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大幕拉開

“溫暖,非常溫暖,陽光曬在身上暖乎乎的,比洗泡熱水澡還要舒服。”

張國欣說出了最直觀的感受。

陳琦羨慕之餘,不禁露出了一臉失落:“飛機票應該不便宜吧?”

“別的地方我不太清楚,馬尼拉飛桃源特區,一張機票要八萬多,學生證半票,能省不少錢。”

張國欣回答道。

雖然學生坐飛機有優惠,但有次數限制,每年不超過三次。

“真貴!”陳琦咋舌道。

她父母是雙職工,家庭條件其實也還行,但動輒十萬塊的飛機票,絕對不是她能消費得起的。

“現在的飛機最多隻能坐三、四十人,運營成本高,等過幾年有了大飛機,票價肯定會降下來的。”

張國欣試着安慰道。

陳琦下意識地點了點頭,然後迫不及待地掏出了手機:“大公主……”

“別、別叫我大公主,姐姐你直接叫我果果就行了。”張國欣打斷道。

她現在是成年人,加上老爸已經退下來了,不管於公於私,再稱呼“公主”有些不合時宜。

“果果,咱們能拍張合影嗎?”

“當然沒問題。”

張國欣笑着點點頭。

拍完合照,陳琦終於介紹起了眼前的建築物:“果果,這棟房子並不是用來住人的,而是地熱井,它可以爲整個特區供暖。”

“地熱井?”

張國欣好像只在地理課堂上聽過。

“如果沒有這些地熱井,特區內部根本無法維持現在的溫度,聽我爸說,他剛過來工作的時候,平均溫度只有幾攝氏度,一到晚上就會降到零下。”

“這邊的地熱資源很豐富嗎?如果我沒記錯,一般地熱資源豐富的地方,通常都會伴有火山和溫泉?”

陳琦搖搖頭:“具體情況我也不清楚,反正自從有了這些地熱井後,我們家就再也沒穿過厚棉襖了。”

“這種地熱井多嗎?”

“多,我記得之前看過科普資料,好像每十平方公里就要配一座地熱供暖站,整個特區估計有上千口地熱井。”

“厲害了,說起來,這些地熱井不就是天然空調嗎?惠而不費。”

張國欣豎起了大拇指。

“這個比喻很貼切。”

陳琦笑着點點頭。

聊完了地熱供暖站,張國欣緊接着打聽起了特區的旅遊景點。

陳琦作爲土生土長的本地人,立馬詳細介紹道:“這邊好玩的地方有很多,一般的我就不說了,凡是外面有的,這裡差不多也都有。

我就說幾個特有的景點吧!

首先是巨石山,位於北郊,雖然山不是很高,只有一百多米,但卻非常適合攀巖;其次是南郊的鏡湖,可以免費釣魚,是很多人度假的首選之地……”

“可以免費釣魚?這麼好?”

匡文慧忍不住插嘴道。

“我沒說清楚,其實免費釣魚是有限制的,首先要求單杆單鉤,其次必須去特定的釣魚地點。

違者將面臨鉅額罰款,情節嚴重的甚至要進局子裡吃牢飯,之前就有人貪得無厭,因爲違反規定進去了。”

張國欣同樣滿臉驚奇:“真的一分錢不收?難道不怕魚被釣光了嗎?”

要知道,魚肉也是肉,價格可不便宜,隨便釣上幾條大魚,都能夠抵上普通人一個月的工資了。

“我也是聽人說的,官方之所以不限制釣魚,原因很簡單,因爲釣魚行爲會加快湖泊裡魚羣的恢復速度,能讓魚兒長得更快,繁殖得更多。”

陳琦耐心解釋道。

“你沒忽悠我吧?這怎麼可能?”

張國欣驚訝萬分。

“我也問過我爸類似的問題,我爸是這麼說的,釣魚絕對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很多時候都是十釣九空。

換句話說,大部分人相當於免費的魚食供應人,再說得直白點,他們釣魚所付出的成本,要遠高於收穫。”

陳琦詳細解釋道。

張國欣頓時大開眼界:“還有這種騷操作?回頭有時間,我也去釣一下,看看是不是那麼難釣?”

“等你去了你就知道了,鏡湖很深,魚羣喜歡待在水底,真的很難釣,要不然官方也不會免費開放。”

陳琦鄭重提醒道。

一旁的李大娟見狀,立馬警告道:

“聽奶奶的話,別一個人偷跑出去釣魚,你爸現在也退下來了,有的是空閒時間,讓他陪你一起去。”

“知道了,奶奶!”

張國欣大大咧咧道。

他們家老宅院子裡挖了池塘,包括她在內,不管是她爸和哥哥們,還是侄子侄女們,都養成了釣魚的習慣。

陳琦繼續介紹道:“除了釣魚,還有洞穴探險,咱們這邊什麼都缺,就是不缺洞穴,市區內就有一條開放洞穴,長達十公里,有空可以去玩玩。”

“會不會有危險?”匡文慧擔憂道。

“阿姨您儘管放心,這條洞穴經過了全面改造,屬於成熟景區,非常安全,開放五六年以來,除了極個別摔傷案例,從來沒出現過大的安全事故。”

陳琦連忙安撫道。

“嘿嘿……”張國欣聽完,頓時兩眼放光,躍躍欲試:“沒想到這邊還有這麼好玩的地方,說實話,我長這麼大,還沒玩過洞穴探險呢!陳琦姐,還有其它好玩的景點嗎?”

“有啊,還可以去郊區攀巖、去熊貓館看大熊貓、去小龍山泡溫泉、去博物館看兵馬俑……總之好玩的地方簡直不要太多。”陳琦如數家珍。

“兵馬俑?兵馬俑不是在長安嗎?”

張國欣驚訝道。

“早遷過來了,博物館裡除了兵馬俑,還有很多著名文物,例如羅浮宮的三大鎮館之寶《蒙拉麗莎》《斷臂維納斯》和《勝利女神像》。

大英博物館的《羅塞塔石碑》《阿拉伯銅手》《死者之書》等,都是歷史課本上大名鼎鼎的常客。”

陳琦娓娓道來。

張國欣對這些很感興趣,拉着對方仔細詢問起來,特別是油畫,畢竟她名下有着上千幅油畫,其中不乏精品。

就這樣,陳琦充當起了導遊,衆人一路上邊走邊聊。

一個小時後,公園逛完了。

爲了表示感謝,張國欣拉着新朋友回四合院吃了一頓午飯。

陳琦也終於見到了前任執政官和前第一夫人,整個人是既忐忑又興奮。 ……

時間一轉,轉眼過去半個多月。

張國棟和張國樑兄弟倆,終於到了桃園特區。

其中,張國棟不僅帶了“老婆”孩子,還有準岳父岳母一家。

在經過短暫調整後,老張家衆人很快適應了“地下城”的生活,畢竟由奢入儉難,但由儉入奢就太容易了。

3月16日,一個普普通通的日子。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新任執政官周江宇,再次扔出了一顆震撼彈,正式對外公佈了新經濟改造計劃,給出的理由冠冕堂皇:

爲了更好的統籌救災重建工作。

此計劃一出,不出所料,瞬間在社會上掀起了驚濤駭浪,即便是桃源特區這種“半封閉”城市,也受到了衝擊。

新聞結束後,張昊的手機就一直響個不停,他原本不想摻和這件事,奈何周江宇有所求,他不能不給面子,只好硬着頭皮幫對方安撫起了人心。

第一個打電話過來的,不是別人,正是日韓商會的會長:

三井邦廣。

“老張,天塌了……”

三井邦廣語氣中充滿了焦急。

“親家公,不要着急,事情沒你想得那麼壞,咱們從長計議。”

張昊連忙安撫道。

“老張,都這種時候了,你讓我如何靜得下心來?周江宇真TMD不是個東西,都沒提前跟咱們商量,就想直接來個趕盡殺絕,簡直欺人太甚。”

被人逼到牆角,三井邦廣已經顧不上什麼禮儀了,罵人的話張口就來。

張昊開誠佈公道:“親家公,我也不瞞你了,其實這件事,我早就提前知道了。”

“啊……”

三井邦廣裝出一副驚訝模樣。

其實,這都是明擺着的事,作爲前任執政官,像這麼大的政策轉變,估計幾年前就開始準備了。

“親家公,上面也是沒辦法了,如果不這麼做,整個聯邦都得解體,兩害相權取其輕,你們多擔待一下。”

“唉,不是我們不體諒,實在是上面這一次做得太過分了,不管怎麼說,都應該提前跟我們商量一下,不應該搞突然襲擊,這是不尊重的表現……”

三井邦廣忿忿不平道。

“咳,本來是想跟你們商量一下的,但事不湊巧,剛好趕上了雪災,讓形勢突然惡化了,只能倉促上馬。”

張昊隨口編了一個理由。

至於對方信不信,那就不關他的事了,有臺階下總比沒有臺階好。

“算了,不說這個了。”三井邦廣頓了頓,緊接着話鋒一轉:“老張,這次打電話給你,絕對沒有問責的意思,而是想聽聽你的建議。”

“我的建議是順勢而爲,不要做無謂的抵抗,你們儘管放心,上面不會強取豪奪的,所有人都會得到滿意的補償。”

張昊無奈說了一句違心話。

“補償標準,我們剛剛研究過了,雖然有些苛刻,但就目前形勢來說,確實還算說得過去。

說實在的,根據三十年前的經驗,如果上面不出手,這次估計要破產不少公司,甚至還會引發超級經濟危機。”

三井邦廣態度緩和了一些。

張昊鬆了口氣:“嗯,你們能這麼想,我就放心了,上面也是有苦難言,這一次如果不採取強制措施,整個聯邦經濟都得崩潰。”

“話是這麼說,但上面也不能搞一刀切啊?像我們三井集團,有些工廠受災並不是很嚴重,靠我們自己就能度過危機。”三井邦廣心有不甘道。

“親家公,我們大夏有句名言,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到了今天這種地步,咱們首先需要考慮的是積極自救,而不是想着怎麼賺錢,就眼下這種困境,賺再多錢都於事無補。”

張昊語重心長道。

三井邦廣嘆了口氣,緊接着虛心請教道:“老張,沒了公司,您覺得我們接下來該怎麼辦?”

“別猶豫了,先搬來跟我做鄰居吧!這一波雪災太嚴重了,沒個十年八年根本恢復不了,說實話,咱們現在什麼都做不了,唯一能做的就是靜觀其變。”

張昊再次發出了邀請。

三井邦廣有些意動,不過顧慮同樣不小:“老張,桃源特區安全嗎?”

“我都搬過來了,難道還不能說明問題嗎?”張昊反問道。

“我不是這個意思,我想說的是……”三井邦廣組織了一下語言,低着聲音問道:“一旦去了特區,豈不是毫無自保之力,只能任人宰割?”

很明顯,此事一出,估計整個商界都對官方失去了最基本的信任。

張昊政治經驗很豐富,一聽這話就知道這裡面有問題,於是當場試探道:

“親家公,你們是不是和歐羅巴人聯繫了?”

三井邦廣沒有隱瞞:“不是我們聯繫歐羅巴人,是他們主動聯繫我們的,想來個共進退。”

相較於歐羅巴人,他更願意相信親家。

“歐羅巴人想抗爭到底?”

張昊頓時眉頭緊皺。

這是所有人都不想看到的結果。

“應該不至於,歐羅巴那邊最近很不穩,幾個大城市都相繼爆發了羣體性事件,他們沒有底氣打內戰。

如果我所料不差,他們估計是想跟上面討價還價,最起碼也要把贖買的標準再往上提一些,目前的價格,說實話也就比白菜價稍微強一些。”

三井邦廣說出了自己的猜想。

“只要不打內戰就好,我這裡跟你透漏一個內幕消息,贖買價格是可以談的,加個五到八成問題不大,但也不要太貪心了,上面的耐心是有限的,小心最後竹籃打水一場空。”

張昊提前挖了一個巨坑。

這些都是周江宇的謀算,等到“廢鈔”政策一出,上面可以藉口商人們太貪得無厭了,導致嚴重的通貨膨脹。

不得已之下,才無奈進行廢鈔。

這叫佔據“道德制高點”。

三井邦廣頓時心裡有了底:“老張,有你這句話,我們就放心了。”

沒人嫌錢多,現在多撈點錢,將來東山再起也會更容易一些。

畢竟,稍有經濟常識的人,都會明白一個道理,“公有制改造”只能解燃眉之急,是不可能長久的。

第217章 曾經的聯邦首富第415章 三井家族的野望第255章 各取所需第169章 失眠第7章 退休宴第235章 打不過就加入第29章 代工廠第310章 拜佛第467章 艱難的抉擇(大結局)第87章 供銷社第218章 不歡而散第258章 熊貓館第181章 曹凡的公司第257章 沙皇彩蛋和親子游第37章 安保第190章 內陸現狀第177章 冷清的莊園第10章 善意的謊言第336章 在外不在內第240章 羣英薈萃第240章 羣英薈萃第398章 夫妻重聚第325章 靜悄悄的改變第167章 以怨報德第33章 主動攤牌第230章 合作請求第193章 科學島第132章 動員大會第249章 特斯拉第195章 交叉持股第327章 社會化撫養第238章 視察第139章 雪梨港第300章 老家來信第205章 汽車之城第182章 植物肉第198章 出路第322章 背景調查第463章 動盪不安第6章 廢棄導彈發射井第8章 公司到手第274章 接盤俠第41章 科技與狠活第59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281章 別墅到手第360章 被困洛杉磯第340章 人身意外險第72章 人在囧途第116章 公私合營第397章 未成年人撫養中心第264章 聖誕節大型散步行動第325章 靜悄悄的改變第62章 預售第84章 昊天實業集團第325章 靜悄悄的改變第396章 天塹變通途第59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423章 此風不可長第386章 馬尾冰藻第131章 妹妹第352章 國會金質獎章第79章 治安巡邏隊第22章 變本加厲第93章 集體食堂第66章 東昇西落第73章 歸心似箭第164章 組團看房第414章 婿養子第145章 嶗山現狀第170章 聞風而動第15章 末日罐頭第277章 拍賣會(2)第19章 效果圖第91章 烤乳豬第183章 試管肉第59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9章 效果圖第231章 “三年能源危機”第233章 建圍牆第323章 初聞喜訊第155章 開業第225章 “閩德時代”第189章 回宜城第179章 親家見面第299章 分香菇第197章 一波三折第439章 富不過三代第274章 接盤俠第197章 一波三折第454章 無官一身輕第219章 接連碰壁第250章 海西工業區第178章 婚前協議第191章 初到肥城第56章 去丈母孃家第446章 熔鹽核電站第3章 “浪子回頭”第312章 雙胞胎擺攤第32章 倉庫區第420章 澳洲大罷工
第217章 曾經的聯邦首富第415章 三井家族的野望第255章 各取所需第169章 失眠第7章 退休宴第235章 打不過就加入第29章 代工廠第310章 拜佛第467章 艱難的抉擇(大結局)第87章 供銷社第218章 不歡而散第258章 熊貓館第181章 曹凡的公司第257章 沙皇彩蛋和親子游第37章 安保第190章 內陸現狀第177章 冷清的莊園第10章 善意的謊言第336章 在外不在內第240章 羣英薈萃第240章 羣英薈萃第398章 夫妻重聚第325章 靜悄悄的改變第167章 以怨報德第33章 主動攤牌第230章 合作請求第193章 科學島第132章 動員大會第249章 特斯拉第195章 交叉持股第327章 社會化撫養第238章 視察第139章 雪梨港第300章 老家來信第205章 汽車之城第182章 植物肉第198章 出路第322章 背景調查第463章 動盪不安第6章 廢棄導彈發射井第8章 公司到手第274章 接盤俠第41章 科技與狠活第59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281章 別墅到手第360章 被困洛杉磯第340章 人身意外險第72章 人在囧途第116章 公私合營第397章 未成年人撫養中心第264章 聖誕節大型散步行動第325章 靜悄悄的改變第62章 預售第84章 昊天實業集團第325章 靜悄悄的改變第396章 天塹變通途第59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423章 此風不可長第386章 馬尾冰藻第131章 妹妹第352章 國會金質獎章第79章 治安巡邏隊第22章 變本加厲第93章 集體食堂第66章 東昇西落第73章 歸心似箭第164章 組團看房第414章 婿養子第145章 嶗山現狀第170章 聞風而動第15章 末日罐頭第277章 拍賣會(2)第19章 效果圖第91章 烤乳豬第183章 試管肉第59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9章 效果圖第231章 “三年能源危機”第233章 建圍牆第323章 初聞喜訊第155章 開業第225章 “閩德時代”第189章 回宜城第179章 親家見面第299章 分香菇第197章 一波三折第439章 富不過三代第274章 接盤俠第197章 一波三折第454章 無官一身輕第219章 接連碰壁第250章 海西工業區第178章 婚前協議第191章 初到肥城第56章 去丈母孃家第446章 熔鹽核電站第3章 “浪子回頭”第312章 雙胞胎擺攤第32章 倉庫區第420章 澳洲大罷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