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李巖(3)

眨眼之間,整個房子都是靜下來,李自成一臉怒色,眼神凝成一線,只是盯着李巖不放。至於宋獻策則是默然不語,整張臉也是縮在暗處,似乎毫無意見。

只有牛金星略顯緊張,一張臉板的鐵青,嘴脣下意識地蠕動幾下,最後也是沒說出什麼來。

李巖初聞之下,簡直是大喜過望。

這也是一直他藏在心中,沒有敢說出來的話。原本,在燕京時,他就想這麼請命,只是當時兵馬緊張,肯定調不出人手來,情急之時,他都想帶自己本部的幾千兵,毅然南下。

河南確實是爭天下的關鍵,控制關陝、山西,北連畿輔,南扼徐淮、荊襄,中原四戰之地,豈是虛言?

雖然前些年是年年遭災,到現在也沒有恢復元氣,不過河南向來是人口大省,而且也有相當地方還保持着一定的人口數量,只要經營得法,先把支持明朝的地方勢力全部盪滌乾淨,然後只要大政對頭,撫馭得法,這個四戰之地,中原要隘,就一定能牢牢控制在手。

到時候,對南對北,或是保護關陝,都是十分從容了。

這個想法,一直橫亙在他心底,連最親近的人也不大敢說起。對河南,他是有信心的,只是自己現在並不得信任,陝西籍的將領對他也很排擠嫉妒,皇太子奉崇禎出奔,東虜進犯,一事接着一事,也就沒有機會提出來。

現在,卻是李自成親口提出,要委以方面重任,一瞬之間,李巖幾乎就要答應下來。

不過,南方來客轉述的警告,又是橫亙在心,而御營變化,羅虎的異狀,也是漸漸浮上心頭……再看李自成的表現,前後聯繫,而宋獻策幾乎未發一言……李巖這樣的人,分析歸納的能力,遠超常人,今天在座這幾位,前前後後的大事小事,都是太反常了!

反常即妖啊……一想明白,李岩心中也是十分悲涼,有那麼一小會兒,他幾乎要悲泣出聲。以他這樣的人,大業原本比自己姓命身家,更加重要。

而在這一瞬之間,他幾乎可以肯定,闖王大業難成了!

這種心思,只是電光火石,眨眼之間,李巖便是鎮定下來,他看向李自成,搖頭道:“臣不適合。”

“怎麼呢?”李自成奇道:“林泉,你就是河南人,顯宦之後,有不少親朋故舊都在,振臂一呼,萬夫仰命,孤這裡有宋軍師,大將也多,你去主持方面之任,豈非再合適不過?”

“是,”李巖畢恭畢敬的道:“臣在河南,是有一些舊友,不過,已經多年不曾聯繫。若論聲望,臣只是皇上麾下一員將領,仰賴皇上聲威,其實哪個大將都是一樣的。臣不合適,是因爲臣從來不曾單獨帶領大軍,沒有經驗,紙上談兵,臣大約還可以,然而此時此刻,以臣素無經驗之人,率領皇上大軍單獨出外,臣死無妨,若壞皇上大事,則萬萬不可。”

“這樣……”

李巖這一番話,倒是確實說中了自己最大的弱點。他在闖軍之後,就無數次上奇計,出深謀,連宋獻策也明顯不如,不僅是智略高超,見解過人,而且還弓馬嫺熟,自己麾下也有相當的人馬,幾年下來,就已經帶成精銳。所以在闖軍中,也成爲方面重將。

不過無論如何,此人沒有單獨帶過大軍,也是實情。說自己紙上談兵,失於刻薄,不過自謙如此,也是教李自成真的聽進去了。

“哈哈,林泉,林泉。”李自成指着李巖大笑道:“你也太過謙了,大將都是打出來的,你要願意,孤不怕冒這個險。”

“萬萬不可。”李巖暗中鬆了口氣,不過臉上卻是堅決無比:“皇上,此時哪一個戰場的勝敗,都是關係萬分要緊。臣的才能,就在於贊襄左右,拾遺補闕,偶有一得,也只是皇上一時沒有想到罷了。如果皇上不嫌臣愚鈍,臣仍然願留在皇上身邊,贊畫軍務。”

“哦,哦,你既然這樣想,那麼,”李自成猶豫了一會兒,不過終於點頭道:“那林泉,你暫且還是留在孤身邊吧。不過,你的才能,不能專以方面,還是太過浪費了一些。”

“這個以後再談。”

到了此時,宋獻策終於插話,笑着道:“林泉確然有才,不過,暫時皇上身邊也需要有人贊畫,等將來回到西安時,再看吧。”

“那好,就這樣定了。”李自成終於下了決心,笑道:“林泉也算一片孤忠,那就是這樣。不過,河南那裡也太不成話,你們看怎麼辦是好?”

“臣意以爲,荊襄一帶,我大順佔有要緊四府,左良玉早就失去銳氣,現在朱明那邊也指揮不動他,聽說他還在鬧着要封公封侯,世鎮武昌,更加不會有什麼心思,對襄陽一帶動武。既然如此,那邊放有太多兵馬,也是無此必要。不如叫大將袁宗第領五萬精銳,往河南一帶平亂,皇上,以爲如何?”

宋獻策向來能領會李自成的用意,此時侃侃而談,對河南一帶的佈置十分精當,李自成聽的頻頻點頭,到最後,才微笑道:“就是這樣,丞相,立刻寫成諭旨,叫兵部用快馬折差,送到襄陽!”

“是,臣謹遵皇上聖諭。”

“坐下,坐下!”李自成虛按一下,將站起的三人又叫坐下,然後才大聲道:“拿飯來,吃了飯,還要商議要緊軍務哩!”

吃罷了飯,李巖和宋獻策兩人又陪着聊了一會軍務佈置,看到李自成有點精神不濟,兩人就趕緊先告辭出來。

等到門前預備上馬的時候,李巖還有點昏昏沉沉,沒有從剛剛的緊張氣氛裡拔出神來,等他的親兵把馬牽過來,宋獻策纔在臨行之時,輕聲道:“林泉,你今天推辭專任之責,實在是太聰明瞭。今曰之後,勸你更要謹慎小心,切切。你我至交,今曰也是最後一勸,曰後如果有辦法,當會爲你設法,請耐心等候。”

宋獻策的聲音極低,幾乎聽不大清楚,等李巖猛一激靈,反應過來時,那個胖而矮小的身影已經坐在馬上,在一羣親兵的簇擁之下,逶迤而去了。

“咳!”月色之下,月影之中,在漸漸明亮起來的火把之中,李巖面色如鐵,回首之時,卻只有這麼一聲意義不明的喟嘆了!

…………“孤就說林泉沒有那麼大的野心。”等李巖和宋獻策一走,李自成就是精神奕奕,一點看不出剛剛的那種醉酒欲眠的模樣,看着一臉沮喪的牛金星,他呵呵一笑,安撫道:“丞相,你也不必難過,孤不是不聽你的,林泉,還是要防着用。不過,他畢竟是一個書生,不怕你惱,書生氣怕比你足的多,所以,也不必太過擔心了。”

牛金星這一次勸李自成斷然處置,就在今天對李巖加以處置,若是今天不便,也可以由他持敕出面,直入李巖軍中,執而斬之。

在以前,他也是對李巖十分支持,因爲彼此都是河南同鄉,所以照應一些也是該當的。不過,李巖向來和宋獻策走的很近,對他若即若離,並不買賬,時間久了,那點同鄉情誼也就是淡的很了。

到了如今這種地步,河南一帶早就不是大順上下關心的地方,老實說,牛金星一個普通舉人,李自成闖蕩十幾年,戰略眼光也是十分的低劣,此時此刻,誰願理會河南怎麼樣?就算將來從襄陽派兵,那也是將來的事了。

只是內部絕不能出反叛,吳三桂的不降,明朝降將也使得李自成不大放心,他在此前是寬厚有餘,對降將全部收用,也沒有改編部曲,仍然照樣使用,此時此刻,放眼看去,誰能放心?

以前是信心太過,現在則是信心全無,對李自成的這種心理,還有陝西諸將急着回關中的心理,牛金星和宋獻策都是心知肚明。只是前者向來是以李自成和劉宗敏等人的心思爲自己行事的宗旨,而後者,畢竟有點底線,凡事還是要以大局來看一看罷了。

“皇上,既然如此,林泉他們說山西和河南十分要緊,山西爲陝西屏障,而且有險關要隘,皇上是否願意留鎮太原,總鎮山西?”

“捷軒已經同我說了,現在將士思歸……”李自成猶豫了一會兒,終於還是道:“丞相吩咐兵部,遞急命出去,着馬重喜守固關,張天琳守大同,劉忠守長治,太原麼……叫陳永福守,他守開封是一把好手,爲孤守太原就敢不盡心?”

“是,是,臣立刻就出去發敕令,今晚就連夜出發,一定把諸事安排妥當!”

明明知道這樣的安排十分不妥,張天琳等人兵馬不多,而明朝降將擁有更多的精銳,同時陳永福是個降將,在太原誰能服他?各方大將各自鎮守,連一個總制的人選都不曾留下,這樣安排,山西怎麼可能守的住?

不過轉念一想,田見秀在西安,劉芳亮還在河北緩緩而歸,劉宗敏等諸將一心想回陝西,怪不得沒有一個得力大將,夠威望的總制山西諸軍。

一想明白,自然絕不肯說得罪人的話,又看出李自成想休息了,當下便是跪下叩頭,不聲不響的退出房門。

在房門之外,吳汝義已經帶着五六個漂亮女子,就在房門之外,靜悄悄的等候着了!

第55章 突變第41章 走路第295章 會戰(31)第137章 南京(25)第一百一二十五章 南京13第163章 淮上(1)第156章 南京(44)第135章 南京(23)第49章 城門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四章 南京12第340章 會戰(40)第133章 南京(21)第76章 彷徨第245章 轉折(25)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一章 南京9第41章 走路第222章 轉折(2)第262章 序幕(8)第二卷南方第二百五五章 序幕1第219章 火器(2)第44章 變數第322章 會戰(57)第256章 序幕(2)第223章 轉折(3)第95章 風雲(11)第213章 收穫(6)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三章 南京11第207章 餘波(16)第220章 火器(3)第47章 總兵第248章 轉折(28)第323章 會戰(58)第138章 南京(26)第28 松山第264章 序幕(10)第36章 羣英會(6)第96章 風雲(12)第95章 風雲(11)第226章 轉折(6)第326章 決勝(1)第80章 福王第211章 收穫(4)第147章 南京(35)第36章 羣英會(6)第191章 變亂(8)第176章 變化(2)第328章 決勝(3)第246章 轉折(26)第256章 序幕(2)第322章 會戰(57)第二卷南方第二百五四章 轉折34第104章 立基(6)第20章 巧遇第318章 會戰(54)第187章 變亂(4)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七章 南京15第218章 火器(1)第310章 會戰(46)第36章 羣英會(6)第292章 會戰(28)第150章 南京(38)第102章 立基(4)第292章 會戰(28)第74章 誓師第68章 熱血(11)第55章 突變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一章 南京9第54章 理想第92章 風雲(8)第306章 會戰(42)第212章 收穫(5)第176章 變化(2)第66章 熱血(9)第233章 轉折(13)第183章 變化(9)第235章 轉折(15)第221章 轉折(1)第348章 決勝(23)第104章 立基(6)第89章 風雲(5)第119章 南京(7)第181章 變化(7)第273章 會戰(9)第317章 會戰(53)第53章 撲騰第101章 立基(3)第151章 南京(39)第322章 會戰(57)第215章 收穫(8)第274章 會戰(10)第233章 轉折(23)第147章 南京(35)第270章 會戰(6)第317章 會戰(53)第191章 變亂(8)第173章 李巖(2)第185章 變亂(2)第179章 變化(5)第226章 轉折(6)第348章 決勝(23)
第55章 突變第41章 走路第295章 會戰(31)第137章 南京(25)第一百一二十五章 南京13第163章 淮上(1)第156章 南京(44)第135章 南京(23)第49章 城門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四章 南京12第340章 會戰(40)第133章 南京(21)第76章 彷徨第245章 轉折(25)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一章 南京9第41章 走路第222章 轉折(2)第262章 序幕(8)第二卷南方第二百五五章 序幕1第219章 火器(2)第44章 變數第322章 會戰(57)第256章 序幕(2)第223章 轉折(3)第95章 風雲(11)第213章 收穫(6)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三章 南京11第207章 餘波(16)第220章 火器(3)第47章 總兵第248章 轉折(28)第323章 會戰(58)第138章 南京(26)第28 松山第264章 序幕(10)第36章 羣英會(6)第96章 風雲(12)第95章 風雲(11)第226章 轉折(6)第326章 決勝(1)第80章 福王第211章 收穫(4)第147章 南京(35)第36章 羣英會(6)第191章 變亂(8)第176章 變化(2)第328章 決勝(3)第246章 轉折(26)第256章 序幕(2)第322章 會戰(57)第二卷南方第二百五四章 轉折34第104章 立基(6)第20章 巧遇第318章 會戰(54)第187章 變亂(4)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七章 南京15第218章 火器(1)第310章 會戰(46)第36章 羣英會(6)第292章 會戰(28)第150章 南京(38)第102章 立基(4)第292章 會戰(28)第74章 誓師第68章 熱血(11)第55章 突變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一章 南京9第54章 理想第92章 風雲(8)第306章 會戰(42)第212章 收穫(5)第176章 變化(2)第66章 熱血(9)第233章 轉折(13)第183章 變化(9)第235章 轉折(15)第221章 轉折(1)第348章 決勝(23)第104章 立基(6)第89章 風雲(5)第119章 南京(7)第181章 變化(7)第273章 會戰(9)第317章 會戰(53)第53章 撲騰第101章 立基(3)第151章 南京(39)第322章 會戰(57)第215章 收穫(8)第274章 會戰(10)第233章 轉折(23)第147章 南京(35)第270章 會戰(6)第317章 會戰(53)第191章 變亂(8)第173章 李巖(2)第185章 變亂(2)第179章 變化(5)第226章 轉折(6)第348章 決勝(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