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大宋的戶籍,治大國若烹小鮮

唐恪連忙道:“陛下聖明,如此以來,我大宋不出十年,四海昇平,陛下之功,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徐處仁卻道:“趙相公,恕某直言,此四策便是飲鴆止渴,功在當下,罪在千秋!”

趙桓一聽徐處仁的話,頓時來了精神。

比起自己天天追着他們後面跟他們說,你這個政策不合理啊,按照你這樣窮人會越來越窮,富人會越富,直接根據自己想要的結果定目標會更省力。

例如徐處仁是太宰,政事堂大佬,真正的帝國首相。

你有一個很重要的任務,給朕將中原下戶的收入翻倍,方法你自己去想。

只要定了這個目標,政事堂在策劃各種富民的政策的時候,都會以此爲指導,一旦跑偏了,徐處仁就會站出來指正出來。

這就根本不需要趙桓天天像保姆一樣伺候着了。

如此這般,趙桓才能從具體的事物中抽身出來,去多思考帝國最高戰略和所有的資源如何合理調配。

宋朝在戶籍相對來說還是非常人性化的,廢除了賤籍,一共分了三類。

一類是主戶,二類是客戶,三類是特殊戶籍。

其中主戶是占人口最大比例的,主戶分五等,主要劃分依據是田產,其他僅僅作爲參考,所以五等主戶一般是指鄉村戶。

一二等是上戶,主要是大地主級別的。

這類人是趙桓重點要找的對象,因爲這類人在全國數量極少,只佔了5%左右,卻和官戶一起,佔有了大部分資源,包括錢、土地、政策、特權等等。

趙桓穿越過來的時候,據周朝給過來的數據統計來看,上戶和官戶佔有了全國百分之85%以上的土地,且他們是免徭役的。

這樣的社會結構,方臘造反,似乎也說得過去了!

三等是中戶,中小地主以及富裕農民,相當於後世的中產階級,這類家庭的數量在整個大宋也不過才10%不到。

因爲年年征戰,通貨膨脹,冗官現象又日益嚴重,經濟危機進一步加深,在神宗時代,就已經有許多中戶破產,王安石再來了一波變法,破產的中戶頃刻之間暴漲。

縮成了現在這樣的比例。

四五等便是下戶了,包括自耕農或田地少甚至沒有田地需要幫他們種田生存的佃農,他們佔全國人口的60%以上。

剩下的就是客戶和特殊戶。

客戶就是流動人口,一般是破產的農民去城裡打工戶口,這類人佔約7%左右。

特殊戶又分爲就是形勢戶、官戶、軍籍、寺觀戶和雜戶。

客戶和特殊戶中的一些戶籍共同組成了城市人口,被稱爲坊郭戶,其中雜戶便是那些手工藝人,例如紡織廠的妹紙們!

城郭戶口又分了上五等和下五等,下五等就是城市裡的“貧困人口”,兩極對立。

這就是大宋的人口結構。

其中上戶、形勢戶和官戶都是皇帝重點要找的對方,因爲這些人的數量少,卻佔了國家大部分的資源,形成了巨大的壟斷局面,使貧富差距越來越大。

讓那些下戶、客戶、雜戶的生存越來越難。

而趙鼎的《銀行於大宋商貿四策》的制定,也是參考了大宋人口結構的。

趙鼎處於風險的把控,對上戶和城郭上五等戶的貸款政策非常寬鬆,中戶相對也能待一些,但下戶、客戶、雜戶等城市“弱勢”羣體,想要找銀行貸款,幾乎不可能。

趙桓心知肚明,卻問道:“徐愛卿,你此話怎講?”

徐處仁一副正義凜然的嘴臉道:“朝廷已經明令禁止官員通商,便不說官戶和形勢戶,就說這大宋皇家銀行借貸的政策,對待鄉村上戶、坊郭上五等戶來說,甚爲寬容,從鄉村中戶便開始縮緊,鄉村下戶和坊郭下五等戶要借錢幾乎是不可能了。”

“如此說來,農村戶口的下戶只能靠自己種一點點地來存錢過生活,坊郭下五等戶,要在資產上積累到城市上五等戶後,纔有資格貸款,一個下坊郭下五等戶要達到上五等戶,按照現在的物價和收入來算,不吃不喝也要二十年,人這一輩子又有幾個二十年?”

“陛下曾經教誨吾等,國富亦要民富,不可能一味只追求總量,完全無視了百姓真正想要的!”

徐處仁一番話說完,趙桓忍不住想鼓掌,但礙於身份,剋制住了。

看來這任務還是要下對,目標定錯了,自己要累死,目標定對了,許多事自己都可以少操心。

唐恪卻道:“徐相公言之有理,但若是朝廷將錢借給了鄉村下戶和坊郭下五戶,風險大增,這些人並無從商經驗,許多人連字都不認得,若是朝廷下這類人借了錢,不要說利息,便是本金也收不回來,一旦發生這種狀況,若是引起了民間恐慌,存錢的百姓們不信任銀行了,要來取錢,而朝廷的錢又減少了,事態便嚴重了!”

“若是朝廷要造錢,民間貨品並未增加,交子將面臨降值的風險,進一步引起民間對交子的恐慌,如此,後果不堪設想!”

雖然也知道其中利害,但被唐恪這麼一說出來,趙桓心驟然一緊。

金融可是國家經濟的頂層存在,若是金融出現了問題,可比打一場敗仗還要可怕。

但徐處仁哪肯啊,唐恪只顧着自己的商業總體量,但徐處仁身爲首相不僅要照顧商業體量,還有坊郭下五戶和鄉村中戶和下戶的收入任務。

“聖人云:中庸之爲德也,其至矣乎。”徐處仁繼續道,“當不偏不倚,方爲聖道,如此過分偏袒另一方,乃是飲鴆止渴!”

見徐處仁和唐恪產生了爭論,一邊的趙鼎道:“陛下,兩位相公皆有其道理,是臣考慮不周,臣在進宮的路上,遇到了一些小事,卻是能說明其中之理。”

“愛卿速速說來聽聽。”

趙鼎便將書館的事說了一遍。

趙鼎道:“陛下,無論是鄉村中下戶,還是坊郭下五戶,都希望能改善自己的生活,他們也渴望讀書,渴望知道更多,從而能有能力賺更多錢,過更好的生活。”

“所以,陛下的書館和農學速成館皆爲民利,朝廷當有專門的人來管理、完善這方面,來幫助相對弱勢的百姓。”

“徐相公所言極是,中庸乃聖人之道,治大國如烹小鮮,朝廷當不偏不倚,輕重相宜。”

趙桓不由得點頭,確然如此。

治大國如烹小鮮,這是一句至理名言。

朝廷既不能對坊郭上五等戶傾斜太多,也不能對下五等戶給予太少。

當然,同樣的道理,也不能一味去扶持下五等戶,恰到好處即可。

若是一味扶持給予,將養出一幫懶惰的國民,若後世的希臘、西班牙、巴西等這些國家一般。

第四百二十三章草原雙雄,圍魏救趙?第四百七十三章大宋的情報戰第五百三十四章調集海軍第三百七十五章西南大陸是大宋最大的糧倉(第二更,求訂閱!)第五百八十四章不必擔憂第二十八章目標是李綱?第二百一十九章岳飛兵臨城下!第五百六十章徐處仁第三十八章金軍北撤,皇帝親征!第三百六十三章風雨已來!第五百九十三章昭順義郡王入京第三百三十一章借你人頭一用!第三百零八章神武軍的衝擊第六百四十八章趙昚的推測第十九章尋找一個叫岳飛的年輕人第二百八十五章強攻神堂堡!第五百三十八章甩鍋的傳統第五百三十五章阻擋者,格殺勿論!第五百四十六章三路出擊第五十二章兩軍風騷的書信往來!第四百零七章封狼居胥!第三百六十三章風雨已來!第四百二十八章分兵北海第三百零七章岳飛對戰野利青哥第一百七十五章交子同稅第六百一十五章激動的趙桓第五百五十五章站隊第三百六十九章絕望的宗室第六百一十二章君臣相知第六百二十一章毒嘴秦檜第四百三十一章萬民同心,中華永固第四百八十五章宋軍大捷,連破十二城!第一百八十六章挑戰皇帝?幕後到底是誰?第二百一十七章諸君隨吾死戰!第五百四十三章香港村首戰,鐵膽海軍第三百七十章皇帝的肩膀!(第四更,求訂閱!!!)第一百七十六章大宋的金融危機第六百四十三章誰敢阻攔,殺無赦第五十一章金軍要增兵?第十九章尋找一個叫岳飛的年輕人第六百三十八章遼東局勢第六百六十一章到底誰是魔鬼第四百一十章滿朝皆驚第三十章皇帝的訓斥第六百三十一章仇恨第三百一十章皇帝的野路子第二百一十一章東海盡頭找紅薯!第一百四十六章如何打南方?第一百六十四章全部處決,一個不留!第六百一十一章再給十年第六百四十五章陝西路的商業格局第二百六十三章三百皇城司衛清洗唐縣!第四百零一章种師道的安排第五百七十章上京驚變第七百零八章李文正第四章凡言議和者,斬立決!第二百三十四章人頭不夠啊!第一百四十九章東南必反?第一百零四章大驚小怪,哪有改制不死人的?第一百二十五章一律打入死牢第三百六十二章渡口上的僵局第三百八十六章我要吃十個!(第五更!求訂閱!)第六百四十八章趙昚的推測第六百六十一章到底誰是魔鬼第十章送童貫人頭至太原府第二百四十七章五路伐夏之備第三百零五章第三十九章兩河戰役拉開第一百零六章押解京師第五百五十五章站隊第六百零一章窮途末路的畢勒哥第三百二十七章皇帝又遇到事了第三百二十三章房租暴漲,皇帝大發雷霆!第二百五十三章這麼賤的要求,不答應怪不好意思的!第五十章堅決主戰!第六百六十二章挺進伽色尼王都第三百六十二章渡口上的僵局第六百六十五章陳甲十六萬!第三百六十一章岳飛的抉擇第二十一章宗澤第五百四十四章第四百一十一章圍殺蒙兀人第一百零三章儒生案牽連第六百九十八章定案第一百六十九章皇帝的另一張面孔?第二百零三章劍拔弩張!楊再興狂傲!岳飛震全場!(四千字)第二百九十五章神武軍步人甲的硬仗!第四百八十七章前鋒攻殺第二百五十七章國子監案第二百一十七章諸君隨吾死戰!第五百九十五章叫爹也沒用!第一百二十九章民變第四百二十章金國東施效顰第七百零八章李文正第四百零七章封狼居胥!第六十四章進駐太原府第三百七十二章趙佶的反擊(第二更,求訂閱!!!)第四百二十一章趙桓滅高麗的術第五十一章金軍要增兵?第六百七十五章號角連營,漢家雄師渡河!
第四百二十三章草原雙雄,圍魏救趙?第四百七十三章大宋的情報戰第五百三十四章調集海軍第三百七十五章西南大陸是大宋最大的糧倉(第二更,求訂閱!)第五百八十四章不必擔憂第二十八章目標是李綱?第二百一十九章岳飛兵臨城下!第五百六十章徐處仁第三十八章金軍北撤,皇帝親征!第三百六十三章風雨已來!第五百九十三章昭順義郡王入京第三百三十一章借你人頭一用!第三百零八章神武軍的衝擊第六百四十八章趙昚的推測第十九章尋找一個叫岳飛的年輕人第二百八十五章強攻神堂堡!第五百三十八章甩鍋的傳統第五百三十五章阻擋者,格殺勿論!第五百四十六章三路出擊第五十二章兩軍風騷的書信往來!第四百零七章封狼居胥!第三百六十三章風雨已來!第四百二十八章分兵北海第三百零七章岳飛對戰野利青哥第一百七十五章交子同稅第六百一十五章激動的趙桓第五百五十五章站隊第三百六十九章絕望的宗室第六百一十二章君臣相知第六百二十一章毒嘴秦檜第四百三十一章萬民同心,中華永固第四百八十五章宋軍大捷,連破十二城!第一百八十六章挑戰皇帝?幕後到底是誰?第二百一十七章諸君隨吾死戰!第五百四十三章香港村首戰,鐵膽海軍第三百七十章皇帝的肩膀!(第四更,求訂閱!!!)第一百七十六章大宋的金融危機第六百四十三章誰敢阻攔,殺無赦第五十一章金軍要增兵?第十九章尋找一個叫岳飛的年輕人第六百三十八章遼東局勢第六百六十一章到底誰是魔鬼第四百一十章滿朝皆驚第三十章皇帝的訓斥第六百三十一章仇恨第三百一十章皇帝的野路子第二百一十一章東海盡頭找紅薯!第一百四十六章如何打南方?第一百六十四章全部處決,一個不留!第六百一十一章再給十年第六百四十五章陝西路的商業格局第二百六十三章三百皇城司衛清洗唐縣!第四百零一章种師道的安排第五百七十章上京驚變第七百零八章李文正第四章凡言議和者,斬立決!第二百三十四章人頭不夠啊!第一百四十九章東南必反?第一百零四章大驚小怪,哪有改制不死人的?第一百二十五章一律打入死牢第三百六十二章渡口上的僵局第三百八十六章我要吃十個!(第五更!求訂閱!)第六百四十八章趙昚的推測第六百六十一章到底誰是魔鬼第十章送童貫人頭至太原府第二百四十七章五路伐夏之備第三百零五章第三十九章兩河戰役拉開第一百零六章押解京師第五百五十五章站隊第六百零一章窮途末路的畢勒哥第三百二十七章皇帝又遇到事了第三百二十三章房租暴漲,皇帝大發雷霆!第二百五十三章這麼賤的要求,不答應怪不好意思的!第五十章堅決主戰!第六百六十二章挺進伽色尼王都第三百六十二章渡口上的僵局第六百六十五章陳甲十六萬!第三百六十一章岳飛的抉擇第二十一章宗澤第五百四十四章第四百一十一章圍殺蒙兀人第一百零三章儒生案牽連第六百九十八章定案第一百六十九章皇帝的另一張面孔?第二百零三章劍拔弩張!楊再興狂傲!岳飛震全場!(四千字)第二百九十五章神武軍步人甲的硬仗!第四百八十七章前鋒攻殺第二百五十七章國子監案第二百一十七章諸君隨吾死戰!第五百九十五章叫爹也沒用!第一百二十九章民變第四百二十章金國東施效顰第七百零八章李文正第四百零七章封狼居胥!第六十四章進駐太原府第三百七十二章趙佶的反擊(第二更,求訂閱!!!)第四百二十一章趙桓滅高麗的術第五十一章金軍要增兵?第六百七十五章號角連營,漢家雄師渡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