上,看不見有什麼特別興奮的表情,顯得有些麻木。在這裡,徐少傑感覺到了一種熟悉的氣息,那是在恩明縣的時候,感覺到的氣息。

見一落葉而知歲之將暮,這種感覺,帶給徐少傑的,不是喜悅,是沉悶,要知道,徐少傑離開家鄉有十多年的時間了,而且恩明縣是縣城,川康市是地級市,這麼多年過去了,在川康市,徐少傑能夠有這樣的感覺,可以想象川康市的貧窮程度。

徐少傑是送肖瓚軒到川康市上任的,前任的市委書記,已經到省發改委上任了,徐少傑和其談話的時候,能夠感覺到,前任市委書記那種發自內心的喜悅,省發改委是好單位,但是,從一任的市委書記,到這個位置上,對於個人來說,並非是最好的任命,由此可見,川康市的條件確實是不好,市委書記離開的時候,都沒有顯示出來留戀的意思。

幹部大會如期召開,一切都是程序,徐少傑代表省委省政府提出來了工作要求,既是針對肖瓚軒的,也是針對川康市委市政府的,在省委黨校學習的陳復禮也回到了川康市,正式上任了,至於說省委黨校的學習,也結束了,陳復禮已經是川康市市委常委了,繼續在縣處級領導培訓班學習,也是說不過去了。

會議結束之後,肖瓚軒等人陪着徐少傑來到了政府招待所。

川康市的賓館,檔次實在是不行,所以,市政府在以前食堂的基礎上,擴建了招待所,建了兩棟別墅性質的住宿樓,專門招待省委省政府的領導。

吃飯還有一會的時間,肖瓚軒跟隨徐少傑進入了房間,房間裡面的條件還是不錯的,地上鋪着實木地板,單獨的臥室、會客廳,還有單獨的健身房。

肖瓚軒對川康市的情況是比較熟悉的,本來就是從這裡離開的,所以,他沒有什麼陌生的感覺,和幾個領導小聲說了幾句話之後,其餘的領導退出了房間。

“徐書記,川康市的條件不好,請您多包涵啊。”

“呵呵,肖書記,這樣的條件,已經是很不錯了,我倒是覺得,要是川康市的居民能夠享受到這樣的條件,上面的領導來了,就是住的差一些,效果要好很多的。”

肖瓚軒臉上的神色有了一些變化。徐少傑不是很在意,他知道,肖瓚軒一定是知道的,是自己舉薦他出任川康市市委書記的,這也是因爲歐陽雲濤舉薦肖瓚軒出任宏源市市委書記,徐少傑沒有同意,讓肖瓚軒出任川康市市委書記,算是一種補償吧。

“徐書記,我有幾句話,不知道該不該說。”

“肖書記,你認爲能夠說,就說,不能夠說,也不要勉強。”

肖瓚軒低下頭,思索了半分鐘左右。

“徐書記,我對川康市的情況是比較瞭解的,我的確沒有想到,會出任市委書記,當初離開川康市的時候,我是感覺到慶幸的,這裡的條件太差了,全市的財政收入不足10億元,維持幹部職工的工資都有困難,每年都需要上級加大轉移支付的額度,而且還要動用部分的項目資金,才能夠勉強維持。川康市這樣的貧困,有着很多的原因,但是,曾經有過的一次大討論,對川康市的影響是很大的。”

徐少傑集中了注意力,是什麼樣的討論,會對川康市形成大影響啊。

“川康市屬於山區,這裡的自然條件不錯,植被的保護都是很好的,從居住的角度來說,確實是很理想的地方,加上這麼多年以來,沒有財力發展工業,也沒有什麼企業願意進入川康市,時間長了,在大家的心目中就形成了較爲固定的認識,認爲川康市自然條件好,是不適合發展工業的地方。幾年前,在省城召開了一次學術研討會,專門研討發展經濟和保護環境的問題,那次的討論會,我參加了。會上,有關的專家提到了川康市,認爲川康市的自然環境很好,是隴南省的綠色倉庫,這裡不適合發展工業,最大的任務是保護環境,如果說因爲發展工業,片面的追求財政收入,破壞了環境,就是犯罪,對子孫後代的犯罪,當時我是川康市副市長,聽到了這些發言,實在是忍不住了,也要求發言了。”

“我認爲專家的話有道理,這些年來,很多地方爲了能夠發展經濟,對環境確實造成了一定的破壞,但我們也要看到一個事實,那就是人民羣衆要求過上好日子,一個地方經濟的發展,離不開工業企業,如果說工業不能夠發展,完全依靠農業,或者說第三產業,是不現實的,沒有企業,沒有經濟增長點,幹部職工的手裡沒有錢,羣衆沒有消費能力,經濟就不可能發展,農民不能夠致富,一切的設想都是不成立的。”

“我提出了一個要求,川康市可以不發展工業,也可以按照專家的要求,大力保護環境,但有條件,川康市480萬羣衆的生活,必須要得到保證,我們不可能去過那種與世隔絕的自耕農的生活,我們也不可能解決了溫飽就滿足了,只要我們能夠得到足夠的財政扶持資金,將川康市打造成爲隴南省的綠色基地是沒有問題的。”

“當時我提出來這樣的要求,實際上是帶有一定的情緒的,現在想起來,確實有不合適的地方,可能是某些專家認爲,川康市本來就處於貧困的現狀,與其去無謂的折騰,不如保護好環境。我明白,不管是哪個地方,想要自身不努力,通過外部的輸血解決困難,都是不實際的,沒有誰會養懶漢。”

“這次的研討會,對川康市的影響是比較大的,我不知道爲什麼,後來省委省政府的某些領導,也有了這樣的認識,這對川康市來說,是雪上加霜,這麼多年以來,川康市極少得到政策和資金的扶持,研討會之後,能夠得到的扶持更少了,最近幾年,城市基本上沒有得到什麼發展,我多次到川康市,看不見有什麼改變。”

“社會發展的速度是很快的,時間不會停下腳步,就說省城,宏源市等地方,每年都在發生着變化,城市變得越來越美麗,羣衆的生活越來越方便,基礎設施建設每年都在進行,可川康市一直都沒有什麼變化。”

“這不能完全怪川康市的幹部羣衆,所以,今天在徐書記的面前,我是要說實話的。川康市的造血功能很弱,這些年以來,我們總是在說,要求幹部職工努力工作,要求大家艱苦奮鬥,建設好家園,這些都沒有錯,但我認爲,必須要考慮到川康市的實際情況。我在一本書裡面看到了一段話,一直都記得很清楚,用這段話來形容川康市的情況,我認爲是有道理的。”

“把對的推向極端,它就成了錯誤的,把甜橙的汁水榨乾,它就成了苦澀的,即使是賞心樂事,也絕不要走極端。思維敏捷的過了頭,就是遲鈍,牛奶擠得太多,最後擠出來的是血,不是牛奶。”

“徐書記,我說這些話的意思,並不是推卸責任,我既然出任了川康市市委書記,一定會竭盡全力的做好工作,讓川康市的羣衆過上好日子,我想到的,是希望川康市能夠得到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我也知道,川康市馬上就要實施大病救助和教育的項目,這對於川康市來說,是天大的好事情,通過這兩個項目,一定的程度上,能夠刺激川康市的經濟,更能夠鼓舞幹部羣衆的鬥志,激勵幹部羣衆努力工作,幹好自己份內的事情。”

“徐書記,我希望您能夠關注川康市,近一段時間以來,隴南省發生的事情,我都是知道的,我一直都想着和您仔細的交談,給您彙報自身的想法,但總是沒有機會,今天,我將真實的想法全部說出來了,我也僅僅是對您說了真實的想法,川康市現在需要的是輸血,有了活力,纔可以造血,川康市需要得到您的支持和幫助。”

徐少傑看着肖瓚軒,好半天沒有說話,他沒有想到,肖瓚軒會說出來這樣的觀點,仔細考慮肖瓚軒說的話語,確實是有道理的,如果不經過認真的思考,沒有一定的膽量,是說不出來這樣的話語的,徐少傑想到了白長林,想到了陳復禮,他隱隱的覺得,肖瓚軒可能是知道自己的一些情況的,所以說出來了這樣的話語。

“肖書記,你說的情況,我都知道了,川康市的條件很不好,具體的情況,我沒有你掌握的那麼詳細,你在川康市工作了很多年,對這裡的一切,都是很熟悉的,我希望你能夠找準川康市的發展點,只要是抓住了關鍵,總是有解決困難的辦法的,至於說川康市需要得到的幫助,只要是在我的能力範圍之內,你儘管開口。”

肖瓚軒看着徐少傑,眼睛裡面透露出來感激的神情。

“徐書記,謝謝您,我代表川康市幹部羣衆謝謝您。”

“肖書記,話不要說早了,你的壓力是很大的,省委省政府對你是寄予厚望的,冠冕堂皇的話我就不說了,說幾句實在的,你在川康市工作了多年,在省政府也工作了一段時間,應該說,你對全省的情況,是有所瞭解的,大病救助項目和教育項目,對川康市,可能會有一定的促進,這些都是輸血,只不過目的不同罷了,沒有能夠直接發展工業。你所要考慮的事情,重點還是在於發展工業,也就是招商引資的工作,對於貧困的地方來說,想要取得長足的發展,唯有發展工業,這不僅僅是川康市面臨的問題,也是隴南省面臨的問題,不能夠發展工業,不能夠增加財政收入,老百姓的兜裡沒有錢,什麼都是白說,所以,你要抓住重點,不能夠動搖,專家說的話,可以參考,但不能作爲聖旨,我以前說過,如果說都按照專家的意見來幹,我們這些幹部豈不是吃乾飯的。”

肖瓚軒用力點頭。

閒聊了一會,徐少傑發現肖瓚軒好像在猶豫着,想着說什麼事情,又有些不好開口的樣子,想到前面肖瓚軒說出來的話,徐少傑索性挑明瞭。

“肖書記,你是不是還有什麼事情想要說出來的?”

肖瓚軒眼睛裡面閃過一絲的猶豫,最終眼神變得堅定起來了。

“徐書記,我確實知道一件事情,不過因爲牽涉到了領導之間的關係,所以我有些不好開口,在您的面前說到這些事情,我是有些傳播是非的意思,剛剛考慮過了,我還是說出來,希望您不要認爲我是別有用心的。”

徐少傑點點頭,沒有說話。

“這次省委調整幹部之後,我聽到了一種傳聞,在幹部中間流傳很廣,說到的是省發改委和衛生廳負責人調整的事情,有一種觀點認爲,這兩個單位的負責人之所以調整,是您的意思,是因爲您對他們的工作表示了不滿意,當然,有些幹部認爲,您到隴南省的時間不長,僅僅因爲項目爭取的事情,就調整了兩個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是不謹慎的,還有人說到了,爭取項目,不僅僅是省直單位負責人的事情,與省委省政府領導也是有關係的。”

徐少傑習慣性的眯起了眼睛。

“最爲不好的一種傳聞,是說您爭取到了項目,所以對某些負責人的消極表示了不滿,所以調整了省發改委和衛生廳的負責人。”

徐少傑知道,肖瓚軒說的一定是實際情況,而且肖瓚軒說的很是委婉,真正的傳聞,可能比這要難聽很多的。出現這樣的傳聞,說明了兩個問題,一是徐少傑自身在隴南省的威信,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完全是因爲自己是省委副書記,下面的幹部敢怒不敢言,二是謝志偉在下面的活動很是活躍,先前還以爲謝志偉不會有什麼動作了,現在看來,遠不是這樣,謝志偉想的很好,省發改委和衛生廳的負責人被調整了,心裡一定是不服氣的,說不定將事情的真相說出來,所以謝志偉轉移了目標。徐少傑有些發怒了,謝志偉太過分了,老虎不發威,你以爲我是病貓啊。

支持宦海無聲請到各大書店或網店購買閱讀。

第299章 心腹第900章 奇怪的告狀信(1)第529章 好大喜功的貓膩第273章 淮揚市班子的調整第44章 初來乍到第341章 調整的奧妙第798章 張勳的彙報(2)第382章 侯義兵的絕路第775章 頻繁的拜訪(2)第138章 漸漸浮現的矛盾第787章 省委黨校的講話(1)第77章 波瀾第591章 可恨之人的可憐之處(1)第674章 冰災(3)第90章 小人第397章 不可思議的碰撞(3)第640章 盧雲峰的態度第50章 駐點工作第275章 不是機會第453章 潛規則第408章 工作佈置第460章 以牙還牙第567章 高層的同盟第22章 失敗的抗爭第528章 追查項目資金?第533章 難得的機會(1)第487章 人心第896章 隴南省省委書記(3)第623章 自得和自律第162章 縣人大的常委會第216章 幹部的選擇第63章 安置張小玉第888章 丁原的再次提醒第410章 不一般的恐嚇第409章 莫名其妙的大上訪第64章 農業稅的問題(1)第915章 一個傳奇第702章 生死較量(3)第336章 不一般的手腕第290章 顧雪潔的心思第228章 自然的異動第126章 購物卡第571章 香港考察(1)第10章 入黨的思想第208章 第一次絕唱(2)第253章 解套第718章 班子到位第205章 絕佳機會(1)第124章 陳目標的選擇第527章 錢大志上任第674章 冰災(3)第165章 小伎倆第643章 相逢一笑泯恩仇第436章 信訪接待日(2)第907章 粉墨登場(1)第236章 市政府領導的調整第274章 惱人的開發區第60章 整頓村務第703章 生死較量(4)第245章 不準拆借資金第635章 當選市長第158章 省委的決定第160章 反響第606章 我們的信心(1)第440章 死刑判決第151章 想不到的事情(3)第751章 啓明縣的規矩(3)第689章 推進(2)第489章 面對親情(2)第331章 各懷心思第306章 忙亂(1)第432章 白長林的教誨第489章 面對親情(2)第673章 冰災(2)第627章 西山省副省長第537章 令人惱火的車禍第719章 信陽公司集資案第283章 發展是關鍵第252章 設套第209章 第一次絕唱(3)第532章 猖狂者空間有限第779章 中央領導視察(1)第604章 崩潰(4)第370章 抗洪搶險表彰大會第712章 演講(2)第901章 奇怪的告狀信(2)第904章 牽一髮動全身(3)第338章 潰敗的防線(2)第461章 峰迴路轉(1)第321章 辦法第242章 省長視察(2)第790章 吃癟(2)第366章 不一般的干涉風中的失落一些感悟第168章 處理的風波第278章 老幹部的怒火(3)第490章 秘書的問題第154章 北京之行(1)第80章 見證腐敗(1)第872章 盧雲峰的變化
第299章 心腹第900章 奇怪的告狀信(1)第529章 好大喜功的貓膩第273章 淮揚市班子的調整第44章 初來乍到第341章 調整的奧妙第798章 張勳的彙報(2)第382章 侯義兵的絕路第775章 頻繁的拜訪(2)第138章 漸漸浮現的矛盾第787章 省委黨校的講話(1)第77章 波瀾第591章 可恨之人的可憐之處(1)第674章 冰災(3)第90章 小人第397章 不可思議的碰撞(3)第640章 盧雲峰的態度第50章 駐點工作第275章 不是機會第453章 潛規則第408章 工作佈置第460章 以牙還牙第567章 高層的同盟第22章 失敗的抗爭第528章 追查項目資金?第533章 難得的機會(1)第487章 人心第896章 隴南省省委書記(3)第623章 自得和自律第162章 縣人大的常委會第216章 幹部的選擇第63章 安置張小玉第888章 丁原的再次提醒第410章 不一般的恐嚇第409章 莫名其妙的大上訪第64章 農業稅的問題(1)第915章 一個傳奇第702章 生死較量(3)第336章 不一般的手腕第290章 顧雪潔的心思第228章 自然的異動第126章 購物卡第571章 香港考察(1)第10章 入黨的思想第208章 第一次絕唱(2)第253章 解套第718章 班子到位第205章 絕佳機會(1)第124章 陳目標的選擇第527章 錢大志上任第674章 冰災(3)第165章 小伎倆第643章 相逢一笑泯恩仇第436章 信訪接待日(2)第907章 粉墨登場(1)第236章 市政府領導的調整第274章 惱人的開發區第60章 整頓村務第703章 生死較量(4)第245章 不準拆借資金第635章 當選市長第158章 省委的決定第160章 反響第606章 我們的信心(1)第440章 死刑判決第151章 想不到的事情(3)第751章 啓明縣的規矩(3)第689章 推進(2)第489章 面對親情(2)第331章 各懷心思第306章 忙亂(1)第432章 白長林的教誨第489章 面對親情(2)第673章 冰災(2)第627章 西山省副省長第537章 令人惱火的車禍第719章 信陽公司集資案第283章 發展是關鍵第252章 設套第209章 第一次絕唱(3)第532章 猖狂者空間有限第779章 中央領導視察(1)第604章 崩潰(4)第370章 抗洪搶險表彰大會第712章 演講(2)第901章 奇怪的告狀信(2)第904章 牽一髮動全身(3)第338章 潰敗的防線(2)第461章 峰迴路轉(1)第321章 辦法第242章 省長視察(2)第790章 吃癟(2)第366章 不一般的干涉風中的失落一些感悟第168章 處理的風波第278章 老幹部的怒火(3)第490章 秘書的問題第154章 北京之行(1)第80章 見證腐敗(1)第872章 盧雲峰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