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挖坑設陷

第11章 挖坑設陷

野外的陷阱無外乎兩種:利用重力的落地陷阱和利用彈力的吊索陷阱。

竹子的彈性固然極佳,但想要困住動輒半噸重的成年棕熊,還得是落地陷阱。

要製作落地陷阱,就得挖坑,至少兩米深直徑兩米的大坑!

沒有趁手的工具,爲了挖個坑消耗信仰值兌換一把工兵鏟過於浪費,張天想了想,打起石斧的主意來。

石斧的斧頭經過仔細研磨,刃端薄而寬,柄端厚而窄,和後世用來翻地的耜(sì)很相似,可以把斧頭拆下來製成石耜。

說幹就幹。

他找來兩根一米多長碗口粗的樹幹,剝掉樹皮,打磨成棍狀,用改造而成的拉線鑽在棍身上鑽孔,再將粗細適宜的木棒插入孔洞中,充當橫杆,最後用繩子將石耜和木柄緊緊綁定,便大功告成。

這時,虎頭拖着兩根細長的竹子歸來。

“這是什麼?”

虎頭見他把石斧拆了重新做了個玩意,大惑不解。

“這是石耜,用來翻地的,我們要挖一個坑。”

張天說着,將石耜插入土裡,用腳踩踏橫杆,河灘上的土質鬆軟,他很輕鬆地推耜入土,然後手腕一翻,掀起土來。

等以後有條件了,還是要用動物的肩胛骨製作骨耜,石耜終究沉了點,不利用長時間勞作……他心裡下了結論。

不過這點重量虎頭毫不在意,他有的是力氣,二話不說,立即接過石耜哼哧哼哧挖起坑來。

張天很快製作出第二把石耜,然後處理竹子,嫺熟地去掉多餘的枝節,留下了一些細小堅硬的倒刺,這些倒刺能夠使掉入陷阱的野獸無法掙脫。

接下來要將竹竿砍成小節,削尖削利,這一帶的竹子是耐寒的品種,皮厚且硬,韌性又好,憑石刀和骨刀的鋒利程度,估計得削到天荒地老。

張天果斷消耗5點信仰值將他戶外常用的那把帕蘭砍刀兌換了過來,可兌換的資源裡不再有帕蘭砍刀這個選項,信仰值降至4點。

虎頭悶頭幹活,不知疲憊,完全沒發覺張天手裡忽然多出一把從未見過的銀色武器。

砍刀在手,張天找回了當年和驢友們混跡山林露宿野外的感覺。他揮動砍刀不斷劈砍,將竹竿劈成半米長的小節,再削尖竹頭,製成利器,以現代工具削出來的鋒利程度,能夠很輕易地穿透棕熊的毛皮,刺破它的五臟六腑。

忙碌到日薄西山,他終於將兩根竹竿全部削成尖釘,一共十六根。

陷坑也已經挖掘成形,虎頭挖廢了兩把石耜,縱使體壯如牛,也累得氣喘吁吁,汗流浹背。

身高一米六左右的虎頭在坑裡顯得格外嬌小,但用於對付那頭小山一般的棕熊,纔剛剛夠用而已。

虎頭手腳並用爬出陷坑,這才發現張天手裡多了把砍刀,一看就不同凡響。

張天藉口說是天空的恩賜,讓他用砍刀砍樹。

虎頭一試之下,驚駭不已,碗口粗的樹,原本需要砍上百下才能折斷,用這個叫砍刀的東西竟然幾下就成了!

這把砍刀於他而言如虎添翼,他自忖現在的自己有一絲機會和那頭熊同歸於盡,但僅憑他一個人,把握還是太低了。

他向張天表達了自己的擔憂。

張天笑道:“不需要你和那頭熊正面對抗,我們可以用這個坑獵殺它。”

虎頭望着自己挖出來的大坑,不明所以。

坑要怎麼獵殺熊?就算它不小心掉下去了,再爬出來不就行了?

這時釣魚佬們也已經收竿,抱着竹籠過來分享喜悅,順便看看兩人的進度。

梟的收穫最多,竹籠裡裝了大半,和其他六個人的加在一起,也有滿滿一籠。

今天的收穫差不多是昨天的兩倍,這還是在棕熊搗亂的情況下,他們實際上只釣了半天魚,想到這,衆人都眉開眼笑,喜不自禁,心想只要解決掉那頭熊,這個冬天就不愁沒魚吃!

張天沒有這麼樂觀,這片水域未經漁獵,因此魚蝦豐富,但再豐富的資源終究有限,總有坐吃山空的那天,甚至不用等到那天,等氣溫變得更冷,河面逐漸結冰,就很難再有這麼好的收穫。

梟看見陷坑,又看見張天腳邊放着一排削尖了的竹子,頓時靈光一閃:“我知道了!我們把這些竹子插在坑裡,熊一掉下去,就會被刺穿!”

虎頭恍然大悟,這確實是個好辦法,這些竹子幾乎和這把砍刀一樣鋒利,熊只要掉下去,必定被紮成蜂窩,哪怕再爬出來,也是一頭垂死的病熊,他有足夠的把握對付。

虎頭說:“我們可以用魚的屍體誘使它掉進坑裡!”

他狩獵的時候經常用這一招把鼬、獾等躲在洞裡的小型食肉動物騙出來殺掉。

其他人也都領悟到這個方法可行,情緒激動,思維便隨之活絡起來,紛紛提供想法。

因爲是頭一回製作落地陷阱,衆人的想法難免有一些不切實際的成分在,但思考這件事本身,已經彰顯出人和野獸的本質區別,孺子可教,張天感到十分欣慰。

爲確保萬無一失,最終的執行還是要按照張天的計劃來。

由於土質潮溼鬆軟,尖釘插入後不夠牢固,因此需要回填乾燥的沙土進行夯實,埋好暗釘後,再用枯枝敗葉掩蓋坑洞,覆上一層沙土和雜草,僞裝成地面的模樣,因爲熊一般是白天出來覓食,所以打算明早再放置誘餌。

張天在陷阱附近留下記號,以免自己人誤入。

衆人齊心協力,做完這一切,太陽已經墜落山頭,月亮尚未升起,正是一天中最黑暗的時刻。

河岸邊燃起火把,跳動的火光映照出九張興奮的臉龐。

梟看着與周圍環境渾然一體的陷阱,咧嘴笑道:“那頭熊死定了!它的巴掌再硬也沒用!”

虎頭更是急不可待,恨不得立刻天亮,他好佈下誘餌,獵殺棕熊。

峽谷間響起悠遠綿長的哦哦喊叫,洞穴裡的族人們聲聲催促。

衆人朝洞穴的方向齊聲嗷一嗓子,報個平安,然後拎起各自的竹籠踏上歸程。

(本章完)

第91章 漁獵第3章 畫風不對第133章 質問第93章 現身說法第6章 死亡與星辰第101章 趁少年青澀第216章 衆猴之王與猿猴大會第141章 祭祀第249章 斤斤計較第286章 變故第248章 鹿奔豕突第21章 愛美的原始人第87章 不一樣的粥第304章 故地重遊第278章 河上麻布之路第249章 斤斤計較第42章 巫師第73章 我在東北玩泥巴第187章 男人的樂趣第92章 客又至第166章 形跡可疑第296章 最後的神術第250章 秋收萬顆子第209章 史前交際花第121章 怨毒第151章 說走就走第151章 說走就走第175章 自由第183章 女媧的後代第39章 藥材第227章 河畔部落的謀劃第135章 落幕第249章 斤斤計較第77章 籌備第101章 趁少年青澀第262章 牛頭部落第213章 既分高下也決生死第136章 歸途第137章 空手而歸第194章 第三個神術第76章 楓葉飄落時第106章 抵達第60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第184章 把巫師帶回來第301章 復活吧!第290章 請神容易送神難第177章 文化入侵第36章 隱秘的交流第173章 才能第300章 撈出了不得了的東西第198章 白石的新功能第166章 形跡可疑第32章 美食家第123章 獸羣來襲第51章 晨議第92章 客又至第72章 馴養第31章 失散多年的姐妹第128章 偷家第275章 日空中最亮的星第235章 桃源第259章 不一樣的冬天第292章 對策第62章 放箭!第63章 覺悟第160章 遷徙第115章 更快更高更強第130章 有醫無類第285章 令人窒息的壓迫感第146章 畫第91章 漁獵第217章 夜半詭事第57章 走馬上任第247章 盛夏的蟬鳴和遠行第75章 幸運星第105章 集結第81章 大發明家第96章 啓程第137章 空手而歸第59章 客從遠方來第121章 怨毒第293章 海邊之行第157章 沒有歸期的旅途第109章 品鑑第153章 謎團第87章 不一樣的粥第301章 復活吧!第59章 客從遠方來第80章 有鹽部落第99章 如此推銷第267章 福祿壽第294章 共識第231章 劃河而治第275章 日空中最亮的星第109章 品鑑第182章 山下人不騙山下人第154章 識數第9章 你掛底了第139章 大地祭司第241章 以竹爲尺
第91章 漁獵第3章 畫風不對第133章 質問第93章 現身說法第6章 死亡與星辰第101章 趁少年青澀第216章 衆猴之王與猿猴大會第141章 祭祀第249章 斤斤計較第286章 變故第248章 鹿奔豕突第21章 愛美的原始人第87章 不一樣的粥第304章 故地重遊第278章 河上麻布之路第249章 斤斤計較第42章 巫師第73章 我在東北玩泥巴第187章 男人的樂趣第92章 客又至第166章 形跡可疑第296章 最後的神術第250章 秋收萬顆子第209章 史前交際花第121章 怨毒第151章 說走就走第151章 說走就走第175章 自由第183章 女媧的後代第39章 藥材第227章 河畔部落的謀劃第135章 落幕第249章 斤斤計較第77章 籌備第101章 趁少年青澀第262章 牛頭部落第213章 既分高下也決生死第136章 歸途第137章 空手而歸第194章 第三個神術第76章 楓葉飄落時第106章 抵達第60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第184章 把巫師帶回來第301章 復活吧!第290章 請神容易送神難第177章 文化入侵第36章 隱秘的交流第173章 才能第300章 撈出了不得了的東西第198章 白石的新功能第166章 形跡可疑第32章 美食家第123章 獸羣來襲第51章 晨議第92章 客又至第72章 馴養第31章 失散多年的姐妹第128章 偷家第275章 日空中最亮的星第235章 桃源第259章 不一樣的冬天第292章 對策第62章 放箭!第63章 覺悟第160章 遷徙第115章 更快更高更強第130章 有醫無類第285章 令人窒息的壓迫感第146章 畫第91章 漁獵第217章 夜半詭事第57章 走馬上任第247章 盛夏的蟬鳴和遠行第75章 幸運星第105章 集結第81章 大發明家第96章 啓程第137章 空手而歸第59章 客從遠方來第121章 怨毒第293章 海邊之行第157章 沒有歸期的旅途第109章 品鑑第153章 謎團第87章 不一樣的粥第301章 復活吧!第59章 客從遠方來第80章 有鹽部落第99章 如此推銷第267章 福祿壽第294章 共識第231章 劃河而治第275章 日空中最亮的星第109章 品鑑第182章 山下人不騙山下人第154章 識數第9章 你掛底了第139章 大地祭司第241章 以竹爲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