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甘寧逞威(下)

深夜,漆黑如墨,大雨下個不停。

董和躺在牀上,身上蓋着一層薄薄的被衾,翻來覆去都睡不着。

他和吳懿之間意見相左,究其原因是董和認爲發兵攻打南鄭是大好機會,能夠盤活整個局面,滯留在江上拖延時間只能拖死兩外兩路大軍,最終把這一路大軍也拖死在江上,不敢進入漢中攻打南鄭。

如今的局面,不死不活,令董和非常惱火。

然而,董和只是一個成都小縣令,論官職、論背景、論權利,都比不上吳懿,而且吳懿纔是大軍主將,董和只能聽從吳懿的命令。

“誒!豎子難成大事。”

董和心中暗罵一聲,坐起身,披上一件錦袍,穿上鞋往大船甲板上走去。

站在船內,望着船外嘩啦啦直下的大雨,董和心中黯然神傷。

董和望着船外夜幕發呆的時候,突然感到大船劇烈的晃動一下。這一下,險些讓他摔倒在地上。董和以爲是大浪衝來,纔會這樣,便沒有注意。

然而,大船又連續晃動了一段時間,才逐漸的穩下來。遇到這樣的情況,董和心中突地升起不好的預感,顧不得傾盆而下的大雨,直接往甲板上跑去。他站在船舷內側,伸出腦袋往船外看去,卻見大船周圍漆黑一片,並沒有任何突發情況。

大船輕微的晃動着,並沒有停下來。

董和不明所以,心中滿腹疑惑,卻不知道大船已經瀕臨危險,開始慢慢地下沉。

這時候,甘寧帶着麾下的五個人已經成功鑿穿船底。

大船底部,六個成年人拳頭大小的孔洞在船底顯現出來,湍急的水流不停地通過孔洞涌入船中,逐漸的形成一個小漩渦。大量的江水涌入船中,使得大船緩緩下沉,無法穩固的停靠在湍急的江面上。

“叮!叮!……”

在大船底部被鑿穿的同時,其餘戰船的船底也傳出叮叮聲音。

聲音清脆,音調不高,轉瞬間就淹沒在湍急的水聲中。

約莫半個時辰,六十艘戰船的船底都被鑿出孔洞,江水快速涌入船中,使得戰船開始下沉。然而,發生的這一切船上的士兵都沒有察覺。因爲船上並沒有巡夜的士兵,使得甘寧帶着一百人輕鬆的鑿穿所有的戰船。最終,六十艘戰船從停靠在江面的遠古巨獸變成溺水的旱鴨子,漸漸的下沉。

大雨落下,水勢兇猛,水面也跟着猛漲。

這也是董和站在船上伸出腦袋打量,卻沒有發現大船開始下沉的原因。

不過,隨着江水快速的涌入船底,大船從輕微的晃動,變成了劇烈的震動。少許警惕性高的士兵清醒過來,四周打量了一番,又繼續沉睡。沒有人想到在水流如此湍急的時候,會有人潛入水中去鑿穿大船的底部。

士兵都認爲是水流湍急,致使大船晃動。

正因爲如此,士兵纔沒有察覺大船出現的異狀。

大型戰船高數層,排水量和承載能力比小型戰船強很多,能支持的時間也長。因此短時間內並沒有出現任何狀況,僅僅是震動的時候微微下沉。然而,小型戰船卻已經是明顯的漏水下沉,許多的士兵都發覺船體下沉,船艙中也出現江水。

“船漏水了!穿漏水了!”

不知何時,寂靜的夜空中突然響起一聲尖唳的嘶吼聲。這聲音快速淹沒在雨聲中,卻清晰的傳入董和耳中。

“遭了,剛剛的情況肯定是大船漏水。”

董和被突如其來的聲音一下點醒,立刻反應過來大船周圍上漲的水不是水勢猛漲造成的,而是因爲大船漏水,逐漸的下沉使得江水蔓延上來。他身上已經被大雨淋溼,卻渾然不覺,轉身快速往船艙內跑去,奔向船艙底部。

董和跑到船內底部的時候,並沒有士兵巡查,周圍空無一人,然而江水迅速涌入船底,已經蔓延到膝蓋。

“來人!來人!”

董和不停的大喝,卻沒有一個士兵應和,這些士兵都去休息,沒有人巡夜。

“豎子誤我大事!”

董和心中暗罵一聲,若不是吳懿拖延,立刻攻打南鄭,豈能被水鬼鑿穿大船。

這時候,董和已經明白過來,可定時因爲大船的底部被鑿穿,纔會出現這種狀況,因爲出現的不僅是一艘船。來不及思索,董和立刻跑到士兵休息的地方,將所有的士兵叫醒,迅速帶着士兵往戰船底部跑去,想要堵住被鑿穿的漏洞。

然而,六個漏洞星羅棋佈,江水快速涌入其中,就好像是泉眼噴水,水勢非常大,難以堵住。而且越往後,涌入的江水越多。

董和帶着士兵們到船底,江水卻已經淹到小腹處,情況非常危急。

當即,董和便命令士兵去堵住孔洞,可漏洞太大,水流衝進來非常湍急,難以堵住。

董和見此情況,讓士兵儘量堵住孔洞。

然後,董和又返回甲板去指揮士兵,準備逃生。

船艙中,吳懿也被驚醒過來,他看見有董和派士兵去船底主持大局,便沒有隨董和一起,而是赤腳跑到大船甲板上,打量着遍佈在周圍的戰船。此時的江面上,喧囂熱鬧,充斥着無數的士兵大聲吶喊,所有的喊聲全都是圍繞着一個話題,那就是戰船被鑿穿,船體開始下沉。

見此情況,吳懿的一顆心也沉了下去。

若是一艘船出現故障,可以認爲是水勢湍急,破壞了戰船,使得戰船下沉。然而,一夜間所有的戰船同時下沉,這肯定是水鬼鑿穿戰船底部,纔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噠!噠!……”

急促的腳步聲從身後傳來,吳懿回頭望去,竟是費觀跑出來。

“將軍,戰船下沉,趕緊靠岸,趕緊靠岸啊。”費觀遇到大船漏水的情況,剛開始有些慌亂,卻還是快速恢復過來。

“靠岸?”

吳懿愣了愣,臉上突然露出喜色。

對,只要靠岸,就能保住性命。

他轉身看向身旁的侍衛,命令道:“傳令,起錨,往岸邊靠。”

侍衛聽了命令,立刻去傳達命令。

操舵的士兵得到命令,臉上卻露出黯然之色。這時候,傳達命令已經晚了,船內積水太多,使得船體下沉的厲害,再有大雨滂沱,水勢太過湍急,讓戰船無法隨意改變方向。此時,戰船可謂是內憂外患。

一旦無法堵住戰船的孔洞,大船很快就要下沉。

吳懿所在的大型戰船不停地下沉,局面已經是岌岌可危。大船如此,中小型戰船的情況更加糟糕,甚至有的戰船已經沉入江中。

無數的士兵見無法乘船逃生,只能跳入江中,想保住性命。

剛跳入江水,湍急的水勢迅速衝來,立刻就將士兵捲走,不知道衝往何方。

此時,作爲始作俑者的甘寧,已經乘船遠離大型戰船,站在遠處觀看。甘寧站在船頭,溼漉漉的頭髮披在肩膀上,伸手撩開這在額前的髮絲,眼中閃爍着興奮的神色。看着吳懿所在的戰船逐漸下沉,甘寧更是興奮不已。

回頭看向站在身旁的小八,甘寧和聲問道:“回來了多少人?”

小八答道:“全都回來了,並沒有人員傷亡。”

“好!”

甘寧大叫一聲好,臉上的笑容更甚。

此番甘寧率領一百餘人出擊,不費吹灰之力鑿穿吳懿率領的六十艘戰船,可謂是收穫巨大。而且,不廢一兵一卒,就幾百幾萬大軍,這纔是最令甘寧興奮地。有此大功,足以證明他的水軍是縱橫長江的霸主,無人可敵。

或許陸地上,能夠敵得過甘寧的將領大有人在。

然而,水中交戰,能夠敵得過甘寧的將領不超過一隻手的數量。

小八站在一旁,突然說道:“將軍,既然已經鑿穿六十艘戰船,這些戰船的孔洞都非常大,肯定無法靠岸,最終都要淹沒在江中,我們是不是可以撤退了?”大型戰船沉入江水中,水勢湍急,肯定會掀起漩渦,使得水流往大船的方向流去,甘寧的小船距離大船雖然遠,也容易受到影響。

因此,小八提醒甘寧,早些離開。

甘寧聞言,搖頭說道:“鑿穿六十艘戰船,破掉江上屯聚的幾萬大軍,還不足以顯示水軍的能耐。我們停在大船遠處,等船上的主將落入水中,或者是乘坐小船逃生,我們就可以擒獲主將,這纔是最大的功勞,大功擺在眼前,豈能視而不見。”

“可是?”

小八還欲說話,卻被甘寧伸手阻止。

甘寧深吸一口氣,大聲道:“大丈夫有所爲,有所不爲。這一次,必須將大船上的主將生擒,獻給主公,纔算是圓滿完成任務。”

“是!”

小八無奈的搖搖頭,只能站在一旁。

時間流逝,又有無數的小型戰船沉入江中,中型戰船也開始逐漸被淹沒,無數的士兵落入水中,在冰冷的江水中不停地撲騰着。可惜,這些士兵在益州也經常和水接觸,也都能夠游泳,但是面對大雨滂沱,水勢湍急的情況,撲騰幾下就被涌過來的大浪給淹沒,迅速沖走。

面對惡劣的環境,人力的作用顯得微乎其微。

幾萬大軍,落入水中後,根本無法逃脫。

士兵中,勉強有水性好的,能夠迅速遊走,但是無數的士兵一起落入江中,使得會水的士兵也難以遊走,很容易就被周圍的士兵摁住腦袋,拖入水中,立刻變成江中的一條死魚,難以活下來。

這時候,吳懿所在的戰船也即將面臨沉沒的危險。

江水,已經蔓延到距離甲板兩米的距離。

甲板上,吳懿、費觀、董和以及一種將領都聚集在一起,面色凝重,眼中露出恐懼的神情。

面對死亡,沒有人能夠坦然面對。

“將軍,大船中發現一艘應急的小船。”正當吳懿擔憂生命安危的時候,他身旁的侍衛突然跑過來,輕聲說道。

吳懿聞言,如聞天籟之音。

這時候,吳懿緊繃的臉上終於露出了一絲喜色,他急忙說道:“快,快,立刻搬出來,搬出來。”董和、費觀等將領聽後,也都是露出喜色,有應急的小船,終於能保住性命了。不多時,吳懿的侍衛和幾個士兵便擡着一艘小船來到甲板上。

船小,卻足夠容納甲板上的將領。

小船迅速落入江水中,一個個將領也順着繩索進入小船,想要快速逃生。

然而,他們卻不知道甘寧早已經等候在遠處,等着他們出現。

第85章 南鄭大族的反應第127章 劉備來訪第262章 皇室宗親第1314章 兵臨鄴城第1302章 李儒和龐統的反擊第173章 兩個無恥的人第560章 黃忠詐唬張椽第1042章 諸葛亮造的孽來了第947章 王燦VS滿寵第1224章 紙上談兵第1108章 孫策中伏了第1312章 及時雨史阿第125章 捧袁紹,壓袁術第937章 對荊州用兵的藉口第912章 把蔡瑁晾在旁邊第78章 招賢榜第1064章 孫策再襲營第406章 臥薪嚐膽第202章 三光政策第416章 拖延時間第67章 設計蘇固第437章 月黑殺人夜第641章 劉協自找苦吃第240章 重創郭汜、李傕第1242章 黃敘主動出擊第713章 點火?第213章 董卓的怒火(上)第1158章 懷橘陸郎第436章 收典韋(下)第1244章 黃敘中計第785章 書呆子劉寵第476章 預料之中第759章 死無全屍第489章 李儒赴涼州第201章 無賴招數第186章 回到虎牢關第1090章 主動去請罪第141章 避而不戰第265章 忠臣與否?第526章 宮殿事第574章 入關第694章 陳宮的建議第383章 劉焉自己送上門第1300章 呼廚泉的無奈第1121章 太史慈的兩個條件第888章 禍不單行第779章 徐州事第27章 敢爲天下先第1040章 襄陽變成一片洪澤第253章 史上最強陣容第111章 王燦的手段第552章 跑不掉第1080章 程普重傷第838章 自討苦吃第1237章 孤立無援第585章 馬超殺張濟第272章 分崩離析(上)第331章 逮住張魯第469章 親自去拜訪第840章 隱忍第224章 羣狼噬虎第364章 打破僵局第561章 準備受罰第1004章 襄陽變天了第750章 正宗的圍魏救趙第3章 墊腳石第952章 劉備抵達荊州第1167章 蔣欽的餿主意第789章 誰活膩了?第1273章 魏軍將領躁動的心第142章 騷擾?夜襲?第1258章 豪情壯志黃漢升第1096章 挑選水軍士兵第63章 爭鋒相對第635章 兩次追擊第751章 呂布的辦法第288章 懲罰第22章 立威,掌控汝南第86章 暗中操作第1104章 孫翊入彀了第1110章 焚爲灰燼第205章 王燦放冷箭第955章 故人相見(下)第892章 主持喪事第121章 衝突(上)第583章 城頭變換大王旗第884章 陳到和張任來了第1274章 蹋頓的心思第1131章 魏延VS潘璋第425章 爭論第1236章 準備夾擊李通第238章 突然的想法第803章 長安的動靜第752章 機會來了第268章 最新情況第1059章 張遼拿下舞陰縣第604章 雙雄會第138章 推選盟主第424章 如何處理劉璋?第321章 連連敗退
第85章 南鄭大族的反應第127章 劉備來訪第262章 皇室宗親第1314章 兵臨鄴城第1302章 李儒和龐統的反擊第173章 兩個無恥的人第560章 黃忠詐唬張椽第1042章 諸葛亮造的孽來了第947章 王燦VS滿寵第1224章 紙上談兵第1108章 孫策中伏了第1312章 及時雨史阿第125章 捧袁紹,壓袁術第937章 對荊州用兵的藉口第912章 把蔡瑁晾在旁邊第78章 招賢榜第1064章 孫策再襲營第406章 臥薪嚐膽第202章 三光政策第416章 拖延時間第67章 設計蘇固第437章 月黑殺人夜第641章 劉協自找苦吃第240章 重創郭汜、李傕第1242章 黃敘主動出擊第713章 點火?第213章 董卓的怒火(上)第1158章 懷橘陸郎第436章 收典韋(下)第1244章 黃敘中計第785章 書呆子劉寵第476章 預料之中第759章 死無全屍第489章 李儒赴涼州第201章 無賴招數第186章 回到虎牢關第1090章 主動去請罪第141章 避而不戰第265章 忠臣與否?第526章 宮殿事第574章 入關第694章 陳宮的建議第383章 劉焉自己送上門第1300章 呼廚泉的無奈第1121章 太史慈的兩個條件第888章 禍不單行第779章 徐州事第27章 敢爲天下先第1040章 襄陽變成一片洪澤第253章 史上最強陣容第111章 王燦的手段第552章 跑不掉第1080章 程普重傷第838章 自討苦吃第1237章 孤立無援第585章 馬超殺張濟第272章 分崩離析(上)第331章 逮住張魯第469章 親自去拜訪第840章 隱忍第224章 羣狼噬虎第364章 打破僵局第561章 準備受罰第1004章 襄陽變天了第750章 正宗的圍魏救趙第3章 墊腳石第952章 劉備抵達荊州第1167章 蔣欽的餿主意第789章 誰活膩了?第1273章 魏軍將領躁動的心第142章 騷擾?夜襲?第1258章 豪情壯志黃漢升第1096章 挑選水軍士兵第63章 爭鋒相對第635章 兩次追擊第751章 呂布的辦法第288章 懲罰第22章 立威,掌控汝南第86章 暗中操作第1104章 孫翊入彀了第1110章 焚爲灰燼第205章 王燦放冷箭第955章 故人相見(下)第892章 主持喪事第121章 衝突(上)第583章 城頭變換大王旗第884章 陳到和張任來了第1274章 蹋頓的心思第1131章 魏延VS潘璋第425章 爭論第1236章 準備夾擊李通第238章 突然的想法第803章 長安的動靜第752章 機會來了第268章 最新情況第1059章 張遼拿下舞陰縣第604章 雙雄會第138章 推選盟主第424章 如何處理劉璋?第321章 連連敗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