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何人領兵

同時也給了諸葛孔明一個回信,並且讓趙普與諸葛孔明談條件。

這個都沒有太大的問題,諸葛孔明在來的時候,是早有所料的。

而說完這個時候,接下來是討論何人領兵了。

朝羣臣的意見都不太一樣。

有人覺得宋匡義較合適,有人覺得宋廷美較合適。

當然,除了他們之外,朝的一些名將也有被提及,但這些被提及的,不是宋廷美的人,是宋匡義的人。

顯然,他們兩個人都是早做了一番準備的。

所以,新年過後的第一個早朝,雖然解決了一件大事,但隨之而來的,是混亂和嘈雜。

以至於最後何人領兵,並沒有得到什麼好的結果。

或者說,根本沒有結果。

早朝退去,宋廷美和宋匡義兩個人並不着急。

這件事情,本來不是一下子能夠解決的,接下來,他們要找出對方的毛病來彈劾,誰彈劾贏了,誰是最後的贏家。

朝堂的爭鬥,從來都是這個樣子的。

很多事情,都要爭,而且必須用不同的手段來爭,哪怕這些手段有時候並不是很見得了光。

羣臣離開了,宋元朗回到了御書房,只是在他回到御書房坐下之後,不由得嘆了一口氣。

今天早朝的情況,他再清楚不過了,自己的兩個弟弟這樣爭來爭去,說到底,還不是爲了皇位?

按理說,自己駕崩之後,宋匡義即位,然後是宋廷美。

這聽起來好像沒有什麼問題,但問題偏偏在這裡。

自己纔不過人到年,再活個幾十年應該沒有問題的吧,等自己駕崩了,宋匡義也差不多了,宋廷美再等宋匡義,那又不知道需要多少年。

算最後宋廷美等到了,他還有幾年活頭?

所以,他們都是想要掌控兵權,早點當這個天子的。

他們要想早點當天子,那自己這個現任天子,豈不是要早早給他們讓位?

宋元朗心裡很不舒服,但如今宋國的這種情況,又讓他不知道該如何做纔好。

情況不好辦啊。

而在宋元朗爲這件事情發愁的時候,一名宮人急匆匆跑了過來:“聖,趙大人求見。”

聽到趙普來了,趙匡胤連忙點頭,道:“讓他進來吧。”

不多時,趙普走了進來,宋元朗看了他一眼,道:“趙愛卿這個時候來,可是有什麼事情?”

趙普道:“聖,剛纔朝堂的事情,臣做了一下分析,支持宋匡義的,有十個人,支持宋廷美的,有九個人,兩位王爺這樣一直爭下去,只怕不是個頭啊,與我宋國的發展,極其不利。”

作爲宰相,趙普談論這件事情並沒有任何不妥的地方,宋元朗聽到之後,內心忍不住又揪了一下。“是啊,當年朕一時糊塗,說了個什麼兄終弟及,結果導致他們兄弟兩人這般互相殘殺,對他們,朕不忍心,對我宋國,也是很有影響啊,可如今他們在朝都已經掌控了一些實力,朕是動他們,也不好

動了。”

此時的宋匡義和宋廷美兩人有點尾大不掉,如果要動他們,勢必會造成宋國的動亂,這是宋元朗不想看到的。

他又怎麼不想讓自己的兒子當皇帝,只是如今的情況不允許罷了,不然天底下那個父母不會這麼想這麼做?

當然,宋元朗心裡是這樣想的,但卻不會說出來,說出來,難免會有一些禍端。不過,此時的趙普卻是對宋元朗的意思很明白,所以,在宋元朗說完之後,趙普又說道:“是啊,當初若是立皇子爲太子的話,事情好辦多了,沒有這些麻煩了,皇子的傳承,更爲穩妥嘛,可惜,

現在的二皇子雖然聰明能幹,但卻沒有機會歷練啊。”

很多事情,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此時的趙普做的便是這麼一件事情,他在暗示宋元朗,宋德昭的實力不強,若是宋德昭有機會提升自己的威望,倒也不是沒有可能與宋匡義和宋廷美爭一下的。

他要點醒宋元朗。

而趙普的這一句話,也真的給了宋元朗靈感,他的心頭突然一動,緊接着明白自己該怎麼做了。

自己的兩個兒子,宋德昭和宋德芳,那可都是不錯的少年啊,愛民如子,而且各方面的才能也都不錯,他們當太子,才附和自己的心意。

自己必須想辦法讓自己的皇子強大起來才行。

他很快想到了對明國用兵這件事情,也許,自己可以給宋德昭一個機會,讓他領兵打仗,如果打勝了,順勢可以給他一些兵馬了。

這樣做,可以牽制自己的那兩個弟弟啊,對自己的兒子又特別的有幫助。

君臣兩人又說了一些其他,等這樣說完之後,趙普便退了出去,他知道自己今天成功了。

而事情也的確如此。

第二天早朝,宋匡義和宋廷美兩個人仍舊在爭鬥,除了爭鬥之外,他們還互相揭短彈劾。

不過,宋元朗並沒有急着把自己的兒子給提拔來,而是任由自己的兩個弟弟這樣爭鬥。

一直到第四天的時候,兩個人的爭鬥已經進入到了白熱化的狀態,把彼此的很多事情都給挖掘了出來的時候,宋元朗才表示有點震怒。

“夠了,你們兩個人不用爭了,此事,交給二皇子吧,讓他領兵對明國。”

說了這麼一句話後,宋元朗揮手退朝,他不會給自己兩個弟弟機會的,他這麼說了,這麼定了。而他這麼一句話說完之後,朝的人都有點懵,誰都沒有想到,最後負責此事的,竟然是二皇子宋德昭,宋德昭這邊,自然是有點欣喜的,但同時,對於諸葛孔明也有點佩服,他說會是自己,一定是自

己啊。

想到自己可以領兵,很快掌握兵權,宋德昭終於鬆了一口氣。

而宋匡義和宋廷美兩個人,則氣憤不已,兩個人這簡直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啊,不過,兩個人更擔心的,卻還不是這一件事情。他們隱隱察覺出了一些不祥的預感。

第479章 風言風語第696章 臨安城第596章 共同伐宋第898章 參加比賽第1438章 能者娶之第610章 破錦城第280章 孫思邈第816章 楊家將第1795章 番外3、綁架第469章 對峙第521章 魏國之司馬第786章 敗刺客第460章 甄宓的命運第424章 擊敗突厥第720章 要大玉兒第132章 鐵礦第410章 賜死第181章 熱氣球第1439章 舉薦第1150章 何所爲第730章 那裡大了第1339章 一槍殺之2第1430章 報復他第168章 龍牙軍失控第1537章 黃河決堤第604章 擒拿韓信第628章 中毒第1001章 真殺第1023章 倭國怒第1279章 北市城解圍第342章 見漢皇第172章 騎虎難下第1336章 唐煜的選擇第1196章 情況不妙第745章 襲營失敗第572章 地震第1274章 直逼庫倫第974章 復國第520章 韓信拒兵第413章 諸葛孔明的目的第1833章 番外41、支持第755章 山下相遇第1047章 轟它第1760章 唐煜死了第157章 新年第1245章 唐軍大勝第777章 襲營第177章 有內應第1517章 開設錢莊第446章 露出馬腳第510章 宇文化及第1584章 解決了他們第1656章 攻不下後第1836章 番外44、定論第480章 司馬懿計成第1050章 卑鄙手段第1630章 天災第1394章 開始討伐第686章 百姓第903章 決堤2第169章 登基第338章 孵化小雞第1384章 半途遇襲第892章 錢事第999章 赴死第149章 所謂送子第867章 軟硬兼施2第1049章 滅十三嶺第197章 兵分兩路第1734章 直下長安第650章 鐵甲軍第1372章 生意漸差第1142章 將他們趕出去第1391章 鹿土司第852章 水箭第1711章 攻不下第53章 鴻門宴第1632章 大亂來襲第768章 征服西域第185章 邊關事第1306章 分攻登陸第977章 求和第983章 攻城難第448章 不聲張第991章 贊普應對第405章 騎兵第1144章 我們出兵吧第1663章 敲詐突厥對近來更新的一點說明第1131章 真挖了第213章 大旱第565章 神之手第1563章 分了吧第293章 掌控玉門關第394章 警犬找人第1085章 殺德川第144章 臘肉第92章 工部尚書之爭第1724章 指使東海國第1770章 故技
第479章 風言風語第696章 臨安城第596章 共同伐宋第898章 參加比賽第1438章 能者娶之第610章 破錦城第280章 孫思邈第816章 楊家將第1795章 番外3、綁架第469章 對峙第521章 魏國之司馬第786章 敗刺客第460章 甄宓的命運第424章 擊敗突厥第720章 要大玉兒第132章 鐵礦第410章 賜死第181章 熱氣球第1439章 舉薦第1150章 何所爲第730章 那裡大了第1339章 一槍殺之2第1430章 報復他第168章 龍牙軍失控第1537章 黃河決堤第604章 擒拿韓信第628章 中毒第1001章 真殺第1023章 倭國怒第1279章 北市城解圍第342章 見漢皇第172章 騎虎難下第1336章 唐煜的選擇第1196章 情況不妙第745章 襲營失敗第572章 地震第1274章 直逼庫倫第974章 復國第520章 韓信拒兵第413章 諸葛孔明的目的第1833章 番外41、支持第755章 山下相遇第1047章 轟它第1760章 唐煜死了第157章 新年第1245章 唐軍大勝第777章 襲營第177章 有內應第1517章 開設錢莊第446章 露出馬腳第510章 宇文化及第1584章 解決了他們第1656章 攻不下後第1836章 番外44、定論第480章 司馬懿計成第1050章 卑鄙手段第1630章 天災第1394章 開始討伐第686章 百姓第903章 決堤2第169章 登基第338章 孵化小雞第1384章 半途遇襲第892章 錢事第999章 赴死第149章 所謂送子第867章 軟硬兼施2第1049章 滅十三嶺第197章 兵分兩路第1734章 直下長安第650章 鐵甲軍第1372章 生意漸差第1142章 將他們趕出去第1391章 鹿土司第852章 水箭第1711章 攻不下第53章 鴻門宴第1632章 大亂來襲第768章 征服西域第185章 邊關事第1306章 分攻登陸第977章 求和第983章 攻城難第448章 不聲張第991章 贊普應對第405章 騎兵第1144章 我們出兵吧第1663章 敲詐突厥對近來更新的一點說明第1131章 真挖了第213章 大旱第565章 神之手第1563章 分了吧第293章 掌控玉門關第394章 警犬找人第1085章 殺德川第144章 臘肉第92章 工部尚書之爭第1724章 指使東海國第1770章 故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