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爲了未來而奮鬥

吳城先去請示了父親,把姑姑的話和父親說了一遍。父親本來是跟着陳遠恆在外面爲着春耕的事情忙乎的,因爲有事情,陳遠恆差遣父親先回來京城辦一些事情,所以,正好在家。

吳大山聽了兒子的話,很是高興,語重心長的說:“城兒啊,父親早年在外奔波,使得你們幾個兄弟都錯過了讀書,練武的最好時機,這才使得你們幾個高不成低不就,還好,後來,我到了陳府當了教導公子們功夫的師傅,這纔有了穩定的收入,能安定下來,給你們幾個弟兄送去學堂,後來,陳大人重用我,給了我官身,這官職是越來越大,家裡的情況也是越來越好,就給你們幾個弟兄都請了西席在家學習。你幾個弟弟還好,剛好趕上開蒙,現在讀書讀的還不錯。唯獨你,父親很是虧欠啊,耽誤了最好的時機,又要在家裡幫助姨娘料理家務,生生耽誤了。可是,我是知道的,你們弟兄們裡面你的天資最好,爲人周到,有腦子。所以,爲父更是擔心你將來的前途,曾經想過,若是實在不成,將來分家的時候就把家業多留一些給你,最起碼讓你做一個富家翁。現在好了,文蕙姑娘給你安排前途,要是能跟着大公子好好幹,將來說不定比爲父的官職還要大些呢。這纔是長子,撐門立戶啊。”

這番話說得吳城有些哽咽,這麼多年的委屈彷彿一下子都到了面前。因爲錯過了開蒙,吳城文不成武不就,看着弟弟們每天都有進步,吳城作爲哥哥,能不心裡着急嗎?可是,他是家裡的長子。因爲母親被父親關在院子裡,不能照顧家務,家裡這些年驟然富裕起來。訓練僕人,人情往來。置辦產業,管理產業,照顧弟妹,照顧年邁的祖母,這很多事情都要他來打理。雖然有姨娘幫忙,但是那個可不是她的母親,而且,姨娘這幾年也生了孩子。家裡人口多了起來,事情更多了,姨娘自從有了孩子,不但不幫着他了,反而處處制肘,吳城在家裡待得很是憋悶啊。想着沒有光亮的前途,想着複雜的家務,他無數次的埋怨人生,埋怨母親,爲什麼這麼傻。爲什麼這麼短視,爲什麼要讓他們小小年紀就要承擔這許多?

曾經,吳城也想過。實在是不行了,要不就讓父親給他補一個衙役的職位,也算是有個事情做,但是一旦是當了衙役,那可就是吏了,因爲他武功不行,就只能一輩子當個吏了,想向父親這樣卻是不可能了。

每次想到這裡,吳城心裡都很難過。現在陳文蕙給他的前途指了一條明路。吳城這心裡能不激動嗎?但是,激動之後。他也有些擔心,一來。要去夷洲島,就是要遠行,家裡是顧不上了,那這一攤子的事情怎麼辦啊?交給誰啊?要是他走了,這些店鋪,田地誰來管理?家裡的人情理順怎麼辦?弟弟妹妹們被姨娘欺負怎麼辦?二來,自己是個長子,父親能讓他遠行嗎?

現在聽到父親這麼支持他,他能不高興嗎?這心裡的兩個擔心,已經去了一項,可是吳城卻沒有輕鬆的感覺,他說:“父親,可是,孩子要遠行,幾年內都回不來,這家裡這一攤子事情怎麼辦呢?”

吳大山武人的氣息很重,一揮手說:“男兒志在四方,哪裡能因爲家裡這些家務事就絆住腳?雖然爲父每日在外奔波,照顧不了家裡,但是,不是還有姨娘嗎?她出身好,知書識禮,應付這些是沒有問題的。”

吳城聽了,心裡苦笑,他擔心的就是這個日漸不安分的姨娘啊。這個可怎麼和父親說呢,父親喜愛姨娘,疼愛姨娘生的弟弟妹妹,這自己的弟弟妹妹可怎麼辦啊?想到這裡,吳城把到了嘴邊的話又咽下去了,還是找大姐和大姐夫還有姑姑商議一下吧。

吳大山說:“城兒啊,你年紀比你弟弟們大一些,懂事得早,應該還記得我們家以前過的是什麼樣的生活吧?雖然吃喝是夠的,但是要像這樣每日綾羅綢緞的,過着富貴的生活,那是想都不敢想的。爲父一個武人,只是會一些武藝,一個大老粗來着,能當上四品的官兒,可不是在戰場上拼殺來的,是託了陳大人的福啊。這人要感恩,你去了夷洲島,要記得自己的出身,不能擺官宦子弟的架子,要把自己當陳家的家將才行,記得嗎?”

吳城忙說:“孩兒一定謹記在心。”

吳大山說:“別的我也不懂,你自己掂量着辦,對了,我這裡有一千兩銀子的銀票,你拿着,置辦些東西,夷洲島離家裡遠,你多帶一些東西好出門,還有,你的小廝也跟着去四個吧,再跟上兩個丫鬟,大概也夠了,多少能照顧着你。我也放心些。還有一萬兩銀子的銀票,這個是爲父我歷年所積,你拿去到了夷洲島,看着有合適的產業,置辦一份。還有這裡有一份禮單,是我從庫房裡精心挑選出來的,雖然文蕙姑娘什麼都不缺,但是這也是我的一片心意,你去見文蕙姑娘的時候,給帶上。一定要好好表現。”

吳城連忙說:“怎麼能帶這麼多銀子呢?也不用帶上這麼多的小廝,丫鬟,我本來就是去歷練的,哪裡用的着帶上這麼多的人?家裡剛剛搬到京城,正是用錢,用人的時候,我們在京城根還沒有紮下來呢,我怎麼能把僕人帶去六個,錢也帶去這麼多呢?”

吳大山說:“叫你拿就拿着,人手,你不用擔心,京城什麼都缺,就是不缺人,只要有錢,什麼樣的僕人都能買到,比我們在江南買到的那些還訓練有素些。至於銀子嗎?窮家富路,出門自然要多帶一些。那一萬兩銀子是去夷洲島置辦產業的。我聽陳大人說,在我們京城要二三十倆銀子一畝地,在我們德慶買一畝地也不過是十來兩銀子,甚至有五六兩銀子一畝的土地。但是,在夷洲島,一兩銀子就能買到一畝肥沃的土地,在南洋,一兩銀子能買二畝土地。現在,很多大楚的富商,財主,官宦都託人在夷洲島,南洋置辦產業,買莊園。我們有這便利條件,你又能就近照管,要是不買就傻了。就像你說的,我們家剛剛到了京城,又是買宅子,又是買下人的,花費大了,要不還能再多給你一些呢。至於家裡日常需要,你不用管,我們德慶,青陽城都有鋪子,田產,每年也有不少的出息,我現在做着官,每年的收入更是多。過兩年,你在夷洲島紮了根了,我再努力攢點錢,還要繼續在夷洲島投資呢。”

吳城聽到父親這樣說,也就不再推遲說:“還是父親眼光長遠。既然這樣,這銀票兒子就收着了。兒子準備明天去府裡見文蕙姑娘,一定把父親給的禮物帶到。”

吳大山點點頭。

第二天,吳城一大早就收拾停當,穿着一個杭綢的青色直綴,腰裡繫着一個白玉的玉佩,看着倒是很利索。吳城進了府邸,早有姑姑的丫鬟迎上來,說:“公子這個時候纔來,再晚一會兒,姑娘就該出門了。”

吳城忙賠笑,一邊說一邊走,很快就到了文蕙住的的院子裡,穿花拂柳,來到了正房。吳城見到了陳文蕙。只見陳文蕙是個十來歲的小姑娘,跟自己的妹妹差不多兒。但是容貌美麗,眼睛中透着精明。雙方互相見禮。陳文蕙稱呼吳城,吳大哥哥。

吳城連忙遞上禮單說:“當不得姑娘叫哥哥,還是叫吳城的名字吧。這個是父親送給姑娘的禮物,都是些小玩意,父親說,請姑娘收下留着玩兒吧。”

陳文蕙一看禮單,只見上面寫着四樣東西,都是些金銀擺件和項圈之類的,約莫也能值個千多兩的銀子。陳文蕙笑了說:“吳大人可是客氣了,哪裡能送這麼貴重的禮物給我。不敢收的。”

吳城正要開口,吳麗霞說:“蕙兒,我哥哥送你的,你就收下吧。其實,都不算什麼珍品,不過這也是我哥哥的一片心意。再說,現在我哥哥是四品的官兒,都是託了陳大人的福氣,送姑娘這些玩意還不算是什麼,何況,姑娘還要擡舉吳城呢?”

陳文蕙一想也是,就不再推諉了說:“那我就收下了,謝謝吳大人。”

吳城忙謙遜了幾句,暗地裡擦了一把汗。

陳文蕙問吳城:“吳大哥哥,我們都是一家人,我就直接說了。我聽了師傅講她收嗣子的事情,覺得你很有辦事的才能。我師傅,也就是你親姑姑,這可是我除了母親之外,最親的人。她的事情就是我的事情,雖然她現在有了嗣子了,我將來還是要給師傅養老的。她最是喜歡她的侄子侄女,這樣一來,我一個爲了感謝你爲師傅把嗣子這件事情辦的好,一個是爲了照顧好她疼愛的侄子,再來,我覺得通過這件事情能看出來,你很有能力。我們陳家用人,不看科舉,不看讀多少書,只看能力大小,是否忠心,所以,我推薦你去新光城幫助我大哥。新光城是個新城市,很多空缺的職位,正是好機會,不知道你可願意去,可願意爲了你的未來而奮鬥?”(未完待續)

ps:怎麼訂閱反而變少了呢?本來定下今天三更的,但是今天有事情了,來了客人,只能下週三更了。

第七十二章 紡織第七十八章 絕境逢生第一百五十三章 見聞第五章爭 奪管家權第一百五十六章 情深第四十七章 燃燒的心第二百零六章 慈善事業的發展第九十八章 嗣子第一百一十六章 悔悟第四十七章 誰的後臺硬第一百一十三章 爲我所用第三十四章 水寒的身家第一百百零四章 等待第五十章 內部認購第二百四十三章 孃家人第十九章 縣主第一百零一章 憂慮未來第二百一十章 尊重人才第二百四十六章 邀請第六十五章 寶藏內容第一百九十一章 同遊第一百三十章 當是什麼第三章 偏疼小兒子第二百八十一章 遠慮第三十二章 推薦第一百一十九章 將軍的憂愁第七十一章 一起發財第一百七十九章 僱工種地第三十九章 皇宮燈節第五十九章 武林第一百六十五章 奶哥哥第五十八章 心甘情願第二百零七章 急性子第一百七十四章 園林第一百五十七章 干政第二百二十五章 火氣第二百六十二章 港灣第二百四十章 到達新光城第七十一章 新種第一百零四章 三個城主第二百二十四章 殷切希望第一百零四章 老封君第二百一十一章 意外第三百二十九章 不進則退第三百零七章 京城風雲第四十八章 玉如意第一百二十章 改革第二百三十五章 先頭部隊第二百零一章 女衛第三百二十八章 沒有戰爭就去製造戰爭第三百零九章 陣仗第三十九章 以寺爲家第九十八章 人頭稅第一百二十七章 班師第一百二十五章 到底是誰第三百四十五章 在外過年第二百五十九章 官眷第十章 規劃第二百九十二章 珍寶城第五章 啓動第一百九十一章 三省巡按第七十四章 同胞第九十五章 出手第五十五章 錯過怎麼重來第二十三章 生日第九章 父母官第三百二十七章 要人才第一百三十章 當是什麼第一百一十七章 徐母第二百零四章 美珍第七章 做面子第一百四十三章 氣憤第十九章 恢復信心第二百章 接待親家第四十章 王宮第四十章 娶寡婦第七十二章 用錯情第八章 祖父第二百三十三章 新後宮第二百一十五章 爲了未來籌謀第一百四十九章 學會計謀(二更)第二十二章 大房變化第一百九十四章 有仇第九十三章 責任重大第八十四章 你早就料到第三十一章 不能進宮第二百零五章 勉強收下第十三章 集團第一百零七章 錢轉起來第一百三十二章 執法長老第二十章 大陣仗第二百四十九章 這麼巧第七十九章 管理兩個城市第十章 規劃第三百零四章 比試第二百五十八章 規格第二百五十二章 大手筆第九十四章 新耕種第十一章 曲荷院第四章 開枝散葉
第七十二章 紡織第七十八章 絕境逢生第一百五十三章 見聞第五章爭 奪管家權第一百五十六章 情深第四十七章 燃燒的心第二百零六章 慈善事業的發展第九十八章 嗣子第一百一十六章 悔悟第四十七章 誰的後臺硬第一百一十三章 爲我所用第三十四章 水寒的身家第一百百零四章 等待第五十章 內部認購第二百四十三章 孃家人第十九章 縣主第一百零一章 憂慮未來第二百一十章 尊重人才第二百四十六章 邀請第六十五章 寶藏內容第一百九十一章 同遊第一百三十章 當是什麼第三章 偏疼小兒子第二百八十一章 遠慮第三十二章 推薦第一百一十九章 將軍的憂愁第七十一章 一起發財第一百七十九章 僱工種地第三十九章 皇宮燈節第五十九章 武林第一百六十五章 奶哥哥第五十八章 心甘情願第二百零七章 急性子第一百七十四章 園林第一百五十七章 干政第二百二十五章 火氣第二百六十二章 港灣第二百四十章 到達新光城第七十一章 新種第一百零四章 三個城主第二百二十四章 殷切希望第一百零四章 老封君第二百一十一章 意外第三百二十九章 不進則退第三百零七章 京城風雲第四十八章 玉如意第一百二十章 改革第二百三十五章 先頭部隊第二百零一章 女衛第三百二十八章 沒有戰爭就去製造戰爭第三百零九章 陣仗第三十九章 以寺爲家第九十八章 人頭稅第一百二十七章 班師第一百二十五章 到底是誰第三百四十五章 在外過年第二百五十九章 官眷第十章 規劃第二百九十二章 珍寶城第五章 啓動第一百九十一章 三省巡按第七十四章 同胞第九十五章 出手第五十五章 錯過怎麼重來第二十三章 生日第九章 父母官第三百二十七章 要人才第一百三十章 當是什麼第一百一十七章 徐母第二百零四章 美珍第七章 做面子第一百四十三章 氣憤第十九章 恢復信心第二百章 接待親家第四十章 王宮第四十章 娶寡婦第七十二章 用錯情第八章 祖父第二百三十三章 新後宮第二百一十五章 爲了未來籌謀第一百四十九章 學會計謀(二更)第二十二章 大房變化第一百九十四章 有仇第九十三章 責任重大第八十四章 你早就料到第三十一章 不能進宮第二百零五章 勉強收下第十三章 集團第一百零七章 錢轉起來第一百三十二章 執法長老第二十章 大陣仗第二百四十九章 這麼巧第七十九章 管理兩個城市第十章 規劃第三百零四章 比試第二百五十八章 規格第二百五十二章 大手筆第九十四章 新耕種第十一章 曲荷院第四章 開枝散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