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六章 拋灑才氣(月票求一波)

兩位部長說道:“這是應該的,按道理思遠先生應該在首都由國家安排待遇纔對,不過子承父志,一如既往的高風亮節,我們都是很欽佩的,要是這樣的大事還不來看望,那就是我們的不是了。”

老伯連聲說道:“不敢不敢,那我們進祠堂敘話,思成思齊,你們幫我招呼鄉親們。”

將一行人讓進祠堂,劉部長看着古老的祠堂,說道:“兩位還住在宗祠裡啊?生活上會不會有所不便?”

老伯笑道:“住在這裡才舒服,寬敞明亮古色古香,皮娃也給居住區,教學區做了相應的改造,跟住別墅也差不多的。”

劉部長說道:“那就好那就好。”

等到衆人坐下,這待客區其實也是工作區,牆上全是書架,各種資料書籍堆得滿滿當當,桌上全是稿件,打開的書本,還有一些圖表,筆記本電腦也還開着。

馬部長問道:“業精於勤啊,看這樣子二老在今天都還工作過?”

老伯笑道:“這是老習慣了,我們李家就沒有過生辰的傳統,在國外我就過得更簡單了。鄉親的熱情難卻,其實都是他們在操持,我閒着也是閒着,還不如敲點字,這就是興趣愛好。”

劉部長說道:“我這次是代表文化部來的,文化部六個一工程,蜀州省的工作很突出,然後這突出的工作竟然都跟一個地方有關係,這就更神奇了。”

“於是部裡派我過來考察,在蠻州聽取了羅書記的彙報,才知道這成績不是一時的異軍突起。李家溝的文化傳承從來沒有斷絕過,《瓊林別藻》的出版,可以說在青少年對傳統文化啓蒙方面,有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兩位的工作可謂是功不可沒。”

馬部長也笑道:“不光是對青少年,對我們教育界廣大的教師也是深有啓發,很多學校語文老師都將《瓊林別藻》列入了暑期必讀書目向學生們推薦。這種新型的教學方式,纔是國學入門的最佳手段,都是成系統的小知識點串聯,一點也不枯燥,生動有趣,學生們樂在其中。”

四爺爺說道:“這其實不是新型教學方式,這是中國古代家學的教育方式。《東坡志林》,《後山叢談》,很多古人筆記裡邊記載父子相傳的時候就是通過這樣的方式進行學習的。”

“父親斜倚榻上,聽兒子讀書。讀到某個知識點上,父親就讓他們停下,然後開始展開闡述,或者讓孩子們辯論。這既是一個對孩子的教育過程,又是一個對自己的鞏固過程,所謂‘教學相長’,就是這個道理。”

馬部長說道:“原來‘家學淵源’,說的是這個。”

這時候煥邦叔進來了:“壽星公,可以開席了。”

老伯說道:“那就敢情各位,給老夫站個臺,壯個膽,做一次觀禮嘉賓如何?”

衆人都笑着點頭,一起來到祠堂大門口站定。

儀式非常簡單,就見煥邦叔拿出一張紅紙,上面寫的是壽詞。

煥邦叔喜滋滋地朗聲念道:

“柳翠千絛,蓮紅百本。

餘年始樂,上壽希尊。

賢正惟琪,百年德象;

文明有道,萬載馨椿。

古稀增五籌,南山勁節猶稱顯;

期頤誠一待,北海鈞流信有真。

高嚴在室,敢稱榮考?

嘉孫繞膝,款敘天倫。

背倚青山;鄰賢勖裡。

朝迎水慢;暮送雲溫。

閒誦清騷,聊棲遲以寄勉;

偶監童課,不汲譽而虛聞。

弱冠難量,頻耽白眼。

雄圖未按,暌應時文。

遂涉千里之外,求申實學於異邦;

期窺六經其詳,誓起鴻明於自審。

呵潤僵毫,焚膏繼晷;

泣哀慈貌,暑往寒輪。

畢剔光搜,理縈緒於千書;

存菁去蕪,字精思爲億陳。

故國馨安,魚寄曲枉;

乃心舉曠,鶴載回春。

五旬菁萃,配伊周之盟府;

四紀瑩華,光有漢之史宬。

兩袖清風;孓身素意。

謝奉麟閣;辭歸桑閫。

呢春池與秋月;醉杏淺而梅深。

仰鬆藤兼竹露;俯魚浪或鷗痕。

時吉添壽;福望成貞。

舉飲求殷;揮觴累寸。

李思遠老人良辰吉宴,開席——”

然後獅子咚咚咚地舞了起來,鞭炮放過兩掛,大菜流水般端上,李家各兄弟至親在知客師的帶領下穿插在各個席面上同大家敬酒。

老伯邀請一衆大佬們在祠堂裡邊席面上就坐,馬部長低聲問道:“剛剛那壽詞,是良儲老人代筆還是思遠先生您自述?堪稱典雅。”

老伯微笑道:“父親給兒子寫壽詞,打自古沒這規矩;文章裡好多馬屁臭不可聞當不了真,自然也不是我的手筆。呵呵呵,是我家侄兒搞出來的花樣,喏,過來了,就是他!皮娃!”

就見李君閣帶着阿音和美嫺過來,笑吟吟地說道:“今天好日子,各位尊長,待我和阿音先敬過壽星,再敬大家三杯。”

一通插科打諢過後,李君閣又帶着阿音和美嫺去應付下一桌,馬部長說道:“這就是他啊?看不出來他能寫出這樣的文章。”

劉部長笑道:“老馬那你可就走眼了,這小子能耐着呢,《爲愛所生》的作詞,《干將》的編劇,《山水同根》的編劇,都是他!我們文化部六個一工程重點作品裡邊,三樣有他的名兒,要不是對蜀州這次放的衛星做過研究,我都還沒發現!”

四爺爺笑道:“這娃說起來也是叫人頭疼,才氣是定然有的,就是不把這個當事兒。老喜歡上山下河,文學方面整個一懶蛤蟆,捅一下才跳一下。不是至愛親朋,他一般懶得動這樣的腦筋。”

這比喻把馬部長逗得大笑:“太拋灑了,辜負才氣!不過這也是你們李家纔可以這麼奢侈,就好比當年大蘇修黃樓,自己都不用動筆,叫弟弟蘇轍作賦,小友秦觀作序,弟子陳師道作銘,賀鑄作歌,他自己選一篇立個碑完事兒。”

四爺爺說道:“他自己倒是寫了一首詩,不過那詩實在是有點……”

老伯笑道:“除了絕句這種靈氣紙筆,大蘇的詩的確是他的苦手,主要還是恣肆揮灑寫完就丟,絕不二改,不願意反覆推敲的緣故。實在是有些浪費。”

劉部長說道:“這麼浪費都能獨曠古今,這纔是真正的文豪啊!”

衆人都是哈哈大笑,舉杯與老伯祝壽,又敬四爺爺,席間相淡典故文學,大家都是文化人,倒是其樂融融。

劉部長說道:“《瓊林別藻》,列入今年六個一工程精品圖書,這是板上釘釘的了,前期十萬冊銷售勢頭很好,看來得加印,這個事情張廳長你要抓好。”

張廳長趕緊點頭稱是。

馬部長接着說道:“也希望二老繼續你們的網絡課程,這個事情我們接着來。”

四爺爺說道:“我只有一個要求,不要強迫孩子們購買我們的書,也不要強迫孩子們揹我們的課程。如果是要求他們把我們講解的內容當成背誦資料,我覺得是一種罪惡。”

老伯說道:“我父親言之成理,我們的這項課程,旨在提高孩子們對國學的興趣。要是把啓發興趣的東西變成打擊孩子們興趣的東西,那就和我,和我父親的初衷背道而馳了。”

劉部長點頭道:“二老說得是,那我們回去研究一下這個問題。”

張副廳長說道:“還有一樣,就是這版權費……”

老伯說道:“不是說好給我們捐出去嗎?”

張副廳長求助地看着四爺爺,赧笑道:“李老,你也是我們政府部門工作過的老同志了,想必知道,呵呵,有些事情,政府部門能不沾手,儘量不沾手纔好。這是一個職能問題。”

四爺爺想了想點頭道:“你說的也有道理。那行,這錢我們收下,交給皮娃。這邊的希望小學希望中學也馬上建成了,到時候給孩子們添書添教學設備用。”

這下又輪到馬部長不好意思了:“李老,還有個事情,你們鄉里這學校,能不能不用希望小學,希望中學這個名字?”

四爺爺問道:“爲什麼?”

馬部長說道:“嗯……因爲希望小學是希望工程的一部分,這個名詞屬於專有,歸國家青年基金會管理。到時候以你們奢華的辦學條件,可能會引來外界對基金會的猜疑。”

“因爲基金會的宗旨是在貧困地區建立教育基地,使貧困孩子能夠上學,和你們的學校理念有些不符,而且這資金來源也不一樣。”

四爺爺說道:“喲,還真是這麼個情況,那等一會兒我和皮娃他們說說,你看二位難得來一趟李家溝,還爲我們考慮這些,實在是不好意思,來我敬二位一杯,還是你們任上的考慮得周全。”

馬部長說道:“哪裡哪裡,李老你可要善自珍攝啊,我教育戰線上的老同志就是好樣的,時刻不忘自己的神聖使命。人在李家溝,課上到了全世界,培育出了優秀的第二代,第三代,現在還在培育第四代!這一杯,該我來敬纔對!”

劉部長也說道:“文化方面成績也非常突出啊,《山水同根》這部歌舞劇我們也看了,相當不錯。”

“從設計上說,突破了傳統舞臺表演的限制,加入了很多影視劇方面的創新。”

“從主題上說,大氣恢弘,講的是民族源流,衝突,和最後的大團結,大融合。”

“從劇情上說,又有諸多打動人心的動人細節,人物形象豐滿逼真,感情細膩充沛。”

“整體結構上說,結構精巧,故事連貫,清新脫俗。因此這是一部非常優秀的劇目。至少在目前已經選送的劇目中,還沒有見到過達到同等高度的作品。”

第四百七十章 紡線第六百八十六章 慶功會第五十一章 開張第二百二十一章 偷樑(下)第三百零五章 蘭展續詩第四百零八章 SWAT第一百七十八章 冷鍋魚第四百三十一章 《憫農》第六百五十一章 藥師叔的字派第二十三章 交談第三百七十七章 參觀基地第三十二章 守夜第四百二十二章 污水處理廠第八十一章 四爺爺的課第四百六十章 玩泥巴第一百二十四章 論菜第五百零五章 殺豬席第三百四十一章 魚苗和放生第一百四十三章 竹雞第四百七十八章 織布機第一百二十三章 九鬥碗第二百三十八章蛇日串寨第五十九章 與時間賽跑第六百零一章 果山賣茶第七百八十七章 天麻豐收第二十五章 瓶頸第四百五十二章 杜卡迪第四百二十章 聊孩子呢第八百八十三章 一個人第三章 水路第六百五十九章 恐怖故事之夜第一百八十三章 比翼雙飛第二百四十六章 大柳樹鬼市第三百零三章 小蠻第七百六十九章 地下水口第二百八十九章 齋飯第五百六十八章 戒指第五百零三章 蜂巢第四百四十章 同道中人第三百四十章 年萬佳要買魚第九百一十章 去向問題第八百七十一章 老癟爺第二百二十九章 上山過年第四百五十七章 貝爺解說第一百三十二章 黃豆蘑菇燜箭豬第二十九章 泥鰍釣鮎魚第九百二十章 河水汗蒸芝麻劍第四十八章 發錢第六百零七章 苗娃嘴裡的種肉第八百八十章 口福第一百七十八章 冷鍋魚第四百五十四章 上島第八百四十八章 美第四百四十章 同道中人第五百二十八章 開宴第九百二十七章 帶着貝爾去打野第五百九十五章 西獅第二十八章 蒜泥白肉第四百零四章 形勢與思路第四十九章 拜碼頭第三百五十一章 放生和齋飯第四百一十四章 作詩套路第五百八十四章 豆豉魚 豌豆尖第七百一十二章 差點養過了第三百二十一章 它的名字叫啥好第二百四十八章 量活第三百二十三章 猴頭菇第四百八十一章 菜地,刨子第一百六十一章 巖蜜第七百四十九章 再見大鱤魚感恩第四百三十二章 割稻子第八百二十章 別墅(求月票求推薦)第二百一十三章 採石第五百零九章 二皮的童年第一百九十二章 納豆和芥菜第三十八章 賣蘭第一百八十六章 司星平第八百二十九章 家禽場第五百三十六章 麝場第四百一十一章 連番折損第四百四十一章 大青山的白胖子第四百五十三章 《無人島》第四百八十九章 婦好扳指第九百三十九章 破紀錄一百二十九章 麻頭的表演第三百章 觀衆的投票第一百八十九章 蹺腳牛肉第五百七十四章 五條道路第五百九十章 粉蒸肉,滑滑肉第六百六十二章 老於的決定第九百一十一章 青雲直上第二百零四章 戰略合作伙伴第七百五十六章 登山第九百六十四章 性相近習相遠第六十四章 胡永剛第六百六十三章 備席第七百三十章 巴拉克第四百八十五章 造紙第二百三十章 發錢
第四百七十章 紡線第六百八十六章 慶功會第五十一章 開張第二百二十一章 偷樑(下)第三百零五章 蘭展續詩第四百零八章 SWAT第一百七十八章 冷鍋魚第四百三十一章 《憫農》第六百五十一章 藥師叔的字派第二十三章 交談第三百七十七章 參觀基地第三十二章 守夜第四百二十二章 污水處理廠第八十一章 四爺爺的課第四百六十章 玩泥巴第一百二十四章 論菜第五百零五章 殺豬席第三百四十一章 魚苗和放生第一百四十三章 竹雞第四百七十八章 織布機第一百二十三章 九鬥碗第二百三十八章蛇日串寨第五十九章 與時間賽跑第六百零一章 果山賣茶第七百八十七章 天麻豐收第二十五章 瓶頸第四百五十二章 杜卡迪第四百二十章 聊孩子呢第八百八十三章 一個人第三章 水路第六百五十九章 恐怖故事之夜第一百八十三章 比翼雙飛第二百四十六章 大柳樹鬼市第三百零三章 小蠻第七百六十九章 地下水口第二百八十九章 齋飯第五百六十八章 戒指第五百零三章 蜂巢第四百四十章 同道中人第三百四十章 年萬佳要買魚第九百一十章 去向問題第八百七十一章 老癟爺第二百二十九章 上山過年第四百五十七章 貝爺解說第一百三十二章 黃豆蘑菇燜箭豬第二十九章 泥鰍釣鮎魚第九百二十章 河水汗蒸芝麻劍第四十八章 發錢第六百零七章 苗娃嘴裡的種肉第八百八十章 口福第一百七十八章 冷鍋魚第四百五十四章 上島第八百四十八章 美第四百四十章 同道中人第五百二十八章 開宴第九百二十七章 帶着貝爾去打野第五百九十五章 西獅第二十八章 蒜泥白肉第四百零四章 形勢與思路第四十九章 拜碼頭第三百五十一章 放生和齋飯第四百一十四章 作詩套路第五百八十四章 豆豉魚 豌豆尖第七百一十二章 差點養過了第三百二十一章 它的名字叫啥好第二百四十八章 量活第三百二十三章 猴頭菇第四百八十一章 菜地,刨子第一百六十一章 巖蜜第七百四十九章 再見大鱤魚感恩第四百三十二章 割稻子第八百二十章 別墅(求月票求推薦)第二百一十三章 採石第五百零九章 二皮的童年第一百九十二章 納豆和芥菜第三十八章 賣蘭第一百八十六章 司星平第八百二十九章 家禽場第五百三十六章 麝場第四百一十一章 連番折損第四百四十一章 大青山的白胖子第四百五十三章 《無人島》第四百八十九章 婦好扳指第九百三十九章 破紀錄一百二十九章 麻頭的表演第三百章 觀衆的投票第一百八十九章 蹺腳牛肉第五百七十四章 五條道路第五百九十章 粉蒸肉,滑滑肉第六百六十二章 老於的決定第九百一十一章 青雲直上第二百零四章 戰略合作伙伴第七百五十六章 登山第九百六十四章 性相近習相遠第六十四章 胡永剛第六百六十三章 備席第七百三十章 巴拉克第四百八十五章 造紙第二百三十章 發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