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604章租地建港(二)

朱治,這個名字雖然不是很熟,但是老劉至少也知道在三國時期有這麼一號人物。看來現在朱治尚未投靠孫權,只是這朱治不管是武功還是謀略都不是很出衆,因此對於此人老劉也不是特別在意。

跟着朱治進入刺史府議事廳,早已經有一名四十多歲的中年文士在廳中等候。看到老劉等人進來之後,此人掃視了衆人一遍,目光便馬上落在了老劉身上。

只見此人向老劉點了點了一下頭後道:“在下便是揚州刺史陳溫,聽說是新州水軍統領到了,不知諸位來我揚州有何公幹?”

看到陳溫竟然向自己點頭,衆人心中都很納悶。老劉急忙向郭嘉使了個眼色,讓他趕緊出頭說話。

郭嘉對着陳溫深施一禮道:“陳大人,我乃新州水軍軍師郭嘉,這位是新州水軍統領周泰,我們此次來揚州,也是奉了新州刺史陳大人之命,前來看看能否在揚州修建一座大的港口,以便今後新州與南方各州可以通過海路進行貿易及運送商旅客人,不知陳大人是否有意與我新州進行合作?”郭嘉只是向陳溫介紹了自己和周泰,並沒有直接說出老劉的身份。

聽完郭嘉的話,對面的揚州刺史陳溫似乎有些詫異。又看了老劉幾眼,才急忙請衆人先坐下,雙方合作的事等大家坐好之後再慢慢商量。

於是陳溫繼續坐在自己中間的主位上,左邊是揚州刺史府的幾位文武官員,陳溫也一一做了介紹。其中除了剛纔出去迎接衆人的薄曹從事朱治之外,還有治中從事秦鬆,別駕從事全柔。

其實陳溫這樣做,擺明了還是想知道老劉的身份。幾人在府**現之後,陳溫便早已發現雖然郭嘉是新州水軍的軍師,而周泰則是水軍的統領,但是老劉纔是他們之中真正的主事之人,因此他現在是急於知道老劉到底是什麼身份,所以介紹完自己這邊的幾位從事之後,陳溫便望着郭嘉,看他如何介紹老劉。

沒想到郭嘉和周泰向對面的幾位從事行禮之後,便沒有繼續介紹老劉的身份。而他們這邊坐下的時候,是郭嘉排在了第一位,接下來是周泰,老劉坐在了第三位。不過文丑不明白其中的玄機,與以往一樣竟然還是站在了老劉的身後。而他這一站,更讓陳溫相信老劉絕非常人。單是老劉的氣度便明顯異於他人。只是對方不再介紹,估計其中應該是有什麼難言之隱,因此陳溫也就沒有繼續追問下去。

衆人坐好之後,郭嘉便繼續剛纔的話題,說起了自己奉新州刺史楊彪楊大人之命,前來與揚州刺史陳大人相商,準備開闢一條從新州到揚州的海上航線。新州已經有了幾個現成的港口,因此是否可以在揚州的繆縣或是江乘縣等地租借一塊地皮來修建碼頭。這樣便可以順利的通過海路將兩地連接起來。

儘管陳溫對於老劉的身份尚存疑慮,不過郭嘉提出的這個建議倒是不錯。這兩年大漢各州都已經知道幽州和新州由於有了幾種新的農作物,糧食的產量大幅提高,不僅一改以往只能從南方購買糧食的習慣,反而開始向南方出售產自兩州的那些大家從未見過的糧食。而且其他州郡也都在從兩州購買這些糧食的種子,以便在自己的地盤內種植。只是新州還好,幽州的種子價格被袁紹擡的很高,因此如今這些種子都很難買到。若是新州要在自己的揚州租地建造碼頭,自己倒是可以借這個機會,向他們提出購買一些種子的要求。

由於雙方各有需求,且又都能滿足對方的需要,自然是一拍即合。因此關於新州在揚州的繆縣租地建造港口,揚州從新州購買玉米等作物種子的事情很快便落實了。在郭嘉與秦鬆等人把這兩件事情的細節全部商量好了之後,看看晚飯時間也快到了,陳溫便提出爲了慶祝雙方的合作成功,當晚他要在刺史府擺宴,爲郭嘉等人洗塵接風。

買賣談成了,喝喝酒慶祝一下也是人之常情,因此郭嘉便急忙答應了陳溫的建議。而老劉也覺得這米有什麼不妥,自然不便反對。因此幾人又閒聊了一陣之後,便跟着陳溫進入了早已擺好酒菜的大殿之中。

這次安排座位的時候,由於大殿中也都擺放着圓桌,因此自然是衆人坐在了一張桌子邊上。不過陳溫故意在老劉尚未坐下之時,將他拉到了自己的身邊坐了下來。

老劉雖然推辭,但是陳溫卻對老劉道:“雖然郭軍師未曾介紹先生的身份,但以我多年的閱人經驗,先生絕非尋常之人。不知此時先生是否願意將身份和姓名告知於我呢?”

通過近半天的接觸,老劉也看出陳溫絕非奸詐狡猾之輩。且陳溫爲官也頗有賢名,告訴他自己的身份也未嘗不可。而且老劉也想好了,自己可以告訴陳溫此次前來揚州的目的,除了租地建造港口,以方便南北交通運輸之外,最主要的還是來救治那些遭受瘟疫之苦的百姓。如此一來,即便是自己擅自離開封地,但是有了這個藉口,有着愛民如子口碑的陳溫也斷然不會爲難自己。

不過開口之前,老劉還是看了一眼身邊的郭嘉。郭嘉也聽到了剛纔陳溫的問話,自然明白老劉的意思。而且他也覺得到了現在,老劉便是告訴陳溫自己的身份也不會有什麼大礙。因此郭嘉也向老劉點了點頭,示意自己同意老劉公開自己的身份。

於是老劉便對陳溫道:“陳大人,非是我不願意告訴你們我的身份,其中實是有些有些難言之隱。不過我相信陳大人與在座的諸位對我也不會有什麼惡意,我也就據實相告。實不相瞞,我便是耽羅王劉備劉玄德。”

老劉的話音剛落,陳溫等人剛剛坐下的身體馬上都跳了起來,一個個睜大了眼睛看着老劉,因爲在他們的心中,對外爲大漢開疆闢土,對內平定黃巾之亂的大漢耽羅王便如神話一般存在,而今天竟然出現在了幾人面前,他們當然會有此反應了。

聽到老劉表明自己的身份之後,陳溫急忙起身,恭恭敬敬的向老劉行跪拜大禮。畢竟老劉的身份是耽羅王,又是靈帝的同宗兄弟,官位比起他這個刺史來自然要高一些。看到陳溫給老劉行禮,在座的其他幾位揚州的文武官員也都跟在陳溫之後跪倒在地,向老劉叩首。

老劉急忙對陳溫等人道:“諸位大人不必客氣,快快請起。我此次來揚州,並沒有向朝廷請示,因此還要請各位大人多多包涵纔是。”老劉一邊說,一邊把爲首的陳溫拉了起來。

陳溫起來之後對老劉道:“王爺爲我大漢開疆闢土,內平戰亂,使得北方的百姓如今都能過上吃穿不愁的好日子。實乃我大漢的棟樑之才。我等對王爺仰慕已久,今日有幸見到王爺,實是我等的福分。”

陳溫說完,朱治、秦鬆和全柔幾人也都連聲附和,看來如今老劉的名聲早已傳遍了大漢的各地,便是在遠離幽州的江南,大家也都知道老劉爲大漢天下百姓所做的一切。

既然知道了老劉的身份,陳溫當然不會自己再坐主位了,而是請老劉坐在了上首。然後自己坐在老劉剛纔的位置相陪。

對於陳溫,老劉與郭嘉均不是特別瞭解,因此老劉便向陳溫打聽了一下,於是陳溫便將自己的經歷簡單向他們介紹了一下。

陳溫乃是豫州汝南人,家中也是當地的名門望族,因此陳溫從小就被送到臨近的潁川書院求學。由於陳溫天資聰慧,頗得書院中幾位老師的賞識。而後來陳溫也果然沒有辜負家族和老師的期望,在仕途上一帆風順,先後做過縣令、郡太守等職,到了去年,還不到五十歲的陳溫便坐上了揚州刺史的位置。

原來也是從潁川書院出來的學子,這樣說來他與郭嘉倒是同門。因此兩人也相談甚歡。於是衆人邊吃邊聊,而老劉也藉着這個機會了解了一下朱治等人的情況。

在座的三位從事之中,朱治出身于丹陽郡故彰縣,自幼便喜好習文練武,不過兩方面都不是很出衆。他也算是從基層做起。最初只是當地的縣吏,由於朱治做事認真,從不出錯,因此倒也很得上司賞識,一步步升遷到了今天的揚州薄曹從事。

至於全柔,年幼時倒是與朱治有幾分相似。不過長大之後,便被舉爲孝廉而得以入朝爲官。後來因得罪上峰而辭官回家。陳溫擔任揚州刺史後,知道全柔的才能,便請其擔任了揚州刺史府的別駕從事。

至於三人中官位最高的治中從事秦鬆,老劉則一點兒印象都沒有。不過他能在全柔與朱治二人之上,足以證明其才學應當不錯,因此老劉倒是與秦鬆談的更多一些。

秦鬆乃是徐州廣陵人氏,曾經與同鄉張紘一道前往都城洛陽求學。雖然對秦鬆不熟,但是張紘老劉可是知道,後來與張昭被人稱爲江東二張。看來能與張紘相提並論,這秦鬆的學識也應該不錯,至少應該在朱治、全柔之上。而老劉與秦鬆長談之下,才發覺此人果然有些才學,至少在學識上,便不在陳宮幾人之下。

正文_第335章蹋頓登場正文_第31章刺客鬼影正文_第258章明爭暗鬥(一)正文_第310章城中亂戰(二)正文_第930章 統軍能力正文_第79章陰差陽錯正文_第125章借刀殺人(二)正文_第1040章 不一樣的思想正文_第682章合作的條件正文_第197章關羽神威(二)正文_第905章 智王爺什麼意思正文_第888章 試探實力正文_第947章 老天的意思正文_第632章前往荊州正文_第197章關羽神威(二)正文_第267章水軍脫險正文_第150章伏兵出擊(一)正文_第915章 警告正文_第753章南陽策略正文_第829章荊州攻防正文_第124章借刀殺人(一)正文_第94章鬥將混戰正文_第113章關羽初戰正文_第720章軍鎮的聯合正文_第593章統一倭島正文_第53章穎川書院正文_第155章雙雄初會(一)正文_第732章司馬家族正文_第563章無處可逃正文_第202章水道襲城正文_第576章王城議事正文_第59章半價贖身正文_第1002章 智王爺的心胸正文_第196章關羽神威(一)正文_第372章左擁右抱正文_第689章組建新軍正文_第549章軍營惡戰正文_第259章明爭暗鬥(二)正文_第548章關羽之危正文_第944章 漢朝靈帝正文_第263章北伐戰起(一)正文_第516章雉姬尾子正文_第904章 智王爺的陰謀正文_第438章 口服心服正文_第116章發展經濟(一)正文_第693章夜襲正文_第575章如實相告正文_第625章誘敵回援(二)正文_第43章負棍請罪正文_第975章 心機手段正文_第650章納金贖罪正文_第474章 無雷子葉正文_第122章喜獲豐收正文_第87章定計除惡正文_第295章再展神威正文_第626章水盜中計正文_第525章棋高一着正文_第982章 冷箭的愛好正文_第789章混入步兵營正文_第610章力挽狂瀾(一)正文_第1019章 老劉的看中正文_第158章大獲全勝正文_第806章半塊玉佩正文_第197章關羽神威(二)正文_第904章 智王爺的陰謀正文_第31章刺客鬼影正文_第53章穎川書院正文_第1038章 陸遜的看法正文_第801章老劉的計劃正文_第257章遼東公孫正文_第265章誤入耽羅正文_第868章 守軍偷襲正文_第52章中牟遇賢正文_第951章 匈奴的智者正文_第682章合作的條件正文_第139章火燒連營(二)正文_第692章山賊的算計正文_第670章莫名廝殺正文_第643章初入荊州正文_第548章關羽之危正文_第771章 參見代王正文_第973章 老劉的愚昧正文_第349章再續前緣(二)正文_第832章糧草通道正文_第926章 匈奴和漢朝的關係正文_第824章目標荊州正文_第910章 匈奴王的尷尬正文_第640章一舉兩得正文_第346章暗箭難防(三)正文_第763章意外的消息正文_第138章火燒連營(一)正文_第81章城中混戰正文_第624章誘敵回援(一)正文_第285章韓王逃逸正文_第335章蹋頓登場正文_第405章 賭酒獲勝正文_第66章定計除奸正文_第634章寺院遇匪正文_第158章大獲全勝正文_第311章死地後生
正文_第335章蹋頓登場正文_第31章刺客鬼影正文_第258章明爭暗鬥(一)正文_第310章城中亂戰(二)正文_第930章 統軍能力正文_第79章陰差陽錯正文_第125章借刀殺人(二)正文_第1040章 不一樣的思想正文_第682章合作的條件正文_第197章關羽神威(二)正文_第905章 智王爺什麼意思正文_第888章 試探實力正文_第947章 老天的意思正文_第632章前往荊州正文_第197章關羽神威(二)正文_第267章水軍脫險正文_第150章伏兵出擊(一)正文_第915章 警告正文_第753章南陽策略正文_第829章荊州攻防正文_第124章借刀殺人(一)正文_第94章鬥將混戰正文_第113章關羽初戰正文_第720章軍鎮的聯合正文_第593章統一倭島正文_第53章穎川書院正文_第155章雙雄初會(一)正文_第732章司馬家族正文_第563章無處可逃正文_第202章水道襲城正文_第576章王城議事正文_第59章半價贖身正文_第1002章 智王爺的心胸正文_第196章關羽神威(一)正文_第372章左擁右抱正文_第689章組建新軍正文_第549章軍營惡戰正文_第259章明爭暗鬥(二)正文_第548章關羽之危正文_第944章 漢朝靈帝正文_第263章北伐戰起(一)正文_第516章雉姬尾子正文_第904章 智王爺的陰謀正文_第438章 口服心服正文_第116章發展經濟(一)正文_第693章夜襲正文_第575章如實相告正文_第625章誘敵回援(二)正文_第43章負棍請罪正文_第975章 心機手段正文_第650章納金贖罪正文_第474章 無雷子葉正文_第122章喜獲豐收正文_第87章定計除惡正文_第295章再展神威正文_第626章水盜中計正文_第525章棋高一着正文_第982章 冷箭的愛好正文_第789章混入步兵營正文_第610章力挽狂瀾(一)正文_第1019章 老劉的看中正文_第158章大獲全勝正文_第806章半塊玉佩正文_第197章關羽神威(二)正文_第904章 智王爺的陰謀正文_第31章刺客鬼影正文_第53章穎川書院正文_第1038章 陸遜的看法正文_第801章老劉的計劃正文_第257章遼東公孫正文_第265章誤入耽羅正文_第868章 守軍偷襲正文_第52章中牟遇賢正文_第951章 匈奴的智者正文_第682章合作的條件正文_第139章火燒連營(二)正文_第692章山賊的算計正文_第670章莫名廝殺正文_第643章初入荊州正文_第548章關羽之危正文_第771章 參見代王正文_第973章 老劉的愚昧正文_第349章再續前緣(二)正文_第832章糧草通道正文_第926章 匈奴和漢朝的關係正文_第824章目標荊州正文_第910章 匈奴王的尷尬正文_第640章一舉兩得正文_第346章暗箭難防(三)正文_第763章意外的消息正文_第138章火燒連營(一)正文_第81章城中混戰正文_第624章誘敵回援(一)正文_第285章韓王逃逸正文_第335章蹋頓登場正文_第405章 賭酒獲勝正文_第66章定計除奸正文_第634章寺院遇匪正文_第158章大獲全勝正文_第311章死地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