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東北亞戰爭(二)

布哈拉地區,其實就是位於澤拉夫尚河三角洲畔,烏茲別克斯坦第三大城市,中亞最古老城市之一,早期受到蒙古成吉思汗的統治,時間長達700年,還是古絲綢之路的重鎮之一。

李寧宇對沙俄帝國會參加八國聯軍,一起侵略自然早就瞭然於胸,當時爲了儘量減少樹敵,遠東採取了拉攏策略,希望可以和聯軍事件中,與沙俄共進退,最後在掃清國內的敵人之後,在對沙俄致命一擊。

不過沒有想到,計劃不如變化,在遠東陸軍向北京地區推進的過程中,多次遭遇在東北地區的沙俄陸軍的襲擊,最後李寧宇毫不猶豫就下令剿殺,但是從此遠東走上了孤助無緣的境地,並且原本和沙俄的一紙同盟出現了裂痕。

當時,在天津登陸的聯軍陸軍部隊並不可怕,因爲他們主要的武力威懾並非是陸軍,而是渤海灣內停留的80多艘海軍艦艇,對此李寧宇早有攻擊計劃,按照計劃的保守計算,遠東海軍必須派出黃海艦隊和遠東艦隊,纔有和聯軍艦隊一決雌雄的能力。

只是,一個讓他萬萬沒有想到的事情發生了,就是德皇威廉二世的同盟橄欖枝。

也就是這個橄欖枝,改變了整個八國聯軍入侵的全面戰局,因爲要知道渤海灣內的各國艦艇,主要就是依託膠州半島和旅大地區,扼守渤海灣,使得遠東的海軍艦隊不敢深入渤海灣,從而聯軍的艦艇也有了安全的保障。

但是膠州半島德國人的倒戈一擊,並沒有讓聯軍集團致命,不過在沙俄控制的旅大地區全面失守之後,卻直接讓聯軍艦艇滅亡,但是隨着旅大地區戰爭的爆發,遠東和沙俄也徹底的撕破了臉。

早期沙俄帝國早就制定了一系列侵佔晚清領土的計劃,其中主要手段分爲兩個步驟,第一就是陸地的延伸,在修築好西伯利亞鐵路和中東鐵路之後,沙俄已經有了從陸地大規模入侵的能力。

那兩條具有戰略、侵略意義的鐵路,是與十九世紀的九十年代初期,經當時的沙皇尼古拉二世批准,並派當時的皇太子也就是即尼古拉三世,親自到海參崴去主持開工典禮,也就是1891年。

在典禮上年輕的尼古拉三世這樣說道:“這兩條鐵路一旦修建成功之後,將使得沙俄帝國,能在任何時間、天氣的情況下,用最短的時間把軍事力量直接運至海參崴,並集中於滿洲、黃海海岸及離晚清帝國首都最近距離的位置上!”。

1894年的7月份,島國日本在美、英兩大帝國主義集團的不斷慫恿和暗中支持下,突然發動了侵略,並同時從海上向北洋艦隊發動攻擊,日本陸軍也準備派陸軍在朝鮮登陸,企圖牽制遠東。

不過這場原本各國以爲會會成功的甲午戰爭,最後卻以日本打敗晚清,遠東擊敗日本而草草收場,晚清政府被迫簽訂馬關條約,其中有一條就是把遼東半島地區割讓給日本,在看到這樣的協議內容之後,沙俄統治集團內部譁然而起,因爲這樣的條約與沙俄入侵東北的計劃,水火不相容。

最後沙俄帝國決定,就算不惜用武力,也要強迫日本這個島國,徹底放棄遼東半島,而晚清政府也把沙俄帝國當作“救星”。

爲了對日本的施加壓力,沙俄夥同德、法兩國,一起幹涉,在加上戰敗之後的日本,已經在甲午戰爭中消耗了五萬精銳的陸軍和海軍聯合艦隊,已經無力在進行新的戰爭,最後在三國的強硬壓力之下,放棄遼東半島,隨後沙俄以“幫助晚清,還遼有功”的藉口。

開始對晚清政府進行敲詐與勒索,1896年,晚清政府接受了沙俄的威逼,最後簽訂了《中俄密約》,但是就在中俄密約簽訂之後不久,沙俄亞洲艦隊就擅自闖進旅大地區,並強行向晚清政府“租借”旅順、大連及其附近海域,最後霸佔整個遼東半島,從而在遠東地區取得了夢寐以求的不凍港。

可以說在十九世紀的末期,沙俄完成了向東北地區入侵的第一步,並且成功的獲取的陸地和海洋的支點,而那時的遠東集團,因爲剛剛在甲午戰爭中贏得勝利,並沒有主動站出來阻住,因爲李寧宇明白,列強們的外交,就是絕對武力!

從19世紀末期到20世紀的初期這段百年的時間裡,世界上各個帝國主義國家,都在全世界各地瘋狂地進行着爭奪殖民地、半殖民地和勢力擴張範圍,並且都想對原本已經瓜分完畢的世界各地,再次進行重新分割,其中亞洲晚清政府則是各國列強掠奪的主要對象之一。

在此期間,英、美計劃用日本牽制遠東和沙俄,並且代表他們在晚清獲取利益;而法國,主要目標就是在南亞地區擴張,企圖將雲貴川地區,與法國已經全面控制的南亞地區連接,並且獲取廣州灣;德國也計劃在膠州半島地區進行擴張。

沙俄則是東北地區,妄圖併吞整個東北地區是最終的計劃,但是需要在沿海的地區,尋覓一處常年的不凍港,當時還年親的尼古拉三世曾經公然聲稱:“沙俄帝國必須擁有終年通行無阻的海上港口,此一港口並且必須與佔有的領土地帶相連。”

遠東是朝鮮的實際控制人,這一點世界各國都知道,在甲午戰爭之後,各國暗中達成了默契,企圖全面制約遠東的發展,但是他們卻不知道,遠東早就做好了這一準備,不過在那段沒有盟友的時代,李寧宇學會了孤獨,學會了獨自挑起整個遠東的未來。

在甲午戰爭結束之後,獲得臺灣島和鉅額戰爭賠款之後,遠東進入了第一個閉門造車時代,在沒有任何助力的情況下,遠東走向了默默無聞,這一點,也是各國列強想看到的局面,畢竟在甲午戰爭中遠東的鋒芒畢露。

第368章 遠東沙漠休整待援第601章 中途島海戰(二)第466章 第一次聯合國峰會(二十)第272章 自行榴彈炮第389章 遠東抵達利雅得城第158章 鋼鐵的時代第568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二)第164章 他鄉遇故人第134章 缺錢與擴建第488章 陪同四美逛大街(六)第555章 神兵利器飛向小日本第69章 大不列顛第220章 狗急想跳牆第372章 天下沒有免費午餐第534章 全面封鎖地中海航道第485章 陪同四美逛大街(三)第427章 巴爾幹四百年恩怨第96章 甲午海戰第176章 跨過鴨綠江第583章 新版二戰(四)第423章 國內局勢不容遲疑第406章 內志陸軍其餘二虎第207章 全面大反攻第290章 徵聯合艦隊第307章 洗刷刷呀洗刷刷第96章 甲午海戰第26章 北圻要道第102章 求賢若渴第267章 個人的榮辱第566章 珊瑚海航空母艦大戰(十)第420章 參觀颱風戰略潛艇(二)第48章 琉球羣島第277章 東北亞戰爭(五)第125章 斯里蘭卡第223章 連夜的忙碌第445章 遠東航空母艦編隊第384章 少爺好壞少爺不要第434章 我的地盤,聽我的!第431章 中東與西亞基地羣第349章 苦惱的哈米德二世第510章 阿爾克馬城斯諾格勞第362章 沙漠之突破雙通道第79章 非元發行第50章 更待何時第293章 新西現會戰第387章 無以不變就是在變第90章 取得需舍第52章 李府面談第281章 東北亞戰爭(九)第85章 潛艇編隊第6章 紅頂商人第115章 抄家充公第472章 第一次聯合國峰會(二六)第261章 名將的不同第258章 名將蔡松坡第529章 坐吊魚島觀歐洲戰事(三)第513章 荷蘭當局三大巨頭們第388章 世界石油三大產地第386章 意外發現神秘電臺第199章 一波接一波第188章 名將鄧世昌第475章 第一次聯合國峰會(二九)第20章 擴軍行動第327章 進與退之度與量第207章 全面大反攻第566章 珊瑚海航空母艦大戰(十)第139章 幽美的旋律第197章 炮轟虎頭山第405章 內志王國第一家族第490章 全面抗日戰爭(二)第120章 南下南下第199章 一波接一波第112章 見義勇爲第96章 甲午海戰第443章 亞洲局勢風雲四起第483章 第一次聯合國峰會(三七)第393章 協議簽訂誰佔便宜第480章 第一次聯合國峰會(三十)第133章 盟友的選擇第91章 女王召見第343章 事出突然以靜制動第178章 遠東風起兮第403章 李寧宇與列寧列維第575章 第二次革命第515章 奇怪的太后埃瑪公主第151章 南非爭奪戰(一)第24章 首戰法軍第254章 轉向勿拉灣第456章 第一次聯合國峰會(十)第217章 隨便提條件第418章 達曼別院深夜長談第463章 第一次聯合國峰會(十七)第62章 神兵利器第172章 實彈的演習第571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五)第295章 外東北地區第21章 邊境駐防第365章 沙漠之逆境中行軍第529章 坐吊魚島觀歐洲戰事(三)第11章 反客爲主
第368章 遠東沙漠休整待援第601章 中途島海戰(二)第466章 第一次聯合國峰會(二十)第272章 自行榴彈炮第389章 遠東抵達利雅得城第158章 鋼鐵的時代第568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二)第164章 他鄉遇故人第134章 缺錢與擴建第488章 陪同四美逛大街(六)第555章 神兵利器飛向小日本第69章 大不列顛第220章 狗急想跳牆第372章 天下沒有免費午餐第534章 全面封鎖地中海航道第485章 陪同四美逛大街(三)第427章 巴爾幹四百年恩怨第96章 甲午海戰第176章 跨過鴨綠江第583章 新版二戰(四)第423章 國內局勢不容遲疑第406章 內志陸軍其餘二虎第207章 全面大反攻第290章 徵聯合艦隊第307章 洗刷刷呀洗刷刷第96章 甲午海戰第26章 北圻要道第102章 求賢若渴第267章 個人的榮辱第566章 珊瑚海航空母艦大戰(十)第420章 參觀颱風戰略潛艇(二)第48章 琉球羣島第277章 東北亞戰爭(五)第125章 斯里蘭卡第223章 連夜的忙碌第445章 遠東航空母艦編隊第384章 少爺好壞少爺不要第434章 我的地盤,聽我的!第431章 中東與西亞基地羣第349章 苦惱的哈米德二世第510章 阿爾克馬城斯諾格勞第362章 沙漠之突破雙通道第79章 非元發行第50章 更待何時第293章 新西現會戰第387章 無以不變就是在變第90章 取得需舍第52章 李府面談第281章 東北亞戰爭(九)第85章 潛艇編隊第6章 紅頂商人第115章 抄家充公第472章 第一次聯合國峰會(二六)第261章 名將的不同第258章 名將蔡松坡第529章 坐吊魚島觀歐洲戰事(三)第513章 荷蘭當局三大巨頭們第388章 世界石油三大產地第386章 意外發現神秘電臺第199章 一波接一波第188章 名將鄧世昌第475章 第一次聯合國峰會(二九)第20章 擴軍行動第327章 進與退之度與量第207章 全面大反攻第566章 珊瑚海航空母艦大戰(十)第139章 幽美的旋律第197章 炮轟虎頭山第405章 內志王國第一家族第490章 全面抗日戰爭(二)第120章 南下南下第199章 一波接一波第112章 見義勇爲第96章 甲午海戰第443章 亞洲局勢風雲四起第483章 第一次聯合國峰會(三七)第393章 協議簽訂誰佔便宜第480章 第一次聯合國峰會(三十)第133章 盟友的選擇第91章 女王召見第343章 事出突然以靜制動第178章 遠東風起兮第403章 李寧宇與列寧列維第575章 第二次革命第515章 奇怪的太后埃瑪公主第151章 南非爭奪戰(一)第24章 首戰法軍第254章 轉向勿拉灣第456章 第一次聯合國峰會(十)第217章 隨便提條件第418章 達曼別院深夜長談第463章 第一次聯合國峰會(十七)第62章 神兵利器第172章 實彈的演習第571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五)第295章 外東北地區第21章 邊境駐防第365章 沙漠之逆境中行軍第529章 坐吊魚島觀歐洲戰事(三)第11章 反客爲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