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章 真的有鬼?
576
孫茗茗坐在妝鏡前,已經梳妝完畢卻還不起身,左右側了側臉,打量着還有哪裡不夠好。
“小姐,您已經夠美了,女婢看着哪裡都好。”小丫鬟在一旁說。
孫茗茗嗤笑一聲,擡起手來,用手帕將鼻翼兩側多餘的脂粉擦去了,才緩緩說道:“你就是嘴巴甜,我算什麼啊,這宮裡頭好看的人多了去了。”
“那又怎樣,我只覺着小姐最美,”小丫鬟堅持道:“別人經不起端詳,譬如韋家那位,初見時覺着好看,看得久了就膩歪得很了,又妖豔又輕浮。”
儘管心裡清楚小丫鬟的話不是事實,可孫茗茗還是忍不住十分愉悅的笑了起來。
而後才慢慢的收斂了笑容,伸出手指點了點小丫頭的額頭教訓道:“這話以後人前人後都不能再說了,免得得罪人。你當這是什麼地方?信口開河可是會惹出禍端的。”
小丫頭忙點頭不敢再造次了,這時又一個丫鬟走進來,手裡拿着兩條寶石串子,問孫茗茗:“姑娘您看看,這兩件選哪一件?”
孫茗茗看了看說道:“鳳血玉那件吧!寓意好。”
丫鬟聽了便把那件放到一個錦盒裡,就放在桌子上,把另一件又鎖回到了箱子裡。
孫茗茗起身,兩個丫鬟跟着她出了門,往潤祉宮走來。
如今孫茗茗已然是玉華公主的伴讀了,她還是隔三差五的就到曾麗妃那裡去。
雖然她送給曾麗妃許多貴重的禮物,但從沒有開口求過什麼,孫茗茗覺得絲毫也不虧,因爲這讓曾麗妃對她很是另眼看待,而外人見她時常出入潤祉宮,便都對她很是恭敬。
她不屑於蠅頭微利,想要放長線,釣大魚。
因爲風和日麗,曾麗妃也沒在屋子裡待着,而是叫人搬了椅子,坐在院子裡的芭蕉樹下,看池沼裡的鴛鴦戲水。
潤祉宮裡頭原本是沒有這個的,但曾麗妃喜歡鴛鴦,所以皇帝便命人在這裡建了池塘。
孫茗茗一進來就見曾麗妃斜坐在竹椅上,穿一身淺綠長袍外套白蟬翼紗的罩衫,使得那綠影影綽綽的,更顯出她白瓷般的肌膚和清澈的碧眼。
每次見到曾麗妃,孫茗茗都會有一剎那的自慚形穢,就算再自欺欺人也不得不承認自己實在連她的十分之一美貌也不及。
孫茗茗知道,宮裡有些人私下裡管曾麗妃叫“碧眼狐狸”,意指她妖媚惑主。
孫茗茗不禁佩服皇后大量,換成是她,斷不能容忍這麼個妖冶寵妃待在宮裡。
“怎麼又送這麼貴重的禮物?”曾麗妃見了孫茗茗帶來的寶石串說:“拿回去吧!你家有錢也不用這麼花。”
“娘娘這是嫌棄我呢?”孫茗茗笑着說:“不過是個小玩意兒罷了,陛下賞您的比我送的不是貴重多少,我本來就覺得拿不出手,您這麼一說更叫我無地自容了。”
“你就是太客氣了,我早說你若有什麼求我的儘管開口。”曾麗妃道:“只要是合規矩的我必然幫忙。”
“還沒到開口的時候呢,”孫茗茗笑着說:“等到該說的時候,我一定求娘娘幫我。”
曾麗妃看了她兩眼,笑着說:“那好吧,這些東西暫且寄放到我這裡。等什麼時候你開口求我了,我也好看一看,究竟是什麼事值這麼多寶貝。”
孫茗茗見曾麗妃收下了禮物很開心,陪着她又說了一會兒話。聊着聊着就說起近來鬧鬼的事。
“我聽着有些怕怕的,又不敢跟皇上說,”曾麗妃用手捂着胸口,有些擔憂道:“我膽子小,雖說夜裡沒聽到什麼動靜,可想一想也怪怕的。”
“多半是假的,依我看都是那裡守夜的人疑神疑鬼鬧出來的,娘娘不用擔心。”孫茗茗寬慰曾麗妃:“又何況陛下天天來這裡,有陛下的龍氣陣着,就算真的有妖魔鬼怪,又哪裡敢靠近呢?”
“聽說這些日子,不但含嫣閣鬧得厲害,就連籠毓苑也鬧起來了,”曾麗妃身邊的一個大宮女說:“含嫣閣那裡夜裡總是聽見有人在哭,或是有人敲門。籠毓苑那裡卻不一樣,聽他們說慶華公主的棺材裡一個勁兒的響。”
“別是裡頭進了老鼠吧。”曾麗妃說道:“這慶華公主可真是可憐。”
“我聽說慶華公主的棺槨裡是填滿了石灰的,外頭還用漆封上了。怎麼就進了老鼠呢?”孫茗茗覺得納罕。
“我倒還是覺得哭聲更可怕,”這時英華公主跑來找曾麗妃玩兒,進了門就接過了話頭:“慶華姐姐是病死的,再加上她性情柔和,便是由鬼魂也是個善良的鬼魂,不會嚇唬人。
可能徐知惜就不一樣了,她本來就爭強好勝,最不容人,又是那麼個死法,也難怪會作祟。
我從一本古書上看到,凡是縊死的人,在腳下的土裡都會有一個黑炭一樣的東西,那便是他們的怨氣所化,吊死的人不能投胎,除非找到替死鬼才行,我看這徐知惜分明就是在找替死鬼呢。”
英華公主年紀小性情活潑,宮裡鬧鬼的事她也聽說了,還覺得很神秘,特意爲此查看了很多書籍,因爲聽到她們恰好在說這件事,所以就把自己知道的一股腦兒都說了出來。
“哎,孫小姐,你怎麼了臉色這麼白?你是不是害怕了?怎麼這麼不經嚇呀?”英華公主指着孫茗茗有些好笑地說:“放心吧,這些橫死的人只會找他們的仇人報仇,你沒招她沒惹她,是不會找到你頭上來的。”
“公主說的是,我的膽子也確實小了些。”孫茗茗努力的笑了兩聲,顯得乾巴巴的。
“不是你膽子小,而是因爲徐姑娘生前你們兩個關係還不錯,所以你聽說這件事自然就會感觸更深一些。”曾麗妃道:“這也是人之常情。”
孫茗茗和徐知惜兩個人,在外人看來很是過從甚密。儘管她們彼此清楚,對方都是在利用自己。
但這也不能改變她們經常來往的事實。
看看時候不早了,孫茗茗便站起身告辭了。她每次來曾麗妃這裡都不久坐,曾麗妃也習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