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世代爲賊?

中平六年十一月,王燦掌握汝南城已經半個月了。

半個月的時間,王燦提拔親信,罷黜異己,逐漸的收攏汝南城黃巾的勢力,將汝南城內的黃巾整編成鐵板一塊,同時有周倉和裴元紹兩個武將訓練士兵,黃巾士兵的整體實力開始逐漸的提升。

王燦曾擔心袁術會因爲紀靈身死,繼而發兵攻打汝南。

只是等了半個月,袁術依舊沒有動靜,爲此王燦專門派人前往南陽打聽袁術的消息。

得到斥侯源源不斷的傳回來消息,王燦終於明白了袁術爲什麼沒有動靜,不是袁術不想發兵攻打汝南,而是袁術沒有能力攻打汝南。自董卓率領西涼鐵騎進入洛陽,把持朝綱之後,董卓開始大肆招攬黨錮之禍被迫害的黨人和世家大族,尤其是袁術這樣出身於四世三公的嫡系子孫,更是成爲董卓招攬的對象,但是袁術看不起董卓一介武夫,因此不想歸附董卓,卻又害怕董卓報復,匆忙間帶着家臣逃到了南陽。

袁術派紀靈配合鮑鴻攻打汝南,存的是趁機佔據汝南的心思。

只是袁術沒想到的是,紀靈居然被王燦一箭射殺,使得袁術賠了大將又折兵。

如今的袁術不過是逃出洛陽的喪家之犬,除了四世三公的名望,根本沒有足夠的實力。紀靈被王燦殺死了,袁術也只能啞巴吃黃連。不過,王燦也知道殺死紀靈,以袁術的小性子肯定會報復的。鑑於此,王燦心中歸順朝廷的念頭更加迫切了,如今董卓把持朝政,正是王燦亂中取利的大好時機,只要董卓頒下詔書,王燦就能夠搖身一變,從人人喊打的黃巾賊變爲朝廷正統官員……

汝南城,郡守府大廳。

王燦坐在大廳正上方,左側第一位坐着周倉,第二位坐着柳成,右側第一位坐着裴元紹,第二位坐着董方,後面依次是黃巾軍中的一衆校尉、百夫長,王燦正襟危坐,坐在大廳正上方,目光掃視了下方的衆人一眼,沉聲道:“今日召集諸位,乃是有重要的事情需要諸位共同討論,希望能夠集思廣益,討論一個章程出來。”

周倉一臉嚴肅,拱手道:“不知主公所言何事?”

王燦臉上閃過一絲笑意,道:“我準備歸順朝廷,不知諸位意下如何?”

“什麼,歸順朝廷?”

霎那間,整個大廳中充滿了驚呼聲,一個個黃巾將領面色突變,驚訝的望着王燦,更有甚者,私下裡小聲的喝罵王燦是白眼狼,剛剛從龔都、劉闢手中接過了汝南城,就要把汝南城讓給朝廷。

周倉、裴元紹倆人都是知道情況的,坐在坐席上一動不動,靜觀其變。

柳成雖然眼中露出驚訝之色,但是出於對王燦的信服,卻沒有說話,他相信王燦定然不是無的放矢,肯定有話要說,所以擡起頭,目光盯着王燦,等待着王燦說話。

至於董方,神色竟有些複雜了,臉色一會兒青,一會兒白,眼中閃過一絲複雜之色。

董方是劉闢的貼身侍衛,與官兵交戰多年,對朝廷恨之入骨。如今王燦要歸順朝廷,董方心中自然不高興了,但是因爲王燦卻是非常優秀,不僅殺死紀靈、鮑鴻,還帶回了劉闢、龔都的屍首,這些都是無法抹去的功績,董方雖然能力不出衆,但是也明白若是沒有王燦,汝南黃巾肯定是一盤散沙,任人欺凌的對象。

一時間,董方的心中好似打翻了五味瓶,複雜無比,不知道說些什麼。

黃巾將領中,脾氣火爆的黃巾將領,直接站起身來,道:“主公,我們是黃巾,和狗皇帝有不共戴天之仇,怎麼能歸順朝廷呢?歸順朝廷之事,請主公三思啊!”

王燦神色一冷,呵斥道:“吵什麼吵,這裡是議事的地方,不是菜市場,想要說話,一個一個的站出來說話。”

王燦話音落下,嘈雜的大廳頓時安靜了下來。

半個月,王燦威望日盛,黃巾將領對王燦也是越發的敬畏起來,王燦一聲呵斥,頓時沒了人嗡嗡的說話了。

王燦目光掃視了大廳中的衆人一眼,停頓了片刻,冰冷的神色又變得佈滿笑容,語重心長的說道:“我召集諸位前來,不是讓你們來這來吵架擡槓的,是爲了商量歸順朝廷這件事情的,你們有話要說的,一個一個的站出來,仔細的把你們的想法說清楚,不要在下面起鬨,若是再有起鬨的人,別怪本將不講人情了。”

王燦聲音冷測測的,坐在下方的黃巾將領感覺背脊一陣發冷。

周倉搖了搖頭,似乎大家都忘記了,坐在大廳正上方的人是個殺伐決斷的主兒。

這時,一個年長的校尉站出來道:“主公,我兒子就是被官兵殺死的,我和官兵的仇恨不共戴天,主公若是要歸順朝廷,我老吳第一個不同意。”

說完之後,老吳悶悶的回到了坐席之上。

見王燦沒有發怒,而是帶着和善的笑容,下方的一衆官兵心思也活絡了開來,又一個年紀輕輕的百夫長走出來,恭敬的說道:“主公,我父母親人全都死在官兵手中,父母之仇,不共戴天,還請主公諒解。我們加入黃巾都是爲了能夠報仇雪恨,同時能夠有一碗飯吃,若是投降了朝廷,我們當兵還有什麼意義呢?”

王燦搖了搖頭,臉上依舊帶着笑容,沒有說話。

百夫長退下之後,一個校尉又走了出來道:“主公,我們這一羣人都是被朝廷給逼的,若是您歸順了朝廷,我們該怎麼辦?難道要我們放下武器,又重新過那種朝不保夕,整天爲生計而哀愁的日子嗎?”

百夫長搖了搖頭,然後退了回去。

一個又一個的校尉、百夫長站出來說話,說得最多的便是生活,以及仇恨問題。

王燦聽完所有人的話之後,沉默良久,問道:“你們想到的事情都是關於自己的,大多是關於能不能活下去,亦或是能不能爲親人報仇,這些想法我都能理解,我也很認同大家的想法。但是你們有沒有爲你們的子孫後代考慮過,黃巾的時代早已經過去了,大賢良師這般人物尚且不能推翻朝廷,何況是現在情況日落西山的黃巾呢。”

“正所謂一日爲賊,一世爲賊,我們這羣人背上了‘黃巾賊’的稱呼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的子孫後代頭上還要頂着一個‘黃巾賊’的稱呼過日子,我相信大家也不想看到這些,因此,我纔想着歸順朝廷,佔據大義,這樣我們才能夠光明正大的盤踞汝南城,成爲汝南的主人,這樣大家的子孫後代纔有一個光明的未來。”

王燦的聲音不大,語速不快,但是所有的人都聽見了。

先前還激動莫名想要與王燦爭辯的人都沉默了下來,一臉的沉思。

沒有人願意拿自己子孫後代的前途作爲賭注,一旦揹負上了黃巾賊的稱呼,想要擺脫,唯一的出路便是歸順朝廷,搖身一變成爲朝廷的人,纔有可能洗刷掉身上的印記,因此王燦話說完之後,所有的將領都陷入了沉思當中。

父母之仇、兒女之仇、生活困窘,這些都是小事情。

相比於子孫後代的前途,這些都顯得太蒼白無力了。

不孝有三,無後爲大,繼承香火的子孫後代纔是重中之重,若是兒孫頭上頂着一個‘賊’字過日子,卻不是所有的人希望看到的,因此大廳中沉寂良久之後,便紛紛有人站出來同意王燦的話,不再出言反對。

即使有一兩人出言反對,也被一衆黃巾將領給瞪回去了。

王燦看着衆人的神情,滿意的點點頭道:“既然諸位同意了,那我便準備啓程前往長安,爲諸位謀一個大好的前程,也爲你們的子孫後代謀一個幸福安穩的家庭,不過我走之後,還希望衆位能夠衆志成城,守好汝南,若是汝南丟失了,我們也沒有翻身的資本了。”

“主公放心,我等定不讓主公失望!”

一衆黃巾將領轟然迴應,炸雷般的聲音不停的在客廳中迴盪,久久不息。

第1042章 諸葛亮造的孽來了第108章 趙雲之威第1186章 師兄顧雍第409章 孤身入營第1094章 司馬懿的攻心之策第323章 忽悠第567章 王燦的惡作劇第469章 親自去拜訪第591章 龐德之計第31章 一家之言第620章 曹操心理失衡第591章 龐德之計第697章 北邊的情況第837章 絕世美男子第1016章 襄陽亂第246章 扭轉局勢第800章 稱王第194章 董卓的胸襟第647章 逗留第542章 取名的爭執第548章 劉協之悲第614章 鏖戰第927章 王燦領兵抵達第621章 應對之法第6章 路遇周倉第163章 王燦遇到荀彧第957章 瑞雪兆豐年第975章 諸葛密謀荊州第181章 混入糧倉第72章 雷霆手段第1111章 由孫策引發的開端第1042章 諸葛亮造的孽來了第481章 大材小用第753章 穩住陳宮第463章 路遇老道士第75章 王燦之怒第728章 新辦法第34章 實力第768章 左慈的來意?第356章 鄧正的連環殺第746章 趁勝追擊第1014章 呂蒙抵達襄陽第102章 常山趙子龍第1220章 曹操跳坑了第1章 力挽狂瀾第1305章 最後的決戰拉開序幕第179章 戰前的準備第1232章 引狼入室第1162章 天降的餡餅第374章 不佔任何優勢第879章 錦馬超第1126章 太史慈被囚第13章 火攻(2)第1256章 拍死夏侯惇第24章 初識第1050章 孫策衝營第1131章 魏延VS潘璋第3章 墊腳石第375章 不敵衆人第460章 援軍來臨第619章 善後第1273章 魏軍將領躁動的心第139章 王燦的肺腑之言第178章 勝利的機會第61章 分析第1163章 考校陸遜第126章 賠償的問題第1295章 甘寧的辦法第1220章 曹操跳坑了第841章 馬騰的大旗倒了第1141章 孫堅的第一波攻擊被阻第293章 雪中送炭第502章 故意露出破綻第867章 南羌和燒當第403章 劉焉之死(下)第20章 鮑鴻的野望(2)第1296章 冷夜裡的一把大火第218章 決戰帖第1261章 曹丕北上第826章 土辦法第824章 法正的主意第752章 機會來了第679章 再追擊第29章 蔡邕第597章 留下一個人第847章 準備後路第326章 糧食第941章 蔡家有女第520章 破城之前的戰鬥第107章 演武開始第548章 劉協之悲第38章 舌戰李儒第943章 新式巨弩第766章 溫馨一刻第796章 戰況驟變第257章 決策第306章 劉焉出兵第237章 關二爺第1052章 倒黴的張允第1153章 分兵攻打廬江
第1042章 諸葛亮造的孽來了第108章 趙雲之威第1186章 師兄顧雍第409章 孤身入營第1094章 司馬懿的攻心之策第323章 忽悠第567章 王燦的惡作劇第469章 親自去拜訪第591章 龐德之計第31章 一家之言第620章 曹操心理失衡第591章 龐德之計第697章 北邊的情況第837章 絕世美男子第1016章 襄陽亂第246章 扭轉局勢第800章 稱王第194章 董卓的胸襟第647章 逗留第542章 取名的爭執第548章 劉協之悲第614章 鏖戰第927章 王燦領兵抵達第621章 應對之法第6章 路遇周倉第163章 王燦遇到荀彧第957章 瑞雪兆豐年第975章 諸葛密謀荊州第181章 混入糧倉第72章 雷霆手段第1111章 由孫策引發的開端第1042章 諸葛亮造的孽來了第481章 大材小用第753章 穩住陳宮第463章 路遇老道士第75章 王燦之怒第728章 新辦法第34章 實力第768章 左慈的來意?第356章 鄧正的連環殺第746章 趁勝追擊第1014章 呂蒙抵達襄陽第102章 常山趙子龍第1220章 曹操跳坑了第1章 力挽狂瀾第1305章 最後的決戰拉開序幕第179章 戰前的準備第1232章 引狼入室第1162章 天降的餡餅第374章 不佔任何優勢第879章 錦馬超第1126章 太史慈被囚第13章 火攻(2)第1256章 拍死夏侯惇第24章 初識第1050章 孫策衝營第1131章 魏延VS潘璋第3章 墊腳石第375章 不敵衆人第460章 援軍來臨第619章 善後第1273章 魏軍將領躁動的心第139章 王燦的肺腑之言第178章 勝利的機會第61章 分析第1163章 考校陸遜第126章 賠償的問題第1295章 甘寧的辦法第1220章 曹操跳坑了第841章 馬騰的大旗倒了第1141章 孫堅的第一波攻擊被阻第293章 雪中送炭第502章 故意露出破綻第867章 南羌和燒當第403章 劉焉之死(下)第20章 鮑鴻的野望(2)第1296章 冷夜裡的一把大火第218章 決戰帖第1261章 曹丕北上第826章 土辦法第824章 法正的主意第752章 機會來了第679章 再追擊第29章 蔡邕第597章 留下一個人第847章 準備後路第326章 糧食第941章 蔡家有女第520章 破城之前的戰鬥第107章 演武開始第548章 劉協之悲第38章 舌戰李儒第943章 新式巨弩第766章 溫馨一刻第796章 戰況驟變第257章 決策第306章 劉焉出兵第237章 關二爺第1052章 倒黴的張允第1153章 分兵攻打廬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