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隴西一枚釘

隴西,冀縣。

攻城七日,冀縣城牆已然殘破的不成樣子。不過城內守軍頑強至極,幾番輪流交戰,反覆搶奪,旋即又被城內守軍搶回,加緊修補。城牆修修補補,補丁一片,看上去如同整個城牆生了癩子一般,醜陋不堪。

可就是這麼一堵醜陋不堪的城牆硬是將魚陽古三萬大軍擋在冀縣城外七日不得動彈。若是被堅城強兵擋住,魚家叛軍也不會有所埋怨不滿。可被一個多年不修兵甲的縣城擋住,被一個倖進小人蕭何領着區區不過四千人嗎擋住。這讓叛軍上上下下都是難以接受。

第一天魚朝領軍攻城以旁支子弟爲核心的族軍折了將近三分之一人馬,若不是核心沒有折掉,整個軍隊已然被打殘了。要知道,在古代就算一等的強軍,戰場之上折損率若是到了三分之一這程度十有八九就要譁變潰散了。好在是攻城部隊,這才讓魚朝領着嫡系堪堪穩定了手下人馬,不過也是死活不肯上陣了。

第一天的攻城便是這般草草收場,這讓魚家很是沒面子。手下沒實力,表現這般差勁,也怪不得人將魚家的印象劃低一等。

於是,纔有第二天魚楠以一曲軍侯之職領着倍於己部的人馬再次強攻西門。此時冀縣西門的護城河,陷阱,拒馬都已經被拆除。攻城部隊奔行而去就能直接攻城。

此戰,撥出的人馬魚家子弟不多,除了魚楠手下一千五百餘人外,都是隴西其餘豪族世家的私軍部曲。魚家紮根隴西百年,姻親關係盤根糾錯,利益牽扯、糾葛難以理清,下了決心叛秦的魚家軟硬兼施裹脅而上,這些原本就掙脫不開的隴西豪族也只有如失了貞潔的節婦一般一條道走到黑了。

魚家攏共將潛力積蓄盡數翻出,湊出的人馬放在明面上的不超過一萬五,期間三分之一留在了狄道城隴西西部駐守。一萬人帶到了冀縣戰場彈壓住其餘豪族拼湊起來多達兩萬餘人的兵馬。這些旗幟混亂,指揮不一的兵馬雖說共同聚集在魚陽古帳下,但能否讓魚家如臂指使,用腳趾頭想想都能猜到。

或許魚家第一天就不該爲了立威而去讓魚家子弟攻堅。畢竟,誰也想不到冀縣小城竟然會這般堅守下去。如同一枚鐵釘一般將他們釘在隴西西部而不得脫籠而出。

第二次組織攻城所處的條件已經比起上次好了許多,兵力更是達到八千人。以四千人主攻西門,其餘四千人分散三門輔攻。

軍械器具,人馬聲勢都較上次多了不少,這讓八千參與攻城的叛軍士兵多了幾分信心。

但攻城一起,四千人蟻附攻城,雲梯如同藤蔓一般爬滿城牆,撞車,捧場,轒轀車齊齊出場。箭雨,投石機覆蓋西城。

攻城一起烈度就逐漸迅速加大,死傷迅即增加。城牆之上守城意志依舊頑強,但城下攻城士卒相比昨日的魚家嫡系卻要失色不少。

這些隴西豪族本就是在西域經商中闖出來的豪商,千里商路,且不說遊牧民族的劫掠,就是馬匪密佈的塞外之地也讓商人缺乏安全感。如此,但凡出塞外經商的豪商手下都有護衛隊。這些人常年廝殺,刀口舔血,戰鬥意志也要較一般士卒頑強許多。

塞外規模最大的護衛隊當然是隴西魚家的,這些精騎護衛就在魚新鋒手下,輕易不出。其餘,便是諸多豪族聚攏出來的八千兵馬。

除去一千是魚家本陣之軍,其餘三千都是零零散散由數個豪族拼湊出的兵馬。這些兵馬就是豪族從護衛隊中直接拉出來的精銳。

此番,豪族也有展現肌肉,爭取更多話語權的心思。這般,當然要派出手中強力人馬。

不過結果並不如隴西豪族所想。三千拼湊出的精銳於攻城並不擅長,商路多是平地、沙漠,莽原,戈壁。沒有攻城一說。馬匪也不會據城而守,當然是突襲偷襲,搶掠如風。就是遊牧民族的劫掠也不會事先讓你築了城池再打。如此這般,這些護衛隊本身多是騎兵出身。就算是步卒,也斷沒有去訓練攻城的說法。

攻城不熟稔是其一,這些自持精銳勇武的豪族精銳指揮零亂則是其二,三千人攻城亂糟糟成了一團亂麻。指揮不統一,不能協調互助,給足了守軍各個擊破的時間和精力。而最後一條,便是這些人對守軍的兩方面極端心裡,第一方面自持勇武,殺人見血不知數,根本就沒將守軍看上眼。對攻城之事的不熟悉讓三千人很大程度上輕視守軍,攻城戰一起,攻城戰術上的渣渣使得守軍儘可能達到了最大殺傷。強攻進行了三天,到了最後連魚楠手下的魚家人馬都不能逃脫,四千人輪番攻城,卻仍舊奈何不了西城這一段已經被打得殘破不堪的城牆。

這時,另一方面的極端心裡出現了。原本的自持被打得頭破血流,狂傲成了心虛後怕,士氣的低落如同傳染病一般傳遍了豪族私兵的陣營之中。原本就指揮混亂的豪族私兵在此刻對基層控制薄弱到了極點,沒有迅速有效改善的手段,使得士氣的低落到最後演變成了攻城的怯弱。到了第四天,攻城被迫中斷。

時間已經進行到了冀縣攻城的第六天。六天的攻城使得攻城一方傷亡慘重,直接戰死者有千人之衆,而重傷輕傷無數,失去戰鬥力的多達五千餘。

六天的高強度攻城雖說讓城中儲蓄的收成物資消耗迅速,但對魚家爲主的叛軍而言,用一千條性命和五千個輕重傷的包袱來換取城中消耗一半的物資實在太過城中。

魚家不乏治理庶務的人才,積蓄數代精華的軍械被從武陵之中陸續搬出充實了冀縣的攻城倉庫。因爲有武陵的三代積蓄,魚家纔敢於守軍拼消耗。但六千失去戰鬥力的損失對叛軍而言依舊沉重。

衆將官在巢車之上眺望冀縣殘破的城牆,默然不語。隴西與內史相接,直接能夠威脅到秦朝的都城。秦國建國八百年,少有被圍在都城的情況。更何況自商君變法,秦強天下已有百年,有天下諸國聯手伐秦的情況,卻被阻於函谷而不得入內。秦屯兵百萬於關中得以窺天下而取之,而再也沒有誰能在如此近距離威脅到秦都。

若是被一介亂臣叛將威脅到關中,對於咸陽城內的任何人而言都是難以言喻的震動。正是如此,魚家纔要打破冀縣這顆釘子。出隴西入內史,震撼天下,掀起六國遺族復國的大潮。到時候,天下大亂,秦朝兩拳張開,腹心中空,魚陽古倒要看看龍座之上那個威儀天下的君主如何處理這一攤子亂麻!

可,就是想不到啊。魚陽古心若刀絞,看着冀縣殘破的城牆卻如同自己的心臟也被刀絞一般血雨淋淋,傷創萬千。冀縣雖說城小,卻是隴西大軍要必須突破的要點。隴西到咸陽中有兩座重要意義的城池,一是冀縣也就是今天的天水,還有便是鳳翔。突破了冀縣,攻下鳳翔,窺得咸陽,天下能被魚陽古狠狠攪動起來。不然,只到鳳翔,影響不出秦隴之地,只到冀縣,影響連隴西都出不去!這叫魚陽古如何不很啊!

望樓之上的魚陽古雙手捏拳,忽然左手按劍道:“四日,以八千數倍城敵之兵,強攻四日一點進展都無。你們倒是說說,這是何等緣故!”

參與攻城的五名將佐面色一白,齊齊拜下:“請丞相恕罪。”

魚陽古臉色鐵青:“來人,將魚楠這身將服扒了,發到前營去,明日攻城,給我丟到第一線去!”

魚楠面無血色,頹喪到底,任由左右將魚楠頭上髮髻播散,又將一身上好的甲冑剝去,換成了一件普通甲衣。

一旁的魚朝面色不忍,眼中異色頻閃。卻被魚陽古一腳斜睨,頓時不敢妄動。

其餘幾個豪族子弟的軍侯一見魚楠被扒了將服,淪爲一個一線小兵。面上幸災樂禍之時也是一陣慌亂。

頓時拜首叩頭道:“請丞相留小人一命,小人願身先士卒,領親衛攻城!”

“請丞相再給一次機會,小人定攻下西門。”

“請丞相寬宥……”

魚陽古手中佩劍拔出,猛然紮在地上,對幾人道:“此四人,喬茂,成習,王秀,貿修。畏敵怯戰,罪不當赦。懸頭顱於營門,其職由副手立!”

啊……

四人驚恐地看着魚陽古身邊親衛猛然按住四人,四聲驚恐的尖叫被突然卡斷,只餘下四個血琳琳的頭顱懸掛在營門之上。

“明日攻城,膽敢再有畏敵怯戰者,便都是這般下場!”魚陽古冷冷將此言丟下,便轉身離去。

冀縣。

城牆之上冷眼看着的蕭何拍拍身旁縣令孔千淳的肩膀,道:“走吧。賊軍已經整肅完了內部。藉助我們的手,替他自己掃平了內部的矛盾。魚陽古不虧是一時人傑啊。”

孔千淳面色因爲長期工作缺乏休息顯得十分疲憊蒼白,此刻聽了,皺着的眉間更是濃的化不開的愁。

第65章 戰火後勤帥難安(下)卷終感悟詞第12章 妾身擬將身相許(下)第4章 純眸善睞誰得傾(上)第28章 敵友不明第18章 墨家危難 宮城疑雲第47章 田租口賦愁白首(上)第83章 西北奇兵仗諜行(下)第3章 復仇之戰第104章 巧言歸民心第30章 風起塵卷刀劍出(下)第26章 昭兒事由 將作少府第71章 陰差陽也錯第86章 ;將軍速至蕭關破(上)第85章 固原蕭關兵戈待(下)第27章 刺痛第101章 豎子或皇子第71章 四行慘淡齊聚議第36章 金蟬脫殼起白蛇(上)第26章 義子義女誰爲父(下)第24章 刺秦欲成霸業始(上)第84章 地國本奈何與之第17章 三川南郡恨難平(上)第53章 斜陽下老兵的榮耀第69章 釜底欲抽薪第43章 田氏鐵拳齊國戰第24章 追得伊人凌堅城(上)第46章 自毀長城入范陽(上)第86章 ;將軍速至蕭關破(上)第79章 雪落北疆染血起(下)第95章 北疆變局亂咸陽(上)第27章 王師此去大秦勝(上)第96章 破局之進擊第51章 風雲變幻燕趙地(下)第100章 王離身死指南路(上)第39章 項氏威權貫楚國(上)第37章 霸權強權克項羽(上)第9章 敵友難辨事莫明(下)第98章 自古梟雄常多疑第74章 內有制肘克郟城(上)第18章 墨家危難 宮城疑雲第67章 美人如蓮玉公子(下)第34章 兩面夾擊誰爲難(下)第68章 反掌一書定齊氏第85章 堅守初告捷第33章 氣魄傾服皆用命(上)第39章 忽聞內外賊聲喧第45章 果毅皇長子破賊第65章 戰火後勤帥難安(下)第12章 羣雄騷動章邯憂(下)第49章 歸得晉陽納人傑(下)第73章 令尹將軍敗敖倉(上)第44章 青龍首秀如磐石(下)第84章 地國本奈何與之第50章 謀才忽聞間隙生(下)第11章 陷阱陰謀 鉅子令現第56章 忤逆革新話稅賦第18章 舉薦風波第25章 孤師困戰夕陽下(下)第1章 沛縣現風雲人物(上)第24章 追得伊人凌堅城(上)第14章 晉陽新政煥然新(下)第108章 馬踏草原更美妙第42章 雷霆曉諭賊驚悚第78章 漁獵東虎西北狼第39章 項氏威權貫楚國(上)第5章 遙出三郡有賢妻第51章 南懺戰陸百將 老兵的尊嚴第33章 狡詐季福 屏外刀斧第108章 馬踏草原更美妙第5章 良駒寶馬,蕭何投名第4章 四方公審 波詭雲譎第47章 蹤跡暴露 秘密線報第4章 純眸善睞誰得傾(上)第3章 長幼不和棋難定第17章 三川南郡恨難平(下)第98章 項氏北上初破局(上)第47章 君臣猜忌離間計(上)第7章 公子一言驚四座(上)第48章 失竊第45章 果毅皇長子破賊第65章 真假擾人心第41章 大行皇帝新喪時(上)第76章 病重託付嶺南事(上)第11章 與君謀劃歸降否(下)第60章 夏稅徵收正當時第37章 遺詔一出誰監國(下)第68章 匠作改制孫甘部(下)第41章 大行皇帝新喪時(下)第4章 純眸善睞誰得傾(上)第9章 敵友難辨事莫明(下)第70章 九原衆生夜捧雪(下)第32章 兵鋒突起紛紛囂(上)第三卷卷終章 殘虎餓狼怎善後上首更送達第35章 影帝胡亥第48章 功虧一簣冢中骨(下)第87章 龍旗變換固原城(下)第35章 帝王終有隕落時(上)第27章 刺痛第46章 倒行逆施窮匕現(上)
第65章 戰火後勤帥難安(下)卷終感悟詞第12章 妾身擬將身相許(下)第4章 純眸善睞誰得傾(上)第28章 敵友不明第18章 墨家危難 宮城疑雲第47章 田租口賦愁白首(上)第83章 西北奇兵仗諜行(下)第3章 復仇之戰第104章 巧言歸民心第30章 風起塵卷刀劍出(下)第26章 昭兒事由 將作少府第71章 陰差陽也錯第86章 ;將軍速至蕭關破(上)第85章 固原蕭關兵戈待(下)第27章 刺痛第101章 豎子或皇子第71章 四行慘淡齊聚議第36章 金蟬脫殼起白蛇(上)第26章 義子義女誰爲父(下)第24章 刺秦欲成霸業始(上)第84章 地國本奈何與之第17章 三川南郡恨難平(上)第53章 斜陽下老兵的榮耀第69章 釜底欲抽薪第43章 田氏鐵拳齊國戰第24章 追得伊人凌堅城(上)第46章 自毀長城入范陽(上)第86章 ;將軍速至蕭關破(上)第79章 雪落北疆染血起(下)第95章 北疆變局亂咸陽(上)第27章 王師此去大秦勝(上)第96章 破局之進擊第51章 風雲變幻燕趙地(下)第100章 王離身死指南路(上)第39章 項氏威權貫楚國(上)第37章 霸權強權克項羽(上)第9章 敵友難辨事莫明(下)第98章 自古梟雄常多疑第74章 內有制肘克郟城(上)第18章 墨家危難 宮城疑雲第67章 美人如蓮玉公子(下)第34章 兩面夾擊誰爲難(下)第68章 反掌一書定齊氏第85章 堅守初告捷第33章 氣魄傾服皆用命(上)第39章 忽聞內外賊聲喧第45章 果毅皇長子破賊第65章 戰火後勤帥難安(下)第12章 羣雄騷動章邯憂(下)第49章 歸得晉陽納人傑(下)第73章 令尹將軍敗敖倉(上)第44章 青龍首秀如磐石(下)第84章 地國本奈何與之第50章 謀才忽聞間隙生(下)第11章 陷阱陰謀 鉅子令現第56章 忤逆革新話稅賦第18章 舉薦風波第25章 孤師困戰夕陽下(下)第1章 沛縣現風雲人物(上)第24章 追得伊人凌堅城(上)第14章 晉陽新政煥然新(下)第108章 馬踏草原更美妙第42章 雷霆曉諭賊驚悚第78章 漁獵東虎西北狼第39章 項氏威權貫楚國(上)第5章 遙出三郡有賢妻第51章 南懺戰陸百將 老兵的尊嚴第33章 狡詐季福 屏外刀斧第108章 馬踏草原更美妙第5章 良駒寶馬,蕭何投名第4章 四方公審 波詭雲譎第47章 蹤跡暴露 秘密線報第4章 純眸善睞誰得傾(上)第3章 長幼不和棋難定第17章 三川南郡恨難平(下)第98章 項氏北上初破局(上)第47章 君臣猜忌離間計(上)第7章 公子一言驚四座(上)第48章 失竊第45章 果毅皇長子破賊第65章 真假擾人心第41章 大行皇帝新喪時(上)第76章 病重託付嶺南事(上)第11章 與君謀劃歸降否(下)第60章 夏稅徵收正當時第37章 遺詔一出誰監國(下)第68章 匠作改制孫甘部(下)第41章 大行皇帝新喪時(下)第4章 純眸善睞誰得傾(上)第9章 敵友難辨事莫明(下)第70章 九原衆生夜捧雪(下)第32章 兵鋒突起紛紛囂(上)第三卷卷終章 殘虎餓狼怎善後上首更送達第35章 影帝胡亥第48章 功虧一簣冢中骨(下)第87章 龍旗變換固原城(下)第35章 帝王終有隕落時(上)第27章 刺痛第46章 倒行逆施窮匕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