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封淮南王

張不疑的突然痊癒,讓羣臣們很是感慨。

怎麼就好起來了呢?

“陛下,實在不成,我便親自前往留地,率領着周邊數縣之人馬,定然能……”

“算了。”

劉長揮了揮手,打斷了張不疑,“若不願相見,那就不見吧,到底是神仙中人啊,非尋常人朕觀其書信,知其去意,是留不住的,你們兄弟倆最好商談一番,看看是否要給留侯發喪,繼承爵位吧。”

“啊??”

張不疑急忙搖着頭,“這如何能行,阿父定然還活着,如何能爲活人發喪呢?”

“此一去再無音訊,也不知生死,與逝世又有何異呢?”

劉長撫摸着鬍鬚,“有些話,我說出來,你勿要在意,我覺得,留侯怕是早就逝世了,他之所以不言,是他擔心臨終前飽受打擾,另外,就是擔心你太早繼承爵位。”

“這是何意??”

“你年紀輕輕,就已經擔任國相,若是再繼承瞭如此爵位,以你的性情,不知要惹出多少禍事來,留侯大概就是擔心這個吧,不過,他到底在想什麼,朕也想不出來,或許是真的成了道?”

“陛下不是向來不信鬼神的嗎?”

“我是不信鬼神,可是朕信留侯啊,這是神仙中人,若是天下真的有神仙,那大概就是留侯這個樣子的,來去無蹤,料事如神,無論多麼顯赫的大臣,都是死在病榻之上,或因功犯殺,唯留侯,獨領萬戶侯,暮年更是遊山玩水,以山林居,無雜事煩心,鑽研大道理,生死都無法知曉嘖,如此神人,可恨啊。”

“若是朕早生三十年!”

劉長痛心疾首的說着。

張不疑說道:“陛下未能與他們一同創業,卻對得起他們,當初酇侯還在世的時候,與高皇帝有了不悅,是陛下力挺,幾次拜見,解其心憂,用其遺計,其善終也,若非陛下,只怕是鬱鬱而終,如淮陰侯,若不是陛下,只怕早已身死,如我阿父,若無陛下,又豈能如此雅興,遊山玩水,怕是整日都在山縣之中來往,不敢如此…”

“其餘重臣,陛下不曾使其心寒,招撫其後人,待之甚敬,平陽侯,舞陽侯,建成侯,薛侯,汾陰侯等等,不曾有屈,皆善終也,其子孫享福無憂,秋時不忘祭祀,陛下生的正是時候。”

“若非陛下,就這些人,不知有多少死於非命,有多少鬱鬱而終,有多少才能不得以施展,英雄落淚,壯士無歸,高皇帝慧眼識才,重用他們,使其始之,陛下宅心仁厚,恭敬他們,使其終之陛下,自從之羣臣,有才能者,有如廉頗,樂毅,田單,范雎,呂不韋,魏無忌,白起,李牧,少有善終者,此謂易始難終也。”

“若無陛下之才能,無陛下之仁心,無陛下之功德,何以能如此呢?陛下之功,非高皇帝所能媲美!!!”

“況且當今宇內,賢才如何就不如當初呢?張右相之治國,猶如酇侯,季布申屠嘉之剛毅,更勝王恬,欒布張孟之誠,比起汾陰侯如何?張釋之峻法,與宣義如何陳陶之能,與陽成延如何?賈誼,晁錯,袁盎皆智謀之士也,臣與郅都爲陛下之鷹犬,有周亞夫等人爲將,毛亨之才學比起薛侯如何?”

“陛下麾下,英才無數,猛將如雲,這些人大多年輕,還不曾完全成才,假以時日,高皇帝之臣又如何?忠信閣內,吾當取而代之!!”

張不疑大聲的說道。

劉長有些驚訝的看着他,隨即大聲笑了起來。

“你說的對啊!!”

“天下有知朕者,不疑也!”

劉長對再也見不到留侯的那點遺憾,也在張不疑的言語之中消逝了,心裡再無煩悶,茅塞頓開,便領着張不疑,在皇宮內閒談。

“不疑啊,太尉討伐身毒的消息,還是沒能瞞得住羣臣啊。”

“這次動用了西域諸國,河西,隴西,唐國等國的糧食,爲北軍所用,朕又不曾告知羣臣,羣臣很是憤怒,公然上書,還是過去那一套,說朕窮兵黷武,桀紂之君也,甚至都將這件事告到太后那裡去了!”

劉長板着臉,張不疑聽聞,勃然大怒,罵道:“這些老狗,哪裡知道陛下的大志向!不知從哪裡學來一句窮兵黷武,整日念在嘴邊,全無半點實才,陛下,不知是誰如此上書?可誅之!”

“二十多位大臣***的,以季布爲首。”

“啊,季布這個叛賊!我早看出他乃是不忠之臣,身爲陛下的舍人,居然跟那些女幹賊夥同起來!陛下,臣這就去砍了他!!”

張不疑轉身就要離開,劉長卻急忙攔住他。

“若只是一個兩個上書,你去砍殺了也無礙,只是二十多人一同上書,其中還有三公和九卿,如何好動手?若是將這些人都打殺了,誰來爲朕治國?”

張不疑眯了眯雙眼,問道:“若是陛下被他們所煩擾,那倒是不必擔心,太尉親自出徵,有夏侯嬰,周亞夫來輔佐,取勝是不難的,羣臣之所以反對,是因爲糧食消耗巨大,我聽聞身毒極爲富裕,只要斬獲能填補糧食的空缺,羣臣就定然不敢二話”

“只要能拖一拖時日,等到捷報傳來,這些人怕是再也不敢二話了。”

“那要如何拖延時日呢?”

“要不就將他們全部關在廷尉,等戰報,若是斬獲足夠,就把他們放出來,若是斬獲不夠,就砍頭!”

張不疑看着陛下那笑呵的臉,心裡就知道陛下這是在說笑,陛下砍了誰也不會砍了季布,雖然說的兇狠,可陛下並非濫殺之人,論宅心仁厚,誰能比得上自家陛下呢?

“陛下,不妨交給他們一些事來做,也好堵住他們的嘴。”

“臣這次記錄耕地百姓等數,發現了一個很大的問題,想來陛下也是看出來了,大漢的人口分佈,愈發的極端了,那樑國,齊國等地,疆域甚小,卻擁有數百萬的百姓,而像南部,南越國那般規模,百姓剛滿百萬,長沙國八十餘萬,滇國二十萬,燕國疆域何其廣,不過百萬之民衆,而河西,北庭,西庭等地就更加不堪”

“長安一地之百姓,都要遠超他們。”

“張右相就很是擔憂,如此下去,樑國等地,人滿爲患,耕地嚴重不足,將會釀成嚴重的災害況且這些人都是分佈在河水兩岸的,晁錯說,河水災害,乃是因爲河水兩旁的百姓越來越多,對河水不斷進行破壞的緣故..”

劉長撫摸着鬍鬚,“過去我不願意逼迫百姓們離開家鄉,可如今看來,倒是不能不遷徙了….繼續如此下去,怕是要出大禍事.這可比離開家鄉要更加害民。”

“如此說來,當初晁錯所上奏的,也並非是完全錯誤的…百姓還真的到了必須遷徙的地步啊。”

“只是不知那樑齊,人口何以如此之多啊?耕地好一些,就能如此?”

“主要是中原肥沃,百姓富裕,官吏寬厚,多生,多養,多活,故而如此,各地出生的孩子其實都是差不多的,只是中原的孩子更能活下來而已。”

“唉百姓何其苦也?”

在擁有了孩子之後,劉長對百姓家裡那高的離譜的夭折率更是有了一個直觀的感受,漢初的夭折率有多高呢,尋常百姓生了十個孩子,最後存活的可能只有兩三個,這還是多的……存活率在百分之二三十左右,這非常的可怕,這冷冰冰的數據放在民間,卻是一聲聲痛苦而悽慘的哭喊。

不只是百姓之家,就是皇室宗室,其實也是如此,只是機率要低一些。

劉長皺着眉頭,心情很是複雜,跟着張不疑走進了亭子內,雙手放在木欄上,眺望着遠方。

“咔嚓~~~”

“陛下當心!!”

張不疑急忙伸出手,抓住劉長,劉長一個踉蹌,險些摔了下去,緩過神來,他驚疑不定的看着忽然倒下的木欄,看了看自己的雙手,“朕壓根就沒用力啊…”

張不疑則是低頭觀察了片刻,說道:“陛下,這是有人刻意鋸斷的…”

“皇宮之內,居然有人想要謀害朕???”就在這個時候,右側忽然傳來了一聲驚呼。

劉長轉過頭去。

劉賜正抱着比自己還高的木頭,驚訝的看着他們。

“不好!!”

他大叫了一聲,丟下了手裡的木頭,拔腿就跑。

劉長頓時反應過來,從地上撿起了木頭,奮起直追,“朕今天非要打死你個豎子!!!”

父子兩人一路追趕,顯然,劉賜是跑不過他阿父的,好在,迎面遇到了曹姝劉賜一個健步撲進了曹姝的懷裡,驚懼的叫道!“阿母!!阿父要打我!!”

劉長追了上來,滿臉的憤怒。

“這個豎子,還沒我的膝蓋高,就開始鋸我的亭子了!把他放下來,我今日非要打爛他的屁股!!”

曹姝也是大驚,看着懷裡的劉賜,“賜,你阿父說的是真的?”

“我聽不懂阿父在說什麼.”

“放屁!朕都看到你抱着那一堆木頭了!!”

劉賜這才急忙說道:“都是大哥!大哥讓我們效仿阿父,還說阿父年幼的時候曾拆了亭子做紡車以盡孝心,我看阿母整日爲我洗衣服,甚至疲乏,就尋思做一臺能洗衣服的車.我是按着大哥的話做的!!”

“怎麼,你大哥想繼承我的皇位,派你來謀害朕?!”

曹姝瞪了劉長一眼,“孩子也是孝心…你這力大,如何能打他他還年幼,若是傷了他怎麼辦呢?”

劉賜大喜,對着曹姝的臉就親了幾口。

“來,把棍子給我,我來打!”

劉賜大驚,頓時就要跑,卻被曹姝死死抱住,他只是蹬着雙腿,朝着永樂宮的方向大喊道:“大母!!大母救我!!”

很快,厚德殿內就傳出了高皇帝的歌聲,那歌聲悠長而充沛,聽的劉長心情都好了不少。

“陛下,您無礙?”

張不疑還是很擔心,看着劉長,劉長搖了搖頭,罵道:“這豎子是不能留了必須要分封,封到身毒去!讓他當個孔雀王,若是留在身邊,我怕遲早忍不住打死他!!”

劉長撓着頭,他頭一次感受到了天理循環,報應不爽。

這廝實在是太像自己了,想起自己年少時對阿父做的那些事情,他就不由得吸了一口冷氣,這些事情回憶起來很美好,可若是落在自己頭上,那就有些嚇人了。

“報應啊朕當初就不該前往巴蜀”

面對陛下的家事,張不疑倒也不好說什麼,聽到陛下說起分封,他忍不住說道:“陛下,賜,良兩位公子也該進行分封了,陛下可曾認真想過分封之地?”

劉長一愣,摸了摸鬍鬚,說道:“良性格軟弱,我怕他受了欺,就在潁川分與他,至於賜嘛…嗯,目前還沒有想好,你說,是封身毒,還是肅慎,或者倭島?”

“淮南。”

“嗯??哪裡??”

“當封淮南國,過去英布的淮南國疆域,便足矣。”

“爲何?”

張不疑認真的說道∶“身毒太過偏僻,不是如今就能冊封的,大概到了太子長大成人,可以冊封某位皇孫,倭島和肅慎也是如此,地方遙遠,況且沒有文教,可以派遣一位善治之人前往,公子賜急躁,不可前往。”

“如今陛下要治南國,吳國強盛,如今陛下與吳王親近,陛下強橫,自然無礙,可等到以後,關係愈發疏遠,吳國勢必會威脅廟堂,若是有強勢之人坐鎮在淮南,震懾南部諸國,爲廟堂之羽翼,則廟堂可無憂也,況且,陛下

也能及時進行管教,淮南並不遙遠,也富裕,不必能治,不傷既可。”

劉長瞥着他,“呵,震懾諸國不要謀反?就怕他是最先謀反的那一個!”

“公子賜雖然頑劣,可對陛下,太子是很敬愛的,很是重情,當初楚太子因爲對代王出口不遜,公子賜便憤怒的訓斥他,到了如今,也不忘此仇…陛下倒是不必如此多慮。”

“還是等他們再長大幾歲再說吧!”

“剛纔說到了哪裡?這豎子打亂了朕的思緒,對,遷徙之事對吧?還有夭折的問題。”

劉長低着頭,沉思了片刻,“醫官還是不夠多,要加大支出了,我過去以爲要先官學,再醫館,羣臣都以爲然,如今看來,還是得先重醫館,再重官學羣臣都看重官學,對醫館卻多輕視,這是因爲地方百姓的哭聲傳不進他們那高大的府邸內,朕卻不能如此,有什麼是能派在性命之前的呢?”

“可是.廟堂哪裡有這麼多的錢財糧食啊”

“肯定是有辦法,朕就不信了!”

劉長隨即又說道:“還有這遷徙的事情,你去告知一下羣臣,讓他們想辦法安排遷徙的事情吧,將擁擠的中原百姓逐步朝外遷徙!”

張不疑詢問道:“是要按着晁錯當初的想法嘛?”

“不必,直接進行遷徙,派遣甲士前往遷徙!!將沒有耕地的戶籍最先遷徙,逐步擴散,不要直接遷徙到南方,步步遷徙!”

張不疑大驚失色,急忙跪在劉長面前,說道:“陛下,若是強行遷徙實在有傷陛下之名望!!請以秦國爲鑑!!”

從古至今,搞強行遷徙的,名聲都不會太好,最好的例子就是秦國,秦就是曾大量進行遷徙,遷到河南地,以及南方,導致始皇帝的名聲在地方越來越差,百姓們深惡之。

劉長卻不在意,“秦朝遷徙百姓,是爲了鞏固邊疆,遷徙的乃是甲士,如今朕要遷徙,乃是爲了百姓自己着想,這些人擁擠在故土,沒有什麼耕地,紛紛淪落爲遊俠,盜賊,佃戶,贅婿,隸臣,朕讓在別處爲農戶,這是爲了他們而做的!”

“儘管如此,愚鈍之人,未必能知,陛下若是準備如此,臣可以上奏,陛下拒絕,臣再聯絡羣臣再三上奏,陛下無奈,隨即答應,如此一來,便不傷陛下之名,縱然出事,爲臣之過也。”

“大丈夫,何惜虛名?”

“朕要做事,就不怕他人的指責,朕不過一個反王,後人若是要唾棄,儘管去做,又何懼之?這些事,遲早都要做,其餘讓後人去揹負惡名,倒不如都讓朕去做了,若是怨恨,便怨恨朕一人,反正也沒有人剛當面訓斥!!”

“去稟告羣臣吧!”

“就說乃是朕的意思!!”

“也能讓他們不再糾結出兵之事了。”

“唯。”

張不疑在離開了皇宮之後,以最快的時日回到了家,即刻開始提筆書寫,劉妍看到張不疑如此忙碌,也是一頭霧水,不敢打擾,張不疑很快就寫完了手裡的書信,即刻叫來了屬官。

“將這書信速速送到晁錯的手裡去!”

“等到他看完書信,直接帶着他回來,無論他願不願意!”

“張相,那若是他違抗”

“那就打暈了帶過來!”

“唯!!”

第832章 此酷吏也第173章 反骨上建了個諸侯國通知第762章 辦法第528章 來自大漢皇帝的溫柔第536章 水路第218章 我劉長一諾千金!!第180章 奉詔討賊第808章 祖傳之甲第749章 什麼情況?第527章 曹窋不辱使命第75章 此地風沙太大第13章 漩渦第479章 尚方之威以祭相第9章 拆家狂魔第574章 大父!!第342章 趙國的魯公第514章 給你一個當大漢諸侯的機會!第512章 單于之死第468章 這是太尉還是縣尉??第188章 賀唐王喜提新舍人第711章 求學之道新年寫給書友的一封信第397章 不小心撞到的第521章 陛下,無恙?第100章 不許笑!第145章 寡人日理萬機,甚是勞累啊第800章 天可憐見啊!!第790章 還需自身硬第240章 過秦論第530章 好漢劉老七第160章 誰知道呢?第245章 唐國最危險的職業,樵夫第546章 爲什麼不學學四哥呢?第142章 不裝了,攤牌了第216章 阿母,想打孩子可以去打劉安第683章 威名在外第207章 吾當生擒趙佗!第338章 爲阿父報仇!六萬均答謝以及獻祭第327章 桀紂自愧不如第68章 差點以爲是岳丈坐我身旁呢!第581章 確實是上頭了第669章 公非酷吏第651章 乃公的長安呢??第473章 一時之利耳第448章 劉長體第20章 人間悲劇第586章 公羊家的堪輿術第788章 不知最好第680章 他還是個孩子啊!!第806章 差之遠矣(補更)第888章 遍地是權貴第15章 尚方第3章 大小無賴第514章 給你一個當大漢諸侯的機會!第766章 是好是壞第472章 一丘之貉第292章 得罪了大王還想走?第53章 英布的帽子第525章 我大漢的官吏都是瘋的第750章 當刮目相看第461章 那甲士能做郎中令嘛?通知第886章 虎父虎子第488章 淮陰侯定然會很高興的因事請假第502章 商農不兩立第166章 只要我沒有道德(感謝Gsshen的盟主第149章 冒頓的信第794章 較爲收斂第791章 不如父第284章 陳平出得計,韓信帶得兵,劉長砍得第27章 我曾生擒白起第138章 我真的沒別的意思第253章 敵在未央宮第258章 羣賢和羣賢是不一樣的更新延遲些第488章 淮陰侯定然會很高興的第465章 本以爲夏侯竈已經天下無敵第663章 不仁之政第3章 大小無賴第686章 誠實的法家第797章 生子當如曲逆侯第822章 聽名字就知道是好人第654章 喜怒不形於色,形於拳腳第22章 問個明白第640章 霸王再臨第122章 怎麼看怎麼不順眼第413章 新相上任第393章 巫蠱之禍第691章 你啊,是越來越像小陳平啦第553章 大漢第一學問大家第644章 你來啦~~第63章 呂后打人啦!第840章 直臣第120章 總有人得放下痛苦第584章 那時我未壯!第218章 我劉長一諾千金!!第372章 都是被曲逆侯所欺
第832章 此酷吏也第173章 反骨上建了個諸侯國通知第762章 辦法第528章 來自大漢皇帝的溫柔第536章 水路第218章 我劉長一諾千金!!第180章 奉詔討賊第808章 祖傳之甲第749章 什麼情況?第527章 曹窋不辱使命第75章 此地風沙太大第13章 漩渦第479章 尚方之威以祭相第9章 拆家狂魔第574章 大父!!第342章 趙國的魯公第514章 給你一個當大漢諸侯的機會!第512章 單于之死第468章 這是太尉還是縣尉??第188章 賀唐王喜提新舍人第711章 求學之道新年寫給書友的一封信第397章 不小心撞到的第521章 陛下,無恙?第100章 不許笑!第145章 寡人日理萬機,甚是勞累啊第800章 天可憐見啊!!第790章 還需自身硬第240章 過秦論第530章 好漢劉老七第160章 誰知道呢?第245章 唐國最危險的職業,樵夫第546章 爲什麼不學學四哥呢?第142章 不裝了,攤牌了第216章 阿母,想打孩子可以去打劉安第683章 威名在外第207章 吾當生擒趙佗!第338章 爲阿父報仇!六萬均答謝以及獻祭第327章 桀紂自愧不如第68章 差點以爲是岳丈坐我身旁呢!第581章 確實是上頭了第669章 公非酷吏第651章 乃公的長安呢??第473章 一時之利耳第448章 劉長體第20章 人間悲劇第586章 公羊家的堪輿術第788章 不知最好第680章 他還是個孩子啊!!第806章 差之遠矣(補更)第888章 遍地是權貴第15章 尚方第3章 大小無賴第514章 給你一個當大漢諸侯的機會!第766章 是好是壞第472章 一丘之貉第292章 得罪了大王還想走?第53章 英布的帽子第525章 我大漢的官吏都是瘋的第750章 當刮目相看第461章 那甲士能做郎中令嘛?通知第886章 虎父虎子第488章 淮陰侯定然會很高興的因事請假第502章 商農不兩立第166章 只要我沒有道德(感謝Gsshen的盟主第149章 冒頓的信第794章 較爲收斂第791章 不如父第284章 陳平出得計,韓信帶得兵,劉長砍得第27章 我曾生擒白起第138章 我真的沒別的意思第253章 敵在未央宮第258章 羣賢和羣賢是不一樣的更新延遲些第488章 淮陰侯定然會很高興的第465章 本以爲夏侯竈已經天下無敵第663章 不仁之政第3章 大小無賴第686章 誠實的法家第797章 生子當如曲逆侯第822章 聽名字就知道是好人第654章 喜怒不形於色,形於拳腳第22章 問個明白第640章 霸王再臨第122章 怎麼看怎麼不順眼第413章 新相上任第393章 巫蠱之禍第691章 你啊,是越來越像小陳平啦第553章 大漢第一學問大家第644章 你來啦~~第63章 呂后打人啦!第840章 直臣第120章 總有人得放下痛苦第584章 那時我未壯!第218章 我劉長一諾千金!!第372章 都是被曲逆侯所欺