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 無題

無題

李宏彙報的情況讓陳寧倒吸了一口冷氣。原來,李宏在調研中發現陽城市的企業在產權改制中存在着國資流失的現象。身爲紀檢幹部的李宏對此相當敏感,於是把調研的重點放在那些已經完成改制企業在產權改制中的國有資產評估、定價和轉讓的過程上。李宏發現很多企業都存在着國有資產在評估上存在着定價過低,以至於在轉讓的過程中存在着國資流失的現象。李宏在彙報中還特別指出一家名叫東陽集團的企業,這是一家近幾年來在陽城迅速冒頭的企業。而這家之所以能在短短三年的時間裡迅速發展成爲一家資產達數億的綜合性集團,就是因爲在這三年中接連收購了好幾家陽城的國有企業,而這些企業在國有資產轉讓中的價格低的驚人。

不過,更讓陳寧感到震驚的是,這家企業的董事長不是別人,正是陽城市市長竺立羣的兒子竺偉。而竺偉的這家東陽集團在快速發展的三年,正是竺立羣擔任陽城市市長的三年,這不得不讓人引起豐富的聯想。

“陳局,這家東陽集團雖說是家綜合性的企業,但還是以經營房地產爲主。他們收購的企業,都是些位於陽城市中心的國企。收購了之後,並不是進行技術升級或者是產業更新,謀求進一步的發展。他們看中的就是這些企業良好的地理位置,進行房地產的開發。而陽城市政府由於在轉讓過程中,收受的價格的過低,無力支撐這些企業下崗人員的安置。我也走訪了這些企業的一部分下崗人員,他們對政府如此賤賣國有資產都有很大的意見,而且他們現在的處境並不比剛纔在會上通報的遼西區的下崗職工好。”李宏一臉凝重地說道。

李宏沒有把自己調研的情況在會上提出來,選擇單獨向陳寧彙報。這也是李宏心有顧忌,畢竟這涉及到一個副省級城市的市長兒子的公司。雖然目前還沒有有力的證據表明,東陽集團在收購這些國企中存在着腐敗的行爲,但是竺偉畢竟是陽城市市長竺立羣的兒子。如果沒有這層關係的話,東陽集團也不可能這麼容易的,以低的離譜的價格收購這些國企。

“老李,你有什麼看法?”陳寧沉吟了一下之後,問道。

“陳局,象這樣國有資產的流失,不顧國家和職工的利益,肥了少數人的腰包,我覺得這個情況有必要向遼河省紀委以及省國資委進行通報。同時,也向委裡和監察部彙報。”李宏一臉嚴肅地說道。

雖然沒有直接的證據,但是李宏的態度是完全站在一個紀檢幹部的立場上,這也是無可厚非的。紀檢監督員的角色本來就跟以前的監察御史差不多,風聞奏事。這也是李宏的職責所在。

對此,陳寧也沒有反對的理由,說道:“我同意在調研結束後,向遼河省紀委和省國資委通報這一情況。至於向委裡彙報,我看還是放在最後的報告裡一起反映。至於向監察部彙報,老李你是紀檢監督員,這個你自己看着辦吧。”

陳寧的表態讓李宏很高興,連忙說道:“好的,陳局。我把這些情況再好好理一理,對這些情況進行深入調研,讓遼河省紀委和省國資委對這些情況重視起來。”

李宏走後,陳寧並沒有被李宏的樂觀所感染。坐在沙發上,陳寧不由地想起了臨行前馬愛東向自己介紹的情況。

馬愛東之所以在遼河省國資委副主任的位子上待不下去,主要就是在調查遼河省在國企產權改制中發現的國有資產流失的情況,才受到來自各方面的打壓。用馬愛東的話來說遼河的水很深,特別是在國企產權改制中,牽涉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單單靠向遼河省紀委以及省國資委通報,起到的作用是相當有限的。

說到底,陳寧帶着這支只不過是國資委的調研組,而不是中紀委的巡視組。改革開放二十多年,無論是經濟體制改革,還是目前的國有企業改革,出現的問題是很多的。這些問題有的是以前就存在,多年累積下來的;有的是在改革過程中出現的。比如,在國企改革中,如何保護員工的合法權利,如何解決和緩解下崗、失業的問題,如何解決收入差距過大的問題。在國有企業產權制度改革過程中企業改制和國有資產轉讓的程序如何確定和有效執行,擬轉讓的國有資產如何進行資產評估與定價,如何制止在國有資產轉讓過程中由於腐敗造成國有資產損失等等。這都需要進一步進行深化改革,加大監督機制。而目前從資產的評估、定價以及轉讓在制度上就存在着漏洞,裁判員和運動員集於一身,也就很容易出現國有資產流失等腐敗行爲。調研組的任務就是摸清現在國企改革中存在的方方面面的問題。

八月初的燕京,炎熱絲毫不遜於南方一千五百多公里外的臨州。由南至北結束了三個月的東北調研,調研組直接從黑河省飛回了燕京。這三個月的調研,東北國企的情況十分不容樂觀,曾經的東北老工業基地,將近75%的企業虧損,下崗工人的比例在全國也是最高。當然重災區還是東北最大的工業城市陽城市。調研組除了詳細地反映了東北國企目前的情況以外,同時也指出了造成國企大規模虧損的原因,除了改革起步慢,受到南方新興工業的衝擊以外。腐敗,國有資產在改制中的流失也是重要的一個方面。

從李主任辦公室彙報出來,陳寧回到了自己闊別了三個月的辦公室。儘管外面很熱,但是辦公室裡的空調早已把室內的溫度調到了人體最適宜的溫度。

陳寧坐在辦公室裡正聽着常務副局長馬愛東的工作彙報。馬愛東這個常務副局長還是非常稱職的。陳寧在東北調研期間,馬愛東基本上隔天就向陳寧彙報一次局裡的工作情況。所以,陳寧對目前局裡的各項工作進展還是很清楚的。

聽完馬愛東的工作彙報,陳寧微笑着點了點頭,說道:“不錯。愛東,這段時間辛苦你了。”

“哪裡,能得到您的肯定,我也算不辱使命。”馬愛東也笑着說道。

“恐怕,你還得要再忙一個星期。”陳寧今天到委裡是專程向李主任彙報調研情況的,這次在東北的調研,李主任非常滿意,特地給調研組批了一個星期的假。

“對了,局長,電氣集團新成立的那家房地產公司,這幾個月來,除了在燕京、東方市和安城屯了些地之外,也沒有其他的動作。”

陳寧這纔想起來,當初電氣集團成立房地產開發公司的時候,曾經讓馬愛東盯緊點。在東北忙活了三個月,早就把這事給忘了。想想東北那個爛攤子,電氣集團成立房地公司的事就不算什麼事了。

“你不說我都快忘了,這樣吧,如果確實沒什麼事,你就把工作組撤回來吧。”

離開家三個月,雖說平時調研組每月可以輪流回趟家,但是作爲組長的陳寧卻是一天也沒回來過。既然有一個星期的假,原本陳寧想在家好好休息兩天,然後再回華亭一次去看看父母。但是最終還是沒能成行。這幾天委裡的走得比較近的同事,自己局裡的幾個副手都表示要給陳寧接風洗塵,還有就是當初林韋介紹的那些周系的二線人馬,既然大家是一個圈子的,自然也少不了一番客套。陳寧又不好推辭,連着幾天都在酒桌上轉,弄得張楠也頗有微詞。

這天,正好是王一明請客要給陳寧接風。當初林韋介紹的幾個人,相對跟陳寧走得比較近就是穆平和王一明,當然也包括後來不請自來的李雪峰。所以,王一明的邀請,陳寧無論如何也要給面子的。

正當要出門的時候,口袋裡的手機響了起來,一看號碼,居然是周長平辦公室的電話。從東北迴來之後,陳寧也打電話給林韋,想約個時間向周長平彙報一下工作,只不過這段時間周長平比較忙,一直也沒抽出空來,沒想到今天居然來電話了,陳寧當然不敢怠慢,連忙接起了電話。

“陳寧,在東北的調研工作完成的不錯,你在報告中提出的那幾條建議還是很有見地的,你們李主任可是沒少誇你呀。”周長平在電話中的語氣顯得很高興。

“舅舅,我也只是如實地反映了東北國企目前的具體情況,說到建議,那也是我們調研組全體同志經過調研後集體討論出來的,也不能把功勞全都歸在我的頭上吧。”陳寧笑着說道。

“另外,你和許斌的事,我也知道了。前段時間他來我這兒的時候,我也敲打過他了。這件事情你做的對,在原則問題上就是不能有妥協。”周長平話鋒一轉道。

由於陽城是此次調研的重點,陳寧帶着調研組在陽城待了一個多月,期間許斌找過陳寧,希望陳寧在對陽城調研的結論時手下留情。畢竟,這兩年陽城上報的下崗數字和國企改革的情況和實際有很大的出入。除了考慮陽城的聲譽以外,也是替肖向東向陳寧求情,畢竟這些都是肖向東分管的範疇,捅出去對肖向東很不利。再加上這段時間,竺立羣正在可以的打壓肖向東,許斌並不想失去這位主動向自己靠攏的常務副市長。

遼西工業區目前的情況,以及在國企改制過程中國有資產的流失,這些都是國企改革中出現的最嚴重的問題,必須如實上報,這也是原則性的問題。所以陳寧還是拒絕了許斌的請求,這也讓許斌對陳寧不由產生了芥蒂。沒想到居然傳到了周長平的耳朵裡,而且還爲此批評了許斌,陳寧不由苦笑了一下,估計許斌可能還以爲是自己告的刁狀。

“舅舅,其實,許書記在陽城也不容易,他.....”陳寧還想替許斌解釋兩句。

不過,周長平還是打斷了陳寧的話,說道:“算了,這個事情就不說,你現在有空吧,過來一起陪我吃個晚飯,順便跟我說說東北的情況。”

“好的,舅舅,我馬上過來。”

周長平召見,陳寧只有點頭的份。掛上電話後,陳寧馬上又給王一明打了個電話,說明了一下情況。王一明當然表示理解,同時對陳寧也非常的羨慕。

第六十六章 妥協第一百三十四章 高晉的春天第二百三十九章 你們的客人有麻煩第三百零六章 站隊的和跑官的第二百四十九章 吃飯第四百六十八章 駕馭得當第八十七章 華誼集團第四百八十六章 第一次碰撞第四百六十二章 路遇塞車第二百七十八章 旅遊節的籌備工作第三百零五章 檢討第三百五十一章 我是當事人的家屬第一百三十三章 防汛救災第八十八章 投資意向第三百七十八章 敬酒第四百十六章 殺人滅口第二百四十六章 晉見周長平第十七章 又見張楠第一百九十章 老同事聚會第一百十九章 陳寧登記第四十章 各方反應第六十八章 爭取主動第四百三十七章 鄭家父子第二百六十章 您是個好官第九十一章 陳寧家過夜第三百十八章 主動檢討第四百七十七章 幫忙第三百十二章 遭遇車禍第三百二十五章 殺人第二百四十三章 我看好你第八十九章 帶着張楠回家第三百七十九章 意外的插曲第一百八十七章 慶典酒會第三百六十三章 寧北駐京辦第二百五十五章 上任第一天第一百三十一章 小衝突第一百二十四章 有人伸手第一百十八章 攝製組第三百十八章 主動檢討第四百零二章 拉攏決心第四百三十六章 調查方向第二百零七章 萬毅第二百九十二章 燕京過年第二十章 常委會第六十六章 妥協第一百十八章 攝製組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哥,出大事了第七十九章 出事了第三百零六章 站隊的和跑官的第二百五十章 跑部錢進新書《重生之民國歲月》上傳第八十七章 華誼集團第三百六十一章 試探第一百九十章 老同事聚會第一百六十七章 張楠病了第三百八十二章 明陽行第三百六十六章 暫時放一放第二十五章 審計小組第五十三章 奪權第二百八十八章 酒後亂性第四百八十一章 劉曉梅來了第三百零一章 漂亮的小姨子第三百三十五章 秘書人選第四百八十七章 絕不退縮第二百五十五章 上任第一天第一百五十六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三百四十章 新秘書第一百三十章 加大投資規模第二十三章 調查組第三百八十九章 我是陸禹平第二百零六章 轉變怎麼這麼大第四百四十四章 心神不寧第四百十五章 隱憂第二百八十九章 初見蘇市長第五十三章 奪權第二百八十八章 酒後亂性第八十一章 事後處理第二百六十四章 黃鎮的宴請第六章 姚子晴的邀請第四百零八章 進京跑部第九十六章 原來是你第一百三十一章 小衝突第一百五十三章 震撼第三百四十七章 相信你們第二百五十六章 工作探討第一百五十二章 後院起火了第四百零七章 早有準備第三百五十四章 難以爲繼第一百十五章 同學第四百四十三章 準備外逃第二百零六章 轉變怎麼這麼大第三百零八章 徵求陳寧同志的意見第二百三十三章 保持下去第四百三十一章 槍聲第三百九十九章 突發事件第一百七十四章 一個女人的故事第三百七十六章 變更調研安排第四百二十六章 靜泊山莊第四百零三章 鋼管廠改制第十三章 工作調動
第六十六章 妥協第一百三十四章 高晉的春天第二百三十九章 你們的客人有麻煩第三百零六章 站隊的和跑官的第二百四十九章 吃飯第四百六十八章 駕馭得當第八十七章 華誼集團第四百八十六章 第一次碰撞第四百六十二章 路遇塞車第二百七十八章 旅遊節的籌備工作第三百零五章 檢討第三百五十一章 我是當事人的家屬第一百三十三章 防汛救災第八十八章 投資意向第三百七十八章 敬酒第四百十六章 殺人滅口第二百四十六章 晉見周長平第十七章 又見張楠第一百九十章 老同事聚會第一百十九章 陳寧登記第四十章 各方反應第六十八章 爭取主動第四百三十七章 鄭家父子第二百六十章 您是個好官第九十一章 陳寧家過夜第三百十八章 主動檢討第四百七十七章 幫忙第三百十二章 遭遇車禍第三百二十五章 殺人第二百四十三章 我看好你第八十九章 帶着張楠回家第三百七十九章 意外的插曲第一百八十七章 慶典酒會第三百六十三章 寧北駐京辦第二百五十五章 上任第一天第一百三十一章 小衝突第一百二十四章 有人伸手第一百十八章 攝製組第三百十八章 主動檢討第四百零二章 拉攏決心第四百三十六章 調查方向第二百零七章 萬毅第二百九十二章 燕京過年第二十章 常委會第六十六章 妥協第一百十八章 攝製組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哥,出大事了第七十九章 出事了第三百零六章 站隊的和跑官的第二百五十章 跑部錢進新書《重生之民國歲月》上傳第八十七章 華誼集團第三百六十一章 試探第一百九十章 老同事聚會第一百六十七章 張楠病了第三百八十二章 明陽行第三百六十六章 暫時放一放第二十五章 審計小組第五十三章 奪權第二百八十八章 酒後亂性第四百八十一章 劉曉梅來了第三百零一章 漂亮的小姨子第三百三十五章 秘書人選第四百八十七章 絕不退縮第二百五十五章 上任第一天第一百五十六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三百四十章 新秘書第一百三十章 加大投資規模第二十三章 調查組第三百八十九章 我是陸禹平第二百零六章 轉變怎麼這麼大第四百四十四章 心神不寧第四百十五章 隱憂第二百八十九章 初見蘇市長第五十三章 奪權第二百八十八章 酒後亂性第八十一章 事後處理第二百六十四章 黃鎮的宴請第六章 姚子晴的邀請第四百零八章 進京跑部第九十六章 原來是你第一百三十一章 小衝突第一百五十三章 震撼第三百四十七章 相信你們第二百五十六章 工作探討第一百五十二章 後院起火了第四百零七章 早有準備第三百五十四章 難以爲繼第一百十五章 同學第四百四十三章 準備外逃第二百零六章 轉變怎麼這麼大第三百零八章 徵求陳寧同志的意見第二百三十三章 保持下去第四百三十一章 槍聲第三百九十九章 突發事件第一百七十四章 一個女人的故事第三百七十六章 變更調研安排第四百二十六章 靜泊山莊第四百零三章 鋼管廠改制第十三章 工作調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