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六章 視察鋼管廠

視察鋼管廠

接到市政府辦公廳的通知,代市長陳寧以及副市長陸秋平要到陽城鋼管廠調研。淩河區區長周軍早早的來到陽城鋼管廠迎接陳寧一行。

周軍四十出頭,草根出身的他,原本是陽城市東林區的區委副書記。三年前,新任陽城市委副書記孫文華到東林區調研的時候,負責陪同的周軍偶然發現這位孫書記和自己居然是華清大學的校友,而且孫文華只比他高三級。當時,孫文華剛剛上任,急於想招攬親信,而周軍也正愁上面沒有靠山,好容易調來一個學長市委副書記,周軍當然要抓住機會了。很自然的加入了孫文華的陣營。

去年,由於市委書記許斌和市長竺立羣之間的博弈,當初也出於平衡的考慮,淩河區區長的位置,落入了孫文華的手中,作爲孫文華陣營的頭馬周軍出任了這個區長一職。從正處到副廳,周軍打心眼裡感激孫文華這位學長。但是,由於淩河區的區委書記陳建華異常強勢,把淩河區經營得象鐵通一般,周軍這個區長基本上被陳建華所架空,兩人之間的矛盾也非常的尖銳。

但是,這次的突發事件卻給周軍帶來了希望。雖然這次事件的處理,作爲區長他被行政記過處分,但是區委書記陳建華卻是停職反省。周軍總算是第一次主持淩河的全面工作。

陽城鋼管廠是直屬於陽城市的國有企業,在行政級別上和淩河區是相同的,但是由於鋼管廠在淩河區的轄區範圍內。所以這次代市長陳寧到鋼管廠來調研,周軍接到市政府辦公廳的通知後,根本不敢有任何的怠慢,早早的來到了鋼管廠。

此時,站在陽城鋼管廠大門口的周軍心情有些複雜。作爲孫文華的頭馬,他很清楚孫文華背後的勢力和這位新任代市長背後勢力之間的爭鬥。這也就意味着孫文華和陳寧之間絕對不會走到一起。但是,在那天處理突發事件時,周軍親眼目睹了陳寧的強硬和果斷。比起韜光隱晦的孫文華來,周軍的心裡其實更欣賞陳寧的作風。作爲一名土生土長的陽城市人,周軍很期待這樣一位市長能給陽城帶來新的變化。同時也爲自己現在所處的立場有些遺憾。

而站在門口的另一羣人羣則是由陽城鋼管廠廠長金紀林領銜的鋼管廠領導班子的成員。鋼管廠和淩河區的關係一向很不融洽,主要是因爲陽城鋼管廠地處淩河區的中心地帶,由於鋼管廠作爲一家大型工業企業,不可避免的淩河區帶來了污染和環境的破壞。本來,淩河區的其他地方地價已經達到了每平方米三千元,但是在鋼管廠的周邊地區卻只有兩千都不到。隨着城市化進程的發展,淩河區對鋼管廠的改制和搬遷的呼聲是越來越高。

但是對於鋼管廠來說,如果要改制或者是搬遷,那目前廠裡的三千多名員工該怎麼辦。至於說環境污染,鋼管也想通過設備改造,轉變產能來達到控制污染的目的。但是,這一切都有一個前提條件,就是需要資金。沒錢什麼事也辦不成。所以,在這個問題上,淩河區和鋼管廠的關係始終很僵。今天是周軍帶隊來迎接代市長陳寧和副市長陸秋平,金紀林過來和周軍打了一個招呼,如果換成是陳建華的話,估計金紀林連搭理也不會搭理。

不過,今天金紀林的心情卻很好。原來他一直憂心忡忡的廠子要被地價出售的問題,看來是有轉機了。昨天他接到老同學陸秋平的電話,得知新任代市長陳寧雖然沒有明確表態,但是對低價出售鋼管廠還是持反對態度的。

此時,陳寧和陸秋平的兩輛奧迪車正行駛在剛剛通車不久的二環線的高架橋上。

“市長,那邊就是陽城鋼管廠。”和陳寧一起坐在後車座上的市政府秘書長鍾和平指着遠處一片廠區向陳寧介紹道。

陳寧順着鍾和平指的方向看去,這一片廠區顯得很陳舊,廠房都是些五六十年代的建築,還有十幾個大煙囪矗立在廠區內,其中有一個還在冒着滾滾黑煙。和廠區周邊不遠處那些新建或正在建設中的高樓大廈相比顯得極不協調。陳寧默默注視着陽城鋼管廠的這片廠區沒有說話。坐在陳寧的旁邊的鐘和平看着陳寧,動了動嘴脣,最終也沒有把自己心裡想說的說出來。

前面出口一個拐彎,車下了二環線,不到五分鐘便來到了陽城鋼管廠的門口。

“市長,秘書長。”車子剛剛停穩,周軍連忙上前,搶先打開了後車門。

“周區長,你也來了。”陳寧從車裡出來,微笑着向周軍伸出了手。前兩天在處理突發事件的時候,陳寧對周軍的印象還是不錯的。

“陳市長,歡迎您到我們陽城鋼管廠來視察。”金紀林這時也連忙走上來。

“市長,這位就是陽城鋼管廠的廠長金紀林。”陸秋平走過來笑呵呵地向陳寧介紹道。

“金廠長,你好。”陳寧點了點頭。

金紀林雖然是陸秋平的老同學,但是單單從相貌上來看,金紀林看上去要比陸秋平老氣的多。

一番介紹後寒暄之後,陳寧等人在淩河區幹部以及鋼管廠的領導班子的簇擁下,在廠區內參觀了一圈。廠區挺大的,佔地足有二百多畝。在寸金寸地的中心城區,有這麼大一塊地方,也怪不得想動腦筋的人有很多。

因爲今天陳寧來視察,早一天得到消息的金紀林特別安排了不少在家輪休的工人來上班,以營造鋼管廠還沒到山窮水盡地步的氣氛。雖然陳寧鋼管廠的業務不太懂,但是轉了一圈之後,仍然發現鋼管廠的設備陳舊,產品也都是些過時產品,而且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污染還是很大的。

在鋼管廠佈置一新的會議室裡,四周牆壁上掛滿了顯示鋼管廠以前的輝煌。曾經的鋼管廠因出產國內一流的優質無縫鋼管,一度轉爲軍工企業,直到改革開放之後,才和軍工脫鉤,轉爲由陽城市政府直屬的國有大型企業。在改革開放初期那個物資貧乏,但各地又開始大建設的年代,鋼管廠也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二十年前,總設計師在巡視東北的時候,還特意到過陽城鋼管廠視察。在會議室中間的那堵牆上,就掛着總設計師和當時廠領導親切握手的巨幅照片。

陳寧在談到國企產權制度改革時,特別提出現在的國企產權制度的改革必須要走出“退出就是賣光”這個誤區。

“大家都知道我在調到陽城市之前,在國資委工作。可能有些同志還知道我去年曾帶領國資委調研組就國企改革曾到陽城做過專題調研。現在很多人也包括一些政府部門的人都說國資委的任務就是賣國有資產,賣光了,國資委的使命也就結束了。”

陳寧說到這裡,會場中響起了一陣善意的鬨笑。陳寧擺了擺手,繼續說道:“大家不要笑,大家都想想,是不是這麼回事,我們以前一提到國有資本的退出,國企產權制度的改革,就是一個字“賣”。從表面上看,賣掉了,原本虧損的包袱被甩掉了,政府的財政收入增加了,這是一舉兩得的好事。但是他們沒有想到,如果到了真正全部賣光以後,政府就成了瘸腿的政府,弱勢的政府。大家可能也從新聞中看到過,在俄羅斯私人大亨敢跟政府叫板。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我在中央黨校學習的時候,老師專門讓我們研究過這個課題,這就是前蘇聯在政治體制改革和經濟體制改革中盲目私有化所造成的。但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自從我們國家開展國企改革以來,也有不少成功的例子。就比方說我曾工作過的臨州市,從一九九五年到至今,國有資產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長。怎麼會越賣越多呢?這就是他們善於在資產轉化爲資本,對有競爭力的企業,採取只娶不賣的方法,通過增量擴股,把別人分散的資金引進來。所以,我相信只要我們陽城鋼管廠只要還有競爭力,困難只是暫時的,我們一定能走出困境,迎來燦爛的明天,同時我們陽城市委、市政府一定竭盡所能,爲我們陽城的國有企業的發展創造最好的條件。”

陳寧講完,頓時引來了幹部們熱烈的掌聲,特別是鋼管的廠的幹部,從陳寧的話中聽出了他們鋼管廠的希望。

周軍聽了這番話,觸動很大,作爲本地人,他也曾親眼見證了陽城國企從盛極一時到現在的衰退。看到一家家曾經輝煌一時的企業倒閉被賣掉,看到滿大街的下崗工人,周軍感到心痛,想幫助他們做點什麼,但是又限於手中的權力而無能爲力。陳寧的這番話同樣也讓他看到了希望。他在心裡暗暗下定決心,如果陳寧的確象他所說的這樣,將來在國企改革的工作方面,他一定全力支持。

第三百十一章 酒宴第九十一章 陳寧家過夜第三百六十七章 談一談工作第四百四十章 鄭曉遇刺第七十五章 意見很不統一第二百二十五章 太令人意外了第四百八十二章 巧遇第二百九十八章 辦公室矛盾第四百八十七章 絕不退縮第一百四十六章 現場會第二百五十七章 難度很高的工作第三十九章 張楠的態度第四百八十三章 林志成第一百七十八章 碰上了第三百章 聚會第一百八十三章 記恨第二百七十六章 沒想到在這兒能見到您第二百五十二章 請教嚴立德第四百六十九章 案子背後的權力鬥爭第四百六十九章 案子背後的權力鬥爭第四百五十二章 原來他在搗鬼第二百十八章 案情新進展第一百四十二章 上任第二百四十六章 晉見周長平第二百四十四章 去中央黨校學習第一百七十五章 趙冰相約第四百五十九章 男人真的沒一個是好東西第一百九十七章 父女相認第二百零八章 穩定壓倒一切第二百九十八章 辦公室矛盾第三百六十二章第一百七十五章 趙冰相約第四百十五章 隱憂第十章 遊西湖第一百五十章 麻煩上門第一百零四章 反腐風暴第五十四章 赴家宴第三十四章 英雄救美第九十一章 陳寧家過夜第二百七十五章 強勢的女市長第三百八十四章 強買強賣第四百八十三章 林志成第四百五十四章 紅色資本家第二百七十九章 實地考察第一百五十二章 後院起火了第一百十三章 再行南江第三百四十三章 疑惑第六十六章 妥協第二百零九章 託管和收購第一百十八章 攝製組第二百十一章 勝負已定第四百四十一章 轉機第一百五十八章 包越麟的麻煩事第四百五十章 燕京軼事(三)第四百五十章 燕京軼事(三)第一百零五章 被舉報了第一百九十一章 偶遇道歉第三十三章 縣委書記第四百五十八章 常委會上的初次較量第四百二十二章 滿城風雨第二百六十三章 後續反應(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結婚紀事(二)第二百零二章 女婿要來拜訪第四百三十一章 槍聲第六十二章 調研第十一章 酒後春情第一百八十四章 明山建設集團第一百章 匿名匯款上架感言第三百三十章 無事不登三寶殿第一百六十一章 專業一定對口第十七章 又見張楠第三百三十四章 費明外放第三百二十一章 不速之客第二百八十六章 不知道葫蘆裡賣的什麼藥第二百九十章 挫敗感第三十二章 黨校學習第二百章 是派出所還是渣滓洞第八十八章 投資意向第一百四十九章 來頭很大第二百二十一章 春節前第三百五十一章 我是當事人的家屬第三百五十六章 最出人意料的舉手第二百八十三章 兄弟第十二章 論文第九十章 醜媳婦見公婆第二百八十四章 駐東方市辦事處第一百二十五章 水務局調研第一百三十二章 結婚紀事(一)第三百二十一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十五章 同學第四百六十一章 下雪了第三百八十二章 明陽行第三百五十二章 撲朔迷離第三百一十章 靠攏第四百六十三章 雪災(一)第一百九十二章 又是偶遇第二十八章 塵埃落定第六十二章 調研
第三百十一章 酒宴第九十一章 陳寧家過夜第三百六十七章 談一談工作第四百四十章 鄭曉遇刺第七十五章 意見很不統一第二百二十五章 太令人意外了第四百八十二章 巧遇第二百九十八章 辦公室矛盾第四百八十七章 絕不退縮第一百四十六章 現場會第二百五十七章 難度很高的工作第三十九章 張楠的態度第四百八十三章 林志成第一百七十八章 碰上了第三百章 聚會第一百八十三章 記恨第二百七十六章 沒想到在這兒能見到您第二百五十二章 請教嚴立德第四百六十九章 案子背後的權力鬥爭第四百六十九章 案子背後的權力鬥爭第四百五十二章 原來他在搗鬼第二百十八章 案情新進展第一百四十二章 上任第二百四十六章 晉見周長平第二百四十四章 去中央黨校學習第一百七十五章 趙冰相約第四百五十九章 男人真的沒一個是好東西第一百九十七章 父女相認第二百零八章 穩定壓倒一切第二百九十八章 辦公室矛盾第三百六十二章第一百七十五章 趙冰相約第四百十五章 隱憂第十章 遊西湖第一百五十章 麻煩上門第一百零四章 反腐風暴第五十四章 赴家宴第三十四章 英雄救美第九十一章 陳寧家過夜第二百七十五章 強勢的女市長第三百八十四章 強買強賣第四百八十三章 林志成第四百五十四章 紅色資本家第二百七十九章 實地考察第一百五十二章 後院起火了第一百十三章 再行南江第三百四十三章 疑惑第六十六章 妥協第二百零九章 託管和收購第一百十八章 攝製組第二百十一章 勝負已定第四百四十一章 轉機第一百五十八章 包越麟的麻煩事第四百五十章 燕京軼事(三)第四百五十章 燕京軼事(三)第一百零五章 被舉報了第一百九十一章 偶遇道歉第三十三章 縣委書記第四百五十八章 常委會上的初次較量第四百二十二章 滿城風雨第二百六十三章 後續反應(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結婚紀事(二)第二百零二章 女婿要來拜訪第四百三十一章 槍聲第六十二章 調研第十一章 酒後春情第一百八十四章 明山建設集團第一百章 匿名匯款上架感言第三百三十章 無事不登三寶殿第一百六十一章 專業一定對口第十七章 又見張楠第三百三十四章 費明外放第三百二十一章 不速之客第二百八十六章 不知道葫蘆裡賣的什麼藥第二百九十章 挫敗感第三十二章 黨校學習第二百章 是派出所還是渣滓洞第八十八章 投資意向第一百四十九章 來頭很大第二百二十一章 春節前第三百五十一章 我是當事人的家屬第三百五十六章 最出人意料的舉手第二百八十三章 兄弟第十二章 論文第九十章 醜媳婦見公婆第二百八十四章 駐東方市辦事處第一百二十五章 水務局調研第一百三十二章 結婚紀事(一)第三百二十一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十五章 同學第四百六十一章 下雪了第三百八十二章 明陽行第三百五十二章 撲朔迷離第三百一十章 靠攏第四百六十三章 雪災(一)第一百九十二章 又是偶遇第二十八章 塵埃落定第六十二章 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