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六)

而美國方面則是在參戰前後,就因爲美國國內一直盛行的孤立主義,導致時任美國總統的威爾遜,急於從民衆普遍認爲,應該儘早從歐洲大戰的事務中脫身,特別是珊瑚島戰敗,以及打得如火如茶的第二次美墨戰爭。

不過美國當局十分希望自己在一戰的和談中,通過各種貿易讓美國受益,最後成爲世界第一經濟強國,所以政府也多少傾向於安撫德國,並提供保證平等的貿易機會,並順便收回自己在戰爭中投放的債務。

在戰爭結束之初,美國威爾遜總統就提出了他的十四點建議,第一條公平的擬定和平條約,最後應該以公開的方式締結而成,這一點李寧宇一看當場就笑噴了,當時就氣得各國代表臉色大變,但卻沒有人敢多嘴,畢竟小國不敢說話,大國要自持身價。

第二條在各國領海以外的大洋和水域,要有絕對的航行自由,不管是在平時或戰時都一樣的,而這一點雖然很多小國同意,但是李寧宇還是當場就反駁一句道,請問紅海是不是應該屬於沙特阿拉伯和非洲東部國家,那麼就是說其他國家船隻沒有權利通過紅海了。

衆所周知,紅海是非洲東北部和阿拉伯半島之間的狹長海域,雖然總面積約45萬平方公里,但是由於紅海和蘇伊士向東南延伸到曼德海峽,長約2100公里,最後由曼德海峽連接亞丁灣,然後在通往阿拉伯海,但是紅海最寬處才306公里,窄的地方只有幾十公里,按照各國領海線的基準,紅海的航道應該屬於西岸的埃及、蘇丹,東岸的沙特阿拉伯的領海,而這些國家顯然都是遠東集團的附屬國家,一旦這一點坐實,那麼就意味着遠東集團從此獲取了地中海通往印度洋的航道,那後果對於整個歐洲來說都是災難。

美國總統威爾遜再次吃了一個啞巴虧,但只能繼續提出自己的想法,第三點盡最大可能地消除戰後的經濟障礙,並在所有同意接受和平及協同維持和平的國家之間,建立最爲平等的貿易條件。

可能是害怕李寧宇在出言斥駁,當時美國總統威爾遜也不停頓,繼續滔滔不絕說道:“第四點,互相充分的保證各國的軍備減少,只要符合保衛國家內部安全的最低程度!”。

“第五點我們應該同意各殖民地的自由權利和主張,應該做絕對自由,開明和大公無私的去調整我們的政策!”威爾遜說道這裡,已經不需要李寧宇在站出來做出頭鳥了,因爲英法兩國都不答應他的建議。

隨後,美國總統威爾遜建議,佔領比利時的德軍應該立即撤退,在恢復土耳其的領土主權後,不得企圖限制土耳其和其他自由的國家,享有自己的獨立主權,然後就是德軍侵佔的法國地區應該歸還等等。

雖然美國總統威爾遜的建議,比起英法兩國的條件都要寬鬆,更容易被德國民衆所接受,主要是美國民衆普遍不希望,再次發生大規模的世界大戰,同時威爾遜總統也感到各國提出的條件,確實有點過分和苛刻,這是很容易造成德國民衆的復仇心理,最後恐怕戰爭將無可避免。

所以他也算是提出了一些不錯的建議,也是在爲建立新國際聯盟,以維持國際和平秩序做出了貢獻,但是國際社會是無法保證和避免弱國不會遭到強國的侵略,而在歐洲強國的思想中,依然普遍認爲這種構想過於理想主義,根本就不符合歐洲各國的實際利益。

而且這種美國式的政策,將會導致美國的軍事力量過分捲入國際事務中來,畢竟在英國高傲的骨子裡,美國人只是他們的延伸品,但是威爾遜意識到這一切的時候已經晚了,他的十四點建議最後只有做出妥協,而且他堅持的民族自決政策,最後根本就沒有被採納,例如剛從一戰後的德國和沙俄中重新獲得獨立的波蘭共和國,就極力反對建立秘密條約,秘密軍事聯盟等等,卻十分同意削弱德國的軍力。

在整個會談中,德國代表可以說幾乎沒有任何的發言權,所以只能由李寧宇一次次站起身反駁和提出自己的建議,也就是在巴黎談判的半年時間裡,李寧宇在德國民衆的心中,逐漸從一個角落的位置走向了臺前,當然德國當局則是不斷製造一些不利於他的言論,對於這一點,李寧宇也沒有辦法,畢竟遠東海軍曾經主動進攻過德國海軍艦隊。

但是不代表,他不能在會談中站出來說話,以及一次次爲德國爭取一些緩和的條件,但他一個人畢竟還是力量不夠,在加上他總不能真的因爲德國的事情,讓遠東軍團跟各國打一戰吧,所以在最後一個月的和談中,李寧宇可算是用盡了各種手段,最後被逼無奈下,他命令遠東西伯利亞軍事基地空軍部隊,攜帶一枚代號爲X-11的核彈,在無人居住的南極州引爆。

一九零九年六月二十七日,遠東空軍最新大型超級堡壘轟-9,在南極洲投擲世界第一枚核武器“X-11”,這是一款專門攜帶特殊武器的轟炸機,是遠東軍團唯一可攜帶核彈的飛機,這次爆炸遠東軍團邀請了英美法意等過代表,在引爆後,這枚雖然裝藥量不大的核彈,卻在一連串的核反應後,給原本冰雪密佈的南極洲製造出了極大的破壞,雖然這是遠東軍團第二次引爆核彈,但卻是首次應用到軍事行動中。

也正是因爲這枚核彈的爆炸,讓遠東集團在巴黎和談中的地位,直接躍升至主要決策者,其實李寧宇知道這一步是下下策,但是他也是無奈之舉,畢竟當時如果一旦簽訂原先訂好的凡爾賽合約,那麼德國今後必然會被納粹黨控制,畢竟一羣憤怒的民衆,不是單靠李寧宇一個人就能安撫的。

而遠東軍團的這次南極洲的核爆,徹底顛覆了世界各國,因爲根據各國派出的代表訴說,當時爆炸的情況,就感覺整個南極洲都被掀翻了,這樣的形容則能不讓遠東集團的地位一躍升高。

第45章 稀土資源第548章 日德蘭海戰(十三)第451章 第一次聯合國峰會(五)第193章 黃海之終結第33章 恭親王府第468章 第一次聯合國峰會(二二)第595章 新版二戰(十六)第293章 新西現會戰第371章 沙漠召開軍事會議第40章 瘋狂軍費第266章 賠款六千萬第235章 六方協商會(二)第601章 中途島海戰(二)第177章 先謀而後動第362章 沙漠之突破雙通道第336章 實施大被同眠計劃第223章 連夜的忙碌第179章 爭奪大沽口第516章 第一代地對地導彈(一)第575章 霸主的感受第141章 刺殺李寧宇第437章 東北戰爭中的辛秘第1章 初來乍到第38章 戰三岔口第197章 炮轟虎頭山第24章 首戰法軍第11章 反客爲主第59章 毛里求斯第53章 離京出發第550章 日德蘭海戰(十五)第318章 締造者沙特伊本第472章 第一次聯合國峰會(二六)第557章 珊瑚海航空母艦之戰(一)第586章 新版二戰(七)第131章 法蘭西帝國第131章 法蘭西帝國第234章 六方協商會(一)第392章 布爾什維克黨列寧第48章 琉球羣島第1章 初來乍到第460章 第一次聯合國峰會(十四)第377章 遠東與奧斯曼宣戰第538章 日德蘭海戰(三)第375章 英奧聯盟局勢變化第282章 東北亞戰爭(十)第318章 締造者沙特伊本第598章 新版二戰(十九)第112章 見義勇爲第285章 炮火邊境線第93章 豐島海戰第297章 民族的崛起第296章 天希水會戰第491章 全面抗日戰爭(三)第464章 第一次聯合國峰會(十八)第468章 第一次聯合國峰會(二二)第110章 婚禮進行第455章 第一次聯合國峰會(九)第554章 協約國集團陰雲籠罩第209章 酒醉人更醉第63章 惡性事件第93章 豐島海戰第490章 全面抗日戰爭(二)第116章 閩浙總督第588章 新版二戰(九)第411章 亞丁灣海域大海盜第310章 遠東十六字方針第459章 第一次聯合國峰會(十三)第305章 用籮筐裝的大餅第288章 東槍與西炮第457章 第一次聯合國峰會(十一)第498章 參觀普茨茅斯造船廠(二)第315章 沙特阿拉伯地區第606章 全新的大世界第75章 1890年第256章 地利的優勢第491章 全面抗日戰爭(三)第263章 甲板的夜談第41章 朝鮮三月第134章 缺錢與擴建第92章 3500萬第375章 英奧聯盟局勢變化第389章 遠東抵達利雅得城第390章 矮子冬瓜杜勒阿德第114章 溪口被圍第562章 珊瑚海航空母艦大戰(六)第176章 跨過鴨綠江第288章 東槍與西炮第178章 遠東風起兮第359章 沙漠中的應對之策第394章 統一之沙特阿拉伯第341章 提前開展政治教育第136章 遠東之打劫第581章 新版二戰(二)第17章 聖旨來了第176章 跨過鴨綠江第115章 抄家充公第351章 沙塵暴之一波攻擊第463章 第一次聯合國峰會(十七)第127章 喜得愛女第75章 1890年
第45章 稀土資源第548章 日德蘭海戰(十三)第451章 第一次聯合國峰會(五)第193章 黃海之終結第33章 恭親王府第468章 第一次聯合國峰會(二二)第595章 新版二戰(十六)第293章 新西現會戰第371章 沙漠召開軍事會議第40章 瘋狂軍費第266章 賠款六千萬第235章 六方協商會(二)第601章 中途島海戰(二)第177章 先謀而後動第362章 沙漠之突破雙通道第336章 實施大被同眠計劃第223章 連夜的忙碌第179章 爭奪大沽口第516章 第一代地對地導彈(一)第575章 霸主的感受第141章 刺殺李寧宇第437章 東北戰爭中的辛秘第1章 初來乍到第38章 戰三岔口第197章 炮轟虎頭山第24章 首戰法軍第11章 反客爲主第59章 毛里求斯第53章 離京出發第550章 日德蘭海戰(十五)第318章 締造者沙特伊本第472章 第一次聯合國峰會(二六)第557章 珊瑚海航空母艦之戰(一)第586章 新版二戰(七)第131章 法蘭西帝國第131章 法蘭西帝國第234章 六方協商會(一)第392章 布爾什維克黨列寧第48章 琉球羣島第1章 初來乍到第460章 第一次聯合國峰會(十四)第377章 遠東與奧斯曼宣戰第538章 日德蘭海戰(三)第375章 英奧聯盟局勢變化第282章 東北亞戰爭(十)第318章 締造者沙特伊本第598章 新版二戰(十九)第112章 見義勇爲第285章 炮火邊境線第93章 豐島海戰第297章 民族的崛起第296章 天希水會戰第491章 全面抗日戰爭(三)第464章 第一次聯合國峰會(十八)第468章 第一次聯合國峰會(二二)第110章 婚禮進行第455章 第一次聯合國峰會(九)第554章 協約國集團陰雲籠罩第209章 酒醉人更醉第63章 惡性事件第93章 豐島海戰第490章 全面抗日戰爭(二)第116章 閩浙總督第588章 新版二戰(九)第411章 亞丁灣海域大海盜第310章 遠東十六字方針第459章 第一次聯合國峰會(十三)第305章 用籮筐裝的大餅第288章 東槍與西炮第457章 第一次聯合國峰會(十一)第498章 參觀普茨茅斯造船廠(二)第315章 沙特阿拉伯地區第606章 全新的大世界第75章 1890年第256章 地利的優勢第491章 全面抗日戰爭(三)第263章 甲板的夜談第41章 朝鮮三月第134章 缺錢與擴建第92章 3500萬第375章 英奧聯盟局勢變化第389章 遠東抵達利雅得城第390章 矮子冬瓜杜勒阿德第114章 溪口被圍第562章 珊瑚海航空母艦大戰(六)第176章 跨過鴨綠江第288章 東槍與西炮第178章 遠東風起兮第359章 沙漠中的應對之策第394章 統一之沙特阿拉伯第341章 提前開展政治教育第136章 遠東之打劫第581章 新版二戰(二)第17章 聖旨來了第176章 跨過鴨綠江第115章 抄家充公第351章 沙塵暴之一波攻擊第463章 第一次聯合國峰會(十七)第127章 喜得愛女第75章 189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