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 深刻理解

深刻理解

臨州市委小會議室,正在召開常委會。不過,今天的常委會氣氛比較壓抑。市委書記蔡昌華正在宣讀省紀委對臨州紀委的通報批評。直接責任人張晉國低着頭,隱隱可以看出,此時的他臉色蒼白,腦門上的青筋正一抽一抽的。不知道是羞愧難堪,還是滿懷憤怒。而通報批評中多次點到的臨州公安局的局長張耀國,則是一臉的憔悴,自從常務副局長丁文明被雙規後,張耀國承受了不少的壓力,甚至還幾次被省紀委調查組找去談話。雖然最終被證實張耀國在丁文明案中沒有什麼牽連,但是張耀國還是負有不可推卸的領導責任。臨州公安局的領導班子也被省廳通報批評。雖然今天的常委會主要是通報省紀委對臨州紀委的批評,但張耀國還是感覺有些如坐鍼氈,時不時地擡眼看了看坐在他對面的始作俑者陳寧。

陳寧一臉淡然的坐在位置上。照道理,張耀國應該對陳寧產生怨恨,但是此時他卻恨不起來。對面的坐着的那個年輕副市長,讓張耀國甚至感覺有些害怕。那張淡然平靜的臉上,你怎麼也猜不出他的內心到底在想什麼。

從王平向陳寧舉報丁文明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半個月了。陳寧向蔡昌華彙報之後,當天就向省紀委、省監察廳做了彙報,省紀委非常重視,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顧文傑還特地做了從速的批示。

半個月的時間,臨州市公安局包括原常務副局長丁文明在內,一名副局長,刑偵、治安、交通支隊的主官,一共七名副處級以上的幹部被雙規。這在全省的公安系統中引起了很大的震動。

之前,臨州市公安局已經在內部做了一系列的調整。在陳寧的運作下,高晉已經調任臨州市公安局副局長兼刑偵支隊支隊長。而王平因爲敢於與腐敗作鬥爭,在省廳的力挺下,出任了市局紀檢副書記。

今天的常委會除了傳達省紀委對臨州市紀委的通報批評以外,還有一項決議就是討論臨州市公安局常務副局長的人選。蔡昌華把這個人選的討論放在今天的常委會上,其用心是可想而知的。

在常委會之前,蔡昌華就已經向陳寧透露過,讓市局的孫副局長接替常務副局長的職務。這個人選對於陳寧來說,並不感到意外。這位孫副局長也是陳寧的老熟人,當初明山發生擡屍上訪,陳寧向蔡昌華彙報時,請求市局介入,就是這位孫副局長帶的隊。

陳寧對這位孫副局長的觀感不錯。同時,在查處丁文明的時候,蔡昌華支持了自己,現在自然是輪到自己投桃報李的時候。

“對於丁文明的腐敗問題,王平同志曾經向紀委多次舉報過,而且省紀委也曾將王平同志的舉報信轉下來,但是我們市紀委的經手的有關部門對此根本就沒有引起重視。出現這種情況,我作爲分管領導,紀委的主要負責人,對此次工作的失職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我將做出深刻的檢討。”在蔡昌華宣讀完省紀委的通報批評後,張晉國猛然擡起頭,深吸了一口氣之後,一臉沉痛地做出了檢討。

一個市委副書記在常委會上公開做檢討,無疑是一件非常沒有面子的事情。但是,丁文明的腐敗案影響實在是太大了,不但市公安局查處了包括丁文明在內七名副處級以上的幹部。省紀委對當初沒有重視王平舉報的相關部門和責任人追究了責任。當初把王平的舉報信原封不動轉到臨州市紀委的省紀委紀檢一室的主任,遭到了黨內警告處分。臨州市紀委只獲得通報批評,沒有追究張晉國的領導責任,已經算是比較幸運了。

做完檢討之後,張晉國深深地看了陳寧一眼。這段時間以來,張系在濱江區人事安排上的失利,丁文明遭到查處,連帶着張晉國勢力範圍內的紀檢和政法系統都受到了省紀委和省公安廳的通報批評,讓張系的臉面盡失,這一切都是拜陳寧所賜。

“大家也都聽到了,剛纔晉國書記的發言是非常深刻的。不過,說到責任也不全在紀委的身上,我作爲市委書記,班長首先負有不可推卸的領導責任。當然了,我們也應該看到紀委在這段時間配合省紀委調查組的調查工作,還是發揮了相當積極的作用。我們也不能因爲紀委的一次失誤就抹殺紀委以往的工作成績。”

蔡昌華這次沒有落井下石,而是好言安撫了張晉國一番,這讓張晉國本來蒼白的臉色稍微好看了一點,不由地朝着蔡昌華報以感激的微笑。不過,蔡昌華接下來的話,卻讓張晉國的微笑頓時僵住了。

“接下來,我們議議公安局常務副局長的人選問題。耀國同志,你是政法委書記,又是局長,你來談談你的看法。今天我們發揮民主集中制,大家儘可以暢所欲言。”

應該說,蔡昌華在這個時候討論公安局常務副局長的人選,除了陳寧和蔡系的常委事先知情之外,其他常委是感到相當突然的。這個議題並沒有象以前一樣事先在書記辦公會上進行過討論。蔡昌華在這個時候提出討論公安局常務副局長的人選,顯然是有備而來的。

特別是張晉國,怪不得蔡昌華剛纔說的這麼好聽原來是在這兒等着自己。既然蔡昌華點名讓張耀國發言,張晉國隨即向張耀國使了一個眼色。

之前,高晉出任副局長兼刑偵支隊的支隊長。一來,這是省廳和市政府的共同推薦。二來,高晉原本就是明山區的政法委書記、公安局長,讓出一個非常務的副局長,同時把明山區的這個位置抓到手,對於張系來說也未嘗不是一樁合算的買賣。

但是這個常務副局長的位置就不同了,它是負責臨州市公安局的常務工作。雖然丁文明因爲腐敗問題被雙規了,但是不論是張晉國還是張耀國絕不會把這個常務副局長的位置拱手相讓的。

今天,蔡昌華之所以點名讓張耀國首先發言,主要是因爲這個位置雖然是委辦局的一個副職,但是份量卻絲毫不比其他委局的一把手來得輕,而且這個位置的級別一般也高配爲副廳。長期以來,張系一直把政法和紀檢系統視作他們的自留地。即使蔡昌華提出自己的人選,張系勢必會提出反對,與其這樣,還不如讓政法委書記張耀國先行提出人選。

其實,自從會前跟陳寧通過氣之後,蔡昌華對這個位置是勝券在握。本來蔡系在常委中的票數最多。蔡昌華在前兩次的常委會上也看出來了,警備區司令雷鳴早已從棄權常委,轉變爲陳寧的鐵桿,一切以陳寧的態度爲態度,有了陳寧支持,就等於又多了兩票。雖然不過半數,但是陳寧一旦表明態度,想必田系也不至於反對。這樣的話,縱然張耀國是政法委書記、張晉國是分管政法、紀檢的副書記,在這個位置上的話語權很重,但是也要尊重常委會的絕大多數意見。

二張既然非常看重這個位置,也早已進行過商量,也有了合適的人選。既然蔡昌華點名讓張耀國發言,張耀國也就提出了早已與張晉國商量好的人選,檢察院的一名副檢察長。

張耀國的話音一落,宣傳部長馬上提出了不同的意見,他認爲,公安局是個相對比較特殊的部門,應該推選對公安工作熟悉的同志擔任常務副局長一職,建議在原副局長裡面選擇合適的人選。臨州公安局的副局長一共有四名,雙規了兩名,新調任的副局長高晉自然被排除在外,剩下的就是原先排名第二的孫副局長和王副局長了,但是王副局長一來是排名是最末的,二來一向是負責行政和後勤工作的,擔任常務副局長顯然是不合適的。那最合適的就是那位屬於蔡系的孫副局長了。

市委副書記陳志遠也緊跟着發言,表示支持宣傳部長的意見,並且直接把孫副局長推了出來。

蔡昌華今天的突然襲擊,勢必就是想把公安局常務副局長的位置搶到手,陳志遠和宣傳部長的意見,說穿了就是蔡昌華的意見。張晉國看了蔡昌華一眼,不由地心裡暗罵了一聲:“老狐狸,倒是挺會打自己的如意算盤。”

不過,對於陳志遠和宣傳部長的意見,張晉國還是並沒有放在眼裡。如果說今天討論的是文廣局常務副局長的人選,那他們兩人的意見無疑份量是很重的。但是今天討論的是公安局常務副局長的人選,他纔是分管政法的副書記,而且又是政法委書記、公安局長張耀國提出的人選。最主要的是剛纔蔡昌華在提出這項議題的時候,張晉國同時在田中秋、姚向軍甚至組織部長賀峰的臉上發現了和自己一樣的訝然之色。說明他們事先也根本不知情。市長、黨羣副書記、組織部長他們會支持蔡昌華嗎?在張晉國看來答案無疑是不會的。

張晉國此時也發言了,首先表明了支持張耀國的立場,接着以分管政法副書記的身份,歷數了那名副檢察長的工作經歷,着實地誇了一通。

緊接着朱國榮也馬上發表了附和張晉國的意見。

這時會場裡沉默了下來,田系的人馬一個個都閉緊着嘴巴,今天蔡昌華搞了這樣的突然襲擊,就是想在張晉國的自留地裡插上一腳。對於田系來說,已經有了一個親田系的高晉調任了副局長,如果再想爭常務副局長,顯然已經不太可能了。再說,田系的勢力一向都集中再市政府這一塊,公安局雖然也是市政府下屬的職能部門,但是有它的特殊性,領導權還是側重於政法委這一塊。

面對張系的強硬立場,蔡昌華好象並不介意,轉頭看着陳寧,笑眯眯地說道:“陳寧同志,談談你的看法吧。”

陳寧和張系的對立面隨着此次丁文明腐敗案的查處,進一步的加深了,從表面上來看,蔡昌華讓陳寧發表意見,無非是想利用陳寧和張系之間的矛盾,達到支持自己的目的。但是,陳寧已經拿到了一個副局長的位置,這個時候他會怎樣表態呢?

與會常委們的目光都集中到了陳寧的身上。目光中有緊張的,也有迷惑不解的,這個人就是市長田中秋。

陳寧依然是一副淡然的表情,拿起茶杯喝了一口水之後,慢慢的放下茶杯,簡短而清晰有力發表了自己的意見:“我支持陳書記的意見。”

陳寧居然選擇了支持蔡昌華,田中秋的眉頭微微皺了一下。今天蔡昌華提出討論公安局常務副局長的人選問題,連田中秋也不知情,而陳寧的態度分明是事先已經和蔡昌華通過氣了。難道陳寧和蔡昌華攪到一塊兒了?這小子,真是讓人看不透。

而此時的張系的三大常委的臉色頓時凝重起來,陳寧這是要幹什麼?濱江新區的位置讓他給搶了,丁文明讓他給辦了,他要的副局長的位置也給他了,難道他非要趕盡殺絕嗎?張晉國的眼神甚至有些驚慌,一種前所未有的強大威脅的恐懼。現在,他總算深刻地理解了朱國榮身爲堂堂的臨州市委常委兼明山區委書記,當初在明山的時候,被陳寧壓制的死死的。

第一百四十七章 望江集團第二百四十章 道歉第三百七十八章 敬酒第五十六章 初見戴金川第三百六十四章 外面有人第二百四十二章 彙報工作第一百六十四章 那可是一塊肥肉跟書友們說兩句第三百五十五章 不祥的預感第三十七章 不信任你們警察第三百六十三章 寧北駐京辦第九十九章 敲定投資第一百五十二章 後院起火了第四百二十三章 消除不良影響第四百四十四章 心神不寧第一百三十一章 小衝突第一百五十四章 你闖下大禍了第一百三十三章 防汛救災第三百六十八章 調研組第五十五章 環保局調研第二百十六章 陷入僵局第三百七十二章 今天過來有什麼事嗎?第二百六十七章 相互利用第二百七十八章 旅遊節的籌備工作第二百零三章 不一樣身份的胡光遠第一百四十章 離開前的安排(二)第四十三章 選秘書第二百四十七章 最年輕自然最有活力第八十六章 姚子晴的心思第四百四十一章 轉機第四百六十章 滑雪第二百二十六章 範玉婷搭車第一百四十一章 報到第三百三十一章 意動跟書友們說兩句第二百九十章 挫敗感第四十九章 張幼華的老部下第五十六章 初見戴金川第一百九十八章 小嚴被打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哥,出大事了第一百二十五章 水務局調研第一百零五章 被舉報了第二百八十一章 長風村第二百八十一章 長風村第二十三章 調查組第四百六十六章 指導救災第二十章 常委會第六十三章 有了新發現第八十三章 招商計劃第一百五十三章 震撼第四百四十五章 不妥協第三百五十六章 最出人意料的舉手第一百九十三章 吳保榮請客第一百零四章 反腐風暴第四百四十四章 心神不寧第二百十八章 案情新進展第六十章 探視第三十一章 過年(二)第八十章 季文和的態度第三百六十四章 外面有人第一百五十三章 震撼第四百七十五章 趙建成第二百五十五章 上任第一天第三章 色狼第二百九十二章 燕京過年第一百二十章 婚紗攝影第三百零七章 火中取栗第六十七章 站隊第四百八十三章 林志成第三百三十二-三百三十三章 反水第三百二十八章 離別第四百十一章 小別勝新婚第四百二十八章 保留一定的警惕第二百八十四章 駐東方市辦事處第二百三十二章 施建華的選擇第七十八章 決定人選第二十二章 可行性方案第四百四十七章 燕京行第一百八十章 柳暗花明第三百九十八章 方波的野望第二十六章 座談會第三百三十二-三百三十三章 反水第四百零七章 早有準備第二百二十八章 新年伊始第四百二十一章 雙贏的合作第二十四章 進駐電氣集團第四百零二章 拉攏決心第二百十九章 緊鑼密鼓新書《重生之民國歲月》上傳第一百二十八章 收購談判第三百五十五章 不祥的預感第二百九十章 挫敗感第一百三十一章 小衝突第四百六十一章 下雪了第九十章 醜媳婦見公婆第一百八十一章 身在福中不知福第三百章 聚會第一百八十四章 明山建設集團第九章 參觀陳寧宿舍第二章 離京
第一百四十七章 望江集團第二百四十章 道歉第三百七十八章 敬酒第五十六章 初見戴金川第三百六十四章 外面有人第二百四十二章 彙報工作第一百六十四章 那可是一塊肥肉跟書友們說兩句第三百五十五章 不祥的預感第三十七章 不信任你們警察第三百六十三章 寧北駐京辦第九十九章 敲定投資第一百五十二章 後院起火了第四百二十三章 消除不良影響第四百四十四章 心神不寧第一百三十一章 小衝突第一百五十四章 你闖下大禍了第一百三十三章 防汛救災第三百六十八章 調研組第五十五章 環保局調研第二百十六章 陷入僵局第三百七十二章 今天過來有什麼事嗎?第二百六十七章 相互利用第二百七十八章 旅遊節的籌備工作第二百零三章 不一樣身份的胡光遠第一百四十章 離開前的安排(二)第四十三章 選秘書第二百四十七章 最年輕自然最有活力第八十六章 姚子晴的心思第四百四十一章 轉機第四百六十章 滑雪第二百二十六章 範玉婷搭車第一百四十一章 報到第三百三十一章 意動跟書友們說兩句第二百九十章 挫敗感第四十九章 張幼華的老部下第五十六章 初見戴金川第一百九十八章 小嚴被打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哥,出大事了第一百二十五章 水務局調研第一百零五章 被舉報了第二百八十一章 長風村第二百八十一章 長風村第二十三章 調查組第四百六十六章 指導救災第二十章 常委會第六十三章 有了新發現第八十三章 招商計劃第一百五十三章 震撼第四百四十五章 不妥協第三百五十六章 最出人意料的舉手第一百九十三章 吳保榮請客第一百零四章 反腐風暴第四百四十四章 心神不寧第二百十八章 案情新進展第六十章 探視第三十一章 過年(二)第八十章 季文和的態度第三百六十四章 外面有人第一百五十三章 震撼第四百七十五章 趙建成第二百五十五章 上任第一天第三章 色狼第二百九十二章 燕京過年第一百二十章 婚紗攝影第三百零七章 火中取栗第六十七章 站隊第四百八十三章 林志成第三百三十二-三百三十三章 反水第三百二十八章 離別第四百十一章 小別勝新婚第四百二十八章 保留一定的警惕第二百八十四章 駐東方市辦事處第二百三十二章 施建華的選擇第七十八章 決定人選第二十二章 可行性方案第四百四十七章 燕京行第一百八十章 柳暗花明第三百九十八章 方波的野望第二十六章 座談會第三百三十二-三百三十三章 反水第四百零七章 早有準備第二百二十八章 新年伊始第四百二十一章 雙贏的合作第二十四章 進駐電氣集團第四百零二章 拉攏決心第二百十九章 緊鑼密鼓新書《重生之民國歲月》上傳第一百二十八章 收購談判第三百五十五章 不祥的預感第二百九十章 挫敗感第一百三十一章 小衝突第四百六十一章 下雪了第九十章 醜媳婦見公婆第一百八十一章 身在福中不知福第三百章 聚會第一百八十四章 明山建設集團第九章 參觀陳寧宿舍第二章 離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