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420章 狹路相逢

得知大漢的使團竟然有四百多人,而且其中大部分都是士兵,並且除了這四百多人外,使團隊伍中還有一百多匹滿載貨物的馬匹,尤其是那些大漢士兵身上穿戴的鎧甲和頭盔,都是探子們從未見過的新式裝備。在安息和羅馬的騎兵中,他們最常穿戴的便是鐵製的鎖子甲和鱗甲,也有一些銅製的鎧甲,但是分量也都很重,只有安息和羅馬的那種體型巨大的戰馬才能馱着全副武裝的鐵甲騎士衝鋒陷陣。可是今天探子們所看到的漢軍穿戴的盔甲,不僅看上去堅硬無比,而且分量似乎也不是很重,說的卡比烏斯不由得有些心動。

大漢對於阿帕麥亞國來說不過是個存在於遙遠東方的國家,因此卡比烏斯對其並不關心,他現在聽說大漢使團帶着不少的貨物,還有士兵身上都穿着上好的盔甲時,便打起了這些東西的主意,他覺得大漢使團不過四百多人,即便是他們的戰鬥力再強,自己出動兩千名弓騎兵和國內全部的一百名鐵甲騎兵必可全殲大漢使團,這樣便可以把他們所帶的那些貨物搶過來,更要緊的是把大漢士兵身上的盔甲搶過來,這樣便可以大大增強自己國內的實力,如今的安息帝國每況愈下,因此卡比烏斯早就打算一旦時機成熟,他便要帶頭反對安息王室的統治,到時候自己也好在打敗了安息王室後,也過過當上整個安息國王的癮。

揮手讓幾名探子退了下去,然後卡比烏斯急忙讓人去把阿帕麥亞國的大將軍、他的王叔達米安找到了王宮之中。兩人商量了一番之後,決定由達米安帶領阿帕麥亞國的兩千名弓騎兵和一百名鐵甲騎兵前去大漢使團必經之路上攔住他們,然後利用安息人慣用的戰術將漢人全部消滅,再找個荒地挖個大坑把他們全部深埋了,便可做到神不知鬼不覺。一旦安息國王沃洛吉斯四世以後問起大漢使團的事情,自己便推託根本不知道大漢使團來到阿帕麥亞國之事,反正自己國內的領土大部分都是荒涼的沙漠,到時候自己就給他來個死不認賬便是,反正沃洛吉斯四世也不敢輕易派兵來阿帕麥亞國內進行搜查,這個便宜自己可不能讓別人得了去。

於是卡比烏斯和達米安便繼續派出不少的探子,還有一隊二百多人的弓騎兵前去跟蹤大漢使團,同時把使團的行蹤儘快報給達米安。當使團的隊伍接近阿帕麥亞國的王城卡斯潘城後,達米安便帶上兩千弓騎兵和一百名鐵甲騎兵離開了王城,前去前邊的那處適合鐵甲騎兵衝鋒的坡道上等候漢軍。阿帕麥亞國由於地處安息最貧瘠的沙漠之中,又不是重要的貿易重鎮,因此阿帕麥亞國可以說是整個安息最窮的國家,而鐵甲騎兵的花費甚大,所以這一百名鐵甲騎兵幾乎是整個阿帕麥亞國內的全部鐵甲騎兵了,便是如今的整個安息帝國,等夠上戰場的鐵甲騎兵也不過四千人。

達米安當然熟悉自己國內的地形,知道再什麼地方阻擊大漢使團,纔會最有效的發揮出安息士兵的特長。因此他便帶着兩千多名士兵趕在大漢使團之前,到了那處名爲烏坎的坡道之上,然後便做好了準備,等着漢人前來送死。

結果在大漢使團出現之後,居高臨下的達米安等人在漢軍到了距離他們五百步左右的時候,看到果然如探子所說的那樣,使團中有不少的馬匹身上都馱着貨物,而漢軍身上的盔甲果然都是自己從未見過的好東西,於是達米安便在漢軍擺好陣型之後,傳令鐵甲騎兵向漢軍發起進攻。

可是當他看到坡下的漢軍似乎並沒有在看到自己的軍隊時發生慌亂,而是迅速調動爲數不多的軍隊,擺出了一個矩形陣時,達米安生怕漢人狡詐,會用什麼花招來對付自己,於是他便突然改變了主意,傳令鐵甲騎兵先在坡道中間稍等一下,讓弓騎兵先上去試探一下漢軍的實力,然後再由鐵甲騎兵發動最後的攻擊。

結果接下來發生的一切幾乎令達米安抓狂,自己的兩千名久經沙場的弓騎兵在衝向漢軍的途中,還沒有進入他們弓箭的射程,便被漢軍用不知什麼武器消滅了一半以上,剩下的弓騎兵雖然也開始向漢軍射箭,但是漢軍的盔甲果然堅固異常,達米安親眼看到自己手下的弓騎兵射出的羽箭落在了漢軍的身上,但是根本無法射穿漢軍身上的盔甲,所以爲了減少自己弓騎兵的傷亡,達米安馬上傳令鐵甲騎兵立刻出擊,給漢軍以毀滅性的打擊。

隨着一陣隆隆的馬蹄聲,一百名全身披着重甲的安息騎兵開始向漢軍的陣地衝了過來,而那些弓騎兵也不敢過分逼近漢軍,只是在五六十步遠的地方繼續用他們手中的反曲弓向漢軍發射羽箭,不過他們的羽箭對漢軍幾乎沒什麼殺傷力,達米安只是想利用弓騎兵吸引住漢軍的攻擊,然後自己的鐵甲騎兵便可以趁機衝向漢軍的隊伍,將他們撞倒在地。

看到安息的弓騎兵根本無法對自己構成太大的威脅,漢軍更是氣勢高昂,但是老劉知道即使是漢軍身上的盔甲能夠抵擋安息人的弓箭,但是肯定擋不住順着坡道衝下來的安息鐵甲騎兵的衝擊,畢竟他們手中的那支一丈兩尺長的騎槍即便無法穿透漢軍身上的鎧甲,但是其強大的衝力也會把漢軍從馬上捅下去,到時候落到馬下的漢軍士兵面對手持長槍的安息士兵可就危險了。

因此老劉傳令後邊的御林軍士兵繼續用連弩攻擊遠處的安息弓騎兵,而他自己則帶着文丑、淳于瓊、張飛三員大將,還有四十名親衛隊員一道,策動胯下的戰馬,迎着安息的鐵甲騎兵衝了上去。

此時後隊的太史慈所帶領的漢軍也與那支一直跟隨使團的安息弓騎兵交手了,由於安息弓騎兵還是使用他們慣用的伎倆,而太史慈早已得到老劉的吩咐,任憑那些弓騎兵如何在後邊挑釁,就是不上他們的當,而在這些弓騎兵一旦進入二百步以內連弩的射程後,太史慈馬上指揮漢軍便是一輪弩箭射過去,最後太史慈還帶着漢軍來了一個反衝鋒,因此沒用多長時間,後邊那支二三百人的安息弓騎兵便被漢軍全部殲滅。而太史慈看到前方的戰鬥還在激烈進行,於是便留下三十名御林軍士兵在後邊監視後方的動靜,免得再有敵人前來偷襲。他自己則帶着其他的御林軍和親衛隊員迅速趕到了前方,加入到了與安息主力部隊的戰鬥之中。

此時前方的老劉等人已經與安息的鐵甲騎兵重重的撞在了一起,雖然鐵甲騎兵是從坡上順坡而下,但是他們遇上的可不是好捏的軟柿子,老劉與三位大將一字排開,當兩軍終於相遇時,老劉等人手中的重兵器終於有了用武之地。

要說這重裝鐵甲騎兵最大的弱點,便是靈活性太差,他們在對準了前方的衝鋒目標後,便筆直的向着目標衝去,穿着沉重盔甲的騎兵只是雙手緊握長長的騎槍,很難做出閃躲避讓的動作,他們以前遇到的羅馬軍團和貴霜軍隊中很少有使用重武器的對手,因此他們才能夠在戰場上橫衝直撞,所向無敵。

可是今天衝在漢軍前邊的四位大將用的可都是重武器,尤其是武力最弱的淳于瓊,現在經過近兩個月的訓練,再加上有文丑張飛等高手每天陪他過招,因此功夫也是大有長進,而如今他用起那把張飛替他從匈奴勇士多隆手中搶回的一百零八斤的大砍刀也順手多了,至少可以不停的舞動半刻鐘的時間。

因此雙方剛一接觸,老劉等四人先是閃身讓過安息鐵甲騎兵的騎槍,然後他們的兵器或砍、或砸、或刺,一個照面衝在安息鐵甲騎兵最前邊的四人便見了閻王,而這還不算完,隨着老劉等四人衝入安息鐵甲騎兵隊之後,只見幾人的兵器寒光閃閃,沒有任何一名鐵甲騎兵能與他們鬥上兩合,轉眼間已經有十幾名鐵甲騎兵中招落馬,由於他們身上的盔甲分量都不輕,因此這些鐵甲騎兵落地時砸在地上的聲音也都轟然有聲。

達米安作爲這支安息軍隊的統帥,當然也跟在鐵甲騎兵的後邊衝下了坡道,他的身邊還有十名他的扈從跟隨左右,以保護他的安全,如今他們雖然沒看到前方到底發生了什麼情況,但是隨着陣陣兵器的撞擊和不斷傳來的人喊馬嘶聲,讓他們誤以爲是自己的鐵甲騎兵正在突破漢軍的陣型,將漢軍撞倒在地。

可是等他們再向前衝了一會兒之後,便發現戰場上的情況完全出乎他們的意料,不是安息的鐵甲騎兵突破了漢軍的防守陣線,而是漢軍已經衝進了自己的隊伍之中,正在揮舞着兵器四處追殺着鐵甲騎兵,而自己的帶來的一百名鐵甲騎兵現在還能活着坐在馬上的,已經不到六十人了。

達米安也是久經戰陣之人,曾經多次參與安息與羅馬的戰爭,因此見此情景心中大怒,看到對方的四員大將如入無人之境一般的肆意收割着自己手下士兵的性命,達米安帶着手下的幾名扈從舉起手中的騎槍,向着距離自己最近的淳于瓊衝了過去。

正文_第646章蔡氏兄弟正文_第775章撤退正文_第195章軍中比武(二)正文_第28章洞房花燭正文_第1018章 智王爺的隱藏正文_第532章鬥智鬥勇正文_第740章棄船奔襲正文_第775章撤退正文_第519章邪馬女王(一)正文_第278章子義之計正文_第667章血戰軍營正文_第758章圍城殺陣正文_第1048章 小看了智王爺正文_第661章賊首伏誅正文_第781章追擊出城正文_第330章張頜揚威正文_第1044章 智者老人的無奈正文_第1012章 逼迫匈奴王正文_第979章 無可奈何正文_第217章關羽孫堅正文_第451章 浴場雄風正文_第28章洞房花燭正文_第401章 剿匪立功正文_第583章討價還價(一)正文_第359章釜底抽薪(一)正文_第718章兩種策略正文_第1035章 老劉的不好意思正文_第23章少年張飛正文_第930章 統軍能力正文_第163章設計誘敵正文_第43章負棍請罪正文_第797章四處混亂正文_第289章牛刀初試(一)正文_第207章東進泰山(二)正文_第699章火燒馬家軍正文_第876章 政變正文_第659章誘敵深入正文_第656章甲板比武正文_第627章不戰而勝正文_第461章 手到擒來正文_第76章農夫老劉正文_第782章野外鏖戰正文_第644章虞翻其人正文_第876章 政變正文_第179章初會董卓(一)正文_第106章盧植上任正文_第52章中牟遇賢正文_第763章意外的消息正文_第583章討價還價(一)正文_第473章 回到大漢正文_第594章不速之客正文_第354章分割幽州(一)正文_第458章 摩拳擦掌正文_第307章虎入狼羣正文_第1005章 匈奴王的陰謀正文_第64章厲兵秣馬正文_第228章鬼影再現正文_第797章四處混亂正文_第825章私鹽販子正文_第87章定計除惡正文_第197章關羽神威(二)正文_第217章關羽孫堅正文_第791章護送正文_第359章釜底抽薪(一)正文_第777章冒充正文_第159章大戰前夜正文_第729章關鍵抉擇正文_第536章捨生忘死正文_第772章 動手正文_第522章渡河之戰正文_第314章水淹敵軍正文_第641章巧作安排正文_第893章 三大殺手正文_第253章狹路相逢正文_第921章 糧食的重要性正文_第987章 武術上的壓力正文_第123章休養生息正文_第398章貴霜寺院(二)正文_第976章 智王爺的計劃正文_第547章佔領古屋正文_第965章 智王爺到來正文_第905章 智王爺什麼意思正文_第460章 摧枯拉朽(二)正文_第203章濮陽巷戰(一)正文_第186章攻佔宛城正文_第588章禍起蕭牆正文_第510章狼山定計(一)正文_第411章 友好協定(二)正文_第804章圍殺正文_第226章封賞功臣正文_第38章橄欖球賽正文_第240章文大青天(二)正文_第803章誘敵攻城正文_第320章火攻之計(二)正文_第271章鳥山之戰(二)正文_第888章 試探實力正文_第889章 坐在匈奴王的位置上正文_第591章人國兩得(二)正文_第511章狼山定計(二)正文_第36章初到洛陽
正文_第646章蔡氏兄弟正文_第775章撤退正文_第195章軍中比武(二)正文_第28章洞房花燭正文_第1018章 智王爺的隱藏正文_第532章鬥智鬥勇正文_第740章棄船奔襲正文_第775章撤退正文_第519章邪馬女王(一)正文_第278章子義之計正文_第667章血戰軍營正文_第758章圍城殺陣正文_第1048章 小看了智王爺正文_第661章賊首伏誅正文_第781章追擊出城正文_第330章張頜揚威正文_第1044章 智者老人的無奈正文_第1012章 逼迫匈奴王正文_第979章 無可奈何正文_第217章關羽孫堅正文_第451章 浴場雄風正文_第28章洞房花燭正文_第401章 剿匪立功正文_第583章討價還價(一)正文_第359章釜底抽薪(一)正文_第718章兩種策略正文_第1035章 老劉的不好意思正文_第23章少年張飛正文_第930章 統軍能力正文_第163章設計誘敵正文_第43章負棍請罪正文_第797章四處混亂正文_第289章牛刀初試(一)正文_第207章東進泰山(二)正文_第699章火燒馬家軍正文_第876章 政變正文_第659章誘敵深入正文_第656章甲板比武正文_第627章不戰而勝正文_第461章 手到擒來正文_第76章農夫老劉正文_第782章野外鏖戰正文_第644章虞翻其人正文_第876章 政變正文_第179章初會董卓(一)正文_第106章盧植上任正文_第52章中牟遇賢正文_第763章意外的消息正文_第583章討價還價(一)正文_第473章 回到大漢正文_第594章不速之客正文_第354章分割幽州(一)正文_第458章 摩拳擦掌正文_第307章虎入狼羣正文_第1005章 匈奴王的陰謀正文_第64章厲兵秣馬正文_第228章鬼影再現正文_第797章四處混亂正文_第825章私鹽販子正文_第87章定計除惡正文_第197章關羽神威(二)正文_第217章關羽孫堅正文_第791章護送正文_第359章釜底抽薪(一)正文_第777章冒充正文_第159章大戰前夜正文_第729章關鍵抉擇正文_第536章捨生忘死正文_第772章 動手正文_第522章渡河之戰正文_第314章水淹敵軍正文_第641章巧作安排正文_第893章 三大殺手正文_第253章狹路相逢正文_第921章 糧食的重要性正文_第987章 武術上的壓力正文_第123章休養生息正文_第398章貴霜寺院(二)正文_第976章 智王爺的計劃正文_第547章佔領古屋正文_第965章 智王爺到來正文_第905章 智王爺什麼意思正文_第460章 摧枯拉朽(二)正文_第203章濮陽巷戰(一)正文_第186章攻佔宛城正文_第588章禍起蕭牆正文_第510章狼山定計(一)正文_第411章 友好協定(二)正文_第804章圍殺正文_第226章封賞功臣正文_第38章橄欖球賽正文_第240章文大青天(二)正文_第803章誘敵攻城正文_第320章火攻之計(二)正文_第271章鳥山之戰(二)正文_第888章 試探實力正文_第889章 坐在匈奴王的位置上正文_第591章人國兩得(二)正文_第511章狼山定計(二)正文_第36章初到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