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硬着頭皮的甘奇,要乾了!

道堅書院之戰,在報紙的推波助瀾之下,來了許多人,許多看熱鬧的人。

會試在即之時,正是天下英才齊聚之時,這大概是程頤需要的機會,當然也是甘奇需要的機會。

事情鬧得有些大,連胡瑗這個老頭也出城而來,最近胡瑗似乎身體微微抱恙,至少從他的腳步就能看出來這個老頭這段時間不比之前了,不過當甘奇問起老頭身體的時候,胡瑗又是笑着擺手,說自己無甚大礙。

如今這道堅學院裡,有胡瑗許多的昔日好友或者學生,都是胡瑗從各地請來的,能把這些人請來,一是胡瑗面子大,二是甘奇捨得錢,可能還有第三個原因,那就是這道堅書院的藏書,這些藏書對於一些追求治學的人來說,那還是很有吸引力的,不過這個原因也要歸給胡瑗,是胡瑗一車一車往這裡送書,才能讓甘奇的書院有這個吸引力。

道堅學院,已經走上正軌了,該上學的在上學,該教書的在教書,該抄書的人,也一個個懷着感恩之心,不曾懈怠。還有甘奇這個該花錢的,那也是絲毫都不吝嗇。

道堅書院第三進的大學堂裡,人山人海,早已擠得水泄不通。

今日沒有酒菜,沒有管絃,更沒有花魁。

胡瑗落座中間,左右都是各地而來的名士。雖然這些名士如今都在道堅書院教書,但是並不代表這些人真的對甘奇有多少認同。

所以甘奇在書院的管理上,其實也是有一些問題的,那就是這些名士拿着他的錢,住着他的房,吃着他的飯菜,還看着他的書,但是並不怎麼聽甘奇的,也就是說甘奇對這些胡瑗請來的名士,並沒有發號施令的權利。

甚至還得一個個像大爺一樣伺候着。

這種情況,也是要扭轉一下的,倒也並不需要這些名士對甘奇如何唯命是從,但是最起碼這些人也當尊重甘奇,把甘奇當做一個值得他們尊重的人,只要有這一點,甘奇再管理起自己這個學院,那就得心應手了。

這一切,也要靠甘奇自己去爭取,要想獲得別人的尊重,就得自己有那個本事。

把程顥約到書院來,這也是甘奇的考量之一。

文壇學說流派辯論,這是常有的事情,程朱理學之所以在歷史上能成爲主流,也是經歷過一次一次的交流碰撞,慢慢從各種學說流派裡脫穎而出的。

一個洛陽學派的士子魁首,一個汴梁當地的士子魁首,一場大戰,一觸即發。

程頤帶着一種洛陽士子坐在右邊,甘奇帶着自己一衆學生與一些同窗坐在左邊。

雙方還互相作揖致敬。

甘奇作爲東道主,得主動起身上前與衆多洛陽士子見一番禮,然後還得笑臉盈盈說道:“有勞諸位移步到此,禮節不周,還望見諒海涵。”

程頤也起身回禮:“冒昧打擾,也請甘賢弟海涵。”

甘奇變成賢弟了,倒也沒什麼。程頤也當過胡瑗的弟子,胡瑗見得自己的弟子如此友好的氛圍,也很是欣慰,連連點頭。

先禮後兵,程頤又轉頭拜了一下胡瑗,接着開口:“素聞汴梁甘道堅,才華出衆,冠絕汴梁,今日有幸能到此一會,當討教一二,以見聞而博學。”

“天下英才輩出,不敢妄自尊大,虛名徒有,難副其實,今日諸位洛陽士子來此一敘,當勤勉而學,還望諸位不吝賜教。”風度,甘奇心中提醒着自己,一定要注意風度,話在說,手也在面前這些“天下英才”前比劃,不卑不亢,有禮有節,抱誠守真,那叫一個風度翩翩。

胡瑗看着甘奇這一番做派,臉上的微笑發自內心,還左右與人說道:“此子不凡吶,古之君子,莫過於此。”

左右之人都抱着禮貌性的微笑迴應着胡瑗。如今胡瑗是“情人眼裡出西施”,甘奇幹啥,他都爽。別人暫時而言,還是難以與胡瑗共鳴的。

禮節差不多了,該發難了,程頤就是爲了向甘奇發難而來,年輕氣盛,也管不得那麼多了,開口就問:“敢問甘賢弟對聖賢二字,可有見解?”

道堅書院之戰,正式開打,滿場禁聲,一雙雙眼睛巴望着,甚至有人不斷在踮着腳尖。

蔡確,甚至拿出了紙筆,還吩咐一人在旁幫忙磨墨。這大概就是甘奇走向大儒的第一步了,第一步就是有個弟子幫他記錄言行。孔子如此,鬍子也是如此。

什麼是“聖賢”,這個問題說起來也簡單,但是答簡單了又沒有逼格,辯論辯論,要有點技巧,甘奇回問一語:“敢問程兄心中,聖賢爲何?”

程頤這種發問方式,不過就是要一種效果,那就是讓甘奇答完,程頤自己再出見解,比甘奇更好的見解,壓倒甘奇。

不過回過頭來,程頤自己先答,答出一個高度,甘奇答不出這個高度,也一樣把甘奇壓倒了。

所以程頤倒也不推辭,直接答道:“在下心中,聖賢者,先驅之智士也,以爲先知,教化衆人,授業解惑,弘道致遠,天之道而下,人之道而上,以爲萬民有禮,萬物有教,乃至天地人和,國泰民安,生生不息。”

程頤答完,環看衆人,微微昂頭。所有人也都看着他,投出各種崇敬的眼神。程頤微微享受了一下此刻的感覺,然後開口:“甘賢弟以爲如何?”

甘奇想了一想,只答一語:“在下以爲,聖賢者,聖賢也!”

程頤面色微微一變,這算什麼答案?程頤自己把聖賢好好解釋了一遍,又是先知,又是天地人和,生生不息。用詞用語,那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考究。

怎麼甘奇答了這麼一句?

再看衆人,目光都投向了甘奇。

甘奇答得更好嗎?不知道,但是好像逼格比較高,雲山霧罩,纔是大道。

卻聽胡瑗哈哈笑道:“聖者,至高之智也。賢者,至高之慧也,其中亦含崇高之品德之意。以詞語來論先聖先賢,莫過聖賢二字,聖賢二字,囊括所有,便是極致。”

胡瑗什麼意思?就是說要用詞語來形容或者皆是聖賢,不論什麼詞語,都不如“聖賢”二字貼切,沒有什麼詞語比“聖賢”二字更高端了。否則也不會用“聖賢”這兩個字來形容孔孟等人。

再說直白一點,就是別看程頤挖空心思去解釋什麼是聖賢,再好的詞語,還是不如“聖賢”二字。

便是胡瑗一語而出,滿場都是一張張圓圓的嘴巴,發出了“哦”的聲音,甘奇,有逼格不說,還如此有大智慧。

甘奇眯着眼微微笑着迴應衆人的目光。

程頤臉色一黑,這尼瑪輸得不服氣,甘奇是討巧而已,這一局,只算開局,就此揭過,立馬就出第二題:“甘賢弟大智慧,敢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賢弟何解?”

第二題,就是君子畢生之追求,看起來也簡單,但是從古至今,見解無數,已然難出新意。這題若是在考卷之上,那就按照前人的見解一通答就是,必然不會失分。

但是此題出在這裡,那就難了,因爲已經沒有什麼個人見解了,前人已經見解完了,後人只有學的份了。你要是把前人的見解拿來再答一遍,今日這場切磋,立馬就落了下風。

程頤何等人物?那是要著書立說、創立學派的人物,要的就是比前人更加有智慧的見解。

甘奇若是達不到程頤的高度,必然在此題落敗當場。

甘奇已然皺眉,格物致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尼瑪怎麼答?難道程頤有什麼了不得的新見解?

甘奇想再用反問的套路,想了想,還是忍住了,總是反問,失了逼格。此時此刻,甘奇深知一點,那就是格調很重要,要保持一種超越所有人的格調,特別是要超越程頤的格調。

名士大儒,逼格第一,學識有時候可以排在第二。就像是世外高人,或者得道高僧,亦或者方外仙道,逼格不到位,誰能信你?

這個道理,許多人不懂,年輕人更不懂。

甘奇一擡手,手在眼前慢慢揮過,口中只有一語:“方圓爾!”

什麼玩意?格物致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跟“方圓”有什麼關係?

看來在甘奇心中,賣關子就是逼格,惜字如金,那就深諳逼格之道了。

程頤相當配合,連忙問道:“何解?”

甘奇還有個神秘一笑,環視衆人,方纔道來:“無有規矩不成方圓。”

依舊惜字如金,解釋都只有一句話。

甘奇之所以敢如此辯論,大概是知道在場有一個人,最擅長腦補自己說話了。

這個人的名字呼之欲出,那就是胡瑗。

胡瑗也不失所望,竟然拍案而起,彈冠說道:“道堅當真一語中的,無有規矩不成方圓,此乃格物致知之道,更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道。”

在場之人,一個個懵逼當場,這特麼到底是什麼逼格?雲山霧罩,聽都聽不懂。難道人與人之間的差距,當真就這麼大嗎?難道我寒窗十數載,都讀都狗肚子裡去了嗎?

程頤也在雲裡霧裡,見得胡瑗已經開口,那隻能躬身一禮了:“還請先生解惑。”

胡瑗也來了個神秘一笑,捋這鬍鬚,說道:“格物,乃世間萬事萬物運轉之規矩也,通曉其中,方可致知,致知便是順應萬事萬物之道,修身者,知道德而克己自律,規矩也。齊家者,以治理之始,三綱五常,規矩也。治國者,規矩也。天下何以平之?何以國泰民安?君臣循規,萬民蹈矩,國泰而民安!”

甘奇這個答案,通過胡瑗一說,其實並不那麼難以理解。

但是,甘奇答得很有逼格,像一個得道高僧,像一個世外高人,像一個方外仙道。

滿場皆是那恍然大悟的表情,連胡瑗左右之人,都連連點頭,表達心中的滿意。

胡瑗答完,還左右說道:“此子,身懷大智慧。”

這回,終於有人跟着胡瑗點頭了,微笑也是由衷,不再是之前那種禮貌。

唯有程頤,面色再黑了幾分,局勢出乎了他這個年輕人的預料,程頤在來之前,對這些問題都做過預演,也與一衆洛陽士子們仔細商量過的。

但是再如何商量預演,甘奇這套路,兩題,每一題答了兩個字,實在出乎了預料。更出乎預料的是,還有一個捧哏的胡瑗,捧得是滴水不漏。

還有一點是程頤能感受到的,卻形容不出來的東西。這個東西,就是甘奇故意展示出來的“逼格”。

本來按照預演,甘奇答完之後,程頤就該出一個高論來壓倒甘奇,但是此時,程頤已然心虛,心虛自己那長篇大論的,比起甘奇“方圓”二字,好像不知哪裡就差了一籌,到底差在了哪裡,說都說不上來。真要去解釋,大概還是逼格。

程頤回頭看了看一衆洛陽士子,衆人正在對程頤擠眉弄眼,示意程頤繼續出題,總要把甘奇考倒爲止。

ωωω✿ тт κan✿ ¢ ○

程頤一轉頭,卻聽甘奇已然先開口:“程兄大才,兩題而出,在下應對起來,幾乎使盡了渾身解數,在下也有一題,還請程兄解惑。”

來而不往非禮也,只是甘奇說自己使盡了渾身解數,滿場卻沒有一個人相信甘奇的話語。總共答了四個字,這就使盡渾身解數了?難道這種情況不是叫做“遊刃有餘”?

甘奇發難了,程頤自然得接着,唯有答道:“賢弟請!”

甘奇來之前倒是沒有做過什麼預演,出題也是臨時想出來了,開口說道:“《韓非子》有言,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敢問程兄對此有何見地?”

甘奇要帶着法家的一些路數走,那自然就得發表對於法家一些言論的見解。《韓非子》就是法家集大成者。

甘奇也還有猜想,這也可能是程頤的小小短板之一,因爲程頤乃是最正統的儒家弟子,雖然現在的儒家也吸收了許多法家的思想,但是真要論起法家的東西,儒家弟子很有可能沒有那麼深厚的基礎。

北宋時期,文風極爲開放,任何東西都可以拿來說,拿來辨,甚至還可以拿來抨擊,出這一題,也是甘奇的聰明之處。

程頤聽得這一題,不自覺往後看了看,並未那般自信擡頭往前,便是從這個動作,甘奇就看出了程頤的一點點心虛之感。

甘奇微笑的看着程頤,一手在前作請,一手在後揹負。風姿卓越,春風和煦,這是什麼?這就是風度翩翩,應該可以教人心馳神往!

此題出來,甘奇在等着程頤回答,更在準備自己那要一鳴驚人的言論。要嚇得全場之人戰戰兢兢,要嚇得整個汴梁城都從此對甘奇印象深刻。

甘奇甚至想一戰封神!從此奠定自己的神格,創造學說流派,就在今日。

第四百三十三章 那就沒得反悔的事情了第五百零五章 甘奇百萬貫,相公請放心第五百四十九章 女兒的措溫布與魚第二百七十章 洛陽程頤(第四更)第五百零一章 遼國內外,甘奇佈局!第二十二章 蘇門學士第四十二章 怕聞甘奇木蘭花第三百五十一章 大領導甘奇第二百九十五章 殺人第二百五十四章 自己人,西瓜第五百六十二章 冤枉啊第六百章 此實乃大凶之兆第三百四十三章胡瑗的甘博士(二合一章節,寫了幾個小時,還刪除重寫了許多第四百七十章 北京的金山上光芒照四方(六千,多寫了一些,來晚了)第四百六十五章 謝陛下隆恩第四百八十九章 爲什麼?這都是爲什麼?第三百四十一章 崇政殿說書,差充開封商稅監主事第二百一十章 小子,你中計了第五百三十五章 大難臨頭第一百九十八章 甘奇向來小氣第一百九十五章 可否能當個明白鬼?(感謝自酌自飲自逍遙萬賞)第一百五十一章 讓甘道堅到中間來第五百三十三章 宋狗欺朕第二十七章 《秋蘭賦》第五百二十七章 這叫什麼事?第一百五十六章 包拯這一輩子第五百八十四章 交代過了第二十五章 好自爲之第二百零二章 吳承渥,你就當個人吧第四百七十四章 是他自己先動手的,不能怪我。第五百四十八章 都不準投降第二十二章 蘇門學士第三百三十章 名士甘奇,生前鬍子,儒道正統第一章 大哥還是大哥第五百二十二章 釣魚第四百五十五章 小事而已第三百九十九章 甘知州又升官了第二百九十章 甘奇座下猛將初顯威第四百二十三章 如此方能解朕心頭大恨第一百三十三章 破爛貨第五十三章 先生請第四百五十三章 宋人豬狗乎?第二十一章 倚樓盼着他第五百一十章 洗白白,有好事。第一百八十八章 一碗吃不飽第四百三十四章 殺雞儆猴第四百一十二章 這都是爲哪般啊?第三百八十五章 趙宗諤相請第五百一十八章 會一會天下儒生第三百四十六章 想當初,老子的隊伍纔開張(感謝書友陌白雲山黑土巷萬賞)第三百六十七章 先生,怎麼辦?第二百六十八章 我不是,我沒有,別瞎說第三百二十八章 甘霸最落魄的人生低谷第一百四十一章 測試體能(月票)第四百七十八章 我要當樞密使,威武軍,萬勝軍第一百三十章 哇……真香!第三百七十章 剛起來,少年!(四千字章節,不分兩章了)第一百五十二章第五百零七章 鳴金!第四百五十章 此乃大丈夫所爲乎?第二百三十六章 飯桶的用處?第七十四章措手不及第一百八十一章 簡在帝心第四百七十五章 十萬大軍的枯黃末路第四百零八章 準備回京,女兒,祥瑞,韓琦第五百九十一章 你考上進士了嗎第五十六章 大俠草上飛第一百七十二章 讀書人的事情,叫作……折服第四百九十八章 煉獄在人間第五百四十九章 女兒的措溫布與魚第三百六十六章 人要死,功要搶第五百五十四章 司馬昭來了第四百三十五章 兄長想不想發財?第一百二十二章 那就召來見一見吧第五百五十二章 妖言惑衆晏幾道第一百六十七章 嘿,瞧把你能的第六百一十章 一言而決第一百七十七章 此去死諫,不死不休第二百四十三章 何爲家國?老淚縱橫!第四百八十章 燕國公與超晉十級第四百零八章 準備回京,女兒,祥瑞,韓琦第三百八十四章 張唐英,沈括,火藥,喜事第五百二十一章 興許這纔是政治第二十九章 把這刁民拿下第三十章 今天一戰定江山第四百八十四章 完人甘相公的燕雲第五百四十三章 甘奇愛女子第三百四十五章 可託付身家性命第五百二十八章 下官慚愧第五百七十章 一千二百斤的小炮(感謝歷史小說愛好者Mr劉萬賞)第七十章 負心薄倖,如此而已第五百四十章 什麼聖旨?第二十五章 好自爲之第一百四十八章 寒門士子與記者(第四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三百八十三章 首都市長馮京,虢國公趙宗諤(五千六)第四百零三章 大哥就是厲害,動靜這麼大第五百零五章 甘奇百萬貫,相公請放心第二百一十二章 戰場縱橫之野望第五百九十八章 家裡的女人們第五百七十章 一千二百斤的小炮(感謝歷史小說愛好者Mr劉萬賞)
第四百三十三章 那就沒得反悔的事情了第五百零五章 甘奇百萬貫,相公請放心第五百四十九章 女兒的措溫布與魚第二百七十章 洛陽程頤(第四更)第五百零一章 遼國內外,甘奇佈局!第二十二章 蘇門學士第四十二章 怕聞甘奇木蘭花第三百五十一章 大領導甘奇第二百九十五章 殺人第二百五十四章 自己人,西瓜第五百六十二章 冤枉啊第六百章 此實乃大凶之兆第三百四十三章胡瑗的甘博士(二合一章節,寫了幾個小時,還刪除重寫了許多第四百七十章 北京的金山上光芒照四方(六千,多寫了一些,來晚了)第四百六十五章 謝陛下隆恩第四百八十九章 爲什麼?這都是爲什麼?第三百四十一章 崇政殿說書,差充開封商稅監主事第二百一十章 小子,你中計了第五百三十五章 大難臨頭第一百九十八章 甘奇向來小氣第一百九十五章 可否能當個明白鬼?(感謝自酌自飲自逍遙萬賞)第一百五十一章 讓甘道堅到中間來第五百三十三章 宋狗欺朕第二十七章 《秋蘭賦》第五百二十七章 這叫什麼事?第一百五十六章 包拯這一輩子第五百八十四章 交代過了第二十五章 好自爲之第二百零二章 吳承渥,你就當個人吧第四百七十四章 是他自己先動手的,不能怪我。第五百四十八章 都不準投降第二十二章 蘇門學士第三百三十章 名士甘奇,生前鬍子,儒道正統第一章 大哥還是大哥第五百二十二章 釣魚第四百五十五章 小事而已第三百九十九章 甘知州又升官了第二百九十章 甘奇座下猛將初顯威第四百二十三章 如此方能解朕心頭大恨第一百三十三章 破爛貨第五十三章 先生請第四百五十三章 宋人豬狗乎?第二十一章 倚樓盼着他第五百一十章 洗白白,有好事。第一百八十八章 一碗吃不飽第四百三十四章 殺雞儆猴第四百一十二章 這都是爲哪般啊?第三百八十五章 趙宗諤相請第五百一十八章 會一會天下儒生第三百四十六章 想當初,老子的隊伍纔開張(感謝書友陌白雲山黑土巷萬賞)第三百六十七章 先生,怎麼辦?第二百六十八章 我不是,我沒有,別瞎說第三百二十八章 甘霸最落魄的人生低谷第一百四十一章 測試體能(月票)第四百七十八章 我要當樞密使,威武軍,萬勝軍第一百三十章 哇……真香!第三百七十章 剛起來,少年!(四千字章節,不分兩章了)第一百五十二章第五百零七章 鳴金!第四百五十章 此乃大丈夫所爲乎?第二百三十六章 飯桶的用處?第七十四章措手不及第一百八十一章 簡在帝心第四百七十五章 十萬大軍的枯黃末路第四百零八章 準備回京,女兒,祥瑞,韓琦第五百九十一章 你考上進士了嗎第五十六章 大俠草上飛第一百七十二章 讀書人的事情,叫作……折服第四百九十八章 煉獄在人間第五百四十九章 女兒的措溫布與魚第三百六十六章 人要死,功要搶第五百五十四章 司馬昭來了第四百三十五章 兄長想不想發財?第一百二十二章 那就召來見一見吧第五百五十二章 妖言惑衆晏幾道第一百六十七章 嘿,瞧把你能的第六百一十章 一言而決第一百七十七章 此去死諫,不死不休第二百四十三章 何爲家國?老淚縱橫!第四百八十章 燕國公與超晉十級第四百零八章 準備回京,女兒,祥瑞,韓琦第三百八十四章 張唐英,沈括,火藥,喜事第五百二十一章 興許這纔是政治第二十九章 把這刁民拿下第三十章 今天一戰定江山第四百八十四章 完人甘相公的燕雲第五百四十三章 甘奇愛女子第三百四十五章 可託付身家性命第五百二十八章 下官慚愧第五百七十章 一千二百斤的小炮(感謝歷史小說愛好者Mr劉萬賞)第七十章 負心薄倖,如此而已第五百四十章 什麼聖旨?第二十五章 好自爲之第一百四十八章 寒門士子與記者(第四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三百八十三章 首都市長馮京,虢國公趙宗諤(五千六)第四百零三章 大哥就是厲害,動靜這麼大第五百零五章 甘奇百萬貫,相公請放心第二百一十二章 戰場縱橫之野望第五百九十八章 家裡的女人們第五百七十章 一千二百斤的小炮(感謝歷史小說愛好者Mr劉萬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