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鉅鹿烽火安陽靜(下)

【二更完畢】

看在田都一片忠於國事的份上,田橫出列道:“田都將軍。請聽某一言!”

田都橫了一眼田橫,不過這田橫的名聲可比起秉國的田榮好上許多。加上田橫平素爲人處世頗佳,養望什麼的,是田氏三兄弟中最好的一個。故而,田都也不敢拂了田橫的面子,只好悶聲道:“願聽高論!”

“反秦,這自然是諸國的第一個目標。但這是建立在國家利益之上的,秦國是生死大敵。雖說方纔時隔二十年,可大秦畢竟已經在這裡統治了二十年。我們的所有勝利,都是建立在大秦的恥辱上的。所以,大秦輕易不可能放過我們!”田橫頓了一頓,繼續道:“故而,我們之所以反秦,是因爲佔據了大秦的國土復國!我們爭取的利益是從大秦身上挖走的!”

“但這並不意味着,我們和大秦是死敵!”田橫又道:“世易時移。大秦已經不是當年始皇橫掃六合的那個大秦了,一次內戰,垮月經年的內戰。咸陽秦庭的殘暴,搜刮無度的苛責待民都使得這個大秦已經在短短五年的時光內實力削弱!故而,大秦未必會將我們視爲第一敵人!所以,反秦從根由上,失去了動力!這時候去撩撥秦人的底線,無異於將齊國重新拉入火坑!”

“這些,都是狡辯!”田都皺眉將這些聽完,道:“齊國的火坑,永遠只在我們自己不奮發圖強!不能戰勝敵人於國門之外,敵人就會領兵進攻,直入國都!若是不能一戰將齊國的國威打出來,再如何,都是狡辯。此次若是不去救援趙國,秦軍的下一次,就要面對的是更加弱小的齊國軍隊!而這一次,誰還能救我齊國?”

“放肆!”田榮此刻瞪眼看着田都,在滿朝文武的目光之下。這田都竟是毫無顏色地公然頂撞兩位皇叔,這哪裡還有什麼體統。竟是一點都不給田榮田橫面子!

到了這裡,田橫也是臉色一沉,冷哼一聲不去說話了。

只有被長輩們你來我往的高聲對話震驚得有些害怕的田市縮了縮身子。

田榮掃視全場,文武莫不躬身。

見此,田榮刻意無視田都道:“齊地雖富,可多在豪商大族之家。國用匱乏,民生不振。軍心士氣低落,因項梁定陶一戰,國中甲士,盡是因此只圖自守。於此,我自然是痛心疾首。但這又能如何?一場外戰一場內戰,國家僅此乏力。此刻強徵國內甲士十萬,則我齊地殘破就要多上一分。再者,南疆楚地於我虎視眈眈,從未放棄過覬覦我齊地膏腴國土之念。當年東阿之恩,是於項梁身上。項梁是個實誠君子,有古人之風。可項羽,卻橫行無忌。你們說說,他就不會想想假道滅虢之事?”

田榮威懾全場,衆人莫不噤聲。

田都還想說話,卻見田橫面無表情,又道:“當然,這各國情誼是不能丟的。此戰,則一老成持重之將官,領兵一萬,去救援吧!”

田都怔怔看着,失落地一嘆。在滿朝贊同的聲音中,心道:“一羣小家子氣的亡國之奴啊,一萬人,濟得甚事?”

碭郡。

卻說就當天下羣情洶涌,共謀抗秦的時候。劉邦這裡也絲毫沒有落下,駐軍避開了熊心下黑手的彭城。劉邦在碭郡,可謂是如魚得水。終於將自己手中的地盤從一個半郡擴充到了兩個郡個半郡。而一路西行,隱性之中,劉邦控制的實力已經遠超表面上劉邦駐紮在碭郡的實力了!

碭郡郡守府。

碭郡的郡守已經跑去了秣陵,而今,成爲了劉邦的侯府所在地。

對於劉邦而言,這個武安侯的侯爵可謂來得及時。儘管最終一路西行被阻擋在了陳留,但劉邦靠着西征所得,還是實力大有提高。再加上呂氏的投靠,使得劉邦將沿途的陳郡,潁川郡等地都有掌握穩固的趨勢。假以時日,這些都將成爲劉邦的地盤。

而成了武安侯,也意味着劉邦有了開府建衙的權力。可以自行組織一套完整的行政機構對自己的地盤進行管理。而在此之前,都是草臺班子,並不能做得數。

就如而今項羽有了魯國之地做封地一般,項氏的權力將紮根在魯地!

“秦國有了動作,我們大楚,也並非沒有應對!”劉邦拿着一份公文,笑看列坐衆將,道:“王上有令。命我爲西路大軍主帥,負責西征事宜。以宋義爲北上救援趙國之主帥,國中甲士,包括項氏都由宋義統領!”

“甩開了項氏這麼個難以逾越的大包袱,西正路上,唯一的敵人,就只有秦人了!”樊噲暢然笑道,顯然,項羽給他這員猛將的壓力很是不小。

衆將都是大笑。

張良點點頭,也道:“若是能說降李斯,倒也不必刀兵相向!”

“若是可以,自然是好的。這大秦的丞相,我還沒有見過。那些做郡守的,也都是兩個眼睛一個鼻子,瞧不出什麼模樣來。到看看這在三川郡的李斯,是何方神聖!”夏侯嬰跟着捧了一句,衆人都是會意大笑。

在國外雖然碰壁陳留,可劉邦的實力的確曾強了不少。而今又在國內靠着支持熊心打壓項氏而權勢大漲。至此,劉邦帳下一干將官,如何能不開心暢然?

“西路征伐,諸君,軍功奪取,還望奮勇!”劉邦起身,看着帳外,道:“明日拔營西征,戰一個男兒不世功勳!”

“喝!”衆將官齊聲應和。

秦王扶蘇元年九月末,秦將章邯、蒯徹圍攻鉅鹿。

鉅鹿是天下有數的堅城,又是河北重鎮。城高牆厚,得知邯鄲聚集大軍,趙國更是傾力築城,全力防禦。

張耳領軍數萬守城而戰,城下,卻是入眼一個熟悉的面孔。正是當年趙國大將軍,而今邯鄲行營的秦將陳餘!還有陳餘的左臂右膀夏說。這些,都是當年趙國軍隊的骨幹力量。而今,卻在秦國爲虎作倀!

見此,張耳一陣氣悶,卻對此無奈。

“城上的人聽着,大秦王師懲罰不臣,趙國君臣俱爲逆臣不赦。然大戰一起,刀劍無眼。於生民百姓何辜,今次陳餘將軍傳話,城內百姓若是出行,大軍定不阻攔。城內軍士投降,大軍定不會爲難。城內首惡必究,普通官吏,皆可酌情赦免!場……”那高嗓門的軍士還在大喊。

可張耳卻是一點也不想聽了,大叫着道:“擊鼓,擊鼓!某要出戰斬了這陳餘逆賊!”

衆將官見此,莫不震驚得連連阻攔。而今城內的確是因爲這些大嗓門的招降之軍官而弄得士氣有些低落,可也犯不着因此就將城內不多的大軍拉出去野戰啊。

眼前的趙國不是原定歷史上的那個趙國。那會兒的趙國,好歹還有陳餘這個大將在,手握兵馬十數萬。雖說當年陳餘沒有主力救援,可終究還是趙國的君臣。

而今,張耳執意要出戰,一個不好,趙國最後一點底氣也要敗了!

看着一干執意不能出戰的將官,張耳也見好就收,猛然拔劍,將一律頭髮割下,道:“恨矣,不能斬此叛賊。今日不能斬之,我割一律髮絲。他日若城破國亡,我定以己身頭顱殉國!”

“丞相高義!”城內一干文武都是彼此對視一眼,心道張耳還真是一個出色的演員。

被張耳這麼一折騰,城內的視線好歹發生了轉移。士氣稍稍一提,沒有因爲陳餘這個大熟人充當帶路~黨而有何太過悲憤的事情發生。雖如此,可三十萬大軍的規模的確太過恐怖了。雖說鉅鹿好歹也是一座雄城,可雄城再彪悍,能有三十萬秦軍彪悍?

將國中精銳盡數集結,這纔有了這不過五六萬的兵馬。整個趙國,還有其他地盤要守,這分兵過去,鉅鹿已經是用盡了全力。此刻,城頭之上,忽然一個軍侯滿臉喜色來報:“報將軍,楚軍已經出兵!”

此刻,又是一騎探馬敢來,道:“將軍,燕國大將臧荼已經領軍五萬南下救援!”

聽此,張耳久久提起來的心肝兒一下子就此落了下來。

但過不多久,張耳的心情就遠沒這麼好了!

“報丞相,臧荼將軍以及救援齊軍以及各路義軍駐紮在城內,遷延不前!”

安陽。

宋義以楚國令尹,上將軍的職位率領楚軍主力北上進發,不過在快要過河的時候,卻下令就地駐紮,不在前進。而此刻,劉邦已經靠着呂氏父子的幫助,在陳縣穩住了腳跟,繼續西進,意圖再次攻城陳留,拔掉這個西進路上的第一個障礙!

宋義出掌大軍後的表現着實叫後世看官有些瞧不明白,但身在局中的項羽卻知道得清清楚楚。項氏在項梁死後,在楚國坐大的局面多次受到質疑。

而今,懷王熊心更是支持宋義打壓項氏。對此,項羽哪裡肯服。幾次三番入帥帳要求即可北上,救援趙國!

項羽知道,而今雖然宋義掌握着全軍,可手中精銳卻沒有幾支。在安陽拖時間,就是爲了一路上將兵馬操練起來,好歹有幾分戰力,到時候可以撈上軍功對抗項氏。

畢竟,此刻北上。最終能夠發揮大作用的只有項羽的楚軍精銳。而項羽身爲絕世猛將,更是對自己極有信心。

至於蒼頭軍,那是宋義用來壓制項氏的。而且,呂氏父子的出逃,已經十分嚴重地挫傷了蒼頭軍的軍心,壓制項氏或許可以,進取卻是再難!

第34章 烽煙四起陳勝王(下)第86章 ;將軍速至蕭關破(上)第41章 天下諸侯霸王封(上)第100章 王離身死指南路(下)第71章 中原激盪風雲東(上)第38章 千古名將馭賓天(下)第70章 九原衆生夜捧雪(上)第23章 陳留陷落京亮劍(上)第19章 兒女婚姻爲難事(下)第48章 地字號隊 墨家高人第53章 斜陽下老兵的榮耀第90章 天子鼓聲定鼎時(下)第75章 扶蘇謀革商稅律第17章 一朝翻起風雲蕩(上)第67章 打草欲驚蛇第79章 雪落北疆染血起(上)第7章 殤楚樑死內憂生(下)三日後第48章 旌旗招展話北伐(下)第118章 請君先入彀第4章 四方公審 波詭雲譎第29章 昭兒秘辛 失勢捕頭第22章 月芷的憂思,匈奴亂第31章 扶蘇發威 聖旨制下第6章 定陶勝敗夜銜枚(上)第50章 財賦首當論賬簿第52章 四比一的傷亡 四面皆林第34章 競相出血 事由隱秘第92章 不速之客刀馬來第22章 陛下終有遲暮時(下)第4章 挽大廈無戀帝都第16章 青山上踏青,字謎中趣字第52章 協定第56章 方尺何所疑第43章 男兒何曾惜懼死(下)第68章 冷眼看機鋒第25章 宮闈暗潮急洶涌(下)第91章 奔波爲糧米第105章 爲國何惜死第46章 自毀長城入范陽(上)第37章 邊軍之論 伏擊馬賊第99章 劉邦克豐章邯亂(上)第79章 八卦破迷城第54章 血雨染身衣第97章 東胡甲騎欲翻盤第80章 飛石起攻伐第38章 擡棺入朝凌衆臣(下)第49章 選賢任能第9章 越獄逢劫得機緣(上)第9章 敵友難辨事莫明(下)第31章 峰迴路轉臨陣歸(上)第79章 雪落北疆染血起(上)第54章 血雨染身衣第97章 烈火染盡帝王怨(下)第66章 帝國驕傲甲弓弩(下)第21章 月芷脫險 周校李由第26章 步騎結合不厭詐(上)第74章 壽辰藏劍光第13章 世族難息或捧殺第55章 私錢公用名不順第19章 善後難料事紛紛第66章 帝國驕傲甲弓弩(下)第8章 虞姬一曲驚凡塵(上)第18章 蒙家精騎銳無匹(下)第3章 手刃惡徒 蕭相國附第25章 膚施大難 疾馳而上第27章 宵小落定愁躍江(下)第23章 以快打快驚草蛇(上)第23章 陳留陷落京亮劍(下)第22章 兵臨滎陽三川亂(上)第1章 沛縣風雲人物現(中)第81章 戎裝豈能兒戲爲第78章 張楚身死東南亂(下)第83章 巨倉有萬粟第16章 盛宴安得車馬喧(上)第9章 敵友難辨事莫明(下)第64章 死中博生軍情急(上)第29章 誰的玲瓏女兒心(上)第42章 縱橫風雲天下變(下)第5章 營嘯一發內爭陋(下)第34章 兩虎相爭騎軍搏(上)第38章 民情民意 兵發白雲第31章 收人心(上)第95章 北疆變局亂咸陽(上)第42章 神醫越止 陰謀凝聚第23章 陳留陷落京亮劍(下)第1章 恩典未及國患深第45章 陷隊之士破陣時(下)第34章 競相出血 事由隱秘第110章 六箭驚天定賊酋卷終章營門狗眼看人低一第40章 營內營外似重圍第13章 一朝得入中相府(上)第93章 大河兩岸勝負事(下)第67章 嬌蠻掌櫃徒奈何第112章 大秦雄獅威武哉第8章 樑死羽繼羣囂擾(上)第9章 王氏紙第51章 南懺戰陸百將 老兵的尊嚴
第34章 烽煙四起陳勝王(下)第86章 ;將軍速至蕭關破(上)第41章 天下諸侯霸王封(上)第100章 王離身死指南路(下)第71章 中原激盪風雲東(上)第38章 千古名將馭賓天(下)第70章 九原衆生夜捧雪(上)第23章 陳留陷落京亮劍(上)第19章 兒女婚姻爲難事(下)第48章 地字號隊 墨家高人第53章 斜陽下老兵的榮耀第90章 天子鼓聲定鼎時(下)第75章 扶蘇謀革商稅律第17章 一朝翻起風雲蕩(上)第67章 打草欲驚蛇第79章 雪落北疆染血起(上)第7章 殤楚樑死內憂生(下)三日後第48章 旌旗招展話北伐(下)第118章 請君先入彀第4章 四方公審 波詭雲譎第29章 昭兒秘辛 失勢捕頭第22章 月芷的憂思,匈奴亂第31章 扶蘇發威 聖旨制下第6章 定陶勝敗夜銜枚(上)第50章 財賦首當論賬簿第52章 四比一的傷亡 四面皆林第34章 競相出血 事由隱秘第92章 不速之客刀馬來第22章 陛下終有遲暮時(下)第4章 挽大廈無戀帝都第16章 青山上踏青,字謎中趣字第52章 協定第56章 方尺何所疑第43章 男兒何曾惜懼死(下)第68章 冷眼看機鋒第25章 宮闈暗潮急洶涌(下)第91章 奔波爲糧米第105章 爲國何惜死第46章 自毀長城入范陽(上)第37章 邊軍之論 伏擊馬賊第99章 劉邦克豐章邯亂(上)第79章 八卦破迷城第54章 血雨染身衣第97章 東胡甲騎欲翻盤第80章 飛石起攻伐第38章 擡棺入朝凌衆臣(下)第49章 選賢任能第9章 越獄逢劫得機緣(上)第9章 敵友難辨事莫明(下)第31章 峰迴路轉臨陣歸(上)第79章 雪落北疆染血起(上)第54章 血雨染身衣第97章 烈火染盡帝王怨(下)第66章 帝國驕傲甲弓弩(下)第21章 月芷脫險 周校李由第26章 步騎結合不厭詐(上)第74章 壽辰藏劍光第13章 世族難息或捧殺第55章 私錢公用名不順第19章 善後難料事紛紛第66章 帝國驕傲甲弓弩(下)第8章 虞姬一曲驚凡塵(上)第18章 蒙家精騎銳無匹(下)第3章 手刃惡徒 蕭相國附第25章 膚施大難 疾馳而上第27章 宵小落定愁躍江(下)第23章 以快打快驚草蛇(上)第23章 陳留陷落京亮劍(下)第22章 兵臨滎陽三川亂(上)第1章 沛縣風雲人物現(中)第81章 戎裝豈能兒戲爲第78章 張楚身死東南亂(下)第83章 巨倉有萬粟第16章 盛宴安得車馬喧(上)第9章 敵友難辨事莫明(下)第64章 死中博生軍情急(上)第29章 誰的玲瓏女兒心(上)第42章 縱橫風雲天下變(下)第5章 營嘯一發內爭陋(下)第34章 兩虎相爭騎軍搏(上)第38章 民情民意 兵發白雲第31章 收人心(上)第95章 北疆變局亂咸陽(上)第42章 神醫越止 陰謀凝聚第23章 陳留陷落京亮劍(下)第1章 恩典未及國患深第45章 陷隊之士破陣時(下)第34章 競相出血 事由隱秘第110章 六箭驚天定賊酋卷終章營門狗眼看人低一第40章 營內營外似重圍第13章 一朝得入中相府(上)第93章 大河兩岸勝負事(下)第67章 嬌蠻掌櫃徒奈何第112章 大秦雄獅威武哉第8章 樑死羽繼羣囂擾(上)第9章 王氏紙第51章 南懺戰陸百將 老兵的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