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實際的難題

馬洪波心裡很不是滋味,此刻,他坐在譚常軒的辦公室,譚常軒正在打電話。

徐少傑說到農民工子弟學校的事情,馬洪波已經知道了,一直以來,馬洪波都是分管社會發展這一塊工作的,教育和衛生都是大頭,嚴格說起來,馬洪波更多的是履行了市委副書記的職責,社會發展這一塊,有一些相關的指標,馬洪波平時關心的也多是社會發展的工作,至於紀委的工作,一般情況下,都是紀委副書記主持。

徐少傑過問教育上的事情,是理所當然的,馬洪波氣惱的是,徐少傑爲什麼首先不找到自己,或者說在決策的時候,徵詢一下自己的意見,在做出來了決定之後,來和自己通報情況,這還有什麼用,自己提出來意見也沒有多大的作用了。當然,在這樣的事情上面,馬洪波是不好有什麼直接的反對意見的,畢竟這是政府的工作,馬洪波不可能因爲徐少傑不徵詢自己的意見,而有什麼不滿意的地方。

馬洪波早就感覺到了,徐少傑和譚常軒不是很合拍,兩個主要領導之間,爲什麼會產生隔閡,馬洪波不去追究,只要知道這樣的情況就足夠了,譚常軒是省委副書記、西林市委書記,西林市的工作,當然是譚常軒最後拍板,馬洪波不需要猶豫,跟着譚常軒就行了。

接到譚常軒的電話,馬洪波立刻想到了,可能是有關農民工子弟學校的事情,這樣的事情,不是第一次研究了。因爲牽涉到不少實際的困難,以前多次研究,也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效果,這一次,譚常軒一定是要再次強調其中的困難,只是譚常軒爲什麼不直接找到徐少傑,而找到自己來討論這件事情,馬洪波有些不理解。

要說解決農民工子弟學校的困難,譚常軒也有這樣的想法,但譚常軒的想法,和徐少傑的有着明顯的不同,馬洪波是瞭解其中的奧妙的。

“老馬,關於解決農民工子弟學校的困難問題,你是怎麼考慮的?”

“譚書記,我覺得還是按照市委以前的決定來解決問題,要求漢中區從財政上撥付一定的資金解決,主要是增加學生的人頭經費,至於說學校的擴充,以及農民工子女的入校困難,這裡面的實際困難太多了,市裡暫時無法解決啊。”

譚常軒點點頭,沒有說話,具體情況他是知道的。

“西林市目前有200多萬的流動人口,這些人員中間,農民工佔了70%以上,他們的子女超過了20萬人,就算是適齡讀書的小孩佔到一半,我們也無法解決啊,目前漢中區的三個農民工子弟學校,容納的學生,最多也就是5000人左右。還有,農民工子女入學存在的難題,是全國性的問題,如果我們西林市着手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需要考慮其他地方怎麼看,是不是也跟着我們這樣做,就算是財政上拿出來錢解決,也需要一個過程。”

“老馬,這些問題,我們以前都討論過了,現在,徐省長已經提出來了,看樣子是準備解決這方面的問題了,你是市委分管社會發展的工作的副書記,有什麼具體的建議嗎?”

“譚書記,我認爲,這件事情,還是要慢慢來的。”

譚常軒的臉上沒有什麼表情,顯然對馬洪波的回答不是很滿意。

“老馬,農民工爲西林市的發展做出來了很大的貢獻,現在,他們遇到困難了,我們就要想辦法解決,徐省長不是說過嗎,西林市需要有博大的胸懷,考慮問題的時候,需要從實際情況出發,但跟要開拓性的推進工作。”

馬洪波有些不理解了,譚常軒爲什麼會突然轉變態度。

“好的,譚書記,我和廖市長商議一下,廖市長正在組織教育局的相關人員,按照徐省長的具體要求,拿出解決的方案。”

“嗯,具體的方案,你要把握,看看應該怎麼辦,要結合西林市的實際情況,不要好高騖遠,要踏踏實實,解決問題就做徹底。”

馬洪波離開了譚常軒的辦公室,他實在有些不明白,譚常軒爲什麼會改變態度,可譚常軒的話語裡面,好像有着其他的意思,既然要解決問題,爲什麼考慮到西林市的實際情況,爲什麼提到了好高騖遠的話語。

馬洪波回到辦公室,立刻給廖市長打電話,詢問方案的事情,廖市長在電話裡面回答,方案正在起草和修改的過程中,一會就過來彙報。

在得知了徐少傑在農民工子弟學校辦公的事情以後,譚常軒本來是想着也到學校去看看的,從大面上表示對徐少傑的支持,可仔細思考之後,譚常軒否決了自己的想法。任何的事情做出來,都有利弊的存在,譚常軒如果去學校看了,一方面可以表示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是團結的,另外一個方面,也顯示出來譚常軒自身的氣度,但這樣做,都掩蓋不住一個基本的道理,那就是擡高徐少傑的威望。

這裡面的度是不好把握的,徐少傑上任已經有幾個月時間了,做出來的事情,令譚常軒是很不滿意的,關於西林市城市建設方向的問題,徐少傑在經濟工作會議上,完全改變了過去建設國際化大都市的觀點,而且,發展高精尖的產業,是很多的大城市都提出來的,徐少傑偏偏表示反對,繼續發展勞動力密集型的產業,這些都是根本的方向性的問題,是對以前決策的一種否定。

在從人員方面來說,目前,譚常軒是能夠控制西林市的局勢的,因爲市委這邊,譚常軒有着絕對的優勢,真正跟着徐少傑吶喊的,也就是常務副市長簡正波,至於說其餘的副市長,譚常軒不是很擔心,因爲實際的權力在市委。

譚常軒需要考慮的是權力的分配問題,從目前的情況看,徐少傑可能在動腦筋了,要加強市政府的權力,這在以前是不可能想象的,譚常軒已經瞭解了,徐少傑在基層工作的時候,就有過這樣的做法,如果讓徐少傑在西林市這樣做了,譚常軒不能容忍。

譚常軒的眼光不是在西林市,按照目前的格局來說,只要發展順利,下一步,譚常軒就可以成爲省市的負責人了,徐少傑辦實事,譚常軒不會反對,相反還會支持,但辦實事取得的成果,必須是市委的,說到底是譚常軒的。

所以說,譚常軒現在最爲主要的事情,就是考慮到如何在支持徐少傑做事情的前提下,限制徐少傑的權力。譚常軒一直都認爲,徐少傑到西林市來,就是限制自己的,因爲盧雲峰對自己有一些不同的看法,當初省委並沒有直接提出來西林市的班子組成,而且徐少傑也不是安排到西林市的,中央的意見,譚常軒還是知道一些的,譚常軒認爲,既然自己是西林市委書記,那麼,就要有實實在在的權力,想要做好事情,沒有決策權是不可能的。

徐少傑提出來的解決農民工子女入學的問題,包括一些體制和機制上的創新,譚常軒是同意的,這樣的事情,做出來了,在全國都會有影響的,是好事情,既然是好事情,就要大力的支持,當然,做這樣的事情,需要一步一步來。

想明白了這些,譚常軒撥通了徐少傑的電話。

“徐省長嗎,關於解決農民工子弟學校的事情,我認爲是很好的舉措的,農民工爲西林市城市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現在,我們也應該爲農民工做一些實事了,不過這是一項很大的工作,需要詳細的研究,需要切實可行的方案,我的考慮是,宣傳部門可以提前開展一些宣傳,得到大家的支持,同時將市委市政府的意見詳細說出來,如果我們能夠得到全市人民的支持,這樣的事情,辦起來會順利很多的。”

徐少傑還沒有來得及給譚常軒彙報,在做出了決定之後,徐少傑和馬洪波通報了情況,徐少傑相信,譚常軒一定是瞭解相關情況了,在方案還沒有出來的時候,徐少傑暫時不會給譚常軒彙報,沒有具體的東西,彙報是空對空,這樣的彙報沒有實質的意義。但譚常軒主動打電話做出來指示,徐少傑就不得不考慮了。

“譚書記,因爲方案的草稿還沒有正式出來,所以我一直沒有給譚書記彙報,有關農民工子弟學校的事情,我的考慮是,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也就是說,我們不能侷限於解決三所學校存在的困難,農民工子女的教育問題,牽涉到了農民工的切實利益,很多的農民外出打工,一方面想着改善生活條件,但是最爲主要的,還是想着子女能夠過上好日子,所以,西林市要從根本上解決這樣的問題。”

“嗯,我同意這樣的意見,以前市委研究過農民工面臨的一些問題,包括拖欠工資等問題,我看,就按照你的意見辦理,不過宣傳還是有必要的,你準備一下,我看近期召開市委常委會,專門來研究一下教育上的事情。”

“好的,這也確實需要召開會議進行研究,農民工子女的教育問題,需要我們結合實際情況研究,不僅僅是經費的問題,還有教育資源的分配問題,目前瞭解的情況,在西林市的農民工子女,適齡入學兒童,超過了5萬人,這不是小數目,要考慮到學校的承受能力,時間很緊張啊,學校馬上就要放暑假,能夠在暑假期間做出來決定,進行一些實質性的調整,我們的工作纔算取得了成績的。”

市委召開了常委會,專題研究農民工子女的教育問題。

譚常軒在會上,做出了明確的要求,一定要根本、徹底的解決農民工子女的教育問題,這次的專題會議,就是一種姿態,今後還會召開諸多的專題問題,解決西林市存在的問題。譚常軒此舉的表態,意味着特事特辦的思維已經灌注到西林市委市政府。

譚常軒在會上明確要求,宣傳部門要加大宣傳力度,廣播電視都要有所反映,譚常軒一反常態的做出了嚴格的要求,一方面要反映出來西林市委市政府解決農民工子女面臨的教育困境的現實,讓西林市的羣衆瞭解到真實的情況,農民工是我們的兄弟,兄弟有困難,大家應該伸手幫助,另外一個方面,要反映出來市委市政府解決問題的決心和信心,農民工子女面臨的教育困境,是實際存在的問題,這個問題,西林市存在,全國很多地方都存在,西林市在這方面,要起到帶頭作用,要率先做出來表率。

譚常軒的話語很快見報了。

徐少傑那種《西山日報》和《西林日報》,消息全部在頭版,上面的標題,都是農民工是我們的兄弟。這是譚常軒在常委會上面提出來的觀點,報道寫的的確不錯,對西林市農民工的現狀進行了分析,其中農民工面臨的實際困難,能夠引發大家的共鳴。

徐少傑本來對譚常軒大力支持工作,是非常欣慰的,但是,看了諸多的報道之後,徐少傑只能是苦笑着搖頭了。

徐少傑終於明白了譚常軒的意思,做事情譚常軒沒有意見,但是功勞是譚常軒的,從現在開始,解決農民工子弟教育面臨的困境的工作,已經得到了高度的重視,而且在全國也形成了一定的影響,徐少傑相信可以做好了,但相關的報道上面,幾乎都是西林市委和譚常軒,其餘的見不到宣傳。說白了,這次解決農民工子女教育問題,是譚常軒高瞻遠矚提出來的,市委市政府按照譚常軒提出來的意見建議,大力解決存在的問題。

徐少傑說不出來內心的感受,從這一次的博弈來說,譚常軒取得了完勝,徐少傑在下面的視察,以及安排的所有工作,最終都是按照譚常軒的要求辦理的,實際情況恰恰相反,可徐少傑無法在這樣的事情上面,去和譚常軒爭功勞。

這就是譚常軒聰明的地方,徐少傑感覺到了,譚常軒的確不簡單,懂得審時度勢,懂得利用自身的優勢,徐少傑上任已經幾個月的時間了,感覺到西林市有些一塊鐵板的意思,自己好像找不到着力點,只能是按照市委和譚常軒的安排,做好一切的工作。

依照這樣的態勢下去,今後,市政府和徐少傑想到的任何事情,都會成爲市委的功勞,都是爲譚常軒作嫁衣裳,如果徐少傑和譚常軒的關係融洽,徐少傑不會反對這樣做,偏偏兩人的關係一般,所以,徐少傑必須要多一個心眼。

第721章 尷尬的聽證會(2)第726章 家人(4)第338章 潰敗的防線(2)第784章 痛苦的反思第515章 盧雲峰的召見(1)第589章 薛明貴的掙扎第28章 初見唐婉柔第201章 山雨欲來(1)第467章 惱人的機構改革第892章 人心不可測(3)第746章 視察工作(1)第688章 推進(1)第770章 徐少傑的脾氣(2)第473章 上幼兒園的插曲第237章 局勢的改變第829章 遲來的視察(2)第806章 專題會上立威(2)第874章 印象第124章 陳目標的選擇第124章 陳目標的選擇第188章 提前的調整(1)第909章 粉墨登場(3)第404章 娛樂城之行(1)第358章 溫情第636章 追查到底(1)第466章 突然的調整(2)第390章 路在何方第177章 應對的辦法第455章 教育盲區第88章 水泥廠的風波(1)第889章 周玉波的理解第902章 牽一髮動全身(1)第357章 英雄本色(2)第336章 不一般的手腕第903章 牽一髮動全身(2)第641章 悔不當初第145章 黃海濤的意思第423章 蛻變(1)第695章 馮桂鑫的想法第626章 幹部的調整第182章 推遲的幹部大會第328章 武聖軍和郎世福的態度第850章 重大調整(2)第676章 孫健波的主意第884章 難辨優劣第774章 繁忙的拜訪(1)第734章 抉擇(3)第734章 抉擇(3)第630章 是禍躲不過第525章 政治家族第396章 不可思議的碰撞(2)第773章 歐陽雲濤的態度第888章 丁原的再次提醒第714章 決不姑息(1)第691章 徐樹昆的意見第508章 項目的奧妙(2)第681章 毒計(2)第604章 崩潰(4)第151章 想不到的事情(3)第395章 不可思議的碰撞(1)第269章 下鄉(1)第217章 隱痛(1)第222章 驚人的代價第296章 小忍是美德 大忍有企圖(2)第103章 大棚蔬菜的碩果第100章 不出所料第198章 囂張的拜年第392章 臨時的人事調整第74章 把握時機第301章 市委的意見第434章 現實情況第197章 幹部管轄權限第478章 考覈(2)第394章 市政府常務會第239章 譚玲莉的升遷第560章 水泥廠的爭奪風波(2)第629章 秘書的考慮第405章 娛樂城之行(2)第803章 你當我是病貓嗎?(4)第639章 不要好高騖遠(2)第237章 局勢的改變第328章 武聖軍和郎世福的態度第877章 考查定調第311章 各方態度第112章 年關(2)第276章 老幹部的怒火(1)第345章 控制城市建設規劃第752章 徐少傑的建議(1)第549章 地盤論(1)第729章 徐樹昆的視察(1)第814章 老調重彈(1)第812章 山雨欲來(4)第365章 菸廠第649章 爲官做主還是爲民做主(2)第202章 山雨欲來(2)第668章 宣傳的誤區(2)第455章 教育盲區第271章 第一刀第230章 鄭文斌的心思第904章 牽一髮動全身(3)
第721章 尷尬的聽證會(2)第726章 家人(4)第338章 潰敗的防線(2)第784章 痛苦的反思第515章 盧雲峰的召見(1)第589章 薛明貴的掙扎第28章 初見唐婉柔第201章 山雨欲來(1)第467章 惱人的機構改革第892章 人心不可測(3)第746章 視察工作(1)第688章 推進(1)第770章 徐少傑的脾氣(2)第473章 上幼兒園的插曲第237章 局勢的改變第829章 遲來的視察(2)第806章 專題會上立威(2)第874章 印象第124章 陳目標的選擇第124章 陳目標的選擇第188章 提前的調整(1)第909章 粉墨登場(3)第404章 娛樂城之行(1)第358章 溫情第636章 追查到底(1)第466章 突然的調整(2)第390章 路在何方第177章 應對的辦法第455章 教育盲區第88章 水泥廠的風波(1)第889章 周玉波的理解第902章 牽一髮動全身(1)第357章 英雄本色(2)第336章 不一般的手腕第903章 牽一髮動全身(2)第641章 悔不當初第145章 黃海濤的意思第423章 蛻變(1)第695章 馮桂鑫的想法第626章 幹部的調整第182章 推遲的幹部大會第328章 武聖軍和郎世福的態度第850章 重大調整(2)第676章 孫健波的主意第884章 難辨優劣第774章 繁忙的拜訪(1)第734章 抉擇(3)第734章 抉擇(3)第630章 是禍躲不過第525章 政治家族第396章 不可思議的碰撞(2)第773章 歐陽雲濤的態度第888章 丁原的再次提醒第714章 決不姑息(1)第691章 徐樹昆的意見第508章 項目的奧妙(2)第681章 毒計(2)第604章 崩潰(4)第151章 想不到的事情(3)第395章 不可思議的碰撞(1)第269章 下鄉(1)第217章 隱痛(1)第222章 驚人的代價第296章 小忍是美德 大忍有企圖(2)第103章 大棚蔬菜的碩果第100章 不出所料第198章 囂張的拜年第392章 臨時的人事調整第74章 把握時機第301章 市委的意見第434章 現實情況第197章 幹部管轄權限第478章 考覈(2)第394章 市政府常務會第239章 譚玲莉的升遷第560章 水泥廠的爭奪風波(2)第629章 秘書的考慮第405章 娛樂城之行(2)第803章 你當我是病貓嗎?(4)第639章 不要好高騖遠(2)第237章 局勢的改變第328章 武聖軍和郎世福的態度第877章 考查定調第311章 各方態度第112章 年關(2)第276章 老幹部的怒火(1)第345章 控制城市建設規劃第752章 徐少傑的建議(1)第549章 地盤論(1)第729章 徐樹昆的視察(1)第814章 老調重彈(1)第812章 山雨欲來(4)第365章 菸廠第649章 爲官做主還是爲民做主(2)第202章 山雨欲來(2)第668章 宣傳的誤區(2)第455章 教育盲區第271章 第一刀第230章 鄭文斌的心思第904章 牽一髮動全身(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