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鬆的解釋讓老爺子徹底震撼,編寫文章,招聘有才華的文人對於蘇老爺子來說不是難事,畢竟蘇老爺子在儒林中有巨大的影響力,不論是人品、學識都是一流,都是儒生們敬仰的對象。只要老爺子一聲令下,會有大把的文人前來應聘,這一點是肯定的,不用質疑。
老爺子震撼的是姜鬆所說幾天能印刷出成千上萬冊書籍的事,這太不可思忖,畢竟朝廷中正在印刷的書老爺子是明白的,那種整體雕版印刷,最大的問題是雕刻,只要稍不留神鵰刻出錯一丁點,整塊雕版都會報廢。況且,每塊雕版也印刷不出多少,最多就是數十張,再多就無法印刷出來,這是雕版的弊端。結果就是雕版印刷的成本太高,花費的時間、精力太多,需要的人力更是無數。
“臭小子,你不會是兒戲吧?世上真有那麼好的印刷術?”
老爺子從蘇曉雅的嘴中知道,姜鬆家裡擁有大量的工匠,別的不說,僅僅是從西洋高薪招聘或購買來的各類工匠就有數百名,這是蘇曉雅清楚的事。所以要想達到姜鬆所說的效率,只有一種可能,就是姜鬆家裡的工匠發明了一種全新的印刷術,否則根本不可能。
呵呵!
“老爺子,這事暫時保密,您老不用擔心印刷的事,您老應該考慮願意否?如果願意的話,您老就得考慮招聘有才華的人員一事,怎麼編寫雜談的內容,要編寫什麼樣的內容等等方面的事。其他的不用擔心,有其他人處理。”
說實話,這事對蘇老爺子挺有誘惑力的,也是古代文人最願意做的事。畢竟編寫文章、校稿、校注古籍這些事都是名垂青史的事。古代的文人別的什麼都可以不在乎,最在意的就是名聲,特別是儒生把名聲看得比命都寶貴。
“臭小子,你說的是真的?”
姜鬆和房玄齡二人研究後,都覺得出版社必須是一位德高望重的人主持纔會有吸引力,纔會有人才投奔。畢竟這是一個新鮮事物,讓一般的人主持估計經營都成問題。那時姜鬆就想到了蘇老爺子,只是不知道要怎樣勸說。
到了洛陽後,知道晉陽的楊勇造反,屈突通率大軍前去征討,姜鬆的心中馬上想到了蘇老爺子,貌似這老爺子在高熲出事後就徹底下野了,此時相勸老爺子是最佳時機,既能讓蘇老爺子不會到時候因爲高熲的事受到牽連,能平安回家養老。
“老爺子,您老覺得這種事能亂說嗎?這位子是專門爲您老準備的,如果您老不願意去主持出版社的話,我也不想費錢費力的籌建什麼出版社,好象我沒有什麼好處唉!”
考慮一再三後,老爺子同意辭職回家,辭職後再到大興城中擔任出版社的總編輯。目前是要讓皇帝同意辭職,這是第一步,畢竟蘇老爺子也是名人,是隋朝不多得的大才,想辭職也不是那麼容易,如果沒有好的藉口皇帝是不會同意的。
“姜哥哥,聽爺爺說你要到什麼小島討錢,帶上曉雅
好嗎?”
這次到小島討錢,姜鬆肯定不能再帶蘇曉雅,時間上非常的緊,總不能讓姜鬆再抱着這妞騎馬趕路,這種事有一次就行了,不能再發生第二次。
“曉雅,這次你不能跟哥去,這次去討錢很危險,有很大的可能是要發生戰爭。不把小鳥人打怕、打慘,別想順利討到錢。”
“姜哥哥,有你保護曉雅,還有啥危險的。”
汗顏!真把戰爭當兒戲,到時候姜鬆那裡有精力來保護人。況且你一個小女孩適應得了那血淋淋的殺戮場景嗎?
“曉雅,在那種情況下哥也騰不出手來保護你,還是好好的幫哥守辦公室,幫哥處理一些事務。”
“那好吧。”
姜鬆離開蘇府,次日一大早就帶着噬血護衛向大興城返回。洛陽的事基本安排妥當,接下來就是安排大興城裡新兵訓練的事,這纔是重點的事務。至於到小島討錢的問題不大,到時候讓水師何蠻將軍到山東來接姜鬆就成,這樣姜鬆能多點時間呆在家中。
到大興城中新兵訓練營後,出乎意料的見到了羅士信。開始時還以爲是發生了什麼意外事故,隨後瞭解到,羅士信已經按質按量完成的徵兵任務,從冀州帶回來了五千多名新兵,遠遠超額完成任務。如果再繼續徵招的話,估計能在很短的時間內招到數萬名新兵。
“鬆哥,小弟招的這些新兵怎樣?”
呵呵!
“士信,表面上看到是身體強壯、精神抖擻的樣子,不過是否能達標得等到新兵訓練結束才清楚。”
“鬆哥,這五千多名新兵蛋子你可別小視,基本每人都能拉弓射箭,箭法優秀者有很大一批,難得的是這批新兵都能騎馬,雖然談不上嫺熟,卻也不會很差,關鍵是這波新兵蛋子被我狠狠的強化訓練了一翻,特別是趕回來的十多天時間,每天強行軍一百五十里地以上,體力絕對是有保障的。”
通過了解姜鬆才明白爲什麼羅士信會這麼快趕回來,原來羅士信得到姜鬆的安排後,心裡那個高興,真的無法用語言來表述。這一次是羅士信獨立執行任務,具有極大的挑戰性,同樣也最具鍛鍊人。羅士信天生就是名武癡,對於帶兵作戰更是情有獨鍾,一聽說讓其到冀州、幽州邊境線上徵兵,能不高興纔怪。
拿到相關文書後,羅士信立刻帶着幾名噬血護衛連夜啓程,一人雙馬輪換騎乘,一口氣跑到了信都,留下二名噬血護衛,負責在信都四周徵招士兵。一名噬血護衛負責到信都城周圍的郊縣去張貼徵兵告示,一名豎起招牌坐地徵兵。
羅士信自己則帶上其他幾名噬血護衛繼續向上谷、代郡趕去,那裡才真正算是邊境地區,也時常受到騷擾和侵入,在邊境地區徵招士兵相對來說容易一點,加上是冬天,邊境線上容易受到騷擾,是招兵的好時機。
羅士信不僅僅是徵招新兵那麼簡單,小子採取的辦法真的很絕。在宣傳
告示上居然明目張膽的說,只要願意當兵,負責幫助安置其家人,還免費分配田地,每人分配十畝田地,百畝山林等。
羅士信宣傳的政策,其實就是姜鬆準備在琉球島上實施的。這一下就熱鬧了,百姓聽說免費分配那麼多的田地,在經營過程中免除農業稅收,這可是千古奇聞,立刻在冀州一帶引起轟動。
隋朝時期,土兼併非常的嚴重,普通百姓基本沒有什麼田地,都是向有錢人家租賃田地耕種。風調雨順的年景百姓還能勉強吃飽肚子,一旦有個什麼自然災害,百姓根本就無法生活,甚至所種的田地連交租都成問題,這是古代百姓的普遍現象。
開始的時候,百姓以爲是忽悠人的鬼話,沒有人當真,都是一笑而過。後來有大膽的人前來應徵,達到了徵兵要求後。羅士信把早就寫好的書信拿出來,填上需要幫助解決田地的人口、姓名。讓這名新兵蛋子拿回家交給家人,讓家人到江南找魏徵,只要拿出信來交給魏徵或海關就會幫助安置。
能免費分地田地,還不用交農業稅,這吸引力非常巨大的。新兵蛋子把羅士信的書信帶回家後,一家人商量後覺得可信。畢竟羅士信介紹時說過,是在姜鬆的封地上安置。而姜鬆在普通百姓中名聲極好,不象在儒生中臭不可聞。
有了第一名吃螃蟹的人,接下來就會源源不斷有百姓前來諮詢和詢問,羅士信都認真解釋。並告訴來詢問的百姓,只要帶夠到江南途中吃的就行,其他任何東西都不用帶,到了江南後會有專門的人負責安置。
結果不用想都明白會發生什麼事,這消息立刻在冀州、幽州快速傳開,前來應徵的人越來越多,把個羅士信高興得跳起來大聲高呼。
前來應招的人多了,羅士徵兵時挑選的餘地就越大,條件就越嚴格,所以羅士信從冀州徵招來的這一批新蛋子,真的非常的優秀,只要通過簡單的訓練,估計就能超過隋朝的精銳士兵。
很多百姓都沒有田地,加上日子過得不好,得到羅士信徵兵的優惠政策後,那有不來應徵的,全都紛紛來應徵。甚至徵兵要求提高後,一些來應徵的人求着當兵。
僅僅半個月時間,羅士信一行就徵招到五千多名新兵,且還有無數的百姓送孩子前應徵,如果再不停止的話,估計整個冀州的百姓都會送孩子來當兵。姜鬆當時告訴羅士信,招入到二、三千名時就能返回了,就算招不夠數量也必須在正月十五前趕回來。半個月招收了五千多名,大大的超出任務,最嚴重的是前來應徵的百姓源源不斷,羅士信心中真的有點害怕,擔心惹出什麼大亂子,立刻帶着招收的五千多名新兵蛋子閃人。
羅士信帶五千多名新兵返回大興城的途中,並非是正常的趕路,這小子爲了確保新兵質量,在挑選時就非常嚴格了,算得上是百裡挑一。羅士信擔心招來的新兵在和其他人招來的新兵對比中輸,就動起了強化訓練這批新兵的心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