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開演唱會這種事,周易的所作所爲在艾薇兒看來其實是樂壇獨一份的另類。
以她自己舉例,她在2002年12月5日至2003年6月4日這段時間裡連續開了70場名爲《Try to Shut Me Up Tour》的世界巡迴演唱會;
之後在2004年的3月4日至4月16日,又開了26場名爲《Live by Surprise Tour》的巡迴演唱會。
緊接着便是現在——
從2004年9月26日開始,她開始了總場數爲145場的《Bonez Tour》世界巡迴演唱會,預計時間將會持續到2005年9月25日。
這一次她邀請周易來參加的,就是《Bonez Tour》的紐約場。
這纔是一個歐美當紅超人氣歌手正常開演唱會的頻率,也是爲什麼頂級歐美歌手們大多發專慢的原因之一。
除了要將一張專輯內的爆款單曲利益最大化以外,演唱會也是一個瘋狂斂財的手段。
這玩意只要你人氣足夠高,開多了那比專輯賺錢——
шшш⊕тTk an⊕¢Ο
比如麥當娜,愣是靠多場次的世界巡迴演唱會把自己推向了恐怖的年收入一億多美元,遠超她的專輯收入,連續霸榜女歌手年度收入榜冠軍。
可週易呢?
雖然諸如bbc等美西方媒體們許多仍舊在詆譭、質疑,但不能不否認的是現在的他已經點燃了自己的神格,擁有着世界頂級的人氣與粉絲消費能力。
在這種情況下,一旦開始高頻次的開演唱會,那賺的錢將會是無以倫比。
可偏偏周易開的演唱會場次堪稱屈指可數,在中國國內連十場都沒有,截止到目前在海外開的更是隻有倫敦海布里的兩場。
就這,他的《star》演唱會居然還被華納冠以了世界巡迴演唱會的名稱,多少有點讓人忍俊不禁。
世界樂壇上再也找不出來第二個像周易這麼開演唱會的頂級巨星。
別人靠演唱會來聚集粉絲、鞏固人氣乃至於拉新,但周易愣是靠着無解的一年一專輯讓所有歌迷乃至於路人聽衆凝聚出了向心力。
這是獨屬於數值怪的暴力美。
沒有花裡胡哨的技巧,全靠專輯的強度力大磚飛。
以至於周易的演唱會現在都成了堪比奢侈品的炫耀方式——比如看過倫敦場的歌迷們就會時常在個人博客上炫耀、分享自己當時的感受、心理歷程乃至於所拍攝的照片、錄製的小視頻。
現在華納唱片最捱罵的一點就是高管們偶爾透露一下週易演唱會的事時,總會被罵——
“天天就知道嘴上瞎幾把說,你他媽倒是拿票來賣啊!”
堪稱新時代耍猴大師。
開的演唱會次數越少,粉絲那堪稱宗教般的執念越強;
粉絲那宗教般的執念越強,開的演唱會次數就越少。
這是一件讓艾薇兒乃至於整個樂壇都十分不理解的事情,因爲能夠支撐得起這套模式運行下去的唯一底氣就是周易那一年一張的無解專輯。
這是得對自己多自信纔敢這麼幹。
艾薇兒自己這場也因爲有周易的加盟而格外火熱。
本來她的演唱會票在英語區就難買,這次被曝光紐約場新嘉賓疑似有周易後,那內場票簡直是搶瘋了——
如飢似渴的周易歌迷加入了戰場,就只爲近距離當面催更偶像。
內場那距離舞臺近在咫尺的好位置在公司手下的官方黃牛手裡已經炒到了近三千美元一張。
他們甚至都不願意去核實一下這是否是個假消息。
也得虧是真的,不然的話艾薇兒都不敢想萬一到時候那些就衝着周易會出現而來買高價黃牛票的人會不會對着她破口大罵。
…………………………………………
“nononono,這肯定不是假消息,你睜大你的狗眼仔細看看清楚,這是艾薇兒開車去酒店門口接斯派克的照片。”
紐約,皇冠酒店,休息區吧檯。
就是奔着周易來的萊娜·裡奇得意地向好友們展示着自己買來的內場前排票:“2700美元,也還行,不算太貴。”
對於上哈佛法學院學費都不是問題的她來說,這點錢確實是個小錢了。
“你肯定是瘋了,萊娜。”
“斯派克不值這個價。”
“不,是這世界上任何一個明星都不值這個價,邁克爾·傑克遜都不行。”
聽到這話的萊娜·裡奇顯然不樂意了:“hey,不要把那個戀童癖跟斯派克相提並論ok?斯派克可沒有任何不良嗜好,他不值這個價誰還值這個價?”
“okokok,我們不跟你爭論,你這個斯派克的腦殘粉。”
一個高中時本來是打算學醫的,結果最後愣是因爲斯派克的專業是法學,她就也想轉投法學了——嗯,只不過投的是哈佛法學院。
她甚至開始學起了中文。
這在許多美國教育從業者看來,已經是斯派克影響力開始能影響到美國社會基礎的一個標誌性表現了。
甚至於有不少人已經開始擔憂。
Www¤тt kán¤℃ O
萬一斯派克到時候振臂高呼,這羣人應聲響應……
那樂子可就真大了。
這可是美國精英階層的年輕一代啊。
說難聽點,以斯派克現在還在不斷擴大的粉絲規模,只要他存在一天,那對於美國的文化輿論而言就是一顆難以拔除的釘子,時時刻刻阻礙着美西方媒體的黑暗濾鏡。
或許僅憑藉他一個人阻止不了大勢,但卻足以保留一個真實的窗口——
最起碼中國那快速發展中的城市在周易的MV裡就有展現。
周易還很雞賊的專門往好看的地方拍,時不時加個陽間濾鏡。要知道,KTV點歌是有官方mv的,可偏偏周易所有的歌都有mv——他自己團隊拍攝的陽間mv!
“什麼叫腦殘粉,你們不也喜歡斯派克的歌?”
“那我們可不跟你一樣願意花個幾千上萬美元就爲了來一趟紐約看一場艾薇兒的演唱,就爲了見斯派克一面。”
同行的幾位女孩對於萊娜這種追星行爲嗤之以鼻:“我們單純的只是來看艾薇兒的而已。”
是的,她們是艾薇兒的歌迷。
買周易的專輯聽歌不等於就是他的粉絲,畢竟他的專輯確實好聽。
作爲一個音樂愛好者來說,周易的專輯買來確實是物超所值。
單就偶像而言,她們還是更喜歡畫着煙燻妝彈着吉他做着各種叛逆事情的酷女孩艾薇兒。
“切,說的好像你們現在沒花一樣。”
“……fuck!那還不是因爲你們這羣斯派克的腦殘粉完全盲目追星,害的我們也得花高價買艾薇兒的內場票啊啊啊啊啊!!!!”
一想起這事,幾大艾薇兒粉絲也開始土撥鼠尖叫了。
這他媽的簡直就是無妄之災!
你們斯派克不開演唱會那就不開演唱會,來干擾我們艾薇兒粉絲的正常購票算是怎麼回事?本來艾薇兒的黃牛票就僅僅只需要一千美元,最前排位置最好的也就一千五左右的樣子,你們他媽的一下子飆升到了兩千七,害的她們也得花這個價去買。
賤人賤己賤行業!
統統都應該拖出去拉清單!
“我現在就祈禱斯派克會來艾薇兒演唱會只是一個假消息,這樣的話坑死你們這批腦殘傻逼!”
“去你媽的!”
“……”
幾人嘻嘻哈哈地扭打成一團,只是萊娜在被這麼一說後,心裡確實也七上八下的打鼓——
她確實是有點擔心這事。
雖然目前已經被爆出艾薇兒與斯派克有過接洽,但到時候會不會出場,那確實是個未知數。
不過很快,萊娜的這個擔憂就徹底消失了。
美國時間3月14日上午10:08分,一個所有周易粉絲都極其熟悉的數字,艾薇兒紐約場演唱會放出了第三波宣傳物料,其中第二張宣傳海報上就出現了那個男人的側臉——
“艾薇兒《Bonez Tour》世界巡迴演唱會紐約場驚喜嘉賓:斯派克·周。”
說是驚喜嘉賓,但卻直接把側臉以及名字給明晃晃的打在了海報上,主辦方想要圈錢的心已經是路人皆知了。
全美國粉絲苦斯派克沒演唱會久已。
不光是沒演唱會,由於在美國待的時間沒那麼多,他現在連以前還會跑的音樂節現在都很少跑了,基本上也就專輯宣傳期跑那麼幾個正好趕上的知名音樂節。
此消息一出,票販子們立刻坐地起價——
本來兩千七就能買到的最前排好位置僅僅只用了一天時間就漲價到了三千。
大量的純艾薇兒鐵粉怒了——
“主辦方到底想幹什麼?!請問這是斯派克的演唱會嗎?!”
“我眼睜睜看着最前排票價從850漲價到了一千五,然後又飆升到了兩千五、兩千七,現在居然已經突破了三千塊美元,fuck!”
“斯派克只是嘉賓!他只是嘉賓!最多最多就在舞臺上唱三首歌,他的粉絲都瘋了嗎?!”
“花三千美元就只爲了聽斯派克在舞臺上唱三首歌?平均一首歌一千美元?這個世界果然已經瘋狂到了我完全看不懂的樣子,你回家聽聽專輯不好嗎?”
“美國人真他媽有錢啊,操你媽的。”
“糾正一下,是斯派克的美國有錢粉絲真有錢。”
“他的粉絲這麼有錢,爲什麼斯派克一直不在美國開演唱會?這不對吧?這裡面會不會有什麼問題?”
“我不管,斯派克和艾薇兒是我最喜歡的男歌手和女歌手,這下好了,願望一次滿足!”
“同意,這三千美元花的值了!”
“只有我就是爲斯派克來的嗎……”
“……?”
坐地起價的黃牛票在網絡社區遭到了大量反饋與吐槽,而在這個旋渦當中,有一個以前一直被提及,但從未有人細想過的問題逐漸隨着討論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斯派克爲什麼遲遲不在美國開演唱會?
爲什麼他寧願客串當艾薇兒演唱會嘉賓也不自己申請場館去舉辦個人演唱會來滿足歌迷?
雖然華納官方給的理由一直都是在申請協調中——但有沒有一種可能,這就是美國有關方面一直卡着斯派克的演唱會審覈不願意批給他呢?
“衆所周知,斯派克作爲一箇中國人,在美國某些層面上一直都是不受待見的。偏偏他還一直都這麼跳,在音樂圈、電影圈都建立起了自己的人脈開始呼風喚雨。
“這讓美國政府忌憚了,他們怕了,他們怕斯派克這個來自於遙遠中國的歌手會通過演唱會影響到美國新一代的年輕人對中國產生大量好感?”
一番分析加推測,合情又合理。
這也這不能怪美國網民自己陰謀論,實在是美國政府這麼些年一直以來都不是很擬人,導致這個時代擅長衝浪的網民們早就知道關於美國政府的各色陰謀論實際上都是八九不離十的真事。
再加上文化領域實際上一直都是美國重點防禦的區域,向來只有他們輸出別人的份,別人想輸出進來那沒轍。
而能夠在歐美有如此大影響力的周易,是亞洲音樂歷史上的唯一的一根獨苗。
這兩者一結合,你很難不鼓搗出一個陰謀論。
更操蛋的是,由於美英向來那共軛父子的複雜身份,在這陰謀論開始發酵的兩天後,英國輿論界反而驕傲了起來——
看,我們纔是真正的自由民主代表。
懂不懂什麼叫老牌貴族啊小美?
還是沒胸襟。
我們雖然沒給斯派克全英音樂獎,但斯派克在英國舉辦的演唱會我們可是全程綠燈的哦~
除了倫敦以外,還有諸如利物浦、曼徹斯特、伯明翰、紐卡斯爾等等城市當初也都在搶着辦呢。
全然忘了當初是怎麼攻擊周易的英國媒體們放肆嘲笑着阿美——
把人給笑紅溫了。
周易的美國粉絲也很紅溫了。
對啊,有道理啊!
他媽的!
請願去!
遊行去!
你們不能針對斯派克,他一直以來都是反對霸權主義、反對種族歧視、呼籲種族平等的先鋒!
“嘶……我有這麼偉大嗎?”
看了報紙的周易自己都陷入了沉思,小埃德加已經樂的倆眼都快睜不開了——
“主要是吧,紐約之前確實有冷處理你的意思,現在被架在火上烤了。”
演唱會不同於專輯或者音樂節——
那是真正意義上數萬人爲了同一個人而聚集到一起歡呼、鼓掌的超大型集會。
如果只是普通場館的話,紐約是很樂意開放的,但華納申請的是美國曆史上最久遠的場館之一——麥迪遜廣場花園。
始建於1879年。
一個多世紀以來,歷經兩次遷址,麥迪遜廣場花園早已經成爲了美國文娛精神的一種地標象徵,歷史上所有的偉大歌手都在這留下了自己的足跡。
偏偏周易一直以來的社會屬性多少不是很友好。
但凡是以謙虛示人的,恐怕都沒這麼惹人厭。
紐約想的是殺殺你威風讓你別那麼目中無人,周易是完全無所謂辦不辦演唱會,你愛冷處理就冷處理。
雙方就這麼僵在了這裡。
現在好了,因爲一場意外的高價票,周易反而在粉絲的眼裡有了那麼一種“曲線救國”的悲壯感。
爲了能讓美國粉絲看到自己的演唱會,“開不了”美國演唱會的他選擇登陸別人的演唱會來回饋粉絲——
他真的,我哭死。
你別管這裡頭的真相到底有多少,就問你這個真相符合不符合周易粉絲們那對偶像經常遭受打壓的刻板印象吧。
輿論場,猜測即是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