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的戰鬥(下)
德軍重炮發射的一輪炮火襲擊剛剛過去,空氣中濃烈的TNT的臭味還沒有散開,透過炮彈爆炸的硝煙和炸起來的灰塵,獨立坦克第四旅旅長卡圖佐夫就在自己的望遠鏡裡看到了德國坦克組成的隊伍出現在遠處的山坡上,猛然間還覺得整個山坡都在移動。
德國坦克來的好快。真的是訓練有素,卡圖佐夫腦子裡閃過了一絲對德國同行的欽佩,不過一會就放下來了。眼前的德國同行和自己已經是敵人了。不拼的你死我活是不可能結束的。
德國坦克羣顯然偵察過前方的蘇聯軍隊陣地,他們出現在普通蘇聯士兵的眼裡的時候已經由行進狀態轉成了戰鬥狀態。德國裝甲兵的素質非常好,很快就在炮火的掩護下開始對蘇聯陣地進攻。
距離350米的時候,佈設在摩步營前的反坦克炮兵連的4門45毫米反坦克炮對着德國坦克羣開火了。隨着幾聲炮擊的響聲,穿甲彈在空中掠過,摩擦空氣的聲音震人心魄。不過紅軍炮手的準頭欠佳,第三次齊射才射中了兩輛德國坦克羣前鋒的IV號坦克。不過很明顯的是蘇聯45毫米反坦克炮顯然並沒有對德國坦克造成致命傷害,那兩輛德國坦克只是停了一下,然後又開始向前移動。這個時候45毫米反坦克炮再次開火齊射,兩輛德國IV號坦克終於停了下來。
德國坦克羣用兩輛坦克被擊毀爲代價確定了蘇聯45毫米反坦克炮的炮兵陣地位置,在後面的德國坦克急剎車,在裡面的炮長根據車長觀察到蘇聯45毫米反坦克炮的炮兵陣地的位置開始搖動炮塔進行射擊,75毫米炮彈和50毫米炮彈向蘇聯45毫米反坦克炮的炮兵陣地射了過來。瞬間蘇聯45毫米反坦克炮的炮兵陣地就被淹沒在德國坦克主炮發射的炮彈爆炸所產生的煙塵中。
德國坦克看到蘇聯45毫米反坦克炮的炮兵陣地不再開火,開始加速衝擊蘇聯軍隊陣地。殊不知在他們左翼的灌木叢裡還隱藏了幾門蘇聯45毫米反坦克炮,它們在剛纔的交火中並沒有暴露自己的位置,就是爲了給德國人奇襲。
當德國坦克進入了隱藏起的幾門蘇聯45毫米反坦克炮射擊距離後,隱藏起的幾門蘇聯45毫米反坦克炮開始對着德國坦克的側裝甲射擊。雖然蘇聯45毫米反坦克炮的威力相對德國坦克的前裝甲已經顯得落後了,但是在近距離上對着德國坦克的側裝甲開火還是有足夠把握擊穿它們的。幾輛德國坦克在蘇聯摩步營的陣地前又着了火。
但是在這種近距離的炮戰無疑於雙方用鋼鐵拼刺刀,德軍後面的坦克越過被蘇聯45毫米反坦克炮擊毀的坦克殘骸,衝進了蘇聯45毫米反坦克炮羣的陣地,蘇聯45毫米反坦克炮一門門被德國坦克壓毀,蘇聯炮手開始驚惶失措的逃跑,但是多數人都沒有能夠逃過德國坦克上的車載機槍的掃射。
獨立坦克第四旅在德國坦克的衝擊下暴露了反坦克武器數量上的絕對劣勢,不到20分鐘,就有接近30輛坦克突進了獨立坦克第四旅摩步營的左翼陣地。
刺耳的軋軋履帶轉動聲將摩步營修建的戰壕胸牆上的大塊泥土震落在戰壕裡,卡西里看着德國坦克衝進了他們的陣地,他的手不由自主戰抖起來。
“傻瓜,別發楞了,快點幫我把這個該死沉重的傢伙轉過來。”反坦克槍手幾乎是要把嘴巴貼着卡西里的耳朵大嚷。
卡西里醒過神來,幫助反坦克槍手將那支又長又重的PTRS41‘西蒙諾夫’反坦克槍調轉方向,向着德國坦克衝來的方向。摩步營陣地上響起了一片沉悶的反坦克槍發射子彈的聲音。而幾挺1910式馬克沁機槍也不失時機開火,將伴隨德國坦克進攻的德國擲彈兵給遮斷。
一發德國坦克發射的炮彈發出巨響在蘇聯軍隊修建的戰壕胸牆上爆炸,爆炸產生的氣浪一下將卡西里掀出很遠。等他睜開眼睛,發現自己跟着的反坦克槍手已經在爆炸中犧牲。卡西里用手胡亂的擦了一下流到眼睛的血,將反坦克槍手的屍體給拖開,看了看被他壓住的反坦克槍,看起來好像沒有太大的問題,他重新壓子彈,轉動PTRS41‘西蒙諾夫’反坦克槍那如同鄉下澆地用的大水管一般粗的槍身瞄準了在幾十米外正在接近的德國坦克。
這個時候一個1910式馬克沁機槍陣地被德國坦克發射的炮彈擊中,還在猛烈發射子彈的1910式馬克沁機槍頓時啞巴了,1910式馬克沁機槍槍架的輪子滾出了十幾米遠,而從着火的陣地跳出來的蘇聯士兵都被德國坦克上的機槍掃倒。卡西里似乎看見了自己從前線逃回來的朋友告訴自己的老家白俄羅斯的農舍轟炸的情景。
德國士兵大聲吼叫:“伊萬,快投降吧。” 卡西里一邊用白俄羅斯土語大罵:“該死的德國豬,你們都要下地獄的。”一邊扣動了PTRS41‘西蒙諾夫’反坦克槍粗大的扳機。
PTRS41‘西蒙諾夫’反坦克槍的發射氣流在槍口前掀起了一股煙塵和一些被德國炮彈炸的亂七八糟的木條、衣服碎片等雜物。PTRS41‘西蒙諾夫’反坦克槍響亮的發射聲震動了卡西里頭上的傷口,流出了更多的鮮血。在強大的後坐力的作用下,卡西里感覺到自己頭上的傷口更加疼痛。他也感覺到了自己頭上的傷口流出的鮮血更多了。
他拉開槍栓,冒着發射煙的彈殼跳了出來。而自己的目標-那輛方頭方腦的德國III號坦克根本沒有停下來。它好像是通過剛纔的射擊找到了敢於挑戰它的蘇聯士兵,炮塔轉向了卡西里所在的方位。
再打,卡西里聽見PTRS41‘西蒙諾夫’反坦克槍發射的粗大子彈被德國III號坦克裝甲彈飛的聲音。自己的眼睛反倒被彈膛的火藥薰得眼睛發疼。
只有打德國坦克的觀察窗了,卡西里強忍着想丟下PTRS41‘西蒙諾夫’反坦克槍逃跑的念頭瞄準擊發,剩餘的子彈擊中了德國III號坦克的觀察窗,德國III號坦克終於停了下來,停在離卡西里不到20米的地方,終於擊毀了一輛德國坦克!還活着的兩個德國坦克兵從德國坦克裡打開艙門逃跑,被卡西里用從戰壕裡拿出的莫辛-納甘步槍撩倒一個,另外一個趁着卡西里推彈上膛的機會,舉起手中的魯格手槍向卡西里開槍,卡西里頭一低,手槍子彈從他的頭頂掠過。強大的氣流狠狠的在他的頭上蹭了一下。
卡西里顧不得害怕,連忙舉起莫辛-納甘步槍幹掉了另外一個德國坦克兵。爾後他將手中的步槍往地上一插,無力的靠在了戰壕上,喉嚨裡傳來了一陣陣想嘔吐的噁心感。
在時間要到達中午的時候,德軍後續的坦克已經將獨立坦克第四旅摩步營的陣地給突破了,在摩步營的陣地上向德國坦克回擊的槍炮聲越來越零落。整個陣地在德國坦克的衝擊下變得支離破碎。
此時在坦克團的BT-7的設伏陣地上,布爾達上尉和他的裝填手從他們的BT-7艙門探出身來看着那新來的數量不多的墨綠色新式坦克交頭接耳。BT-7風格的負重輪,寬大的履帶板,厚重的傾斜裝甲,粗短的76毫米炮-T-34坦克!
蘇聯坦克羣的反擊已經準備完畢,“讓我們出擊,一切爲了俄羅斯!” 卡圖佐夫在無線電裡吼出了這句話。
這時在空中出現了三發紅色信號彈,布爾達上尉連忙關上自己的指揮艙門,在他後面十幾輛T-34坦克的引擎已經發動,如同一羣已經準備出擊的哥薩克騎兵,呼嘯着從陣地上留出的缺口衝了出去。
在摩步營陣地上,德國坦克紛紛衝過戰壕向蘇聯獨立坦克第四旅縱深陣地前進,摩步營修建的戰壕兩壁上的灰土紛紛下落,一輛IV號坦克向卡西里爬了過來。卡西里可以看見IV號坦克側面的負重輪,在粗短的炮管上用白漆塗着十幾個圓圈,這說明這輛德國坦克已經擊毀了十幾輛蘇聯坦克。是一個功勳車組。卡西里連忙閃開。那把沉重的PTRS41‘西蒙諾夫’反坦克槍在德國坦克的履帶下變成了幾截。卡西里可以聽到它在德國坦克履帶下被壓碎的聲音。
這時蘇聯反擊的坦克羣已經出現在德國坦克羣的視線裡。它們向德國坦克的側翼發動了進攻。
布爾達上尉的BT-7坦克首先開火,幾發炮彈過去,打頭的一輛德國III號坦克起火燃燒,BT-7利用自己的速度快速衝向德國坦克羣。在極近的距離連續開炮,航向機槍打出了一個扇面,一輛德國半履帶車駕駛室被機槍掃中,歪倒在一邊。
“德國坦克,11點方向,距離450米,穿甲彈,放!” 布爾達上尉在車內通話器裡下命令道。他的坦克抓住了一輛正在倒車的IV號坦克,搶先開炮。可那輛德國IV號坦克只冒了一股青煙,雖然停了下來,但是炮塔已經開始向布爾達上尉的坦克轉了過來。它的75毫米炮可以輕易的擊穿BT-7那薄弱的坦克裝甲。
“裝彈,開火!” 布爾達上尉知道德國IV號坦克75毫米主炮的威力,他有些緊張,嗓音尖銳,裝填手一下拉開炮閂,45毫米炮彈的彈殼‘哐當’一聲落在了BT-7坦克炮塔底板上。還沒有等裝填手裝進新的炮彈。從後面衝過來的一輛T-34坦克一炮命中了那輛IV號坦克,76毫米穿甲彈擊穿了IV號坦克的前裝甲,整個炮塔頓時被車內殉爆的彈藥炸飛了,然後再倒扣在坦克車體上,IV號坦克頓時成爲一堆燃燒的廢鐵。
“烏拉!太厲害了。” 布爾達上尉看着那輛T-34坦克,羨慕得說道。
卡西里從被壓垮的戰壕浮土中爬了出來,那輛壓他的德國IV號坦克已經重新啓動,車尾暴露在他的面前。
“讓你嚐嚐俄羅斯的‘伏爾加’!”他投出了‘莫洛托夫燃燒瓶’,‘莫洛托夫燃燒瓶’在那輛IV號坦克的發動機艙上燃起了大火。德國坦克使用的是汽油發動機,比較容易被點燃。這輛剛纔還不可一世的德國坦克終於趴在那裡不動了,一個德國坦克兵身上燃着大火爬了出來,他跳下坦克沒有走幾步就倒在了地上再也不動了。看着這一切。卡西里輕蔑的說:“德國佬,去見你們的紅鬍子皇帝吧!”
紅軍坦克衝到了摩步營的陣地,他們穿過了燃燒的德國坦克向剩下的德國坦克發動了反衝鋒,而卡西里所屬的班只剩下了他一個人。他拿起PPD衝鋒槍,跟隨着布爾達上尉的坦克開始了衝鋒。
不過蘇聯坦克的反擊沒有衝出太遠,隨後德國第二梯隊的坦克衝了上來。在這些坦克裡有少量的IV號長身管坦克,他們成功的擊毀了三輛T-34坦克,迫使蘇聯坦克羣不得不撤退,而德國軍隊爲了救援前一個梯隊的人,也沒有繼續追擊。雙方就這樣結束了在戰場的拼鬥。
不過晚上蘇軍出動了‘喀秋莎’火箭炮對德國坦克羣集結地進行轟擊。擊毀多輛德國坦克。聽到‘喀秋莎’火箭炮發射的聲音的獨立坦克第四旅蘇聯官兵齊聲大喊:“烏拉!”
經過4次伏擊,在10月2日,獨立坦克第四旅撤過了奧普圖哈河。他們的伏擊任務告一段落,他們擊毀了德國50輛坦克,40門火炮,6架德國攻擊機和接近兩個營的德國士兵,爲莫斯科會戰蘇聯預備隊集結贏得了時間。而在蘇聯大地上類似他們這樣的部隊還有很多。(本故事取自戰例,有部分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