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495章文丑戲呂

當晚兩人一直聊到後半夜纔算把這些事情說完。得知主公對滅倭之事早已經有了安排,戲志才也是如釋重負,畢竟在老劉沒有到來之前,這些事情要完全靠自己來解決。而如今主公到了,自己肩上的擔子也就輕了。有老劉親自出馬,戲志才也相信憑藉如今他所瞭解的倭國的實力,肯定很難與大漢的軍隊抗衡。如此用不了多久,倭國便會成爲大漢帝國的又一個新州。

此後的幾天,老劉便一直在新州治所襄平逗留。期間他也與書院的盧植、楊賜等人專門聊了半天的時間,主要是請他們兩位多幫助楊彪將新州治理好,從而讓新州的百姓無論天下有什麼大事發生,仍然能繼續過上吃飽穿暖的好日子。

盧植已經從楊賜的口中知道幽州之分的來歷,也知道楊彪完全是因爲老劉的幫助才能當上新州的刺史,所以他和楊賜如今也都對楊彪的做法很滿意。要知道先不說別的,單是老劉在幽州和新州所種植的那幾種作物,今年所收穫的糧食估計足夠新州百姓吃上十年都吃不完。而且由於這些作物的豐收,也讓以前只能靠從外地購買糧食才能勉強讓百姓填飽肚子的新州和幽州今年都變成了糧食生產大戶,不再去南方的那些州郡購買糧食。另外便是新州所產的這些糧食並沒有像袁紹那樣囤積居奇,等着到了青黃不接的時候他好賣個好價錢。新州則是按照老劉的吩咐,從去年秋天便開始將部分種子賣到了冀州、青州、兗州和幷州以及更遠的涼州等地,使得那裡的百姓今年都能收穫一部分這些作物作爲種子,到了明年便可以在這些州內大面積進行種植了。

老劉的這一舉動完全是爲大漢天下的百姓着想,而絲毫沒有考慮用這些種子來謀取暴利。這令盧植楊賜等人對老劉的爲人更爲歎服,畢竟如今在大漢境內,如此爲百姓造福的好官已經不多了。

當然了這也不能完全怪那些各地的官吏,因爲有不少人都是在靈帝那裡花了大價錢纔買到的官職,自然有很多人都想在自己的任期內將那些花銷賺回來,而這筆錢也就被轉嫁到了百姓的身上,因此這也是造成如今大漢各地百姓的稅賦普遍過重的主要原因。

盧植與楊賜深諳如今的天下時局。雖然大漢江山已經在劉家傳承了數百年,但是到了靈帝這一朝,實在是到了積重難返的地步了。再加上他們兩人的親身遭遇,更讓他們對靈帝失去了信心。好在如今有了老劉的出現,令他們二人都認爲此乃天佑大漢之意,而且老劉畢竟也是劉家之後,並且在幾年之間爲大漢立下了不世戰功,使得大漢百姓得以過上太平日子。因此現在他們兩人倒是在私下聊天的時候,都以爲如果靈帝駕崩之後,老劉做了皇帝纔會是大漢之幸,也只有這個結果才能令劉家的天下得以延續下去。

不過這些話他們也只是私下說說而已,畢竟靈帝還不到三十歲,而且太子也早已確立。所以老劉要當皇帝對於他們這些大漢的忠臣來說當然是無法接受的,所以兩人每每聊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最後也只能長嘆一聲作罷。

今天在兩人與老劉閒聊的時候,楊賜也假作無意試探了一下老劉的口風,結果看到老劉似乎根本無意去奪取皇位。而是處處去維護大漢江山社稷之時,兩人竟然不由得嘆了口氣。其實在他們的潛意識之中,已經希望老劉能爲了天下百姓着想,成爲君臨天下的大漢皇帝。

老劉畢竟知道將來天下時局的走向,因此他也不能跟自己的恩師盧植和曾經幫過自己大忙的楊賜明說。畢竟當不當皇帝現在對他來說還是小事,如何能讓新州的百姓不再受倭寇侵擾之苦纔是他必須儘快解決的問題。

不過與兩人的一番長談,也讓老劉感覺到了自己肩上擔子的分量。看來恩師和楊賜是真的把大漢的未來寄託在了自己的身上,只是自己該如何行事,老劉覺得還是等將來天下大亂了之後再說,畢竟到那時候很多事情便不再像現在這般棘手,而是自己只要順應時局,自然便會有水到渠成的結果。

對於如何出兵滅倭一事,老劉在與新州的一衆官員商議了之後,便決定只從新州調走高順的步兵軍跟隨老劉前往耽羅島。因爲老劉知道倭國的地形以山地居多,因此很多的戰事騎兵肯定難以發揮作用,而且在耽羅島已經有關羽的輕騎兵一個軍一萬六千名士兵,再加上兩萬水軍士兵,完全可以取得這次對倭國之戰的勝利。現在要做的便是先把隊伍在耽羅島集結,然後便由老劉帶着這支步兵軍和關羽的輕騎兵軍乘坐水軍的戰船離開耽羅島,組成一支強大的戰隊前去倭國完成滅倭大計。

爲了防止高順的步兵軍被調離韓郡之後,倭寇趁機上岸作亂,戲志才建議把駐紮在襄平城的一個輕騎兵師暫時調往韓郡南端的沿海一帶駐紮。輕騎兵的移動速度快,可以更好的防禦倭寇可能對那一帶百姓的騷擾。

爲了能儘快完成隊伍的集結,老劉便讓戲志才馬上派人快馬趕往韓郡,告訴高順在接替他們的輕騎兵師到了之後,他便馬上帶着步兵軍的全部士兵趕往樂浪郡的列口港,自己稍後也會趕往那裡,然後與高順帶着的步兵軍一道,從那裡乘坐水軍的戰船前往耽羅島。爲了讓水軍的戰船也能儘快趕到列口港,老劉同時讓戲志才儘快派人去給周泰送信,命他以最快的速度帶着能夠運送一萬六千名士兵和輜重的戰船趕到列口港。戲志才知道這兩件事都耽擱不得,因此便馬上派人分頭前去給高順和周泰送信去了。

戲志才本想跟隨老劉一道前去耽羅島,從而也能參與滅倭之戰。但是楊彪說什麼都不肯放戲志才離開。老劉考慮再三,如今的新州雖然風平浪靜,但是一旦朝廷那邊有變,那麼袁紹肯定不會老老實實的守着幽州一地,到時候他肯定會想辦法擴張自己的勢力,新州自然是首當其衝。另外便是新州的一切軍務如今都由戲志才負責,他要是離開了楊彪便如缺了左膀右臂一般,所以最後老劉決定戲志才還是留在新州,繼續輔佐楊彪做好新州的軍政要務。

小太監李強和淳于瓊在得到了一筆豐厚的賞金之後,便在老劉離開之前帶着御林軍離開了襄平城,沿着來時的道路回洛陽了。不過這次他們可不像來的時候走的那麼急了,因此李強還讓淳于瓊幫自己找了輛馬車,這樣自己回去的路上也就再也不用騎在馬背上受顛簸之苦了。

在一切安排好之後,老劉便告辭了新州的一衆官員和盧植、楊賜等人,帶着文丑、張飛和二十名親衛隊員,離開了襄平城,沿着新州寬闊的官道趕奔樂浪郡的治所朝鮮城。老劉打算在朝鮮城會會樂浪郡的太守關靖和都尉呂曠之後,便在那裡等侯高順的步兵軍。然後再與他們一道前往列口港等候周泰的戰船。

如今老劉的隊伍真的是輕裝上陣了,沒有了李強和御林軍那些人的拖累,他們的行軍速度更快。只用了不到三天的時間,老劉等人便趕到了樂浪郡的治所朝鮮城。

這次老劉也沒有麻煩樂浪太守關靖和都尉呂曠親自來城門迎接自己,而是讓守衛城門的士兵直接把他們帶到了城中的太守府中。

正在處理公務的關靖得知是耽羅王到了,倒令他有些摸不着頭腦。畢竟老劉的這個耽羅王是剛剛由朝廷任命的,因此除了朝中的大臣之外,其他的地方官幾乎還都不知道此事。不過不管來的是誰,畢竟也是王爺的身份,因此關靖急忙出了公事大廳,同時讓人去通知都尉呂曠,他也快步趕到了府門外迎接不知道到底是誰的耽羅王。

等關靖出了府門,馬上便看到了正在門外等候的老劉等人。關靖急忙趕到老劉面前跪倒行禮,同時嘴裡道:“主公什麼時候成了耽羅王了?我還在納悶我朝什麼時候出了個耽羅王,原來竟然是主公到了,主公在上,下官給您行禮了。”關靖說完,便在地上給老劉磕了幾個頭。

老劉急忙上前把關靖拉了起來,然後笑着對關靖道:“士起(關靖字)不必多禮,我原來那個平北王的封號因爲聽上去有些過時了,所以我便請皇上給我更改了封號,也免得授人以柄。士起如今把樂浪治理的井井有條,果然不愧賢才之名。看來有士起在樂浪任職,也是樂浪百姓之福了。”

“主公過獎了,我不過是按照主公的想法來治理樂浪而已,樂浪能有如今的繁榮,百姓能過上今天的好日子,全是因爲主公的英明所致,主公快請進屋裡說話,我已經派人去通知呂都尉了,估計他馬上也會過來了。”關靖被老劉拉起來之後,便對老劉道。

正文_第435章 誰是強者正文_第444章 皇宮盛宴(一)正文_第73章法定祭日正文_第580章緩兵之計正文_第754章城下對峙正文_第48章劍師王越正文_第492章 徐庶之才正文_第619章歷陽慶功正文_第256章回轉幽州正文_第232章同門相殘正文_第136章黃巾起義(一)正文_第18章烏桓大軍正文_第27章雙喜臨門正文_第406章 求取捨利(一)正文_第104章春色無邊(二)正文_第909章 匈奴王叫劉備正文_第939章 下棋人正文_第809章搶奪兵權正文_第769章 南宮羽正文_第157章汪陶混戰正文_第735章巧遇正文_第89章勞軍歌舞正文_第490章 新州之旅(二)正文_第423章 爾虞我詐(二)正文_第818章宮廷內亂正文_第230章狹路相逢(二)正文_第10章初見成效正文_第250章細說外族(二)正文_第909章 匈奴王叫劉備正文_第476章 計賺董卓正文_第222章老劉之惑(一)正文_第716章陸遜正文_第164章羊入虎口(一)正文_第848章 名士正文_第1章初回三國正文_第588章禍起蕭牆正文_第128章狼狽爲奸(二)正文_第332章周倉之敗(一)正文_第714章混入城內正文_第854章 幾個匈奴人正文_第335章蹋頓登場正文_第931章 匈奴王的目的正文_第863章 暫時平衡正文_第1031章 識破謊言正文_第1038章 陸遜的看法正文_第321章兵不厭詐正文_第946章 所謂局勢正文_第858章 報仇正文_第869章 破城正文_第894章 論佔便宜正文_第547章佔領古屋正文_第591章人國兩得(二)正文_第886章 匈奴王的動作正文_第966章 老劉的計劃正文_第601章南下之旅正文_第594章不速之客正文_第352章夜訪楊賜(二)正文_第254章斬盡殺絕正文_第695章麋竺的算計正文_第545章 大勢已去(一)正文_第488章前往耽羅正文_第668章救援正文_第111章螳螂捕蟬(二)正文_第468章 大漢雄風(一)正文_第323章放虎出山正文_第887章 初見匈奴王正文_第421章 階下之囚正文_第943章 出頭鳥正文_第580章緩兵之計正文_第403章 盛大晚宴(一)正文_第659章誘敵深入正文_第871章 黎陽城正文_第797章四處混亂正文_第332章周倉之敗(一)正文_第674章佔據安陽正文_第151章伏兵出擊(二)正文_第511章狼山定計(二)正文_第783章大公子的去向正文_第368章滅匈揚威正文_第903章 出乎預料的局面正文_第101章遼東大捷正文_第504章打探軍情正文_第1019章 老劉的看中正文_第170章計將安出(二)正文_第36章初到洛陽正文_第498章唐突佳人正文_第77章處置亂黨正文_第162章奉旨出兵(二)正文_第666章變故正文_第1024章 老劉的理解正文_第696章聯姻正文_第454章 美女鬥士正文_第637章以卵擊石正文_第568章各個擊破正文_第552章壯哉徐晃(一)正文_第498章唐突佳人正文_第82章蹋頓攻城正文_第432章 羅馬軍團正文_第858章 報仇正文_第24章張飛拜師
正文_第435章 誰是強者正文_第444章 皇宮盛宴(一)正文_第73章法定祭日正文_第580章緩兵之計正文_第754章城下對峙正文_第48章劍師王越正文_第492章 徐庶之才正文_第619章歷陽慶功正文_第256章回轉幽州正文_第232章同門相殘正文_第136章黃巾起義(一)正文_第18章烏桓大軍正文_第27章雙喜臨門正文_第406章 求取捨利(一)正文_第104章春色無邊(二)正文_第909章 匈奴王叫劉備正文_第939章 下棋人正文_第809章搶奪兵權正文_第769章 南宮羽正文_第157章汪陶混戰正文_第735章巧遇正文_第89章勞軍歌舞正文_第490章 新州之旅(二)正文_第423章 爾虞我詐(二)正文_第818章宮廷內亂正文_第230章狹路相逢(二)正文_第10章初見成效正文_第250章細說外族(二)正文_第909章 匈奴王叫劉備正文_第476章 計賺董卓正文_第222章老劉之惑(一)正文_第716章陸遜正文_第164章羊入虎口(一)正文_第848章 名士正文_第1章初回三國正文_第588章禍起蕭牆正文_第128章狼狽爲奸(二)正文_第332章周倉之敗(一)正文_第714章混入城內正文_第854章 幾個匈奴人正文_第335章蹋頓登場正文_第931章 匈奴王的目的正文_第863章 暫時平衡正文_第1031章 識破謊言正文_第1038章 陸遜的看法正文_第321章兵不厭詐正文_第946章 所謂局勢正文_第858章 報仇正文_第869章 破城正文_第894章 論佔便宜正文_第547章佔領古屋正文_第591章人國兩得(二)正文_第886章 匈奴王的動作正文_第966章 老劉的計劃正文_第601章南下之旅正文_第594章不速之客正文_第352章夜訪楊賜(二)正文_第254章斬盡殺絕正文_第695章麋竺的算計正文_第545章 大勢已去(一)正文_第488章前往耽羅正文_第668章救援正文_第111章螳螂捕蟬(二)正文_第468章 大漢雄風(一)正文_第323章放虎出山正文_第887章 初見匈奴王正文_第421章 階下之囚正文_第943章 出頭鳥正文_第580章緩兵之計正文_第403章 盛大晚宴(一)正文_第659章誘敵深入正文_第871章 黎陽城正文_第797章四處混亂正文_第332章周倉之敗(一)正文_第674章佔據安陽正文_第151章伏兵出擊(二)正文_第511章狼山定計(二)正文_第783章大公子的去向正文_第368章滅匈揚威正文_第903章 出乎預料的局面正文_第101章遼東大捷正文_第504章打探軍情正文_第1019章 老劉的看中正文_第170章計將安出(二)正文_第36章初到洛陽正文_第498章唐突佳人正文_第77章處置亂黨正文_第162章奉旨出兵(二)正文_第666章變故正文_第1024章 老劉的理解正文_第696章聯姻正文_第454章 美女鬥士正文_第637章以卵擊石正文_第568章各個擊破正文_第552章壯哉徐晃(一)正文_第498章唐突佳人正文_第82章蹋頓攻城正文_第432章 羅馬軍團正文_第858章 報仇正文_第24章張飛拜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