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經濟作物

像這樣的事情,這一段時間,每天都有發生。桂玉霞一家子裡面,玉霞家裡寫信讓大牛的姐姐們過來。金霞家裡寫信讓兄弟姐妹還有婆婆娘家的親人都過來。桂大家裡倒是沒有動靜,桂老漢倒是惦記着自己幾個姐姐的家裡,那些外甥們,他叫桂大寫了信叫他們過來。桂大老婆的孃家,也都寫信叫親戚們過來。還有桂二媳婦孃家,還有銀霞的婆家。都在寫信叫生活在大楚的親戚過來。

桂玉霞勸說了金霞之後,第二天,聽說自己孃家也在寫信叫親戚過來,兄弟姐妹的家裡也在寫信叫親戚過來。桂玉霞覺得這個事情不是個小事情,要是城裡的這些百姓都去叫親戚來慶春城,應該第一時間讓城主陳文蕙知道。

桂玉霞忙去陳文蕙那裡把這個情況說了一遍。正好說的時候,萬淑慧也在陳文蕙那裡。陳文蕙聽了之後,看看萬淑慧,笑了:“你看,我就說了,桂副司長畢竟是宮裡出來的,這政治敏感性還是很高的,能夠通過一點看到全面,目光也比較長遠。不是一般人能比的,你看我看人的眼光還是不錯吧?”

萬淑慧微微一笑說:“以前只是覺得桂副司長的活計做的好,大概能當個大楚針神了。沒有想到,這腦子也是這麼好使啊。城主的眼光果然是非同凡響。”

兩個人這麼一說,桂玉霞有些不好意思了,說:“可是我有些小題大做了?”

陳文蕙忙說:“沒有,這些情況都是我們不瞭解的。別說是我們不瞭解,就是秋碧她們幾個也不可能瞭解。我們在這裡沒有像你這樣親戚一大堆,自然不知道這些百姓家裡的事情。幸虧你告訴了我們。我們現在佈置還來得及。你想啊。這要是這些信件都到了大楚,那些百姓們的親戚們也不是各個都願意背井離鄉的,但是,十家裡面有兩三家就不得了了,這得是多少人要過來啊?怎麼都能有一萬人啊。這麼多人遷徙,雖然是陸陸續續的,但是。因爲靠近京畿。容易引起朝廷的重視。你說,到時候,朝廷不對我發難?”

桂玉霞一想也是。忙說:“我還真是沒有想過這些,我只是想着,我管着工匠和工程司的事務,總是在蓋房子。這要是我們好容易把全城的百姓都安排進了房子裡面。不用住帳篷了,可是。又來了新的百姓,到時候,我們沒有準備不是又要加緊時間蓋房子?所以,想着和城主你商議一下。早些做準備省的到時候着急。可是沒有想到朝廷官員的事情。”

陳文蕙說:“以前,新光城建設的時候,那些第一批的移民。生活過的好了,都想着把家裡的親戚往新光城帶。而且。很成功的拉來了很多人,你看現在新光城這麼多的人就是這麼來的。當然,這個過程不是一天就完成的,是經過幾年的光景的。那個時候,並沒有引起朝廷的重視。因爲那些百姓大多是江南的百姓,確切來說是我父親以前治下湖州省的百姓。那個地方的官員以前都是我父親的下屬,現在湖州的刺史黃刺史還是我父親一手提拔的,所以,黃刺史把這個事情做的四平八穩,再加上天高皇帝遠,有地方官員的幫助,一點都沒有引起動亂,朝廷自然也不知道。可是,我們慶春城的不同。我們這裡的百姓大多是京城或者是京城附近的工匠家庭,還有京城西北的那三個縣來的百姓,這要是呼朋引伴的過來,不是引的都是京畿一帶的百姓?在皇帝身邊挖人,這能不被發現?”

萬淑慧點點頭。她本身就是湖州的人,能不知道這個事情。她說:“其實,這些百姓們都遷徙到了新光城之後,湖州的官員還高興呢。你看,本來江南地少人多。很多家庭都沒有地種,或者是地很少,養不活一大家子人。這少了幾十萬的人,頓時,湖州就變成地多人少的局面,百姓的日子自然就好過了。還有,這些在新光城賺到錢的百姓,很多衣錦還鄉,都是大把的花錢,給湖州的經濟帶來了很大的幫助,湖州這幾年稅收一直都很好,這也是一個新增加的原因。”

陳文蕙說:“可是,這都是後來才能看出來的好處。朝廷的那些笨蛋官員們,有這麼長遠的眼光?他們會考慮百姓的死活?他們會管朝廷的稅收?他們只是想他們的利益。京畿一帶的百姓少了,給他們種地的百姓就少了,手裡有一點點土地的百姓們都賣地,他們的土地就不值錢了。他們的利益受到了損失,他們能願意?不在皇帝面前參我?”

這下子大家是明白了。

陳文蕙說:“現在京畿一帶大多數的土地都是那些權貴們的。他們把土地租給百姓耕種,百姓辛苦一年,有時候還不夠交租子的。要是大量的百姓都來到慶春城,那給他們種地的百姓就少了,可是他們的地還要種啊?他們爲了吸引百姓種地,就只能少收租子,讓百姓得到實惠。可是這樣一來,他們不就損失了?他們能高興,能不恨我?”

桂玉霞很擔心,問:“這可怎麼辦啊?”

陳文蕙說:“沒關係,現在這些還沒有發生。我們還有法子。我現在就給家裡修書,讓我父親和母親知道這個事情,相信他們會處理好的。有時候,先入爲主。要是我們早點把事情告訴給皇上,那將來他們彈劾我的時候,皇上就不會聽他們的,反而會給他們好看的。”

這個道理桂玉霞也明白,論這些計謀的事情,哪裡能比得上宮裡?她立刻笑了起來說:“城主說的很是。現在宮裡誰不知道是皇后娘娘當家啊?皇上對皇后娘娘無比的信任,還有皇上現在最寵愛的石貴妃可是城主的好友啊。有了她們兩位給城主說話,再加上外面還有陳家家主,還有城主的父親陳大人,還有長公主殿下,這麼多人都去跟皇上說,皇上還會信那些迂腐的大臣的話?”

陳文蕙說:“你說的很是,這個事情幸好發現的早。我們能及時準備。這樣我們操作得當了,說不定可以爲以後更多的百姓遷徙過來立下基礎呢。好了,我要想想。桂副司長,你這個情況講的太及時了。玉錦,去把我那一套城裡金器作坊剛拿過來的赤金手鐲拿來,還有夷洲島新弄來的一斤茶葉,還有庫房裡面的江南新花色的錦緞拿出來十匹過來,賞賜給桂副司長,對了,再賞賜給桂副司長銀紙一百兩,金銀騾子各十二對。”

玉錦忙去準備了。桂玉霞慌了說:“當不得,當不得,我深受城主的大恩,還沒有回報。現在不過是白說了幾句話,一點忙都沒有幫上,哪裡能當上城主的厚賞呢?”

陳文蕙笑了說:“賞給你的,你就拿着。我這個人你還不知道嗎?獎懲分明,你就好好收着吧。你先回去吧,以後要是有這樣的事情,還要跟我說,知道了嗎?”

桂玉霞看看萬淑慧,萬淑慧說:“你的這個事情說的很及時,爲了我們贏得了時間。這些賞賜都是你應該得到的。你就收下吧。”

桂玉霞無奈,只有道謝收下了。向兩位上司行了禮就退了下去。

陳文蕙等到桂玉霞走了,對萬淑慧說:“其實,這個也是好事,說明我們的城市建設的很好,百姓生活的很好。對了,最近你又參加了幾次城主集會,覺得怎麼樣?有收穫嗎?”

萬淑慧說:“當然有了。不過,公認的,這幾個月之中,四個城市的建設,百姓生活的好壞,城外開荒的進度,都數我們慶春城第一。”

陳文蕙笑了說:“那是當然,我號召大家來建設城市的,要是我的還沒有他們建設的好,多丟臉呢,你還是說說他們比我們好的,這樣我們好博採衆家之長啊。”

萬淑慧說:“雖然我們的城市都沒有建好,但是已經初步看出了每個城市的特點。普寧城的城市發展的基礎好,所以,那裡的貿易很好,不但有自己的出產,還有土著們也都在那裡定居了。土著們也都在那裡和商人們交易。城外也發展的很好,開荒種地種的很好,不光是種植糧食。還種了一些東西,我很感興趣。”

陳文蕙忙問:“什麼東西?”

萬淑慧說:“很多的香料。”

陳文蕙恍然大悟,這個東西怎麼給忘記了,這個就是南洋的特產,不過不是呂宋島的特產而已,但是,南洋衆多的香料確實是個重要資源。黑家人就是聰明,已經會了香料的種植方法。尤其是食用的香料。比如花椒,茴香,肉桂,紫蘇等等。

看來這個真是要學習一下才行,光是中莊稼和果樹有什麼意思啊?最好多種植一些經濟植物。香料就是一個很重要的經濟植物。(未完待續)

第一百二十章 改革第一百四十二章 回自己領地第一百六十八章 賢臣第一百九十一章 開始賺錢了第二百二十四章 新消息第二十五章 秋收第二百六十二章 陳家吃虧第一百一十九章 對付惡人的方法第二百零五章 製藥坊的新客戶第五十三章 發現端倪第十一章 紫玉第六十七章 出謀劃策第一百三十章 多給一個第六十八章 重大消息第二十章 佔便宜的皇帝第十五章 繡坊第一百二十六章 揪心第一百四十二章 啓用第二百七十一章 藥材豐收第九十九章 對手第二百七十五章 苗大夫第一百七十四章 收買人心第一百二十四章 我也想去第三百零三章 沒有人能教我第一百一十六章 專利第一百二十三章 惻隱心第三百二十八章 沒有戰爭就去製造戰爭第九十六章 山水居第一百一十七章 棉花仗第九十五章 出手第一百五十三章 你做了什麼(三更)第一百八十七章 溫泉道觀(11號第一更)第五十四章 如願第一百八十七章 長公主的心肝第三十一章 賊喊捉賊第九十四章 孃家貢獻第一百六十四章 長公主的位置第十一章 紫玉第十八章 冰庫第一百一十七章 徐母第一百零九章 洶涌第一百七十九章 玉霞的家第一百四十七章 貴重第二百零一章 女衛第一百零一章 安插眼線第三十四章 水寒的身家第一百三十八章 紅臉第六十二章 發展工商第二百四十九章 賺錢的行當第六十八章 三個衛城第二十六章 買地第九十九章 對手第三十六章 實力雄厚第四十九章 花燈第一百三十九章 女人家第三百零二章 面見城主第八十八章 進程緩慢第二百六十八章 專櫃第三十九章 以寺爲家第一百零八章 有眼光的老太太第四十八章 夷洲島近況第一百二十章 改革第二十八章 貸款第一百零零七章 見到翠黛第二百三十二章 新生命第一百一十三章 賢妃第九章 刺激經濟第二百二十三章 算賬速度第三十二章 房貸第十一章 後悔不及第二百三十七章 跌倒吃飽第五十七章 桃花第一百八十章 雙管齊下第一百四十四章 最後一個寶藏第二十章 大陣仗第一百八十三章 出手大方的姑娘第七十六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一百三十二章 王家作風第一百七十八章 回鄉第二百章 接待親家第三百二十三章 勞動所得第七十二章 紡織第七十五章 南疆剋星第九十五章 出手第五十三章 失敗的皇帝第二十五章 秋收第一百二十五章十 滿意第一百七十五章 風格第三十六章 榴蓮糖第一百四十五章 心情不同第五十四章 換取富貴第七章 新的寶藏第六十五章 搬東西第一百三十六章 遠慮第二百二十五章 銀礦第四十二章 一家親第一百五十八章 遊歷第六十三章 師傅第五十四章 換取富貴第三十章 勸說
第一百二十章 改革第一百四十二章 回自己領地第一百六十八章 賢臣第一百九十一章 開始賺錢了第二百二十四章 新消息第二十五章 秋收第二百六十二章 陳家吃虧第一百一十九章 對付惡人的方法第二百零五章 製藥坊的新客戶第五十三章 發現端倪第十一章 紫玉第六十七章 出謀劃策第一百三十章 多給一個第六十八章 重大消息第二十章 佔便宜的皇帝第十五章 繡坊第一百二十六章 揪心第一百四十二章 啓用第二百七十一章 藥材豐收第九十九章 對手第二百七十五章 苗大夫第一百七十四章 收買人心第一百二十四章 我也想去第三百零三章 沒有人能教我第一百一十六章 專利第一百二十三章 惻隱心第三百二十八章 沒有戰爭就去製造戰爭第九十六章 山水居第一百一十七章 棉花仗第九十五章 出手第一百五十三章 你做了什麼(三更)第一百八十七章 溫泉道觀(11號第一更)第五十四章 如願第一百八十七章 長公主的心肝第三十一章 賊喊捉賊第九十四章 孃家貢獻第一百六十四章 長公主的位置第十一章 紫玉第十八章 冰庫第一百一十七章 徐母第一百零九章 洶涌第一百七十九章 玉霞的家第一百四十七章 貴重第二百零一章 女衛第一百零一章 安插眼線第三十四章 水寒的身家第一百三十八章 紅臉第六十二章 發展工商第二百四十九章 賺錢的行當第六十八章 三個衛城第二十六章 買地第九十九章 對手第三十六章 實力雄厚第四十九章 花燈第一百三十九章 女人家第三百零二章 面見城主第八十八章 進程緩慢第二百六十八章 專櫃第三十九章 以寺爲家第一百零八章 有眼光的老太太第四十八章 夷洲島近況第一百二十章 改革第二十八章 貸款第一百零零七章 見到翠黛第二百三十二章 新生命第一百一十三章 賢妃第九章 刺激經濟第二百二十三章 算賬速度第三十二章 房貸第十一章 後悔不及第二百三十七章 跌倒吃飽第五十七章 桃花第一百八十章 雙管齊下第一百四十四章 最後一個寶藏第二十章 大陣仗第一百八十三章 出手大方的姑娘第七十六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一百三十二章 王家作風第一百七十八章 回鄉第二百章 接待親家第三百二十三章 勞動所得第七十二章 紡織第七十五章 南疆剋星第九十五章 出手第五十三章 失敗的皇帝第二十五章 秋收第一百二十五章十 滿意第一百七十五章 風格第三十六章 榴蓮糖第一百四十五章 心情不同第五十四章 換取富貴第七章 新的寶藏第六十五章 搬東西第一百三十六章 遠慮第二百二十五章 銀礦第四十二章 一家親第一百五十八章 遊歷第六十三章 師傅第五十四章 換取富貴第三十章 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