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行軍

在臨近日落的黃昏當中,有一支軍隊在巴爾幹半島丘陵的夾縫之間行進着。

這支軍隊排成了長長的幾列行軍隊列,隊形十分嚴整,看得出經過了長時間的訓練,步兵和騎兵各自集結在一起,數以千計的三棱形刺刀在黃昏的光線下閃耀着金色的光澤,整個隊列井然有序,透着那種軍紀嚴格、久經戰鬥的軍隊所特有的肅殺之氣。

從隊列的尾端放眼望去,數以千計的士兵們皮靴和軍服被混成了一個模糊的顏色,彷彿通過軍隊的嚴格訓練而被融爲了一體似的。放眼望去,猶如是藍紅相間的一條長龍一樣,蜿蜒着在丘陵之間穿行而過。

此時已經是日影西斜,丘陵的陰影被拉長,覆蓋到了整支軍隊的上方,金色的浮雲飄蕩在天空當中,讓周圍的原野多少沾染上了一些金色的光輝,也讓天地之間似乎變成了一個巨大的舞臺,充滿了虛幻感。

炎熱的夏風吹拂過士兵們的軍帽,撫弄着軍官們和騎兵們帽子上的羽飾和棕毛,猶如輕風掃過池塘,蕩起了一陣又一陣漣漪。雖然現在已經是下午時分了,但是撲面而來的風仍舊帶着一些令人難耐的熱氣,吹得所有人都有些心焦難耐,也正因爲是這個原因,行軍當中的官兵們都鬆開了自己的衣服,讓原本嚴整的軍容變得鬆懈了不少,就連行軍當中原本的嘹亮的軍歌聲也變得有些低沉。

然而誰也不會懷疑,當碰到了來自敵人的挑戰時,他們鬆懈的精神會立即緊繃起來,然後以無比的熱情投入到戰鬥當中。

這些默默無聲的行軍部隊,由於武器和軍裝各不相同,再加上打着不同顏色的旗幟,所以看上去有些雜亂,但又不失嚴整。而在各處隊列之間,有一些龍騎兵在各處穿行,充當着傳令兵的職能,在各個隊列之間傳遞各種各樣的命令,並且努力協助指揮官們維持整支部隊的隊列嚴整。

在隊列的最前方,旗手們舉着各自部隊的軍旗和帝國軍隊的鷹旗,在軍樂手的鼓樂聲當中前行,他們手中的旌旗迎風招展,而他們黝黑的面孔都神采飛揚,一點也沒有因爲此時的悶熱天氣而顯得有所懈怠。

這支部隊的指揮官,也就在隊伍的最前列。

他騎在一匹身體烏黑、四蹄爲白色的高大戰馬上面,高大的身軀被襯托得愈發器宇軒昂,和他的士兵們一樣,他同樣身穿着藍色軍服和紅色的馬褲,腳踏着馬靴,頭戴一頂圓筒軍帽。榮譽勳位勳章的紅綬帶別在他的胸前,一把小巧的佩劍掛在他的腰間,旁邊和後面無數人的目光從各個角落同時集中到他身上,他卻好像渾然未覺。

他就是呂西安-勒弗萊爾上校,法國陸軍第二師第四旅的旅長,也是這支部隊的指揮官。

他從軍多年,不過一直都鬱郁不得志,然而後來因爲不知道從哪裡來的好運,他先是得到了一位大家小姐的垂青,而後又得到了特雷維爾家族的青睞。

承蒙特雷維爾家族的照拂,他很快就進入到了波拿巴分子的圈子當中,並且成爲了波拿巴家族在軍隊裡面的心腹之一,最後還參與了讓總統閣下成爲皇帝陛下的政變。

依靠着這樣的功勳,自從帝國重建之後,他在軍隊當中一路高升,最後成爲了一位旅長。

現在,他離將軍只有一步之遙了,而且人人都相信,他遲早將會成爲將軍。

不過,雖然擁有了這樣令人豔羨的運氣,這位上校卻一點也沒有那些新貴們當中常見的飛揚跋扈,依舊爲人謙遜,而且十分注重和同僚們維持關係,對部下們也關愛有加。

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他反倒極少被人憎恨,他的部下也十分愛戴這位長官。

在帝國與俄國的戰爭爆發之後,第二師很快就被選爲第一批遠征軍部隊成員,而他的這個旅也就作爲先鋒,踏上了土耳其的土地。

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整休和集結之後,整個師的兵力都配備完畢了,而這時候英國人也趕了過來,經過了聯軍兩位總司令的協調之後,他們最終達成了一致的計劃——以儘快和俄國人進行決戰爲目標,首先尋求在敖德薩地區登陸切斷俄軍供應線,如果條件不成熟就在保加利亞登陸,然後北上迎擊南下的俄國軍隊。

按照這個計劃,英法聯合艦隊炮擊了敖德薩,試探俄軍的防禦實力,然而雖然艦隊將敖德薩港口大部分打成了廢墟,卻從中發現俄軍的防禦力量不容小覷,無法直接登陸,於是只好退而求其次,按照後半段的計劃先行登陸巴爾幹半島,然後尋求與俄國人交戰。

聯軍統一了意見之後,整個戰爭機器開始按部就班地運行着,很快聯軍就在保加利亞的著名港口瓦爾納港登陸。

呂西安所屬的法軍第二師的大部分部隊也就是在這時候登陸的,他們在登陸並且稍事休息之後,馬上就按照聯軍統帥的命令北上進擊。

也不怪聯軍高層如此着急了,實際上他們這支部隊是救火隊,根本來不及等待後方慢慢集結部隊——因爲此時俄軍正在圍攻當地的土耳其守軍,而且根據守軍的報告,形勢已經頗爲危急。

在俄國人開始進攻之前,土耳其人就已經預判到了一場戰爭將會來臨,而且他們在他們的統帥奧馬爾帕夏的率領下,也做好了迎擊俄國人的心理準備。

奧馬爾帕夏是一位有頭腦而且冷靜的將領,他心裡知道自己手下的部隊的素質無法和俄國人的軍隊相提並論,所以他並不打算直接就帶着自己的軍隊和俄國人決戰,他一開始就定下了以防禦爲主的戰略,打算以防禦戰略來消耗俄軍的兵力,同時等待國內的援軍調集過來。

在俄軍發動進攻之後,土耳其軍隊開始撤退,然後紛紛退守到後方的各個要塞當中,尤其是位於俄軍右翼的魯舒克和錫利斯特拉要塞,更加被土軍寄予厚望,希望用他們來牽制俄軍,使得俄國軍隊無法直接前插到蘇姆拉和瓦爾納兩個土耳其在巴爾幹半島東部防禦中具有決定意義的兩個據點。

而土軍的部署當然也沒有逃過俄軍的注意,在越過國境之後,俄國軍隊大踏步前進,佔領了那些被土耳其人放棄的土地,然後立即發動了錫利斯特拉要塞要塞的圍攻。

激烈的攻防戰已經持續了好幾個月了,而在這段時間內,英國和法國的參戰也就成爲了土耳其人最爲振奮的消息,這個消息讓困守要塞的土軍更加鬥志高昂,他們知道,只要他們能夠繼續堅守,那麼最終的勝利一定就將屬於土耳其。

不過,雖然現在錫利斯特拉要塞還在土耳其人的手裡,但是從英法聯軍所得到的情報來看,要塞的狀況已經不是特別理想了,隨時都有陷落的風險,於是聯軍也不想耽擱時間,直接就派第一批在瓦爾納登陸上來的部隊趕緊北上,救援被圍困的錫利斯特拉要塞。

他們所得到的命令是——盡一切可能幫助要塞固守,如果無法解圍就儘量多牽制一些俄國軍隊,分擔要塞所承擔的壓力;如果最壞的狀況發生,要塞在救援部隊到達之前陷落的話,那麼這支部隊就固守待援,等待着聯軍後續部隊北上增援。

毫無疑問,這個命令就是將呂西安-勒弗萊爾上校投入到了險地當中,他們必須先行面對俄軍大部隊的兵鋒,然後還要祈禱他們要幫助的人不至於在他們趕到之前就已經失敗。不過,命令終歸是命令,再怎麼艱難也要執行,所以呂西安和他的部下們沒有任何抱怨就走上了北上的征途。

經過了兩天的行軍之後,他們已經很靠近錫利斯特拉了,也就是說已經很靠近俄軍的兵團,呂西安雖然表面上十分鎮靜,但是他卻打起了十足的精神,從未放鬆過對周邊情況的偵查,小心翼翼但又堅定不移地向預定的目的地靠了過去。

在荒涼的山谷當中,這支部隊默然行進着,除了無意中武器所發出的金屬交鳴聲,和馬蹄拍擊地面所發出的轟隆聲之外,整支軍隊都寂靜無聲,這些輕輕的聲響猶如預告暴風雨的雷鳴,宣告了一個軍事帝國的蓬勃生氣,以及誓要摧毀一切障礙的決心。

這裡本來就是人煙稀少的地區,一路上只有一些農舍點綴其間,而在戰爭爆發之後,大部分本地的農民也選擇躲藏了起來,或者乾脆選擇逃離本鄉,因此這一路上的景象要更加荒涼。

雖然這意味着他們難以從周邊的鄉村徵集糧食等補給品,不過這也讓呂西安心裡安定了不少,因爲這就意味着俄羅斯人無法通過周邊的鄉民們來蒐集法軍的信息。

很遺憾,雖然這裡是土耳其人的領土,但是呂西安知道這裡的斯拉夫居民們更加心向俄國人一些,所以一開始就沒有對當地人的幫助抱有希望,只期待他們中立就好——說老實話,就算是法軍內部,也有不少官兵對帝國和英國人站在一起,然後還去幫助一個異教徒國家打基督徒頗有微詞,好在通過嚴格的軍紀懲戒,這種言論才被壓制了下來,不至於動搖士氣。

當然,法軍碰到的困難也絕不僅僅如此而已。

他們碰到了一些始料未及的惡劣條件,以至於他們發現這些惡劣條件而非俄國人,纔是他們的最大敵人。

因爲天氣炎熱,再加上舟船勞頓,不少官兵在多次的登陸和上船的反覆當中中暑了,這些脫水得厲害的士兵喪失了戰鬥力,呂西安不得不將他們留在了瓦爾納港,無法讓他們參加接下來的戰鬥。

更加讓呂西安不安的是,伴隨着炎熱的天氣,疾病也開始在軍中橫行,瘧疾,霍亂,痢疾等等疾病已經開始侵襲他的部隊,讓原本就已經體質變得虛弱的官兵們更加苦不堪言,呂西安自己部下的部隊,就有大批士兵因爲疾病而減員,還沒有和敵軍接戰他就幾乎損失了一個營的部隊。

就連他的頂頭上司,第二師師長、埃爾欣根公爵米歇爾-內伊將軍,也在登陸瓦爾納之後就感染了疾病,然後病倒在了牀榻上,暫時無法指揮戰鬥,也讓全師都爲之惴惴不安。

內伊,這個英雄一般的姓氏,即使到了五十年後,仍舊能夠振奮官兵們的精神,讓他們明白自己肩頭上所揹負的傳承,而內伊將軍的缺席,也確實讓法軍內部上下都有些不安。

然而,正因爲有這樣的困難,呂西安才更加明白自己必須擺出最爲堅定的態度,才能穩定住軍心。也正因爲有他平常和部下官兵們結下的情誼,他的部隊才能夠這麼快地就克服了上面的所有困難,重新以高昂飽滿的意志投入到了進軍當中。

眼下,天色已經變得很暗了,呂西安拿起望遠鏡觀察了一下週邊的形勢,準備先給自己的部隊找一個適合野外宿營的地方。按照他的推算,如果明天以這個速度行軍下去,大概明天下午他就可以到達錫利斯特拉要塞城下了,而那時候他們肯定將會面臨一場可怕的考驗,所以現在養精蓄銳極爲重要。

很快,他就在谷地外發現了一片平坦的高地,那裡地勢開闊,視野良好,而且看上去能夠面積足夠容納他的這支部隊。

就在他心裡還在判斷的時候,他突然聽到了一聲呼嘯,那是他留在外圍負責偵查敵情的輕騎兵的呼嘯。

他馬上重新擡起了望遠鏡,向發出了聲音的方向看了過去。在望遠鏡的鏡片當中,天地之間已經變成了暗金色,黃色的虛影讓鏡片好像蒙上了一層幕布,而就在這層幕布上,有重重虛影似乎在晃動。

虛影越來越大了,藉助着黃昏的暗色,呂西安終於看清楚了對面的情況。

那是一羣騎兵,他們呼嘯着向自己這邊捲了過來,不過隊列並不嚴整,但是可以看出每個人都精於騎術。

漸漸地,這些騎在馬上的人越來越清晰可見了,他們穿着紅色的大衣,綴有羽毛的黑色圓筒帽子,手上拿着馬刀,而腰間則彆着手槍。

簡直就和他小時候在連環畫當中所看到的形象一模一樣。

“哥薩克!”

不光是呂西安,就連後面的一些軍官們也看清了對面的那些人的真實身份,然後各自吸了口涼氣。

自從拿破崙的徵俄大軍在俄羅斯的冰天雪地當中被俄國人無情追擊,一點一點地被分割消滅,最後幾乎全軍覆沒之後,這些精於騎術,粗野而又野蠻的沙皇親衛軍的形象,就在法國人的心裡留下了太重的陰影,哪怕眼前只有一小羣人,都不禁讓這些法國軍人們心中一凜。

呂西安伸出手來,馬上制止了軍官們的騷動,然後對自己的傳令官下了命令。

“命令各部隊停止前進,準備紮營休息。”

“是!”傳令官馬上領命騎馬而去,很快後面的部隊也接到了命令,紛紛停下了腳步。

這數千人的長長隊列,就留在了原地,遠遠看上去猶如是僵臥的藍紅色長蛇一樣。

這時候,哥薩克們靠得越來越近了,他們似乎想要偵查一下這支突如其來的軍隊的具體情況,而這也恰如其分地提醒了法國軍人,他們離俄國人的軍團已經很近了。

“長官,讓我的人去把客人們留下來吧?”騎兵營的營長塞繆爾少校看上去躍躍欲試。

“不,我們要等他們過來。”呂西安鎮定地回答,“他們只是蒼蠅,我們如果現在就驅趕他們的話,他們就會跑了。”

接着,他馬上對自己身邊第九營的營長米夏少校下令。。“讓你的人準備一下迎擊他們,要槍法最好的。”

“是!”跟着旅長走在最前列的士兵們紛紛行動了起來,他們以極快的速度,嫺熟地將自己的縱隊變成橫隊,平舉起槍,對準了對面的哥薩克。

眼見對面的敵人已經嚴陣以待,哥薩克們也放慢了馬的速度,他們在一個自認爲安全的距離停了下來,然後繞着法軍的正面遊蕩了起來,準備觀察這支軍隊的總兵力和其兵種構成。

這種囂張的姿態讓法軍官兵頗爲憤怒,而呂西安卻毫無波動,他仔細看着對面的哥薩克們,他們身上鮮豔的紅色在他的眼睛裡面放大,就像是躍動的火焰一樣。

哥薩克們仍在一點一點地靠近着,他們自以爲安全,然而他們根本不知道,法軍如今裝備的有膛線的吉維尼1850式步槍,其精度和射程已經遠遠超出了一般估算着兩邊的距離。

夠了。

當他們來到了呂西安在心裡面所確定的距離時,這位上校在心中默唸。

“開火。”然後,他低聲說。

“開火!”

連長大聲喊了出來。

“砰!”隨着軍官的呼喝聲,密集的槍聲幾乎同時響了起來,大片子彈旋轉着呼嘯着向對面衝了過去……

血光在紅色的衣服上面迸現,烈馬發出了悽慘的嘶鳴,突然有幾個哥薩克從馬上掉落了下來,好像被空氣當中的重錘狠狠地撞了一下一樣。

猶如是受到了驚嚇的鷗鷺一樣,這些哥薩克們發出了駭人的驚叫,然後倖存下來的哥薩克們勒馬調轉了馬頭,然後死命地向後方衝了過去,甚至來不及帶走戰友們的遺體。

看着這一片悽慘狼藉的場面,法軍官兵發出了一陣歡呼。

然而在北非已經歷經過多次戰鬥的呂西安知道,這連大餐前的甜點都算不上。

“傳令全軍,準備休息。”他對傳令官說。“今晚我們在這裡宿營。”

第54章 大計與建議第254章 計議已定第83章 一族的遠征第140章 欽定第103章 飛黃騰達第190章 誘捕第261章 威懾與決斷第46章 棋力與心力第197章 正義與處置第16章 祝福與傾訴第78章 託付與同黨第39章 重逢第148章 招徠與反問第16章 教育第59章 遊刃有餘第46章 伯父與岳父第102章 舉手之勞與傳道解惑第35章 教誨?第49章 默契第193章 革命(十)第130章 不對等的交易第237章 歎服與使命第21章 國王的離世第57章 謀慮與憂慮第177章 革命(四)五一特別篇人渣夏的日常第4章 回禮第83章 一族的遠征第23章 呂西安第40章 揭露第114章 證言與建言第46章 別祖霍夫(二)第36章 暗責第55章 助力第281章 協定第86章 債券第49章 百折不撓第71章 討價還價第213章 單挑第8章 爭論與疑惑第62章 王黨第14章 初遇第182章 效忠第6章 雄心與盛事第227章 瘋狂與命令第8章 盤問第94章 恩惠第132章 最佳候選人另一個世界3第57章 定計第82章 皇儲第195章 革命之死第86章 言傳身教第246章 決鬥與恍然第91章 軍隊大家庭第2章 自投羅網第116章 回家與禮物第48章 負疚與生日禮物第93章 投誠者第165章 慶典第76章 諫言第28章 詐賭者第159章 悲慘世界(二)第38章 禮物與覺悟第60章 六月屠城(1)第165章 慶典第149章 默契與秘密第31章 少女心第164章 忠告第166章 恫嚇與建議國慶特別篇第146章 引見第195章 捐棄前嫌第69章 機巧第65章 允許第225章 交鋒第2章 任重道遠第43章 疾風驟雨第71章 六月屠城(完)第177章 革命(四)第66章 吻第24章 少女的禮讚第170章 談判與暗算第233章 鐵礦第175章 革命(二)第26章 驚聞芳蹤第65章 時限第268章 戈爾恰科夫第121章 無事生非第63章 湮滅端午特別篇第11章 女官第66章 六月屠城(7)第185章 親緣與獎勵第23章 呂西安第40章 吉維尼1850第88章 俾斯麥(三)第253章 圖謀與依附第152章 訓示與後路第123章 金融家
第54章 大計與建議第254章 計議已定第83章 一族的遠征第140章 欽定第103章 飛黃騰達第190章 誘捕第261章 威懾與決斷第46章 棋力與心力第197章 正義與處置第16章 祝福與傾訴第78章 託付與同黨第39章 重逢第148章 招徠與反問第16章 教育第59章 遊刃有餘第46章 伯父與岳父第102章 舉手之勞與傳道解惑第35章 教誨?第49章 默契第193章 革命(十)第130章 不對等的交易第237章 歎服與使命第21章 國王的離世第57章 謀慮與憂慮第177章 革命(四)五一特別篇人渣夏的日常第4章 回禮第83章 一族的遠征第23章 呂西安第40章 揭露第114章 證言與建言第46章 別祖霍夫(二)第36章 暗責第55章 助力第281章 協定第86章 債券第49章 百折不撓第71章 討價還價第213章 單挑第8章 爭論與疑惑第62章 王黨第14章 初遇第182章 效忠第6章 雄心與盛事第227章 瘋狂與命令第8章 盤問第94章 恩惠第132章 最佳候選人另一個世界3第57章 定計第82章 皇儲第195章 革命之死第86章 言傳身教第246章 決鬥與恍然第91章 軍隊大家庭第2章 自投羅網第116章 回家與禮物第48章 負疚與生日禮物第93章 投誠者第165章 慶典第76章 諫言第28章 詐賭者第159章 悲慘世界(二)第38章 禮物與覺悟第60章 六月屠城(1)第165章 慶典第149章 默契與秘密第31章 少女心第164章 忠告第166章 恫嚇與建議國慶特別篇第146章 引見第195章 捐棄前嫌第69章 機巧第65章 允許第225章 交鋒第2章 任重道遠第43章 疾風驟雨第71章 六月屠城(完)第177章 革命(四)第66章 吻第24章 少女的禮讚第170章 談判與暗算第233章 鐵礦第175章 革命(二)第26章 驚聞芳蹤第65章 時限第268章 戈爾恰科夫第121章 無事生非第63章 湮滅端午特別篇第11章 女官第66章 六月屠城(7)第185章 親緣與獎勵第23章 呂西安第40章 吉維尼1850第88章 俾斯麥(三)第253章 圖謀與依附第152章 訓示與後路第123章 金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