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聲東擊西

莫斯科戰役的失敗不僅僅打擊了俄國人,對於其它參戰國的打擊同樣嚴重。百萬大軍和堅固城市在幾個月之內被打成粉末,這件事情對於所有參戰國的國民士氣都是一次巨大的打擊。許多人都悲觀的認爲這場戰爭很有可能會以盟國方面的失敗而告終。

不僅僅是各國的國民,就連各國政府軍隊高層之中都瀰漫着一股悲觀的氣氛。雖然之前一直都有不少人認爲與大明開戰不會有好果子吃。可是現在這種認識開始形成氣氛會規模了。而這種氛圍的出現對於各國的掌權者們來說是極爲危險的。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但是戰爭卻絕對不會有政治的妥協。在戰爭之中,只有失敗者和勝利者。勝利者擁有一切,失敗者失去一切,不會有什麼妥協存在。一旦戰敗了,各國的掌權者們不但要失去自己的權利財富,甚至於還會失去自己的生命!

沒有人不在乎自己的生命,對於那些享受着榮華富貴的掌權者們來說更是如此。這些人在發覺戰爭形式開始向着不利於自己的局面發展之後,再也顧不上別的事情,開始全力以赴的進行戰備。三心二意和全心去意之間的差距足以用天壤之別來形容。

俄國已經被拋棄了。各國都不認爲俄國人在失去了大部分的作戰部隊之後還能夠起到什麼作用。現在參與戰爭的各國開始赤膊上陣。如果再繼續輸下去,那戰火就快要燒到歐羅巴各國的本土上去了。

反應最爲激烈的是在歷史上曾經與俄國有着大仇的波蘭和羅馬尼亞。他們幾乎是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就將本隊的主力派去了俄國戰場。原本現在俄國虛弱不堪,正是他們從俄國人身上割肉的大好時機。可是原本最爲熱衷於此的兩國卻像是親兄弟一般爲了俄國慷慨付出。

不是他們轉了性格,而是這些國家掌權者們都不傻。知道現在俄國倒下之後接下來就該輪到他們了,沒有人能夠在這種時候還想着扯自己人的後腿。那樣做的下場就是大家抱在一起死。

不僅僅是這兩個國家,其它歐羅巴大陸上的各個參戰國全都不約而同的加大了對俄國戰場的投入力度。這些國家都非常清楚的知道戰爭對於俄國本土造成了多麼慘烈的傷害。

俄國人的工業,農業,經濟等等各個方面幾乎都已經全部崩潰。到處都是戰火,到處都是廢墟。俄國的基礎設施只要是在明軍轟炸機航程之內就幾乎沒有完好的。現在整個俄國全都是依賴着盟國的救濟在吊命。

看到在俄國發生的一切,各國全都不寒而慄。沒有人想這種事情在自己的國家上演。也沒有人願意自己的國家被打的稀爛。一旦明軍大兵的軍靴踏上自己家的國土。那就是一場前所未有的悲劇和慘劇。

俄國的冬季寒冷而又漫長,漫天飛舞的大雪將龐大的土地全都籠罩在無盡的灰白色之中。從北到南,幾乎整個俄國都被籠罩在零下數十度的寒冬之中。這種天氣是真正的能夠凍掉耳朵,撒尿結冰的天氣。沒有足夠的保暖措施的話。人在寒冷之中很快就會被凍成僵硬的冰棍。

在這種極端的天氣條件下,任何的大規模軍事行動都不可能展開。就算是坦克裝甲車有防凍液,可是能夠用多久?士兵們就算是穿的再暖和,在寒冷的天氣條件下又能夠堅持多長時間?強行作戰的結果就是大量非戰損失。

明軍中央集團軍羣在拿下了莫斯科之後就收攏了進攻的步伐,重兵囤積在莫斯科以及各處大型城市之中等待渡過寒冬。但是中央集團軍羣並不是只有進攻莫斯科的這一支部隊而已。作爲由張誠直接統帥的野戰軍團。中央集團軍羣在發起莫斯科戰役的同時還分出過一支由兩個裝甲集團軍和兩個步兵集團軍組成的南下軍團去攻擊察裡津。

察裡津可以說是整個南方戰役的樞紐所在。作爲伏爾加河與頓河的交匯處,察裡津就是扼守在這裡的一道鐵閘。張誠想要通過伏爾加河與頓河封鎖整個高加索的戰役企圖,其節點就在於察裡津。拿下了察裡津,明軍前往黑海的道路上就將一片坦途。而如果沒有拿下察裡津,那盟國在南方戰場上的部隊就能夠源源不斷的得到增援和物資補充。高加索戰役何時結束也就變得不確定起來。

之前當明軍發起莫斯科戰役的時候,因爲後勤供應量的原因導致明軍在察裡津附近投入的兵力不足。雖然官兵們拼死奮戰卻無法完全拿下這座城市。等到冬季來臨的時候,明軍雖然拿下了大部分的市區,但是盟隊依舊在這裡堅持着。

南方戰役的受挫並沒有影響到張誠的信心和決心。就在明軍總參謀部和盟國各國都認爲冬季的時候雙方將大規模歇戰的時候,張誠卻不聲不響的開始推進冬季戰役的行動。

寒冷的冬季雖然不合適大規模的作戰行動,但是並不是說絕對不能進行作戰。張誠現在爲了趕時間以及出其不意。什麼事情都能夠做的出來。

張誠首先是命令在伊比利亞半島半島和亞平寧半島上的明軍南部歐洲戰區的部隊加強對德法等國的攻擊力度從而牽制其力量。隨後張誠命令陸航戰略轟炸機部隊同樣加強了對歐羅巴各國的戰略轟炸力度削弱各國的力量。

緊接着,張誠命令在巴爾幹半島登陸以及從土耳其地區出擊的明軍兵分兩路殺向羅馬尼亞地區。之所以選擇羅馬尼亞,除了這裡的位置非常重要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此時此刻的歐羅巴大陸上最後的大型產油地區只剩下了這一處地方。

沒錯,美國人擁有海量的石油,他們的石油足以滿足此時全世界的需求,更別說是那些個盟友們了。可是,這件事情有一個不同的地方就在於,美國人的石油都在美國。美洲大陸和歐羅巴大陸之間間隔着一個浩瀚的大西洋。茫茫大海隔絕了這些盟國之間的聯繫。

美國人想要支援自己的盟國們,就必須派遣強大的船隊將包括石油在內的各種物資給運送到歐羅巴大陸上去。數千海里長的海上航線。除了惡劣的天氣之外還有明軍的潛艇部隊和襲擊艦。美國人每向歐洲運送十噸各種物資就要在半路上損失掉四噸。如果不是因爲戰爭輸不起,美國人瘋了纔會這樣支援自己的盟國。

這個時代的運油船可沒有什麼高科技出來,最大的油輪也不過一次性運送個兩萬多噸的油料。而這些油部分都在大明的手裡。在各種襲擊和天氣的影響下,美國人對歐羅巴大陸上的物資支援是有限度的。

作爲機械化部隊最爲重要的消耗品。油料是他們行動的基礎。美國人的油料是杯水車薪,真正支持着歐羅巴各國堅持下去的除了戰前儲備,美國支援以及德國人搞出來的煤化油技術之外。他們唯一的大型石油來源只能是羅馬尼亞的普利耶什帝油田。而張誠的目標就是這裡。

打蛇打七寸。張誠這次出擊打的就是盟軍的七寸。一旦失去了普利耶什帝油田每個月全負荷運轉的近五十萬噸油料,那盟國的飛機坦克卡車就將全部變成廢鐵。除非美國人能夠豁出命來在大明海軍主力整天在眼皮子底下晃悠的情況下掏出自己的海軍主力來爲大規模的跨海運輸做護航。不過這種情況出現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美國人不是活雷鋒,他們不可能爲了自己的盟國而將自己置身在危險之中。

雖然美國海軍損失慘重,但是他們並非已經完全失去了還手的力量。他們殘存的戰艦和新近服役的戰艦依舊擁有着強大的實力。當然了。這個強大的實力是相對於其它國家來說。在大明面前僅僅只能是勉力維持而已。

一旦美國人真的調派出海軍主力去爲運輸船隊護航,那說不定大明海軍就敢掩護着陸戰隊在美洲大陸上登陸。孰輕孰重,美國人還是能夠分的清楚的。

張誠之前也有派遣過轟炸機部隊對普利耶什帝油田發起過大規模的轟炸。不過盟國非常清楚這裡的重要性。幾乎最爲精銳的空中力量和防空火力都在這裡。損失慘重之後張誠不得不取消了對這裡的空中轟炸,改爲地面進攻。

張誠調遣部隊進攻羅馬尼亞的主要原因是吸引各國的注意力,將他們的實力吸引到羅馬尼亞去,從而無暇顧忌高加索和伏爾加河附近的戰鬥。只要盟軍的戰略預備隊被吸引去了羅馬尼亞,那張誠立刻就會命令高加索地區的明軍全面出擊將面前的盟隊主力死死纏住。再然後,就是張誠最後的後手。

他在莫斯科城攻堅戰役爆發之前就已經秘密調集部隊在察裡津東北部地區的契夫卡亞地區秘密集結預備隊和囤積大量戰備物資。這支特別戰鬥羣對外宣傳的是察裡津戰役部隊的預備隊,實際上他們也的確是預備隊。只不過在之前的戰鬥之中從來都沒有上過戰場而已。

張誠計劃在盟軍的注意力全都被吸引去了羅馬尼亞之後立刻派出自己的戰鬥預備隊配合正面部隊圍殲察裡津地區的守軍。只要打開了察裡津,那接下來就是橫掃頓河,一直殺到黑海岸邊,將數百萬盟軍全都裝進包圍圈之中!

ps:

ps:感謝所有爲輝煌之世點擊,投票,打賞,訂閱,收藏的朋友們。感謝大家的支持。

第26章 大事件(上)第628章 合圍戰第269章 落日(十二)第260章 落日(三)第521章 鐵血德意志(十七)第202章 帝都風雲(一)第501章 波蘭覆滅第162章 包圍戰(七)第573章 決定海權的海戰(四)第497章 佈列斯特攻防戰(上)第15章 第一桶金第242章 琉球(三)第522章 鐵血德意志(十八)第398章 鏖戰亞平寧(十八)第359章 血戰太平洋(三十六)第362章 血戰太平洋(三十九)第230章 鋼鐵的碰撞(三)第457章 燃燒的莫斯科(二十七)第31章 塹壕突擊(下)第15章 第一桶金第592章 席捲加州(下)第141章 激戰巴庫(七)第160章 包圍戰(五)第260章 落日(三)第368章 血戰太平洋(四十五)第125章 戰爭的腳步(四)第513章 鐵血德意志(九)第20章 響亮的耳光第349章 血戰太平洋(二十六)第158章 包圍戰(三)第335章 血戰太平洋(十二)第573章 決定海權的海戰(四)第581章 爭奪戰(二)第244章 琉球(五)第495章 芬蘭(下)第121章 新政(下)第314章 飛來的黃金(下)第440章 燃燒的莫斯科(十)第551章 英倫玫瑰(一)第590章 席捲加州(上)第10章 輝瑞製藥公司第53章 碼頭迎接第99章 開始第303章 突尼斯之戰(十九)第399章 鏖戰亞平寧(十九)第509章 鐵血德意志(五)第620章 合圍戰(二)第541章 決戰大西洋(四)第92章 實兵對抗(下)第100章 組建裝甲部隊第79章 海軍訂單背後的故事第48章 真實的談判桌第311章 雲涌第298章 突尼斯之戰(十四)第477章 封鎖與突圍(八)第177章 外交博弈第335章 血戰太平洋(十二)第551章 英倫玫瑰(一)第86章 實彈演練(下)第494章 芬蘭(中)第514章 鐵血德意志(十)第502章 戰前準備第346章 血戰太平洋(二十三)第427章 平息第459章 燃燒的莫斯科(二十九)第621章 合圍戰(三)第23章 在路上第523章 鐵血德意志(十九)第227章 怒火第205章 帝都風雲(四)第244章 琉球(五)第635章 談判第455章 燃燒的莫斯科(二十五)第198章 狡猾的狐狸(中)第525章 鐵血德意志(二十一)第261章 落日(四)第566章 登陸美洲(八)第479章 封鎖與突圍(十)第69章 決斷第416章 鏖戰亞平寧第133章 虎豹出擊(上)第569章 登陸美洲第337章 血戰太平洋(十四)第564章 登陸美洲(六)第104章 接手陸航第544章 決戰大西洋(七)第358章 血戰太平洋(三十五)第373章 血戰太平洋(五十)第625章 合圍戰(七)第44章 名揚天下(十)第406章 鏖戰亞平寧(二十六)第276章 變動第83章 劃時代的戰機(上)第620章 合圍戰(二)第84章 劃時代的戰機(下)第153章 激戰漢城(三)第315章 治安戰(一)第277章 強大的對手(上)第399章 鏖戰亞平寧(十九)第322章 治安戰(八)
第26章 大事件(上)第628章 合圍戰第269章 落日(十二)第260章 落日(三)第521章 鐵血德意志(十七)第202章 帝都風雲(一)第501章 波蘭覆滅第162章 包圍戰(七)第573章 決定海權的海戰(四)第497章 佈列斯特攻防戰(上)第15章 第一桶金第242章 琉球(三)第522章 鐵血德意志(十八)第398章 鏖戰亞平寧(十八)第359章 血戰太平洋(三十六)第362章 血戰太平洋(三十九)第230章 鋼鐵的碰撞(三)第457章 燃燒的莫斯科(二十七)第31章 塹壕突擊(下)第15章 第一桶金第592章 席捲加州(下)第141章 激戰巴庫(七)第160章 包圍戰(五)第260章 落日(三)第368章 血戰太平洋(四十五)第125章 戰爭的腳步(四)第513章 鐵血德意志(九)第20章 響亮的耳光第349章 血戰太平洋(二十六)第158章 包圍戰(三)第335章 血戰太平洋(十二)第573章 決定海權的海戰(四)第581章 爭奪戰(二)第244章 琉球(五)第495章 芬蘭(下)第121章 新政(下)第314章 飛來的黃金(下)第440章 燃燒的莫斯科(十)第551章 英倫玫瑰(一)第590章 席捲加州(上)第10章 輝瑞製藥公司第53章 碼頭迎接第99章 開始第303章 突尼斯之戰(十九)第399章 鏖戰亞平寧(十九)第509章 鐵血德意志(五)第620章 合圍戰(二)第541章 決戰大西洋(四)第92章 實兵對抗(下)第100章 組建裝甲部隊第79章 海軍訂單背後的故事第48章 真實的談判桌第311章 雲涌第298章 突尼斯之戰(十四)第477章 封鎖與突圍(八)第177章 外交博弈第335章 血戰太平洋(十二)第551章 英倫玫瑰(一)第86章 實彈演練(下)第494章 芬蘭(中)第514章 鐵血德意志(十)第502章 戰前準備第346章 血戰太平洋(二十三)第427章 平息第459章 燃燒的莫斯科(二十九)第621章 合圍戰(三)第23章 在路上第523章 鐵血德意志(十九)第227章 怒火第205章 帝都風雲(四)第244章 琉球(五)第635章 談判第455章 燃燒的莫斯科(二十五)第198章 狡猾的狐狸(中)第525章 鐵血德意志(二十一)第261章 落日(四)第566章 登陸美洲(八)第479章 封鎖與突圍(十)第69章 決斷第416章 鏖戰亞平寧第133章 虎豹出擊(上)第569章 登陸美洲第337章 血戰太平洋(十四)第564章 登陸美洲(六)第104章 接手陸航第544章 決戰大西洋(七)第358章 血戰太平洋(三十五)第373章 血戰太平洋(五十)第625章 合圍戰(七)第44章 名揚天下(十)第406章 鏖戰亞平寧(二十六)第276章 變動第83章 劃時代的戰機(上)第620章 合圍戰(二)第84章 劃時代的戰機(下)第153章 激戰漢城(三)第315章 治安戰(一)第277章 強大的對手(上)第399章 鏖戰亞平寧(十九)第322章 治安戰(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