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秋會議題

結束了會議之後,石路把秋會的安排交給了桑,自己到溫泉計劃未來的發展。同時,雲帶着孩子,陪着他整理資料,規劃未來。

溫泉一帶現在就屬於石路自己的度假的地點,由蓮在打理着一切。這個女人自從來到華城之後,石路就沒有見過,而是由桑她們進行培訓。

他比較好奇的就是這女人並沒有顯露出反抗的情緒,而是積極的適應華部落的生活,學習也比較努力。雖然還不能完全聽懂華部落的語言,不過基本上處理事情已經沒有什麼大礙,按照桑的說法,她的適應能力僅次於銅。

石路看到家裡的女人們不再有所敵視,於是也就放心了下來,一些細節的問題就由她們去處理,他不再過問。

倒是部落裡的新變化,纔是他關注的重點。過去大家努力的方向都是一致的,不會出現太多的分歧,也能聽從自己的安排。不過隨着物質水平的提高,每個人的需求更多,也變得多樣化。

石路需要解決的就是讓族人在各自所需中找到平衡,然後順利的發展下去。不然,他不太好指揮部落的生產生活,矛盾也不好解決。

他問雲:“長老們有不同的看法,普通族人呢?”

雲答道:“每個人都想獲得更多的工分,更多的物品,被分到一些獲得工分不多的村的人,也有些抱怨。”

通過雲的瞭解,加上平時族人的表現,石路總結出族人的需求變化,這需要他去調節。過去由於生存的艱難,族人們都能聽從長老們的指揮,不過生活變化後,各種想法也就出現了。

長老們長期負責某項活兒,也會同別人比較,如果獲得的不多,他們內心就會有些不平。比如巫,過去他的地位很高,但是推行了工分制度之後,人人都忙着獲取更多東西,對祭祀就不太熱衷。

“所以巫纔想先在華谷裡種莊稼、養魚,不想對外作戰?”石路問道。

雲答道:“對外的交易和打戰,沒有過去那麼危險,一旦不斷的往外派人,平日巫做祭祀時人就不多。每次外出都是老族人爲主,他覺得這樣不好。”

這下石路也瞭解到族人的心態了。華部落是安全的,一切事情都會被族長安排好,祭祀在他們心中還不如獲取工分重要。至於向外的時候,幾乎出去的人都獲得了更多的好處,這些和巫都沒多大關係。巫的怨言出現,也是理所當然。

更重要的就是族人認爲自己已經在工分中拿出了一部分上繳給神廟,他們不用再親自參與,更讓巫覺得被輕視。他纔想先讓族人在華谷裡,然後擴大自己的影響,讓更多人蔘加祭祀。

在華谷裡勞作的族人,顯然不太滿意對外的事兒,他們只有在部落地盤內才能獲得更多的收益,戰鬥還會影響到這些人。陸果就是其中的代表。

至於水鹿和桑等,他們不太想對外發展太多,族人已經夠多,糧食也不愁,未來只要這樣延續下去就行。

軍隊和商隊就不用說了,對外才是主要的。至於內部的活兒,他們傾向於讓俘虜和遊民去做。和甚至認爲所有的族人都成爲職業士兵,或者能生活的更好。

同時,雲也透露了從事不同勞作活兒的人,也有些自己的看法。作坊裡勞作的基本都是會手藝的族人,很少有俘虜,因此他們獲得的收益相對高,帶來的結果就是對分配方式有些微詞。

不同村裡的人也有不同的看法。雖然現在更多采取輪流派駐的方式,但是每個村都有自己的利益,有時候會和別的村有矛盾。中央和地方,地方之間的競爭,這時候出現了苗頭。

還有一些族人傾向於單獨勞作,最明顯的就是那些交易的人。他們在城裡和華坪有了擺攤的地兒,有時候還來往於各個村落。通過原始的貿易方式,取得的收益比參加部落集體勞作還多。

陸果對這點並不滿意,因爲這些人大部分是會一些手工技藝的老族人,在他指揮建設和耕作的時候,找不到合適的人選。

有同樣看法的管理人員並不少,所以他們都傾向於重心在華谷。按照以往不斷的向外擴展,建設新的村落,他們感覺有經驗的人手不夠。對於和希望抓更多俘虜的觀點,他們基本反對,因爲那些人沒有族人能幹。

“那麼有人想過要用什麼方法解決不?”石路問雲。今年大部分時間,石路都在外奔波,忽視了內部的發展。

“桃長老曾經說過,想建議你把老族人的工分提高,然後各個村落裡讓一些人固定居住,而不是輪調,會好一些。”雲翻着手頭的資料說道。

思考了幾天後,石路大致理清了些思路。他決定對利益分配進行新的調整,同時也加強宗教的建設,不但滿足巫的需求,同時也能更好的指揮族人。

人必須有些依託,這種精神依託不能只是自己的能力。族人中形成的心態就是相信族長的神奇,一定程度上會讓傳統不再。石路可不想如此,他無法保證自己不犯錯,一切寄託在族長身上,有一天失望了的話,部落就不穩定了。

不過這些事兒他一個人無法完成,於是在計劃的制定中,他分別找了長老們和組長討論。不久後就形成了一個新的計劃,他將在秋會結束後同衆人討論。

秋會的準備很迅速,到了十月的時候,收種基本完成,所需的交易物資也都預備好了。當石路回到華城的時候,鹽、武器、工具等都從各個村子運到了城裡。

南北的部族也陸續的趕到了華坪,就等着秋會的開始。今年來的人更多,到了十月中旬的時候,華坪上住進了一千多外族人。

石路決定先讓各個部族開始交易,華部落從中抽取些費用。由於這些部族都知道華部落需要人,於是在華坪外,集中了許多的俘虜,陸果清點了一下大概兩千多人,這都是各個部族今年作戰的收益。

交易開始後,各個部族互通有無,同時也進行換親。華部落的遊民中,首次出現換到其他部族的人。石路和巫討論後,允許了這種情況的發生,不過更多的是華部落的人用自己的物資,換取了伴侶。

隨着交易的進行,參加秋會討論的各個部族首領也陸續到來了。北方來的是最多的,楓紅今年拉攏了不少的部族,比起去年,這次他帶來的小部族增加了十多個。

南北方的事情都很多,聯盟的事務也要在這段時間內處理好。石路和衆人討論後,把交換的事兒都交給手下去處理,然後在南北部族運送物資的時候,正式的召開了第二次聯盟的會議。

會議一開始的時候,除了盤點華部落儲存在各個部族的物資,已經他們的欠債後,衆人都同意改正一下交易的模式。南北雙方雖然去年商議了交易的規則,但是來往的不多,於是石路允許他們隨時派人常駐華坪,方便往來。

楓紅對於南方聯軍的事情很上心,他希望石路能夠允許北方也搞相同的模式:“石族長,大荒原今年還是混亂,西北的部族也有很多到了南方。明年可能打戰會更多啊。我們也搞一個北方盟軍吧!”

“北方敵人有多少?”石路問道。

“角部落聯合了十幾個小部族,一萬多人,還有北邊的西北的部族,幾萬人啊!”楓紅說道,“今年我們和他們打了好多次,死了幾百人。北華部落在南邊,所以沒有我們打的多。”

“明年我會派人去仔細看看,如果有必要的話我會考慮的。”石路說道,“我想華部落的長老也告訴你我們的情況,南邊和西邊,同樣有敵人。”

“那我們能不能學種糧食的技巧呢?還有蓋更好的房子、就像華城一樣安全。”楓紅說道。

其他的人也都紛紛附和,他們希望得到建築的技術。去年他們看到的都是正在建設中的華城,今年真正看到城的樣子之後,都驚歎不已。

“這個可以考慮。等我和長老們商議一下後,會在去年的基礎上,給你們更多的東西。”石路說道。

更多的人,希望得到的還是武器。現在敵對的部族中,多少學會了些弓箭的製作方法,並且陶器也有人開始仿造,只是沒那麼成功。

武器上,許多人都希望得到金屬的刀和矛頭,因爲這種超出時空的東西,對於敵人來說是恐懼的存在。

石路沒有把話說死:“去年我們華部落就想過給你們這些東西,放心吧!我們會考慮的。”實際上石路早就想擴散金屬武器,只不過長老們反對,認爲只有等到一個方向的敵人解決後,才能換出去。現在只需要給一些首領少量的紀念性的東西,就夠了。

討論完聯盟內部的交換事宜後,石路纔開始同他們討論加強聯盟內部的組織結構,以及防禦的問題。在討論之前,他需要詳細的瞭解北方大荒原的狀況。

四個方向的威脅逐漸的靠近,部落內又有些分歧,讓石路暫時不好決斷,不過他還是決定先安排好聯盟策略,制定大的方向。

未完待續,先看看其他書:
第一百二十四章 內政繁忙第三十一章 陸蔥獵熊,溫泉初現第六十四章 部落律法第一百零七章 野驢迷蹤第五十章 華桃聯盟第五十章 華桃聯盟第六十二章 南方聯盟第一百零九章 牧場爭奪第一百一十七章 北華總督第六十三章 釀造製糖第一百零八章 山麓遇戰第一百二十五章 內政繁忙(1)第四十三章 初冬的外交第六章 遷徙之路第一百二十四章 內政繁忙第十八章 養殖初始第六章 遷徙之路第六十五章 年關準備第三章 思索振作第六章 遷徙之路第八十七章:熊族危局第一百一十五章 羚羊谷村第三十五章 欣欣向榮的準備第一百二十一章 南方風雲第一百一十章 玉山戰役第一百二十七章 西部戰端第四十九章 西南之敵第八十五章 狐尾插曲第六十三章 釀造製糖第二十四章 豐收季節第九十七章 養殖難題第九十五章 長老會議第一百零一章 軍事擴充第二十一章 六月盤點第一百二十四章 內政繁忙第二十五章 刀耕火種第八十五章 狐尾插曲第九十六章 農業新規第一百一十二章 梅河盆地第九十三章 錫村路通第四章 彎弓射毒箭第二十二章 竹排探險第二十二章 竹排探險第一百二十八章 清剿戰役第一百二十一章 南方風雲第九十章 糖酒擴產第三十九章 雙喜臨門第一百一十七章 北華總督第四十九章 西南之敵第十五章 治具製陶第一百二十四章 內政繁忙第十五章 治具製陶第一百三十四章 南方紛擾第五十章 華桃聯盟第一百二十一章 南方風雲第四十八章 牛耕與梅河北岸探索第十章 抵達盆地第四十四章 西部之行第六十四章 部落律法第十一章 安家落戶第四十章 青銅時代的曙光第一百零八章 山麓遇戰第四十三章 初冬的外交第三十八章 養殖和擴建第六十一章 擴村建鎮第四十四章 西部之行第五十章 華桃聯盟第一百二十一章 南方風雲第一百二十五章 醫藥改革第六十六章 等級初始第八十章 :北歸華島第九十章 糖酒擴產第三十九章 雙喜臨門第一章 荒原氏族第八十一章:四族會盟第八十五章 狐尾插曲第九十一章 織造新篇第二十七章 探索東南第二十五章 刀耕火種第四十八章 牛耕與梅河北岸探索第七十八章 桃山風雲第六十八章 水利建設第三十章 華坪山外收族人第一百一十八章 人口短板第十九章 內政管理第八章 重組氏族第一百二十章 蓮部政變第一百零四章 羊皮紙卷第四十二章 歷史性的豐收第八十九章 外安內忙第一百二十七章 西部戰端第五十六章 接觸狐部第五十八章 瘟疫來襲第一百二十章 蓮部政變第十章 抵達盆地第九十三章 錫村路通第七十二章 釀造初成第七十章 修路造車第十三章 定名華部
第一百二十四章 內政繁忙第三十一章 陸蔥獵熊,溫泉初現第六十四章 部落律法第一百零七章 野驢迷蹤第五十章 華桃聯盟第五十章 華桃聯盟第六十二章 南方聯盟第一百零九章 牧場爭奪第一百一十七章 北華總督第六十三章 釀造製糖第一百零八章 山麓遇戰第一百二十五章 內政繁忙(1)第四十三章 初冬的外交第六章 遷徙之路第一百二十四章 內政繁忙第十八章 養殖初始第六章 遷徙之路第六十五章 年關準備第三章 思索振作第六章 遷徙之路第八十七章:熊族危局第一百一十五章 羚羊谷村第三十五章 欣欣向榮的準備第一百二十一章 南方風雲第一百一十章 玉山戰役第一百二十七章 西部戰端第四十九章 西南之敵第八十五章 狐尾插曲第六十三章 釀造製糖第二十四章 豐收季節第九十七章 養殖難題第九十五章 長老會議第一百零一章 軍事擴充第二十一章 六月盤點第一百二十四章 內政繁忙第二十五章 刀耕火種第八十五章 狐尾插曲第九十六章 農業新規第一百一十二章 梅河盆地第九十三章 錫村路通第四章 彎弓射毒箭第二十二章 竹排探險第二十二章 竹排探險第一百二十八章 清剿戰役第一百二十一章 南方風雲第九十章 糖酒擴產第三十九章 雙喜臨門第一百一十七章 北華總督第四十九章 西南之敵第十五章 治具製陶第一百二十四章 內政繁忙第十五章 治具製陶第一百三十四章 南方紛擾第五十章 華桃聯盟第一百二十一章 南方風雲第四十八章 牛耕與梅河北岸探索第十章 抵達盆地第四十四章 西部之行第六十四章 部落律法第十一章 安家落戶第四十章 青銅時代的曙光第一百零八章 山麓遇戰第四十三章 初冬的外交第三十八章 養殖和擴建第六十一章 擴村建鎮第四十四章 西部之行第五十章 華桃聯盟第一百二十一章 南方風雲第一百二十五章 醫藥改革第六十六章 等級初始第八十章 :北歸華島第九十章 糖酒擴產第三十九章 雙喜臨門第一章 荒原氏族第八十一章:四族會盟第八十五章 狐尾插曲第九十一章 織造新篇第二十七章 探索東南第二十五章 刀耕火種第四十八章 牛耕與梅河北岸探索第七十八章 桃山風雲第六十八章 水利建設第三十章 華坪山外收族人第一百一十八章 人口短板第十九章 內政管理第八章 重組氏族第一百二十章 蓮部政變第一百零四章 羊皮紙卷第四十二章 歷史性的豐收第八十九章 外安內忙第一百二十七章 西部戰端第五十六章 接觸狐部第五十八章 瘟疫來襲第一百二十章 蓮部政變第十章 抵達盆地第九十三章 錫村路通第七十二章 釀造初成第七十章 修路造車第十三章 定名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