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八章 想不想進內閣?

崇禎皇帝向來信奉有仇不隔夜的至理名言,更信奉十世之仇猶可報也的聖人之言。

一言以蔽之,記仇還小心眼。

小心眼的崇禎皇帝在朱純臣和張之極等人告辭之後,自己也晃晃悠悠的出宮去了。

目的地,鐵道部。

上一次弄到了四十萬的韃靼人當苦力,按照他們的行程,應該早早的就已經到了大明,眼下則是不知道如何了。

受崇禎皇帝的影響,鐵道部裡,洪承疇辦公的大堂後面也掛着一幅巨大的地圖。

上面跟崇禎皇帝掛的那幅各種標註都很齊全不同,洪承疇掛的這幅上面只是很簡單的標註着各個地方的鐵路走向,一個個小旗子模樣的標註着正在修建的工地。

正伏首於案櫝之間的洪承疇聽到有人進來的聲音,擡頭一瞧卻發現是崇禎皇帝,趕忙把一堆文件推到一旁,起身向崇禎皇帝行禮問安。

崇禎皇帝則是笑着擺了擺手,止住了行禮的洪承疇,直接走向了洪承疇身後的地圖。

洪承疇見狀,則是趕忙解釋道:“陛下,微臣這幅地圖上面只標註了鐵路的走向,再無其他。”

崇禎皇帝則是嗯了一聲道:“行了,這個你不用跟朕解釋,朕知道掛這樣一幅地圖的好處。”

洪承疇卻是不解釋不行——在大堂上掛地圖的行爲,就看怎麼去想。

不往歪了想,自然無所謂,可人心這東西誰又能說的準?一旦往歪了想,你掛地圖想要幹什麼?

眼見崇禎皇帝不是太在意這幅地圖,而且說知道掛地圖的用處和好處,洪承疇纔算是鬆了口氣。

崇禎皇帝則是看了半天地圖之後,發現自己根本就看不懂——上面這些亂七八糟的玩意都代表了什麼東西,自己完全是兩眼一抹黑。

想了想,崇禎皇帝乾脆問道:“洪愛卿,眼下鐵路的進度如何?”

洪承疇躬身道:“啓奏陛下,京城至南京的鐵路已經完全修建完畢,只是在黃河那裡需要渡船往來中轉,而無法直接修建鐵路過去。

若是想要修建橫渡黃河的鐵路,只怕工期會拖到崇禎二十年左右方可竣工。”

崇禎皇帝點了點頭道:“修!先用渡船的方式,但是這種鐵路橋也必須要修建。

只要黃河的修好了,以後其他地區再想修可就簡單的多了!”

洪承疇躬身道:“是,眼下工部已經準備先行開工修建一條橫跨黃河的大橋,只等大橋修建完成,確保可以通過重車後,便會再開始修建鐵路橋。

只是,微臣擔心其中花費頗大,所需人力更是無數?”

崇禎皇帝卻呵呵笑道:“該花的銀子就花,該費的人力就費,朕都會批准。以後不要再用這種方法來試探了,有話可以直說!”

洪承疇趕忙躬身應了,起身的過程中才悄然擦了擦額頭上的冷汗。

古往今來,就沒聽說哪個皇帝跟當今天子一樣的,什麼套路不套路的全不管,官場上那些東西拿過來也全無用,人家怎麼想的就怎麼幹。

如果光從這一點上來看,確實是比歷史上其他的帝王要強太多了——或者楊二陛下跟當今陛下一樣?

崇禎指了指地圖,笑道:“洪愛卿接着給朕說說,朕現在對於鐵路的事兒可是關心的很。”

洪承疇躬身應是,接着又走到了崇禎皇帝身前,手指地圖道:“陛下,山海關至京師的往來複線已經修建完畢,山海關至瀋陽的單線已經修建完畢,眼下暫時沒有複線的需求,所以已經暫時停工。

京城至南京的路段已經修建完畢一條線,第二條用於往復的線路已經開工,這是排序第一的路段。

京師至太原府,經延安府直到西安府的單線也已經修建完畢,複線還沒有開工。

至於西安府至臨洮府的線路還處於剛剛測試完成的狀態,還沒開始動工。

原贊善王駐地靈藏到臨洮府和永寧府的兩條線路倒是已經先行動工,但是先期的測量沒有全部完成,後面還需要補量。

最後便是南直隸諸地,從應天府到蘇州府、溫州府、泉州府的幾條短線都已經完成,眼下正準備再修復線。

從應天府到南昌府的第一條單線已經準備動工,南昌到廣州府、元江府、永寧府的幾條線路也已經測量完比,準備開始修建第一條單線。”

通過洪承疇的描述還有在地圖上的比劃,崇禎皇帝總算是對於大明的鐵路修建進度有了最直觀的瞭解,比之前在奏章上面看到的那些可是直觀的多了。

想了想,崇禎皇帝乾脆問道:“洪愛卿這裡除了人手之外,還需要什麼?”

洪承疇躬身道:“啓奏陛下,眼下鐵道的修建進度最大的問題就是人手的問題。

其實不光是修建鐵路的勞力,便是連測試的小吏,溝通地方,監管物資與勞力的小吏等等都缺的很。

除此之外,便是那蒸汽機車的速度,雖然也是一再提升,可是眼下最快的車頭,速度也不過相當於戰馬的衝鋒速度的一半,甚至還不到。”

崇禎皇帝嗯了一聲後,定定的看着眼前的地圖,沒有再開口說話。

洪承疇說的這些問題自然是存在的,尤其是人員的問題。

大明不是後世,後世的時候一年就能搞出來幾百萬的大學生,用來當苦力再合適不過了。

可是大明呢?

就算是崇禎皇帝已經下旨把科舉改成每年一次以選拔更多的小吏,可是實際上,人手還是不夠用!

光以修建鐵路來說,從地形勘探到開工修建再到最後的通車,裡面一個個的環節需要讀書識字的人手實在是太多,而大明缺的就是讀書人!

當然,大明也不是說真的就缺少了讀書人,而是說缺少直接能上手幹活的讀書人!

那些資質不錯,懂人情世故的讀書人,不光是鐵道部喜歡,其他幾部也喜歡,每年這幾部都會互相搶人挖人。

崇禎皇帝沉吟了一會兒,開口道:“洪愛卿可有意入閣?”

洪承疇心下一驚,不知道崇禎皇帝爲什麼會突然之間問出來這個問題。

入閣,那肯定就是指的內閣,自己只要是進入了內閣,也算是真正的進入了大明的權力中樞,以後面見崇禎皇帝的機會將比現在多了無數倍,甚至於有朝一日問鼎首輔的位置也不是不可能。

但是鐵道部該怎麼辦?

洪承疇發現,自己在鐵道部的這幾年裡,已經漸漸的喜歡上了鐵道部的這份差事。

不光是眼看大明的鐵路一點點的在自己手裡成形,更是因爲這個衙門裡的蠻子最多,累死的蠻子最多,最沒有人性!

當然,洪承疇從來不認爲自己沒有人性——蠻子累死的再多又怎麼樣?關大明什麼事兒?

像大明這樣兒的天朝上國,生來就該是居中央以御四夷,蠻子們能有機會替大明流血流汗,是他們的榮幸!

可是現在該怎麼選擇?

陛下問了,肯定就是真的有意讓自己進入內閣,但是自己進入內閣之後,鐵道部這一攤子肯定就要放下,要不然自己的精力也顧不過來那麼多事情。

君不見,溫體仁現在整個人比大他十多歲的施鳳來還要顯得更老一些!

想了想,洪承疇還是躬身道:“啓奏陛下,臣雖有意入閣,但是鐵道部的事情還沒有完全定下來,微臣不敢就此撒手不管。”

崇禎皇帝點了點頭道:“那就等等吧,再過上幾年,這鐵道部的事情都落定下來之後再說吧。”

崇禎皇帝也是真的有意讓洪承疇這個傢伙入閣了——雖然一開始的打算是讓他背黑鍋來着,可是洪承疇從被自己指派爲延安巡撫開始到現在,一步步的表現確實很穩也很稱職。

這就很難得了。

現在的大明內閣不需要多少銳意進取的傢伙,不需要多麼驚才絕豔的人物,而是需要能像溫體仁一樣替自己查缺補漏的人!

眼前的洪承疇就是一個很好的對象!

但是也確實如同洪承疇所說的那樣兒,鐵道部的事兒還一大堆,現在就讓他進入內閣,天下各地的事情再加上鐵道部的事情,足以把他給壓死。

或者,洪承疇可以分開重心,以內閣爲重或者以鐵道部爲重,但是無數的事情證明,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想要面面俱到,根本就是不現實的事兒!

所以,同樣有些糾結的崇禎皇帝就把這個問題扔給了洪承疇自己去選擇——是不是願意進入內閣,看他自己的想法吧。

當洪承疇拒絕了之後,崇禎皇帝的心裡也是暗自鬆了一口氣——鐵道部的事情,對於現在的大明來說也是極爲重要的一環,洪承疇操持的很不錯,想要找到一個能代替洪承疇的人,不容易。

孫承宗沒有問題,入閣還是操持鐵道部都沒有問題,但是孫承宗已經七十六歲了,還能再撐幾年?

又過了半晌之後,思維終於跑偏回來的崇禎皇帝才接着道:“既然洪愛卿願意繼續主持鐵道部,那就依着洪愛卿的意思吧。

只不過,朕倒是有幾點要求要對洪愛卿要提。”

洪承疇躬身道:“請陛下吩咐。”

崇禎皇帝接着道:“洪愛卿可知,朕心中的鐵道部,或者說大明的鐵路應該是個什麼樣子的?”

洪承疇躬身道:“臣駑鈍,不能明知陛下之意,還望陛下明示?”

崇禎皇帝道:“從東到西,從南到北,從東北到西南,從東南到西北,各處都有鐵路!

最開始的時候,朕可以不要求速度,從京城到南京,兩天能到或者十天八天能到都可以。

但是以後,這個速度要慢慢提升,最好能夠做到第二天就到!其他的地方也是一樣。

鐵路,就相當於那些醫學院的傢伙們解剖出來的那些血管一樣,鐵路就是我大明的血管!

不管是運送貨物,還是百姓出行,或者轉運士卒和軍用物資,速度可都不是馬車人力所能比,洪愛卿以爲然否?”

洪承疇點頭道:“陛下所言極是,微臣也曾在京城至山海關的路段上曾經做過一個測試。

由京城運送十萬石糧草到山海關,若是使用人力,糜費近半,且戰用大量的民夫。

若是改爲鐵路運送,消耗便是連半成都不到,主要消耗的也是一些煤炭還有水,確實比人物強上許多。”

崇禎皇帝點頭道:“正是如此。還有,朕想聽聽洪愛卿關於鐵路的其他看法?”

洪承疇斟酌着道:“啓奏陛下,臣原本以爲可以讓商人和百姓們乘坐蒸汽機車,但是最後還是放棄了這個想法,倒不如改爲允許驛站使用鐵路來運輸貨物。”

崇禎皇帝問道:“洪愛卿指的是商人們的貨物?”

洪承疇點頭道:“不錯,現在商人們運送貨物,多要通過民用驛站,還要僱傭鏢局押鏢纔敢運輸大量的貨物。

若是改爲以鐵路運輸,收取他們的部分費用,則可以讓商人們的成本降低,同時也能讓驛站還有鐵道部更多一分收入。”

崇禎皇帝點頭道:“這個麼,洪愛卿看着辦就是了,該怎麼收費什麼的,仔細琢磨一下,然後報與朕知便可。

但是,剛纔洪愛卿說商人們運送貨物還需要僱傭鏢局?莫非這路面上不太平還是怎麼的?”

洪承疇遲疑道:“路面上倒也太平,起碼比天啓年間要好的多了,但是仍然有不少嘯聚山林的強徒想要做些無本的買賣,因此商人們爲了安全,大多都會僱傭鏢師。”

崇禎皇帝道:“那洪愛卿就不擔心會有人把主意打到鐵路上面?”

洪承疇搖了搖頭道:“啓奏陛下,天下百姓對於鐵路的瞭解不多,但是無論什麼人,都沒有膽子把主意打到鐵路上面來。”

確實沒有人敢,錦衣衛和東西廠的赫赫兇名擺在那裡,幾乎能止小兒夜啼,任憑哪個山頭的大當家腦子壞掉了,也沒有膽子打鐵路的主意。

崇禎皇帝點了點頭,又將話題轉向了另一個方向:“洪愛卿也可以琢磨一下,看看以後鐵路運人的問題。”

ps:今天獻祭一本大佬的書《諸天投影》,好基友土狗作品。

第三百四十四章 殺雞儆猴第三百九十三章 誅心之語第六十八章 忠烈祠第五百六十一章 接着坑藩王第三百七十七章 咱們是一家人啊!第一百四十五章 祖宗留下的麻煩第二十九章 你把他當烤鴨就行第三百七十二章 他孃的,不對勁啊第七百六十八章 殺就殺了唄第六百三十章 聽說,大明的皇帝還要臉?第二十章 皇帝不要臉了第六百五十六章 絕密情報第一百二十八章 少年十五二十時第五百三十三章 他們的炮彈,快不夠用了吧?第八百六十章 鳥糞屬於偉大的法蘭西!第八百二十五章 民心是可以引導的第七十九章 家宴第五百四十八章 殃及的池魚?第三百八十一章 孔雀明王第七百五十九章 智障和睿智第七百九十一章 不講究的老家雀第六百零四章 日子不過了,敗家!第八百二十九章 不管他們要多少,我們都要雙倍第七百二十七章 賊來我死便是(第一更!)第七十四章 新軍第三百二十八章 都很頭疼第二十七章 來啊,互相傷害啊!第五百五十七章 五月飛雪第八十四章 你的事兒發了!第八十九章 賣國者的商議第八百六十一章 綠色出行,文明打仗第三百四十四章 殺雞儆猴不知道這些個蠻子經不經打?第八百四十一章 不怕神一樣的對手第七百七十八章 命中註定的相見第五百七十八章 心黑手辣不要臉第四百六十章 瀋陽城門開第五百三十五章 求生欲很強的魏國公第二十九章 你把他當烤鴨就行第六百五十三章 騰籠換鳥第四百九十七章 不給建奴當狗了!第三百一十二章 生,或者死第六十章 折割第七百七十八章 命中註定的相見第六章 朕看看他們怎麼收錢的第八百零三章 清洗計劃第五百二十四章 朕要那些蠻子三百萬人陪葬!第四百零九章 皇長子不是太子第五百零四章 給狗皇帝準備的大禮第二百四十七章 雞犬不留(4千字第一更)第三百九十九章 首例涉外案第一百零一章 建奴的算計第七百二十章 讀書的好處(第三更)第六百五十二章 吊起來抽一路同行,感恩有你——衆籌白銀萌感言第三十七章 築京觀第六百七十四章 談一筆大生意第八十二章 算計第四百六十五章 兩萬萬兩白銀第一百一十四章 南北二宗第二百七十一章 原本真的有腦殘第六百九十四章 陛下慎言!第七百六十章 智障的國王第六百七十三章 雖遠在中國,亦當求之。第三百四十八章 讓天皇背黑鍋(突如其來的加更)第八百六十一章 綠色出行,文明打仗第八百四十一章 不怕神一樣的對手第八十章 移封第一百六十八章 諜中諜與計中計第一百六十一章 收買人心和禁閉(4千字大章)第七百二十六章 暹羅的反應(第三更)第三百四十六章 營嘯第二百七十八章 孤兒幼軍第七百七十二章 最可怕的一種可能第二百零八章 先凌遲一個第二百七十四章 夜議第六百六十八章 朕也要修運河第一百零九章 廷杖第八百三十一章 又要養豬了?第七百三十二章 凌煙閣(第三更,萬更完成。)第三百二十章 廢立大汗?第八百六十四章 我們需要孔代親王是正義的一方第八百二十九章 不管他們要多少,我們都要雙倍第六十章 折割第六百四十九章 本王不要臉了第八百二十四章 拋棄道德和良知第一百九十九章 蛋疼的黃臺吉第六百七十二章 一個艱難的決定第八百四十八章 第三條路第三百七十六章 你可長點兒心吧!第七百三十六章 玩狼的野人?狼人?第三百零五章 京察第一百零九章 廷杖第四百七十章 得有人背鍋才行第二百八十八章 瘋子囈語大全第三百五十八章 讓不該存在的人消失第四十四章 密議第二百一十九章 繼續忽悠第四百三十章 該怎麼辦?第三十九章 難收的商稅
第三百四十四章 殺雞儆猴第三百九十三章 誅心之語第六十八章 忠烈祠第五百六十一章 接着坑藩王第三百七十七章 咱們是一家人啊!第一百四十五章 祖宗留下的麻煩第二十九章 你把他當烤鴨就行第三百七十二章 他孃的,不對勁啊第七百六十八章 殺就殺了唄第六百三十章 聽說,大明的皇帝還要臉?第二十章 皇帝不要臉了第六百五十六章 絕密情報第一百二十八章 少年十五二十時第五百三十三章 他們的炮彈,快不夠用了吧?第八百六十章 鳥糞屬於偉大的法蘭西!第八百二十五章 民心是可以引導的第七十九章 家宴第五百四十八章 殃及的池魚?第三百八十一章 孔雀明王第七百五十九章 智障和睿智第七百九十一章 不講究的老家雀第六百零四章 日子不過了,敗家!第八百二十九章 不管他們要多少,我們都要雙倍第七百二十七章 賊來我死便是(第一更!)第七十四章 新軍第三百二十八章 都很頭疼第二十七章 來啊,互相傷害啊!第五百五十七章 五月飛雪第八十四章 你的事兒發了!第八十九章 賣國者的商議第八百六十一章 綠色出行,文明打仗第三百四十四章 殺雞儆猴不知道這些個蠻子經不經打?第八百四十一章 不怕神一樣的對手第七百七十八章 命中註定的相見第五百七十八章 心黑手辣不要臉第四百六十章 瀋陽城門開第五百三十五章 求生欲很強的魏國公第二十九章 你把他當烤鴨就行第六百五十三章 騰籠換鳥第四百九十七章 不給建奴當狗了!第三百一十二章 生,或者死第六十章 折割第七百七十八章 命中註定的相見第六章 朕看看他們怎麼收錢的第八百零三章 清洗計劃第五百二十四章 朕要那些蠻子三百萬人陪葬!第四百零九章 皇長子不是太子第五百零四章 給狗皇帝準備的大禮第二百四十七章 雞犬不留(4千字第一更)第三百九十九章 首例涉外案第一百零一章 建奴的算計第七百二十章 讀書的好處(第三更)第六百五十二章 吊起來抽一路同行,感恩有你——衆籌白銀萌感言第三十七章 築京觀第六百七十四章 談一筆大生意第八十二章 算計第四百六十五章 兩萬萬兩白銀第一百一十四章 南北二宗第二百七十一章 原本真的有腦殘第六百九十四章 陛下慎言!第七百六十章 智障的國王第六百七十三章 雖遠在中國,亦當求之。第三百四十八章 讓天皇背黑鍋(突如其來的加更)第八百六十一章 綠色出行,文明打仗第八百四十一章 不怕神一樣的對手第八十章 移封第一百六十八章 諜中諜與計中計第一百六十一章 收買人心和禁閉(4千字大章)第七百二十六章 暹羅的反應(第三更)第三百四十六章 營嘯第二百七十八章 孤兒幼軍第七百七十二章 最可怕的一種可能第二百零八章 先凌遲一個第二百七十四章 夜議第六百六十八章 朕也要修運河第一百零九章 廷杖第八百三十一章 又要養豬了?第七百三十二章 凌煙閣(第三更,萬更完成。)第三百二十章 廢立大汗?第八百六十四章 我們需要孔代親王是正義的一方第八百二十九章 不管他們要多少,我們都要雙倍第六十章 折割第六百四十九章 本王不要臉了第八百二十四章 拋棄道德和良知第一百九十九章 蛋疼的黃臺吉第六百七十二章 一個艱難的決定第八百四十八章 第三條路第三百七十六章 你可長點兒心吧!第七百三十六章 玩狼的野人?狼人?第三百零五章 京察第一百零九章 廷杖第四百七十章 得有人背鍋才行第二百八十八章 瘋子囈語大全第三百五十八章 讓不該存在的人消失第四十四章 密議第二百一十九章 繼續忽悠第四百三十章 該怎麼辦?第三十九章 難收的商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